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戴望舒是哪一代的詩人)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劥髅羰悄膫€朝代的詩人,以及戴望舒是哪一代的詩人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guān)于琵琶果的詩句
1.關(guān)于“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1、唐·白居易《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饦滹L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2、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3、唐·司空曙《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yīng)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4、唐·羊士諤《題枇杷樹》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悅。
5、唐·杜甫《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2.關(guān)于枇杷的詩句
《初夏游張園》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山枇杷》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
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jié)。金線叢飄繁蕊亂,
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
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
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
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兩木》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枇杷昔所嗜,不問甘與酸。
黃泥裹余核,散擲籬落間。
春風拆勾萌,樸樕如榛菅。
一株獨成長,蒼然齊屋山。
去年小試花,瓏瓏犯冰寒。
化成黃金彈,同登桃李盤。
大鈞播群物,斡旋不作難。
樹老人何堪,挽鏡覓朱顏。
頷髭爾許長,大笑欹巾冠。
《依韻和行之枇杷》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
《雜詠園中果子》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不酸金橘種初成,無核枇杷接亦生。
珍產(chǎn)已從幽圃得,濁醪仍就小槽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滟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
《隱靜遺枇杷》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五月枇杷實,青青味尚酸。
獼猴定撩亂,欲待熱應(yīng)難。
3.與枇杷有關(guān)的詩句
1、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譯文: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初夏游張園
宋代:戴復(fù)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里嬉戲,梅子已經(jīng)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jīng)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后品嘗。
3、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
譯文:在萬里橋畔住著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huán)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像她那樣有才華的女子,在今天已經(jīng)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領(lǐng)略文學(xué)高妙意境的人,總也有點不如她。
4、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看云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幾只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哪里來的一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guān)味。附近還有一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nóng)閑的時節(jié),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里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云;蠶房里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
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jīng)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么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nóng)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jīng)熟了。
5、怨郎詩
兩漢:卓文君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譯文:自從我們分別,兩個人的心思差別可真大啊。當時只說三四個月后就相見,誰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沒有心情彈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書信。精致的連環(huán)玉斷裂了,我在長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個心思在想你,有一千個掛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責怪你。
內(nèi)心有萬語千言說都說不完,可你不在身邊我百無聊賴,徒勞地倚遍欄桿。在重陽節(jié)登高時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時月亮圓滿我們卻沒有團圓。七月半的時候我持燭燒香問蒼天,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熱,人們都在搖扇子,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偏偏遇上一陣陣的冷雨澆打花朵。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隨水流婉轉(zhuǎn)。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來我為郎。
4.描寫琵琶的詩句
朱弦聞岱谷,鑠質(zhì)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叢花拂面安。
將軍曾制曲,司馬屢陪觀。
本是胡中樂,希君馬上彈。
涼州詞二首之一(唐)孟浩然
渾成紫檀今屑文,
作得琵琶聲入云。
胡地迢迢三萬里,
那堪馬上送明君。
從軍行七首之一(唐)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guān)山離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涼州詞二首之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宮詞(唐)張籍
黃金捍撥紫檀槽,
弦索初張調(diào)更高。
盡理昨來新上曲,
內(nèi)宮簾外送櫻桃。
琵琶亭(宋)張于湖
江州司馬舊知音,
流落江湖感更深。
萬里故人明月夜,
琵琶不作亦沾襟。
潯陽江上琵琶月,
彭澤門前楊柳風。
兩賢抵許不相似,
哀樂雖殊吾意同。
琵琶亭(宋)劉敞
江頭明月琵琶亭,
一曲悲個萬古情。
欲識當時斷腸處,
只應(yīng)江水是遺聲。
清平樂(宋)晏幾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歸了。
拾蕊人稀紅漸少。葉底杏青梅小。
小瓊閑抱琵琶。雪香微透輕紗。
正好一枝嬌艷,當筵獨站韶華。
采桑子(宋)蘇軾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訴衷情——琵琶女(宋)蘇軾
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云天。
分明繡閣怨恨,都向曲中彈。
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
素蛾今夜,故故隨人,似斗蟬娟。
烏夜啼(金)劉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
青衫記得章臺月,歸路玉鞭斜。
翠鏡啼痕印袖,紅墻醉墨籠紗。
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正宮*雙鴛鴦〈小令〉柳圈辭(元)王惲
醉留連。賞春妍。一曲清個酒十斤。
說與琵琶紅袖客。好將心事曲中傳。
琵琶(元)宋無
一片相思木,聲含古塞秋。
琵琶是誰制,長撥別離愁。
越調(diào)*小桃紅〈離情〉(元)張可久
幾場秋雨老黃花。不管離人怕。
一曲哀弦淚雙下。放琵琶。
挑燈羞看圍屏畫。聲悲玉馬。
愁新羅帕。恨不到天涯。
聽老者理琵琶(明)張羽
老來弦索久相違,心事雖存指力微。
