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管蔡如何有異謨(管蔡的意思)

一廂情愿2022-11-28 08:30歷史39

很多朋友對于管蔡如何有異謨和管蔡的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含有胡和越的詩詞,好聽點的。

李白《送友人游梅湖》: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

李白《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杜甫《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奮飛既胡越,局促傷樊籠。

曹鄴《杏園即席上同年》: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皎然《兵后馀不亭重送盧孟明游江西》:攜手曾此分,怳如隔胡越。

程垓《摸魚兒》:又誰料而今,好夢分胡越。不堪重說。

石孝友《念奴嬌》:莫厭笑口頻開,少年行樂事,轉頭胡越。

呂巖《七言》:仁義異如胡越異,世情難似泰衡難。

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戚屬甘胡越,聲名任秕糠。

裴航《贈樊夫人詩》:向為胡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

崔峒《江上書懷》:胡越書難到,存亡夢豈知。

周曇《三代門。管蔡》: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吳融《旅中送遷客》:滿目盡胡越,平生何處陳。

姚氏月華《相和歌辭。怨詩二首》:與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終年對離別。

王奕《八聲甘州(題維揚摘星樓)》:當日雙龍未渡,風月一家秋。中分胡越后,橫斷江流。

《朱子語類》卷十六 大學三(6)

◎傳九章釋家齊國治

或問:"'齊家'一段,是推將去時較切近否?"曰:"此是言一家事,然而自此推將去,天下國家皆只如此。"又問:"所畏敬在家中,則如何?"曰:"一家之中,尊者可畏敬,但是有不當處,亦合有幾諫時。不可道畏敬之,便不可說著。若如此惟知畏敬,卻是辟也。"〔祖道〕

或問"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曰:"孝以事親,而使一家之人皆孝;弟以事長,而使一家之人皆弟;慈以使眾,而使一家之人皆慈,是乃成教於國者也。"〔人杰〕

李德之問:"'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不待推也。"曰:"不必言不待推。玩其文義,亦未嘗有此意。只是身修於家,雖未嘗出,而教自成於國爾。"〔蓋卿〕

"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長,慈者所以使眾。"此道理皆是我家里做成了,天下人看著自能如此,不是我推之於國。〔泳〕

劉潛夫問:"'家齊'章并言孝、弟、慈三者,而下言康誥,以釋'使眾'一句,不及孝弟,何也?"曰:"孝弟二者雖人所固有,然守而不失者亦鮮。唯有保赤子一事,罕有失之者。故圣賢於此,特發明夫人之所易曉者以示訓,正與孟子言見赤子入井之意同。"〔壯祖〕

"心誠求之"者,求赤子之所欲也。於民,亦當求其有不能自達。此是推其慈幼之心以使眾也。〔節〕

問"治國在齊其家"。曰:"且只說動化為功,未說到推上。后章方全是說推。'如保赤子'一節,只是說'慈者所以使眾'一句。保赤子,慈於家也;'如保赤子',慈於國也。保赤子是慈,'如保赤子'是使眾。"直卿云:"這個慈,是人人自然有底。慈於家,便能慈於國,故言: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宇〕

"一家仁"以上,是推其家以治國;"一家仁"以下,是人自化之也。〔節〕

問:"九章本言治國,何以曰'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都是說治天下之事也?至言'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又似說修身,如何?"曰:"圣人之言,簡暢周盡。修身是齊家之本,齊家是治國之本。如言'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之類,自是相關,豈可截然不相入也!"〔謨〕(去偽同。)

問"有諸己而后求諸人"。曰:"只從頭讀來,便見得分曉。這個只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卓〕

問:"'有諸己而后求諸人',雖曰推己以及人,是亦示人以反己之道。"曰:"這是言己之為法於人處。"〔道夫〕

吳仁甫問:"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曰:"此是退一步說,猶言'溫故知新而可以為人師',以明未能如此,則不可如此;非謂溫故知新,便要求為人師也。池本"不可"下云:"為人師耳。若曰'有諸己而后求諸人',以明無諸己不可求諸人也;'無諸己而后非諸人',以明有諸己即不可非諸人也。"然此意正為治國者言。大凡治國禁人為惡,而欲人為善,便求諸人,非諸人。然須是在己有善無惡,方可求人、非人也。"或問:"范忠宣'以恕己之心恕人',此語固有病。但上文先言'以責人之心責己',則連下句亦未害。"曰:"上句自好,下句自不好。蓋才說恕己,便已不是。若橫渠云:'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語便不同。蓋'恕己'與'愛己'字不同。大凡知道者出言自別。近觀圣賢言語與后世人言語自不同,此學者所以貴於知道也。"〔銖〕

