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鳳尾香羅薄幾重如何讀(風尾香羅薄幾厚)

血染韶華輕薄紗2022-12-01 00:55歷史53

很多朋友對于鳳尾香羅薄幾重如何讀和風尾香羅薄幾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李商隱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作者: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注釋:

1、鳳尾香羅:鳳紋羅;羅:綾的一種。

2、頂:指帳頂。

3、扇裁:指以團扇掩面。

譯文: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賞析:

這大概是抒寫一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詩的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表現她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頷聯回憶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狀,表達她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復雜心情。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盡,石榴花開,所思之人斷無消息。表達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感傷之情。尾聯寫日夜思念的人,或許相隔非遠,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詩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名句,表達會合難期之苦。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磥砼魅斯坪跏菃蜗嗨?。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癡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

此詩或以為是寫男子思念女方的。象這樣的艷情詩,本來就很難揣摩的。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作者: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釋: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譯文:

昨夜星光燦爛,

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

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

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

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

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

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賞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已。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李商隱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作者: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注釋: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長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里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后也以此典喻艷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

別后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

聽得曉鐘初鳴。

夢里為傷遠別啼泣,

雙雙難以呼喚;

醒后研墨未濃,

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

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賞析:

這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天明。頷聯寫遠別,上句寫遠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后寄書。頸聯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寫其人已遠,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艷情詩,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煉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解。

李商隱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東風句:指相別時為幕春時節。

2、絲:與思諧音。

3、應覺:也是設想之詞。

4、月光寒:指夜漸深。

5、蓬萊: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干。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賞析: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鳳尾的拼音

鳳尾的拼音:fèng wěi。

鳳尾,漢語詞語,拼音是fèng wěi,意思是鳳凰的尾羽,引申為秀美的細紋;對科第排尾的美稱;指鳳尾草;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即鳳尾蕉,俗稱鐵樹;即鳳尾箋;古琴尾部的美稱。

解釋:

1、鳳凰的尾羽。引申為秀美的細紋。

2、對科第排尾的美稱。

3、指鳳尾草。

4、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

5、即鳳尾蕉。俗稱鐵樹。莖上被覆鱗片,葉生莖頂,長大堅勁,羽狀分裂如鳳尾,故名。

6、即鳳尾箋。

7、古琴尾部的美稱。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p>

唐·皮日休《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鱗?!?/p>

唐·黃滔《寄翁文堯拾遺》詩:“龍頭鳳尾前年夢,今日須憐應若神?!弊宰ⅲ骸疤厦甓谕鹆陦粑膱蜃鳡铑^及第?!?/p>

宋·秦觀《和孫莘老游龍洞》:“草隱月崖垂鳳尾,風生陰穴帶龍腥?!?/p>

明·張寧《方洲雜言》:“草木中耐寒者極多,素馨、車前、鳳尾……不可勝紀?!?/p>

宋·仲殊《玉樓春》詞:“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p>

《紅樓夢》第二六回:“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p>

陳毅《莫干山紀游詞》:“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夾道萬竿成綠海,風來鳳尾羅拜忙?!眳⒁姟傍P尾竹”。

《剪燈馀話·鳳尾草記》:“祖中庭植鳳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嘯其側。”參見“鳳尾蕉”。

元·王逢《錢塘春感》詩之四:“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士榮?!眳⒁姟傍P尾牋”。

南唐·李煜《書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馀煖在檀槽?!?/p>

《紅樓夢》第八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山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p>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鳳尾

李商隱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作者: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注釋:

1、半籠:半映。指燭光隱約,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飾以金翠的被子?!堕L恨歌》:悲翠衾寒誰與共。

3、麝:本動物名,即香獐,其體內的分泌物可作香料。這里即指香氣。

4、度:透過。

5、繡芙蓉:指繡花的帳子。

6、劉郎: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還鄉。后也以此典喻艷遇。

7、蓬山:蓬萊山,指仙境。

譯文:

你說來相會是空話,

別后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

聽得曉鐘初鳴。

夢里為傷遠別啼泣,

雙雙難以呼喚;

醒后研墨未濃,

奮筆疾書寫成一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

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

賞析:

這是一首艷情詩。詩中女主人思念遠別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聯寫有約不來的怨思,上句說負約,下句寫夢見醒來已經天明。頷聯寫遠別,上句寫遠別思念成夢,下句寫醒后寄書。頸聯寫往昔愛情生活成了幻夢,上句寫褥衾可見,下句寫香帳可聞。末聯寫其人已遠,情雖深摯,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艷情詩,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煉升華為感情的瓊漿玉露,使其超脫褻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詩卻比較深奧費解。

