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題壁詩(7首最著名的題壁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古代有哪些題壁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7首最著名的題壁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古代題壁詩有哪些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題壁詩有多種類型。就載體而言,題壁詩雖然都是題在墻壁上,但墻壁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題于寺壁者如宋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于石壁者如唐寒山的一首無題詩:“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閑于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題于郵亭壁者如:“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題于殿壁者如:“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舊唐書·柳公權傳》)題于樓壁者如《水滸》第三十七回宋江的“反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唐宋時期,出于愛護墻壁的需要,也為了方便題詩者,不少寺院、驛站專門設有詩板(詩牌)供過往行人題詩,據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蜀路有飛泉亭,亭中詩板百余,然非作者所為。后薛能佐、李福于蜀道過此,題云:‘賈椽曾空去,題詩豈易哉!’悉打去諸板,惟留李端《巫山高》一篇而已。”又據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一:“澧陽道旁有甘泉寺,因萊公、丁謂曾留行記,從而題詠者甚眾,碑牌滿屋。”可見當時詩板(詩牌)之多。 就內容而言,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大致可分如下類型:第一,政治抱負。這類詩大多對現實不滿,不平則鳴。宋無名氏《題壁》詩云:“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最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諷刺南宋某些人茍且偷安,不思收復中原,“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冷酷現實。第二,生活困難,乞求得到社會贊助,題詩于壁,廣而告之。有的甚至帶有商品性質,題詩者據以牟利。據清厲鶚《宋詩紀事》卷七:“許洞以文辭稱于吳,尤邃于《左氏春秋》。嗜酒,嘗從酒店貸款。一日大寫壁,作歌數百首,鄉人競來觀之,售數倍,乃盡捐其所負。”許洞別出心裁,舉辦題壁詩展覽,得到一筆經濟收入。第三,志趣愛好。有些詩頗富哲理,堪稱警句。據《宋詩紀事》卷九十六:“宣和癸卯,仆游嵩山峻極中院,法堂后檐壁間有詩云:‘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暖烘烘。’其旁隸書四字云:‘勿毀此詩。’寺僧指示曰:‘此四字司馬相公(按:指司馬光)親書也。’”上詩用燒茅草和煨榾柮兩個比喻說明了一個道理:暴發戶往往來如風雨,去似微塵;而老老實實循序漸進的人卻能順利地到達目的地。第四,發思古之幽情,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唐代宰相王播自幼貧寒,曾寄居揚州惠昭寺木蘭院攻讀。和尚嫌貧愛富,瞧不起他。寺里有個規矩:敲鐘開飯。可是有一天,王播聽到鐘聲去吃飯時,只見飯堂已杯盤狼藉。王播意識到有人故意戲弄他,遂題詩寺壁,憤然離去。20年后,王播出任揚州刺史,決定重游惠昭寺。寺內一片驚恐,眾僧匆忙把王播當年的題壁詩用碧紗籠罩起來,王播來到寺中,一眼就看到當年的題壁詩被碧紗覆蓋。他暗暗發笑,揮筆又題詩于壁:“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后鐘。二十年里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詩用前后對比的手法,以“飯后鐘”和“碧紗籠”兩件事尖銳地諷刺了和尚前倨后恭、附炎趨勢的行為。 題壁詩歷史悠久,始于兩漢,盛于唐宋。漢末師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題壁者之一。據《晉書》卷三十六轉引衛恒《四體書勢》云:“至(漢)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詣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酒,討錢足而滅之。”師宜官,東漢南陽人,書法家。這是古代題壁的最早記載,可惜其題壁的具體內容已無從得知。 漢代以后,題壁者代不乏人。南北朝時期,題壁詩漸多。唐代,題壁詩驟然大增,開始形成一種風氣。元稹《駱口驛二首》其一云:“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元稹甚至盡日“不離墻下”,欣賞題壁詩。可見官壁、驛墻壁題詩之多。唐憲宗元和間,白居易、元稹詩歌盛行一時,題元、白詩歌于壁者到處可見,據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元、白二人也親為題壁。