"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是責人之恕;絜矩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愛人之恕。又曰:"推己及物之謂恕。圣人則不待推,而發用於外者皆恕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就愛人上說。圣人之恕,則不專在愛人上見,如絜矩之類是也。"〔高〕

問:"'所藏乎身不恕'處,'恕'字還只就接物上說,如何?"曰:"是就接物上見得。忠,只是實心,直是真實不偽。到應接事物,也只是推這個心去。直是忠,方能恕。若不忠,便無本領了,更把甚么去及物!程子說:'"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便是實理流行;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便是實理及物。'"守約問:"恁地說,又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之'忠恕'相似。"曰:"只是一個忠恕,豈有二分!圣人與常人忠恕也不甚相遠。"又曰:"盡己,不是說盡吾身之實理,自盡便是實理。此處切恐有脫誤。若有些子未盡處,便是不實。如欲為孝,雖有七分孝,只中間有三分未盡,固是不實。雖有九分孝,一作弟。只略略有一分未盡,亦是不實。"〔賀孫〕

李德之問:"'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章,看來似皆是恕之功用。"曰:"如'治國'、'平天下'兩章是此意。'治國'章乃責人之恕,'平天下'章乃愛人之恕。'齊家'一章,但說人之偏處。"〔蓋卿〕

仁甫問"治國在齊其家"。曰:"這個道理,卻急迫不得。待到他日數足處,自然通透。這個物事,只是看得熟,自然有條理。上面說'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此下便說其所以教者如此,這三者便是教之目。后面卻是說須是躬行,方會化得人。此一段只此兩截如此。"〔賀孫〕

因講"禮讓為國",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自家禮讓有以感之,故民亦如此興起。自家好爭利,卻責民間禮讓,如何得他應!東坡策制'敦教化'中一段,說得也好,雖說得粗,道理卻是如此。"敦教化"云"欲民之知信,莫若務實其言;欲民之知義,莫若務去其貪"云云。看道理不要玄妙,只就粗處說得出便是。如今官司不會制民之產,民自去買田,又取他牙稅錢。古者群飲者殺。今置官誘民飲酒,惟恐其不來,如何得民興於善!"〔淳〕

問:"齊家、治國之道,斷然'是父子兄弟足法,而后人法之'。然堯舜不能化其子,而周公則上見疑於君,下不能和其兄弟,是如何?"曰:"圣人是論其常,堯舜是處其變。看他'烝烝乂,不格奸',至於'瞽瞍底豫',便是他有以處那變處。且如他當時被那兒子恁地,他處得好,不將天下與兒子,卻傳與賢,便是他處得那兒子好。若堯當時把天下與丹朱,舜把天下與商均,則天下如何解安!他那兒子如何解寧貼!如周公被管蔡恁地,他若不去致辟于商,則周如何不擾亂!他后來盡死做這一著時,也是不得已著恁地。但是而今且去理會常倫。而今如何便解有個父如瞽瞍,有個兄弟如管蔡。未論到那變處。"〔賀孫〕

◎傳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或問:"大學既格物、致知了,又卻逐件各有許多工夫在。"曰:"物格、知至后,其理雖明,到得后來齊家、治國、平天下,逐件事又自有許多節次,須逐件又徐徐做將去。如人行路,行到一處了,又行一處。先來固是知其所往了,到各處又自各有許多行步。若到一處而止不進,則不可;未到一處而欲逾越頓進一處,亦不可。"〔璘〕

味道問"平天下在治其國"。曰:"此節見得上行而下效,又見得上下雖殊而心則一。"〔道夫〕

問"平天下在治其國"章。曰:"此三句見上行下效,理之必然,又以見人心之所同。'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所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使皆得以自盡其興起之善心。若不絜矩,則雖躬行於上,使彼有是興起之善心,而不可得遂,亦徒然也。"又曰:"因何恁地上行下效?蓋人心之同然。所以絜矩之道:我要恁地,也使彼有是心者亦得恁地。全章大意,只反覆說絜矩。如專利於上,急征橫斂,民不得以自養,我這里雖能興起其善心,濟甚事!若此類,皆是不能絜矩。"〔賀孫〕