李商隱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作者: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注釋:

1、鳳尾香羅:鳳紋羅;羅:綾的一種。

2、頂:指帳頂。

3、扇裁:指以團扇掩面。

譯文: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

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

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

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

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賞析:

這大概是抒寫一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詩的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表現她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頷聯回憶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狀,表達她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復雜心情。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盡,石榴花開,所思之人斷無消息。表達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感傷之情。尾聯寫日夜思念的人,或許相隔非遠,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詩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名句,表達會合難期之苦。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磥砼魅斯坪跏菃蜗嗨?。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癡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

此詩或以為是寫男子思念女方的。象這樣的艷情詩,本來就很難揣摩的。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李商隱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譯文及注釋】

東風颯颯,陣陣細雨隨風飄散紛飛,

荷花塘外的那邊,傳來了聲聲輕雷。

有鎖紐的金蟾香爐,香煙繚繞飄逸,

狀似玉虎的轆轤,牽引繩索汲井水。

賈女隔簾窺韓壽,是愛他年輕貌美,

魏王夢見甄氏留枕,賦詩比作宓妃。

呵,我這顆心不再與春花一同萌發;

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煙灰。

1、金蟾句:意謂雖有金蟾嚙鎖,香煙猶得進入。金蟾:舊注說是蟾善閉氣,古人用以飾鎖。嚙:咬。

2、玉虎句:意謂井水雖深,玉虎猶得牽絲汲之。玉虎:井上的轆轤。絲:井索。汲:引。

3、賈氏句:晉韓壽貌美,司空南充招為掾,賈女于窗格中見韓壽而悅之,遂通情。賈女又以晉帝賜賈充之西域異香贈壽。韓掾少:為了韓壽的年輕俊美。掾:僚屬。少:年輕。

4、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賦》,賦中敘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宓妃:指洛神,傳說為伏(宓)羲之女。留枕:這里指幽會。魏王:曹植封東阿王,后改陳王。

【賞析】

這也是艷情詩,是回憶前情的。詩寫一位閉鎖深閨的女子追求愛情而失望的痛苦。開首從眼前景致說起,再以物為喻;金蟾雖堅香煙可入;井水雖深,轆轤可汲,我豈無隙可乘?接著用賈氏窺簾,幸而緣合,宓妃留枕,終屬夢想的典故,說明相聚皆成幻夢,歸結出莫再相思,以免自討苦吃的意念,創出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

全詩善于運用比喻、典故和強烈對照的手法,把抽象的幽思和愛情形象化,顯示了美好愛情的被毀滅,使詩歌具有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李氏的愛情詩寫得最佳的全是寫失意的愛情。這大概與他沉淪的身世遭遇有關。自身失意的際遇,使其對青年男女失意的愛情有特別的體驗。而在詩歌創作中有可能融入自己身世的感受。象這二首在蓬山遠隔,相思成灰的感慨中,難道沒有他仕途遭折的感觸?

李商隱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作者: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釋:

1、神女:即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

2、小姑句:古樂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3、風波句:意謂菱枝雖是弱質,卻不相信會任憑風波欺負。

4、直道兩句:意謂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癡情了。直道:即使,就說。了:完全。清狂:舊注謂不狂之狂,猶今所謂癡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詩中人作為女子解,那么,還是作癡情解較切。

譯文: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獨臥不眠,更覺靜夜漫漫長長。

巫山神女艷遇楚王,原是夢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風波摧殘;

我是鈴芳桂葉,卻無月露?香。

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

我卻癡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

賞析:

詩是抒寫女主人公自傷不遇的身世。開頭先寫環境氛圍的幽靜,襯出長夜的孤寂;接著以楚王夢遇巫山神女和樂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獨處無郎的典故,抒寫自己曾經有過幻想和追求,但到頭來只好夢一場,依然獨居;再寫風波兇惡,菱枝柔弱,無力反抗,桂葉自有清香,卻無月露潤香;最后寫即使如此,還要執著追求。意境深遠開闊,措辭婉轉沉痛,感情細膩堅貞,是一首很好的愛情詩。

這首詩,歷來有人認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為愛情詩來讀,還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

帶拼音版古詩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原文及賞析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帶拼音版古詩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古詩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的意思

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

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

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賞析

這大概是抒寫一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鳖i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寥。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磥砼魅斯坪跏菃蜗嗨?。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癡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