莫更重彈《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
長安春雪曲(明)王穉登
暖玉琵琶寒月膚,一般如雪映羅襦。
抱來只選《陽春》曲,彈作盤中大小珠。
聞曲(明)劉銘傳
琵琶音最好,解說別離難。
多山傷情事,曲中和淚彈。
聞琵琶(清)施朝干
琵琶弦急對秋清,彈作關(guān)山久別情。
借問黃河?xùn)|去水,幾時流盡斷腸聲。
琵琶(清)孫為霆
訪頓老北音絕響,話溫州南戲開場。
四條弦指下多惆悵,似急雨夜敲窗。
有明妃怨曲傳千古,換白傅新詩泣數(shù)行。
街頭唱,又遇龜年落魄,來訴興亡。
提詞(清)袁翔甫
身懷絕藝果無倫,入耳人人嘆出塵。
為問有誰能抗手,曲高和寡是《陽春》。
周陳已逝風流歇,五世傳家技更高。
我為傷事方塞耳,不堪重聽《郁輪袍》。
5.贊美"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枇杷的詩句有:
1.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2.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3. 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4.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5.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具體譯文如下:
1.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
2.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jīng)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后品嘗。
3. 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幾位老農(nóng)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jīng)熟了。
4.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在萬里橋畔住著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huán)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
5.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
6.描寫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枇杷的詩句如下: 1 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2 初夏游張園 宋代:戴復(fù)古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3 田舍 唐代:杜甫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4 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5 山枇杷 唐代: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6 山枇杷 唐代: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7 題枇杷樹 唐代:羊士諤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8 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唐代:司空曙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
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9 攤破浣溪沙 唐代:毛文錫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
晴日眠沙鸂鶒穩(wěn)。 10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唐代:岑參 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7.關(guān)于枇杷的古詩
1、摘盡枇杷一樹金 宋 戴敏 《初夏游張園》2、南風樹樹熟枇杷 明 楊基 《天平山中》3、況對東溪野枇杷 唐 白居易 《山枇杷》4、滿寺枇杷冬著花 唐 岑參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5、枇杷門向楚天秋 唐 韓翃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6、笑楊梅、不數(shù)枇杷 宋 王以寧 《滿庭芳·山聳方壺》7、枇杷熟 宋 辛棄疾 《滿江紅 山居即事》8、夢破枇杷香滿袂 宋 魏了翁 《江城子·夢隨瘦馬渡晨煙》9、夏首薦枇杷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10、山枇杷 唐 元稹 《山枇杷》11、山枇杷 唐 元稹 《山枇杷》12、枇杷洲上紫檀開 唐 毛文錫 《攤破浣溪沙·春水輕波浸綠苔》13、枇杷映黃 元 韓奕 《四字令·茶蘼送香》14、枇杷已熟粲金珠 宋 蘇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15、橙橘枇杷 魏晉 曹植 《樂府》16、卻是枇杷解滿盤 宋 陸游 《山園屢種楊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獨結(jié)實可愛戲作》17、無核枇杷接亦生 宋 陸游 《雜詠園中果子》18、枇杷橘栗桃李梅 漢 劉徹 《柏梁詩》19、飛傍枇杷索荔枝 元 楊維楨 《冶春口號七首》20、枇杷子熟煙冥冥 宋 艾性夫 《留客》21、剩枇杷一樹 清 朱彝尊 《夢芙蓉·日長深院里》22、鄉(xiāng)果足枇杷 宋 陳襄 《舟次巴峽》23、摘盡枇杷一樹金 宋 戴復(fù)古 《初夏游張園》24、枇杷壓枝杏子肥半青半黃朝出賣 宋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25、枇杷昔所嗜 宋 范成大 《兩木》26、枇杷兩高樹 宋 韓維 《同曼叔游高陽山》27、隔垅枇杷得擅香 宋 洪咨夔 《尋梅》28、應(yīng)是枇杷并檜柏 宋 華岳 《三友亭》29、五月枇杷黃似橘 宋 梅堯臣 《依韻和行之枇杷》30、五月枇杷實 宋 梅堯臣 《隱靜遺枇杷》31、枇杷甘橘薦清◇ 宋 歐陽修 《樂哉襄陽送劉太尉從廣赴襄陽》32、細雨枇杷熟 宋 舒岳祥 《四月二十四日雨中分酒餉山友》33、暗窗秀枇杷 宋 蘇籀 《大塢山寺》34、枇杷作客兒 宋 田從易 《寄荔枝與盛參政》35、枇杷盛滿箱 宋 項安世 《二十八日行香即事》36、枇杷著子紅榴綻 宋 張耒 《四月二十日書二首》37、枇杷隔歲花 宋 趙蕃 《冬日雜興》38、枇杷雪洗青 元 成廷珪 《夜過吳江圣壽寺宿復(fù)中行方丈》39、枇杷黃盡客窗枝 明 施敬 《寄伯瞻》40、枇杷明日進留都 明 吳鼎芳 《竹枝詞四首》。
8.形容枇杷的詩句
【山枇杷】唐·元稹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jié)。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
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
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唐·岑參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舅凸嗜烁敖陮も啄痢刻啤ろn翃主人持節(jié)拜荊州,走馬應(yīng)從一路游。
斑竹岡連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天秋。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上樓。
文體此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炯氖裰醒刻啤ね踅ㄈf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境跸挠螐垐@】宋·戴敏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继锷帷教啤ざ鸥μ锷崆褰?,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七言絕句 初夏游張園〗千家詩·戴敏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怨當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蕭管盡開花。
【山枇杷】唐·白居易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山枇杷花二首】唐·白居易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唐·司空曙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yīng)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題枇杷樹】唐·羊士諤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悅。
〖攤破浣溪沙〗唐·毛文錫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晴日眠沙鸂鶒穩(wěn),暖相偎。
羅襪生塵游女過,有人逢著弄珠回。蘭麝飄香初解佩, 忘歸來。
〖 〗唐·柳宗元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詠史詩·贈薛濤〗唐·胡曾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几凹沃葸^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唐·岑參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