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三云:“元白齊名,有自來矣。元微之寫白詩于閬州西寺,白樂天寫元詩百篇,合為屏風,更相傾慕如此。”正如白居易在《答微之》詩中所說:“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與君相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 據唐人詩集統計,當時題壁詩的作者有百數十家,其中以寒山、崔顥等最為著名。寒山為著名詩僧,居始豐縣(今浙江天臺)寒巖,好吟詩唱偈。據《全唐詩》寒山小傳:“嘗于竹木石壁書詩,并村墅屋壁所寫文句三百余首,今編詩一卷。”可見寒山之詩均題于壁。他在一首無題詩中宣稱:“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來六百首。一例書巖石,自夸云好手。”寒山題壁詩總數達600首之多。可惜有一半散失了。 宋代題壁之風方興未艾,舉凡郵亭、驛墻、寺壁等處多所題詠,叫人目不暇接。據宋周輝《清波雜志》卷十:“郵亭客舍,當午炊暮宿,馳擔小留次,觀壁間題字,或得親朋姓字,寫途路艱辛之狀,篇什有可采者。其筆畫柔弱,語言哀怨,皆好事者戲為婦人女子之作……輝頃隨侍趙官上饒,舟行至釣臺敬謁祠下,詩板留題,莫知其數。”可見題詩之多。又據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二:“予近在鎮江攝帥幕,暇時同僚游甘露寺,偶題近作小詞于壁間……其僧頑俗且聵,愀然問同官曰:‘方泥得一堵好壁,可惜寫了。’予知之,戲曰:‘近日和尚耳明否?’曰:‘背聽如故。’予曰:‘恐賢眼目亦自來不認得物事,壁間之題,漫圬墁之,便是甘露寺祖風也。’聞者大笑。”可見甘露寺之壁絕無寧日,刷了又題,題了又刷,循環往復,這便是甘露寺的“祖風”。趙宋一朝,不僅甘露寺如此,舉國皆然。宋代可考的著名的題壁詩及其作者有王禹偁《題僧壁》、蘇舜欽《題花山寺壁》、王安石《書何氏宅壁》、楊萬里《題龍歸寺壁》、陸游《題酒家壁》、蘇軾《題西林壁》等等。 元代以后,題壁詩已遠不如唐宋之盛了。為什么唐宋時期題壁成風呢?第一,唐宋時期,尤其是唐代,詩歌創作臻于極盛。題壁詩之多,正是當時詩歌創作繁榮的具體體現之一。第二,“題壁”是唐宋時期詩人“發表”作品的途徑之一。唐宋時期雖然已經發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當時印刷能力很有限,還有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題壁”就成為一種“發表”詩作的最佳方式。題壁簡單易行,只要把作品寫在墻壁上,天南海北的過往行人見而讀之,就可傳播開來。
著名的題壁詩有哪些
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李賀《題趙生壁》
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煙生蒙滅。
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
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鄭會《題邸間壁》
酴蘼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包融《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卻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里。
掃除諸煙氛,照出眾樓雉。
青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蒼茫遠郊樹,倏忽不相似。
萬象以區別,森然共盈幾。
坐令開心胸,漸覺落塵滓。
北巖千余仞,結廬誰家子?
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壁》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李白《題許宜平庵壁》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云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題壁詩有哪些詩句
《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另: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潯陽樓 宋江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 崔顥
望門投止思張儉,
直諫陳書愧杜根。
手擲歐刀仰天笑,
留將公罪后人論。
——獄 譚嗣同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西林寺 蘇軾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做汴州。
——臨安城旅 林升
《醉書山亭壁》
物外陽狂五百年, 扁舟又系鏡湖邊。
飛升未抵簪花樂, 游宦何如聽雨眠?
綠蟻灩尊芳醞熟, 黑蛟落紙草書顛。
忽拈玉笛橫吹去, 說與傍人是地仙。
——亭 陸游
《題龍歸寺壁》
題字才前歲,沖寒又此行。
竹能知雨至,窗不隔江清。
走檄還曾了,禁人未肯晴。
息肩更須喜,問路可憐生?
——龍歸寺 楊萬里
《題酒家壁》
智若禹行水,道如丁解牛。
蘧蘧幾春夢,泛泛一虛舟。
事定憂何益,狂來醉始休。
青簾夸酒美,且復共登樓。
——酒舍 陸游
(題壁詩是古人發表文章一種比較喜歡而且流行的方式,唐宋詩詞興起尤甚。古人題壁詩數不勝數,這里有幾個相對著名的列舉一二。希望可以幫到你)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