李商隱的無題,怎么翻譯

無題(1)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一)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蠟炬:蠟燭。蠟燭燃燒時流下的蠟油稱燭淚。 2.蓬山:即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萬丈、瀛洲。這里指思念者所在的地方。 3.青鳥:神話中的鳥,像烏鴉,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 4.東風:春風 5.殘:凋零 6.淚:指蠟淚,隱喻相思淚水 7.鏡:照鏡,用作動詞 8.云鬢:青年女子的頭發,代指青春年華 9.夜吟:夜晚吟詩 10.殷勤:情誼深厚。 11.看:探望 譯文1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干涸。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 夜晚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譯文2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烏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從這里去沒有多遠,卻無路可通,有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題解 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起句兩個“難”字,點出了聚首不易,別離更難之情,感情綿邈,語言多姿,落筆非凡。頷聯以春蠶絳臘作比,十分精彩,既纏緬沉痛,又堅貞不渝。接著頸聯寫曉妝對鏡,撫鬢自傷,是自計;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計人。相勸自我珍重,善加護惜,卻又苦情密意,體貼入微,可謂千回百轉,神情燕婉。最終末聯寫希望信使頻傳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終境逢生,別有洞天。春蠶兩句,千秋佳絕。 簡介 這是一首感情深摯、纏綿委婉,詠嘆忠貞愛情的詩篇。詩人情真意切而有含蓄蘊藉地寫出了濃郁的離別之恨和纏綿的相思之苦?!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體現了愛情的堅貞,意境新奇,詩味雋永,已成千古傳誦的名句。 賞析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 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皷|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次句不僅象征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宋武帝《丁都護歌》)等句,都是以強調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東風”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兩個"難"字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前一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后一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后雙方所經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開憑借的是春風之力,而春風力竭,則群芳凋逝?;ㄉ腥绱?,人又能怎樣呢?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頷聯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按盒Q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跋灳娉苫覝I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墒?,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按盒Q”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不應,這里是“不顧”的意思),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稛o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同題)等皆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 頸聯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寫出了年輕女子"曉妝對鏡,撫鬢自傷"的形象,從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憂愁?!霸启W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云鬢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于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這種晝夜廻環、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著痛苦而執著的心曲。下句,“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皯弊质谴Ф取⒘舷氲目跉?,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于對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了她對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直接寫出年輕女子寒夜相思的悲涼情境,深夜沉吟,孤寂無伴,會感覺月光的刺骨清寒。細膩地描寫對方的愁苦,可見詩人對女方的體貼入微,也就更加表現出詩人感情的深摯。 尾聯,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這就是其內容。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于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在晚唐詩壇上,李商隱是一位大家,當時與杜牧齊名。不過,若就對后世的影響而言,他是超過了杜牧的。李商隱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多為七言近體)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造。這類詩作并非成于一時一地,多數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其中有的可能別有寄寓,也可能有戀愛本事以為依托,雖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考索,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證明確有寄托或確依何事之前,主要應該以詩歌形象所構成的意境為依據,把它們作為一般愛情詩對待,這并不妨礙認識它們的藝術價值。

無題(2)

體裁:【五古】 類別:【未知】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無題(3)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解】: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韻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卿; 策馬趕到蘭臺,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評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 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 而已。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 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注釋】: 送鉤,古代宴會中的一種游戲,把鉤在暗中傳遞,讓人猜在誰手中,猜不中就罰酒。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在器皿下覆蓋東西讓人猜。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時李商隱任秘書省正字。 【賞析】 首聯以曲折的筆墨寫昨夜的歡聚?!白蛞剐浅阶蛞癸L”是時間:夜幕低垂,星光閃爍,涼風習習。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縈繞著寧靜浪漫的溫馨氣息。句中兩個“昨夜”自對,回環往復,語氣舒緩,有回腸蕩氣之概。“畫樓西畔桂堂東”是地點:精美畫樓的西畔,桂木廳堂的東邊。詩人甚至沒有寫出明確的地點,僅以周圍的環境來烘托。在這樣美妙的時刻、旖旎的環境中發生了什么故事,詩人只是獨自在心中回味,我們則不由自主為詩中展示的風情打動了。 頷聯寫今日的相思。詩人已與意中人分處兩撥兒,“身無彩鳳雙飛翼”寫懷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沒有五彩鳳凰一樣的雙翅,可以飛到愛人身邊。“心有靈犀一點通”寫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卻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身無”與“心有”,一外一內,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統一在一體,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惱與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將那種深深相愛而又不能長相廝守的戀人的復雜微妙的心態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聯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頸聯“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是寫宴會上的熱鬧。這應該是詩人與佳人都參加過的一個聚會。宴席上,人們玩著隔座送鉤、分組射覆的游戲,觥籌交錯,燈紅酒暖,其樂融融。昨日的歡聲笑語還在耳畔回響,今日的宴席或許還在繼續,但已經沒有了詩人的身影。宴席的熱烈襯托出詩人的寂寥,頗有“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的凄涼。 尾聯“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可嘆我聽到更鼓報曉之聲就要去當差,在秘書省進進出出,好像蓬草隨風飄舞。這句話應是解釋離開佳人的原因,同時流露出對所任差事的厭倦,暗含身世飄零的感慨。 全詩以心理活動為出發點,詩人的感受細膩而真切,將一段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描繪得撲朔迷離而又入目三分。