9.描寫枇杷的句子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么果子?他說“枇杷是也”。后來有些書里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xué)士“想當然耳”。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里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樸”。幾樣?xùn)|西是并列陳述的??梢姳R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笔呛軐Φ摹?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鼻懊媪洌瑢﹁凌说男誀钸€算描述準確,但沒有詩味。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一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至于最后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么。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么打緊?
還有一首有關(guān)枇杷的打油詩,道是有人送枇杷與人,附函說:送上琵琶兩筐云云。收禮的人于是作詩道:“枇杷不是這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簫管盡開花?!痹婋m俏皮,但一面吃著人家送來的枇杷,一面作詩嘲諷,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中國字那么多,要不寫錯幾個字,也難。如果寫錯兩個字就要作首詩,這樣的詩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記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吧,劉半農(nóng)是北大招考的閱卷官,因為考生寫了幾個錯別字,便大發(fā)詩興,做了好幾首閱卷雜詩,把考生大大地譏諷了一頓。其中一首因?qū)W生把“留學(xué)”寫成了“流學(xué)”,劉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彌天罪,罰往西洋把學(xué)流。應(yīng)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盡一鍋油?!濒斞负懿灰詾槿唬瑢懴铝恕丁案信f”以后(下)》這篇文章,認為可笑的不是那些剛剛畢業(yè)的中學(xué)生,而是以此作為笑柄濫加譏諷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學(xué)生,識字不多或許因為沒錢讀書,或許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為官高權(quán)重,本事比天大,到處題辭而又到處出丑、別字連篇的人,臉皮比城墻還厚,不妨刺他幾句,但這樣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譏諷的。
關(guān)于枇杷的七言詩句
1.關(guān)于枇杷的詩句
《初夏游張園》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山枇杷》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
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jié)。金線叢飄繁蕊亂,
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
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
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
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
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
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兩木》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枇杷昔所嗜,不問甘與酸。
黃泥裹余核,散擲籬落間。
春風拆勾萌,樸樕如榛菅。
一株獨成長,蒼然齊屋山。
去年小試花,瓏瓏犯冰寒。
化成黃金彈,同登桃李盤。
大鈞播群物,斡旋不作難。
樹老人何堪,挽鏡覓朱顏。
頷髭爾許長,大笑欹巾冠。
《依韻和行之枇杷》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
《雜詠園中果子》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不酸金橘種初成,無核枇杷接亦生。
珍產(chǎn)已從幽圃得,濁醪仍就小槽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滟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
《隱靜遺枇杷》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五月枇杷實,青青味尚酸。
獼猴定撩亂,欲待熱應(yīng)難。
2.描寫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枇杷的詩句如下:
1 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2 初夏游張園
宋代:戴復(fù)古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3 田舍
唐代:杜甫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4 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5 山枇杷
唐代: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6 山枇杷
唐代: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7 題枇杷樹
唐代:羊士諤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8 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唐代:司空曙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9 攤破浣溪沙
唐代:毛文錫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晴日眠沙鸂鶒穩(wěn)。
10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唐代:岑參
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3.描寫枇杷的詩句
《初夏游張園》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天平山中》
年代: 明 作者: 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
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
一路鶯花送到家。
《山枇杷》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4.關(guān)于“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1、唐·白居易《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饦滹L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2、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3、唐·司空曙《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yīng)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4、唐·羊士諤《題枇杷樹》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悅。
5、唐·杜甫《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5.贊美"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枇杷的詩句有:
1.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2.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3. 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4.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5.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具體譯文如下:
1.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
2.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jīng)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后品嘗。
3. 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幾位老農(nóng)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jīng)熟了。
4.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在萬里橋畔住著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huán)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