才卿問:"'上老老而民興孝',恐便是連那老眾人之老說?"曰:"不然。此老老、長長、恤孤方是就自家身上切近處說,所謂家齊也。民興孝、興弟、不倍此方是就民之感發興起處,說治國而國治之事也。緣為上行下效,捷於影響,可以見人心之所同者如此。'是以君子必有絜矩之道也',此一句方是引起絜矩事。下面方解說絜矩,而結之云:'此之謂絜矩之道。'蓋人心感發之同如此,所以君子須用推絜矩之心以平天下,此幾多分曉!若如才卿說,則此便是絜矩,何用下面更絮說許多。才卿不合誤曉老老、長長為絜矩,所以差也。所謂'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皆是絜矩已后事,如何將做老老說得!"〔僩〕

老老興孝,長長興弟,恤孤不倍,這三句是說上行下效底道理。"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這卻是說到政事上。"是以"二字,是結上文,猶言君子為是之故,所以有絜矩之道。既恁地了,卻須處置教他得所,使之各有以遂其興起之心始得。

所謂絜矩者,矩者,心也,我心之所欲,即他人之所欲也。我欲孝弟而慈,必欲他人皆如我之孝弟而慈。"不使一夫之不獲"者,無一夫不得此理也。只我能如此,而他人不能如此,則是不平矣。〔人杰〕

問:"絜矩之道,語脈貫穿如何?久思未通。""上面說人心之所同者既如此,是以君子見人之心與己之心同,故必以己度人之心,使皆得其平。下面方說所以絜矩如此。"〔賀孫〕

問:"'上老老而民興孝',下面接'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似不相續,如何?"曰:"這個便是相續。絜矩是四面均平底道理,教他各得老其老,各得長其長,各得幼其幼。不成自家老其老,教他不得老其老;長其長,教他不得長其長;幼其幼,教他不得幼其幼,便不得。"〔宇〕

仁甫問絜矩。曰:"上之人老老、長長、恤孤,則下之人興孝、興弟、不倍,此是說上行下效。到絜矩處,是就政事上言。若但興起其善心,而不有以使之得遂其心,則雖能興起,終亦徒然。如政煩賦重,不得以養其父母,又安得以遂其善心!須是推己之心以及於彼,使之'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育妻子',方得。如詩里說大夫行役無期度,不得以養其父母。到得使下,也須教他內外無怨,始得。如東山、出車、杕杜諸詩說行役,多是序其室家之情,亦欲使凡在上者有所感動。"又曰:"這處正如齊宣王愛牛處一般:見牛之觳觫,則不忍之心已形於此。若其以釁鍾為不可廢而復殺之,則自家不忍之心又只是空。所以以羊易之,則已形之良心不至於窒塞,而未見之羊,殺之亦無害,是乃仁術也。術,是做得巧處謂之術。"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兩摺說,只以己對人而言。若絜矩,上之人所以待己,己又所以待人,是三摺說,如中庸'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一類意。"又曰:"晁錯言'人情莫不欲壽,三王能生之而不傷'云云,漢詔云云,'孝心闕焉',皆此意。"〔賀孫〕

問:"絜矩一條,此是上下四方度量,而知民之好惡否?"曰:"知在前面,這處是推。'老老而民興孝,長長而民興弟,恤孤而民不倍',這處便已知民之好惡與己之好惡相似。'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便推將去,緊要在'毋以'字上。"又曰:"興,謂興起其善心;遂,謂成遂其事。"又曰:"為國,絜矩之大者又在於財用,所以后面只管說財。如今茶鹽之禁,乃是人生日用之常,卻反禁之,這個都是不能絜矩。"〔賀孫〕

"上老老而民興孝",是化;絜矩處,是處置功用處。〔振〕

問絜矩之道。曰:"能使人興起者,圣人之心也;能遂其人之興起者,圣人之政事也。"〔廣〕

"平天下,謂均平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此與中庸所謂'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者同意。但中庸是言其所好者,此言其所惡者也。"問:"前后左右何指?"曰:"譬如交代官相似。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左右,如東鄰西鄰。以鄰國為壑,是所惡於左而以交於右也。俗語所謂'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問:"章句中所謂'絜矩之道,是使之各得盡其心而無不平也',如何?"曰:"此是推本'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須是留他地位,使人各得自盡其孝弟不倍之心。如'八十者其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者,一子不從政',是使其各得自盡也。又如生聚蕃息,無令父子兄弟離散之類。"〔德明〕

