賈島的詩有多少(賈島的詩有幾首)
今天給各位分享賈島的詩有多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賈島的詩有幾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賈島的代表作10首古詩
賈島的代表作10首古詩有:
1.《尋隱者不遇》;
2.《題李凝幽居》;
3.《劍客》;
4.《憶江上吳處士》;
5.《暮過山村》;
6.《即事》;
7.《雪晴晚望》;
8.《竹》;
9.《古意》
10.《題興化寺園亭》;
賈島,字閬仙,自號碣石山人,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人,唐代詩人,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
賈島30歲前累舉不中第,后為生計所迫出家為僧。他著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多首。其以五言律詩見長,詩精于雕琢,曾因詩句“僧敲月下門”中推敲二字受教于韓愈
賈島有哪些詩
1、《劍客》
原文: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翻譯:
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2、《尋隱者不遇》
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3、《題詩后》
原文: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翻譯:
這兩句詩我構(gòu)思三年才得來,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將隱跡故,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
賈島的古詩
賈島的古詩
1.《尋隱者不遇》唐朝·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題李凝幽居》唐朝·賈島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3.《宿山寺》唐朝·賈島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疏木 一作:疏水)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4.《送天臺僧》唐朝·賈島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馀習在詩章。
5.《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朝·賈島今日清明節(jié),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賈島的詩有哪些
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他著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多首。其以五言律詩見長,詩精于雕琢,曾因詩句“僧敲(推)月下門”中推敲二字受教于韓愈。因僧侶經(jīng)歷,造成他喜寫荒涼、枯寂之境的特點,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賈島”寫了哪些詩?
1.《題韋云叟草堂》
[唐]賈島
新起此堂開北窗,當窗山隔一重江。白茅草苫重重密,愛此秋天夜雨淙。
2.《題鄭常侍廳前竹》
[唐]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通。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疏影紗窗外,清音寶瑟中。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憐片片,雨潤愛濛濛。嶰谷蠻湖北,湘川灀水東。何如軒檻側(cè),蒼翠裊長空。
3.《題竹谷上人院》
[唐]賈島
禪庭高鳥道,回望極川原。樵徑連峰頂,石泉通竹根。木深猶積雪,山淺未聞猿。欲別塵中苦,愿師貽一言。
4.《題劉華書齋》
[唐]賈島
白石床無塵,青松樹有鱗。一鶯啼帶雨,兩樹合從春?;拈刻δz砌,幽叢果墮榛。偶來疏或數(shù),當暑夕勝晨。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終南同往意,趙北獨游身。渡葉司天漏,驚蛩遠地人。機清公干族,也莫臥漳濱。
5.《題興化園亭》
[唐]賈島
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
賈島有名的古詩有哪些?
賈島有名的古詩有《古意》、《望山》、《北岳廟》、《朝饑》、《哭盧仝》等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
自號“碣石山人”。據(jù)說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xiàn)才華,并成為“苦吟詩人”。后來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
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大英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參考資料
百度: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