5.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
6.與枇杷有關(guān)的詩句
1、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譯文: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初夏游張園
宋代:戴復(fù)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里嬉戲,梅子已經(jīng)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jīng)醉醺醺了。園子里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后品嘗。
3、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
譯文:在萬里橋畔住著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huán)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像她那樣有才華的女子,在今天已經(jīng)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領(lǐng)略文學(xué)高妙意境的人,總也有點不如她。
4、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丛七B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幾只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哪里來的一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guān)味。附近還有一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nóng)閑的時節(jié),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里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云;蠶房里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
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jīng)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么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nóng)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jīng)熟了。
5、怨郎詩
兩漢:卓文君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譯文:自從我們分別,兩個人的心思差別可真大啊。當時只說三四個月后就相見,誰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沒有心情彈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書信。精致的連環(huán)玉斷裂了,我在長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個心思在想你,有一千個掛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責怪你。
內(nèi)心有萬語千言說都說不完,可你不在身邊我百無聊賴,徒勞地倚遍欄桿。在重陽節(jié)登高時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時月亮圓滿我們卻沒有團圓。七月半的時候我持燭燒香問蒼天,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熱,人們都在搖扇子,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偏偏遇上一陣陣的冷雨澆打花朵。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隨水流婉轉(zhuǎn)。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來我為郎。
7.關(guān)于“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1、唐·白居易《山枇杷》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乜刺依疃紵o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2、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
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
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3、唐·司空曙《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
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yīng)便。
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4、唐·羊士諤《題枇杷樹》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
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悅。5、唐·杜甫《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8.贊美枇杷的詩句
【山枇杷】唐·元稹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
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jié)。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
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
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
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
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
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靖凹沃葸^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唐·岑參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舅凸嗜烁敖陮も啄痢刻啤ろn翃主人持節(jié)拜荊州,走馬應(yīng)從一路游。
斑竹岡連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天秋。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上樓。
文體此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炯氖裰醒刻啤ね踅ㄈf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境跸挠螐垐@】宋·戴敏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继锷帷教啤ざ鸥μ锷崆褰耖T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计哐越^句 初夏游張園〗千家詩·戴敏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怨當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蕭管盡開花。
【山枇杷】唐·白居易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饦滹L來翻絳艷,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山枇杷花二首】唐·白居易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衛(wèi)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唐·司空曙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里,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yīng)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題枇杷樹】唐·羊士諤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蒙蒙綠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悅。
〖攤破浣溪沙〗唐·毛文錫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晴日眠沙鸂鶒穩(wěn),暖相偎。
羅襪生塵游女過,有人逢著弄珠回。蘭麝飄香初解佩, 忘歸來。
〖 〗唐·柳宗元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荚伿吩姟べ浹教啤ずf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唐·岑參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漢王城北雪初霽,韓信臺西日欲斜。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豈料巴川多勝事,為君書此報京華。
有關(guān)夏天的詩句,作者是誰,題目是什么?