"所惡於上","所惡於下","所惡於前","所惡於后","所惡於右","所惡於左",此數句,皆是就人身切近處說。如上文老老、長長、恤孤之意。至於"毋以使下","毋以事上","毋以先后","毋以從前","毋以交於左","毋以交於右",方是推以及物之事。〔僩〕

問絜矩。曰:"只把'上下'、'前后'、'左右'等句看,便見。絜,度也。不是真把那矩去量度,只是自家心里暗度那個長那個短。所謂度長絜大,上下前后左右,都只一樣。心無彼己之異,只是將那頭折轉來比這頭。在我之上者使我如此,而我惡之,則知在我下者心亦似我如此,故更不將所責上底人之心來待下人。如此,則自家在中央,上面也占許多地步,下面也占許多地步,便均平正方。若將所責上底人之心來待下,便上面長,下面短,不方了。下之事我如此,而我惡之,則知在我之上者心亦似我如此。若將所責下底人之心更去事上,便又下面長,上面短了。左右前后皆然。待前底心,便折轉來待后;待左底心,便折轉來待右,如此便方。每事皆如此,則無所不平矣。"〔宇〕

《全唐詩》卷七百二十八

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唐詩總集。共九百卷,收入近五萬首詩,錄作者兩千余人。《全唐詩》由康熙帝下令編修,由江寧織造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負責刊刻。下面是我帶來的《全唐詩》卷七百二十八,想對你有幫助。

卷728_1 【吟敘】周曇

歷代興亡億萬心,圣人觀古貴知今。

古今成敗無多事,月殿花臺幸一吟。

卷728_2 【閑吟】周曇

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獻當今。

閑吟不是閑吟事,事有閑思閑要吟。

卷728_3 【唐虞門·唐堯】周曇

祅氛不起瑞煙輕,端拱垂衣日月明。

傳事四方無外役,茅茨深處土階平。

卷728_4 【唐虞門·虞舜】周曇

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滿朝卿士多元凱,為黜兜苗與四兇。

卷728_5 【唐虞門·舜妃】周曇

蒼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尋不記春。

何事淚痕偏在竹,貞姿應念節高人。

卷728_6 【唐虞門·再吟】周曇

瀟湘何代泣幽魂,骨化重泉志尚存。

若道地中休下淚,不應新竹有啼痕。

卷728_7 【三代門·夏禹】周曇

堯違天孽賴詢謨,頓免洪波浸碧虛。

海內生靈微伯禹,盡應隨浪化為魚。

卷728_8 【三代門·再吟】周曇

萬古龍門一旦開,無成甘死作黃能。

司空定有匡堯術,九載之前何處來。

卷728_9 【三代門·太康】周曇

師保何人為琢磨,安知父祖苦辛多。

酒酣禽色方為樂,詎肯閑聽五子歌。

卷728_10 【三代門·后稷】周曇

人惟邦本本由農,曠古誰高后稷功。

百谷且繁三曜在,牲牢郊祀信無窮。

卷728_11 【三代門·文王】周曇

昭然明德報天休,礿祭惟馨勝殺牛。

二老五侯何所詐,不歸商受盡歸周。

卷728_12 【三代門·武王】周曇

文王寢膳武王隨,內豎言安色始怡。

七載豈堪囚羑里,一夫為報亦何疑。

卷728_13 【三代門·太公】周曇

昌獵關西紂獵東,紂憐崇虎棄非熊。

危邦自謂多麟鳳,肯把王綱取釣翁。

卷728_14 【三代門·再吟】周曇

東鄰不事事西鄰,御物卑和物自親。

天下言知天下者,兆人無主屬賢人。

卷728_15 【三代門·又吟】周曇

千妖萬態逞妍姿,破國亡家更是誰。

匡政必能除茍媚,去邪當斷勿狐疑。

卷728_16 【三代門·子牙妻】周曇

陵柏無心竹變秋,不能同戚擬同休。

歲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卷728_17 【三代門·周公】周曇

文武傳芳百代基,幾多賢哲守成規。

仍聞吐握延儒素,猶恐民疵未盡知。

卷728_18 【三代門·夷齊】周曇

讓國由衷義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

將除暴虐誠能阻,何異崎嶇助紂來。

卷728_19 【三代門·管蔡】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卷728_20 【三代門·成王】周曇