無題二首(1)

(其一) 體裁:【七律】 類別:【未知】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釋】: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簡析】: 第一首似寫一位女性在懷思所愛。寫深夜難眠還在縫制羅帳,回憶起當時偶遇的情景。及寫渴望和惆悵的心情,期待著有機緣能再相遇。也可以從男性的角度作擬女方的解釋。第二首,寫少女醒后細品夢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傷感,并表示為了愛情甘愿受折磨,決心追求幸福。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兩首七律無題,內容都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第一首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愿意寫得過于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象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么,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我們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制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睂Ψ津屲嚧掖易哌^,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從上下文描寫的情況看,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斷無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則,不可能有深夜縫制羅帳,期待會合的舉動。正因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語的相遇,在長期得不到對方音訊的今天回憶往事,就越發感到失去那次機緣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所以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復雜心理。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 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于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征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對方便絕無音訊。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跋灳娉苫覝I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外化與象征。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已經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仿佛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志。 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斑騅”句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并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我們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艷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側重于抒寫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寫法也更加概括。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里盡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我們幾乎可以觸摸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彌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币馑际钦f,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現的。 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安恍拧?,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奔幢阆嗨既粺o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來,以愛情、艷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致。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復咀嚼與玩索。 無題詩究竟有沒有寄托,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離開詩歌藝術形象的整體,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語,附會現實生活的某些具體人事,進行索隱猜謎式的解釋,是完全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象馮浩那樣,將“鳳尾”首中的“垂楊岸”解為“寓柳姓”(指詩人的幕主柳仲郢),將“西南”解為“蜀地”,從而把這兩首詩說成是詩人“將赴東川,往別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鑿附會的典型。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從詩歌形象的整體出發,聯系詩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區別不同情況,對其中的某些無題詩作這方面的探討。就這兩首無題詩看,“重幃”首著重寫女主人公如夢似幻,無所依托,橫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筆意空靈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滲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讀者不難從“神女”一聯中體味出詩人在回顧往事時深慨輾轉相依、終歸空無的無限悵惘。“風波”一聯,如單純寫女子遭際,顯得不著邊際;而從比興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會。作者地位寒微,“內無強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黨勢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風波摧折,桂葉無月露滋潤致慨。他在一首托宮怨以寄慨的《深宮》詩中說:“狂飚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取譬與“風波”二句相似(不過“清露”句與“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證“風波”二句確有寄托。何焯說這首無題“直露(自傷不遇)本意”,是比較符合實際的。和“重幃”首相比,“鳳尾”首的寄托痕跡就很不明顯,因為詩中對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的某些具體情事描繪得相當細致(如“扇裁月魄”一聯),寫實的特點比較突出。但不論這兩首無題詩有無寄托,它們都首先是成功的愛情詩。即使我們完全把它們作為愛情詩來讀,也并不減低其藝術價值。 【千古名句】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其二)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釋】: 劉郎,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劉晨、阮肇入山采藥,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還,后人以此典喻艷遇。蓬山,即蓬萊山,泛指仙境。韓壽,晉人,司空賈充的僚屬,充每在家聚會,賈女從窗格中偷窺,見其貌美而愛之,與私通,充發覺后乃以妻壽。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賦·序》:“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敝策^洛水時,忽見一女子來,贈所用枕。宓妃,傳說中伏羲氏之女。 【簡析】: 第一首是情詩,寫與情人別離后的思念。始從覺醒的甜夢中醒來覺得悵然若失,回憶起夢中依依惜別的情景,又匆忙地寫信給她。從借用劉郎的典故,顯見今后要再會是幾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詩,但比較隱晦、深沉而痛苦,結尾二句為千古佳句,引人共鳴。