渭川田家
作者:王維 年代:唐朝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雛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年代: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年代:南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始夏南園思舊里
作者:韋應(yīng)物 年代:唐朝
夏首云物變,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掃園。
縈叢蝶尚亂,依閣鳥猶喧。
對此殘芳月,憶在漢陵原。
夏意
作者:蘇舜欽 年代:宋朝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開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客中初夏
作者:司馬光 年代:宋朝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鷓鴣天
作者:蘇軾 年代:宋朝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夏日山中
作者: 李白 年代:唐朝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夜嘆
作者: 杜甫 年代:唐朝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
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池上早夏
作者: 白居易 年代:唐朝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首夏
作者: 鮑溶 年代:唐朝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馀態(tài),脈脈防憂煎。
幽人惜時節(jié),對此感流年。
夏花明
作者: 韋應(yīng)物 年代:唐朝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fù)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夏日
作者: 韋應(yīng)物 年代:唐朝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
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xué)空庶遺境。
積俗易為侵,愁來復(fù)難整。
小池
作者:楊萬里 年代:宋朝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年代:宋朝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夏日田園雜興
作者:范成大 年代:宋朝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小童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幽居初夏
作者:陸游 年代:宋朝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初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余誰共午甌茶?
夏日登車蓋亭
作者: 蔡確 年代:宋朝
紙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省試夏日可畏(一作張籍詩)
作者: 丘為 年代:唐朝
赫赫溫風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馳迥野,畏景爍遙途。
勢矯翔陽翰,功分造化爐。
禁城千品燭,黃道一輪孤。
落照頻空簟,馀暉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獨踟躕。
仲夏風雨不已
作者: 陸游 年代:南宋
南陌東阡自在身,一年節(jié)物幾番新。
鰣魚出后鶯花鬧,梅子熟時風雨頻。
冠蓋敢同修禊客,桑麻不減避秦人。
夕陽更有蕭然處,照影清溪整葛巾。
夏吟
作者:戴石屏 年代:宋朝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夏景
作者:朱瞻基 年代:明朝
景雨初過爽氣清,玉波蕩漾畫橋平。
穿簾小燕雙雙好,泛水閑鷗個個輕。
曲院風荷
作者:陳璨 年代:清朝
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
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
所見
作者:袁枚 年代:清朝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納涼
作者:秦觀 年代:宋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夜宿直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人少庭宇曠,夜涼風露清。
槐花滿院氣,松子落階聲。
寂寞挑燈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無趣,不是厭承明。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作者:岑參 年代: 唐朝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
關(guān)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里,別有小江潭。
夏夜追涼
楊萬里 年代:宋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山亭夏日
作者:高駢 年代:唐朝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戲題
作者: 徐夤 年代:唐朝
長養(yǎng)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xué)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初夏
作者: 朱淑真 年代:宋朝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夏末留別洞庭知己
作者:朱慶馀 年代:唐朝
清秋時節(jié)近,分袂獨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門聽暮蟬。
浪搖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榮歸在幾年。
初夏游張園
作者: 戴敏 年代:宋朝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三衢道中
作者:曾幾 年代:宋朝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初夏睡起
作者: 楊萬里 年代:宋朝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夏日書懷寄道友
作者:崔涂 年代:唐朝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qū)櫲梵@。
峰轉(zhuǎn)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
作者:杜牧 年代:唐朝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xiāng)。
夏末野興
作者: 陸游 年代:南宋
半世天涯倦遠游,還鄉(xiāng)不減旅人愁。
數(shù)聲相應(yīng)鳩呼雨,一片初飛葉報秋。
山塢風煙僧院路,河梁燈火酒家樓。
絕知雪鬢宜蓑笠,分付貂蟬與黑頭。
夏日登鶴巖偶成
作者:戴叔倫 年代:唐朝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夏日游暉上人房
作者:陳子昂 年代:唐朝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閑居初夏午睡起