成王有過伯禽笞,圣惠能新日自奇。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鳳來儀。

卷728_21 【三代門·幽王】周曇

狼煙篝火為邊塵,烽候那宜悅婦人。

厚德未聞聞厚色,不亡家國幸亡身。

卷728_22 【三代門·平王】周曇

犬戎西集殺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東來年更遠,川流難絕信源長。

卷728_23 【春秋戰國門·祭足】周曇

吳魯燕韓豈別宗,曾無外御但相攻。

當時周鄭誰為相,交質將何服遠戎。

卷728_2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卷728_25 【春秋戰國門·隱公】周曇

今古難堤是小人,茍希榮寵任相親。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卷728_26 【春秋戰國門·莊公】周曇

齊甲強臨力有馀,魯莊為戰念區區。

魚麗三鼓微曹劌,肉食安能暇遠謨。

卷728_27 【春秋戰國門·哀公】周曇

賢為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艷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卷728_28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卷728_29 【春秋戰國門·平公】周曇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卷728_30 【春秋戰國門·文公】周曇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卷728_31 【春秋戰國門·景公】周曇

覺病當宜早問師,病深難療恨難追。

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肓救已遲。

卷728_32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周曇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卷728_33 【春秋戰國門·陳靈公】周曇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徵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卷728_34 【春秋戰國門·陳蔡君】周曇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

庸謀但解遮賢路,不解迎賢謀自昌。

卷728_35 【春秋戰國門·楚惠王】周曇

芹中遇蛭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何事免成心腹疾,皇天惟德是相親。

卷728_36 【春秋戰國門·楚懷王】周曇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

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卷728_37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卷728_38 【春秋戰國門·韓惠王】周曇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卷728_39 【春秋戰國門·頃襄王】周曇

秦陷荊王死不還,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卷728_40 【春秋戰國門·武公】周曇

猛獸來兵只為文,豈宜涼德擬圖尊。

君看豹彩蒙麋質,人取無難必不存。

卷728_41 【春秋戰國門·華元】周曇

未知軍法忌偏頗,徒解于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預,今朝為政事如何。

卷728_42 【春秋戰國門·臧孫】周曇

諸孟憎吾似犬獰,賢臧哭孟倍傷情。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藥故寧。

卷728_43 【春秋戰國門·公叔】周曇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卷728_44 【春秋戰國門·莊辛】周曇

莊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卷728_45 【春秋戰國門·孫臏】周曇

曾嫌勝己害賢人,鉆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卷728_46 【春秋戰國門·靈輒】周曇

失水枯鱗得再生,翳桑無地謝深情。

朱輪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見赤誠。

卷728_47 【春秋戰國門·郭開】周曇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卷728_48 【春秋戰國門·樂羊】周曇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

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卷728_49 【春秋戰國門·虞卿】周曇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卷728_50 【春秋戰國門·豫讓】周曇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卷728_51 【春秋戰國門·毛遂】周曇

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卷728_52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卷728_53 【春秋戰國門·田文】周曇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卷728_5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卷728_55 【春秋戰國門·馮讙】周曇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卷728_56 【春秋戰國門·章子】周曇

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卷728_57 【春秋戰國門·卞和】周曇

磷磷誰為惑溫溫,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目無明鑒使俱焚。

卷728_58 【春秋戰國門·季札】周曇

吹毛霜刃過千金,生許徐君死掛林。

寶劍徒稱無價寶,行心更貴不欺心。

卷728_59 【春秋戰國門·孫武】周曇

理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隨刀八陣成。

卷728_60 【春秋戰國門·夫差】周曇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卷728_61 【春秋戰國門·少孺】周曇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卷728_62 【春秋戰國門·蘇厲】周曇

百步穿楊箭不移,養由堪教聽弘規。

身隆業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卷728_63 【春秋戰國門·鬻拳】周曇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適足見忠誠。

卷728_64 【春秋戰國門·荊軻】周曇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騎駕群胡。

有心為報懷權略,可在於期與地圖。

卷728_6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卷728_66 【春秋戰國門·陳軫】周曇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卷728_67 【春秋戰國門·田饒】周曇

廚拋敗肉士懷饑,倉爛馀糧客未炊。

臨難欲行求死士,將何恩信致扶危。

卷728_68 【春秋戰國門·鮑叔】周曇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卷728_69 【春秋戰國門·晏嬰】周曇