作者: 楊萬里 年代:宋朝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作者: 薩都剌 年代:元朝
魚蝦潑潑初出網(wǎng),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早夏
作者: 錢起 年代:唐朝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憂正是魔。
花萼敗春多寂寞,葉陰迎夏已清和。
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軍旅閱詩裁不得,可憐風景遣如何。
夏日雜詩
作者:陳文述 年代:清朝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觀刈麥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p>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晚晴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朝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夏日對雨
作者:裴度 年代:唐朝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
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wǎng)重,地濕燕泥新。
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夏日南亭懷辛大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朝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芝勞夢想。
初夏且幽莊
作者: 盧照鄰 年代:唐朝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初夏
作者: 李世民 年代:唐朝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wǎng)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cè),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fù)有山泉。
訴衷情 初夏偶成
作者: 段克己 年代:元朝
東風簾幕雨絲絲,梅子半黃時。
玉簪微醒醉夢,開卻兩三枝。
初睡起,曉鶯啼。倦彈棋。
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
其他描寫夏天的詩句:
(一)含“夏”字的詩句
1.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2.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4.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2.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3.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4.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6.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7.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戴敏是邊個朝代的
戴敏,女,漢族,1964年5月出生。安徽中醫(yī)學(xué)院中藥學(xué)專業(yè)碩士生導(dǎo)師,博士,教授,中藥藥理學(xué)與臨床藥學(xué)教研室主任,安徽省中青年學(xué)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全國優(yōu)秀教師。中國藥理學(xué)會抗炎免疫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中醫(yī)藥科技開發(fā)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安徽省藥學(xué)會中藥專業(yè)委員會和醫(yī)藥生物技術(shù)協(xié)會理事。
1986年安徽中醫(yī)學(xué)院中藥學(xué)本科畢業(yè)留校后一直從事中藥藥理學(xué)、藥理學(xué)的教學(xué)與科研工作,2000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并獲得中藥學(xué)碩士學(xué)位,同年被錄取為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藥理學(xué)博士研究生,2003年博士畢業(yè)獲藥理學(xué)博士學(xué)位,現(xiàn)為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院博士后。
多年來始終工作在藥理學(xué)和中藥藥理學(xué)教學(xué)科研第一線,為安徽省重點課程《中藥藥理學(xué)》的負責人;主講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專業(yè)、方劑學(xu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和中藥學(xué)專業(yè)本科生的《中藥藥理學(xué)》課程及中藥學(xué)專業(yè)碩士生《中藥藥理研究思路與方法》課程;作為研究生導(dǎo)師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9人。
一直在抗炎免疫藥理學(xué)和心血管系統(tǒng)藥理學(xué)前沿領(lǐng)域探索,對中藥及其有效成分治療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及分子學(xué)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對創(chuàng)新藥物的藥理學(xué)與毒理學(xué)研究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以動脈粥樣硬化的炎癥學(xué)說為切入點,通過在體實驗和體外血管平滑肌細胞培養(yǎng)技術(shù)探討丹皮酚對動脈粥樣硬化內(nèi)皮細胞炎癥反應(yīng)的調(diào)節(jié)以及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關(guān)系,進一步證實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的炎癥反應(yīng)機制,亦從細胞、分子與基因水平闡明丹皮酚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學(xué)機制?,F(xiàn)主持安徽省優(yōu)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丹皮酚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凋亡機制研究”和安徽省教育廳科研項目“α-藏紅花素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及機制研究”;為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等研究項目的主要完成人。發(fā)表第一作者學(xué)術(shù)論文20余篇;主編《醫(yī)藥學(xué)基礎(chǔ)》教材,作為編委參加編寫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端幚韺W(xué)》教材、《中藥新藥研制開發(fā)技術(shù)與方法》、《中藥藥理學(xué)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xué)》、《安徽中藥志》等著作。
......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