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

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奔馳。

卷728_70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

卷728_71 【春秋戰國門·又吟】周曇

馬斃廄人欲就刑,百年臨盡一言生。

賴逢賢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惡聲。

卷728_72 【春秋戰國門·叔向】周曇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卷728_73 【春秋戰國門·師曠】周曇

老能勸學照馀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卷728_74 【春秋戰國門·智伯】周曇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卷728_7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攻城來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

卷728_76 【春秋戰國門·襄子】周曇

君子常聞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圍。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見中牟以義歸。

卷728_77 【春秋戰國門·楊回】周曇

三逐鄉閭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楊回不是逢英鑒,白首無成一旅人。

卷728_78 【春秋戰國門·顏回】周曇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卷728_79 【春秋戰國門·子貢】周曇

救魯亡吳事可傷,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魯亦宜其運不長。

卷728_80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

卷728_81 【春秋戰國門·鄭相】周曇

鄭相清賢慎有馀,好魚魚至竟何如。

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

卷728_82 【春秋戰國門·子產】周曇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卷728_83 【春秋戰國門·管仲】周曇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茍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卷728_8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社鼠穿墻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圣君。

卷728_85 【春秋戰國門·范蠡】周曇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卷728_86 【春秋戰國門·屈原】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卷728_87 【春秋戰國門·黃歇】周曇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功成何更用陰謨。

卷728_88 【春秋戰國門·王后】周曇

連環要解解非難,忽碎瑤階一旦間。

兩國相持兵不解,會應俱碎似連環。

卷728_89 【春秋戰國門·樊姬】周曇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卷728_90 【春秋戰國門·齊桓公】周曇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卷728_91 【春秋戰國門·中山君】周曇

敵臨烹子一何庸,激怒來軍速自攻。

結怨豈思圍不解,愚謀多以殺為雄。

卷728_92 【春秋戰國門·趙簡子】周曇

簡子雄心蓄霸機,賢愚聊欲試諸兒。

假言藏寶非真寶,不是生知焉得知。

卷728_93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一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

卷728_94 【春秋戰國門·趙宣子】周曇

門人曾不有提彌,連嗾呀呀孰敢支。

臨難若教無茍免,亂朝爭那以獒為。

卷728_95 【春秋戰國門·韓昭侯】周曇

去年秦伐我宜陽,今歲天災旱且荒。

對此不思人力困,樓門何可更高張。

卷728_96 【春秋戰國門·魏文侯】周曇

冒雨如何固出畋,慮乖群約失乾乾。

文侯不是貪禽者,示信將為教化先。

卷728_97 【春秋戰國門·郤成子】周曇

陳樂無歡璧在隅,宰臣懷智有微謨。

茍非成子當明哲,誰是仁人可托孤。

卷728_98 【春秋戰國門·秦武陽】周曇

丱歲徒聞有壯名,及令為副誤荊卿。

是時環柱能相副,誰謂燕囚事不成。

卷728_99 【春秋戰國門·田子方】周曇

太子無嫌禮樂虧,愿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卷728_100 【春秋戰國門·淳于髡】周曇

穰穰何禱手何赍,一呷村漿與只雞。

以少求多誠可笑,還如輕幣欲全齊。

卷728_101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

卷728_102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

卷728_103 【春秋戰國門·田子奇】周曇

少年為吏慮非循,一騎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對,車中緣見白頭人。

卷728_104 【春秋戰國門·百里奚】周曇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卷728_105 【春秋戰國門·孫叔敖】周曇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卷728_106 【春秋戰國門·魯仲連】周曇

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

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

卷728_107 【春秋戰國門·宋子罕】周曇

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

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

卷728_108 【春秋戰國門·宮之奇】周曇

虞虢相依自保安,謀臣吞度不為難。

貪憐璧馬迷香餌,肯信之奇諭齒寒。

卷728_109 【春秋戰國門·王孫滿】周曇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卷728_110 【春秋戰國門·顏叔子】周曇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卷728_111 【春秋戰國門·張孟譚】周曇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卷728_112 【春秋戰國門·公子無忌】周曇

按劍臨籠震咄呼,鷂甘梟戮伏鳩辜。

能憐鈍拙誅豪俊,憫弱摧強真丈夫。

卷728_113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云亡國亦亡。

卷728_114 【春秋戰國門·侯嬴朱亥】周曇

屠肆監門一賤微,信陵交結國人非。

當時不是二君計,匹馬那能解趙圍。

卷728_11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走敵存亡義有馀,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6003.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