無題李商隱翻譯及注解

無題·其一·李商隱|注釋|翻譯|賞析|講解 【作品簡介】《無題·其一》由李商隱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大概是描寫一位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長相思的苦悶心情。詩的首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表現她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頷聯回憶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狀,表達她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復雜心情。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盡,石榴花開,所思之人斷無消息。表達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感傷之情。尾聯寫日夜思念的人,或許相隔非遠,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詩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名句,表達會合難期之苦。詩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磥砼魅斯坪跏菃蜗嗨?。雖然相思無望,然而追求卻十分執著。正是這種純情,這種癡情,賦予詩歌強烈的感染力。此詩或以為是寫男子思念女方的。象這樣的艷情詩,本來就很難揣摩的。 【原文】《無題·其一》作者: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注解】①鳳尾香羅: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羅:綾的一種。②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頂:指帳頂。③扇裁:指以團扇掩面。④月魄:月亮。⑤石榴紅:石榴花開的季節。⑥斑騅:黑白花的馬。這里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陳孔驕赭白,陸郎乘斑騅。徘徊射堂頭,望門不欲歸”句意,暗示她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并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楊柳岸邊呢。⑦“何處西南待好風?”化用了曹植的《七哀詩》中“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的詩意,希望一陣清風,把自己吹送到意中人的身邊。 【校注】1,鳳尾香羅:以鳳凰尾羽織成細紋之鳳文羅。《漢武內傳》:“元封二年七月七日之夜,王母降于長生殿前,戴太真晨纓之冠,履元瓊鳳文之舃。鮑溶《范真傳侍御累有寄贈因奉酬》之三:“云髻鳳文細,對君歌少年。” (陳帆曰)鳳尾羅,即鳳文羅也。(馮箋引) (吳喬曰)《黃庭經(序):“金簡鳳文之羅四十尺?!薄栋滋罚骸傍P文、蟬翼,并羅名?!扁仔拧吨x賚皂羅袍啟》:“鳳不去而恒飛,花雖寒而不落。”(《西昆發微》卷上)2,碧文圓頂:一種碧青色波紋或其它花紋之圓頂百折羅帳。元稹《江梅》:“梅含雞舌兼紅氣,江尋瓊花帶碧文。”圓頂,凡頂部圓形之器物,均可稱圓頂。蘇頲《奉和圣制幸鄭尚書竇希玠宅應制》:“圓頂圖嵩石,方流擁魏沙?!? (姚培謙注)程泰之《演繁露》:“唐人婚禮多用百子帳,特貴其名。而其制度,則非有子孫眾多之義,特穹廬之具體而微者。卷柳子為圈,以相連鎖,百張百闔,為其圈之多也,故以百子總之,亦非真有百圈也。其弛張既成,大抵如今尖頂圓亭子,而用青氊通冒四方上下,便于移置耳。”按,義山所謂‘碧文圓頂’者,殆指此。蓋其始本以氊為之,后或易之以羅歟?” (馮浩注)姚說近是,古所謂青廬也。但此頂上句,謂羅賬?!队详栯s俎》:“北方婚禮,用青布幔為屋,謂之青廬,于此交拜行禮。” 【黃按】青廬,古時北方種族舉行婚禮交拜之所?!犊兹笘|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倍纬墒健队详栯s俎·禮異》:“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外,謂之青廬,于此交拜?!惫徘鄰]以氊或青布幔為之,似屋。此夜之深逢者,當為圓頂百折羅帳,非一物也。3,班婕妤《團扇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月魄:月初生或圓而始缺時暗黑不明的部分,此泛指月,并以代團扇?!稘h武內傳》:“致日精得陽光之珠,求月魄獲黃水之華?!绷汉單牡邸断鄬m寺碑銘》:“珠生月魄,鐘應秋霜。”高適《塞下曲》:“日輪駐霜戈,月魄懸琱弓?!眲㈤L卿《湖上遇鄭田》:“杯中忽復醉,湖上生月魄?!?,司馬相如《長門賦》:“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5,曾是:已然,已是;曾,嘗,曾經。 金燼:燈盞或蠟燭殘燼之美稱。徐堅《孤燭嘆》:“玉盤紅淚滴,金燼彩光圓。”6,斷無:絕無?!抖Y記·儒行》:“不斷其威,不習其謀。”孔穎達疏:“斷,絕也?!笔窦t,五月石榴花開,色紅艷,故云;言春日已過也??捉B安《侍宴詠石榴》:“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表n愈《詠張十一旅舍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道源注)梁元帝《烏棲曲》:“芙蓉為帶石榴裙?!眳菃套ⅲ骸皠t天詩云:‘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薄t’字疑用此意?!保ā段骼グl微》卷上) (馮浩注)石榴酒可喻合歡,見《惱韓同年》;孔紹安事可喻京宦,見《回中牡丹》。”【黃按】舊注皆非,劉、余《集解》所云最為得之,言“此‘石榴紅’”與上‘金燼暗’對文,‘石榴’自指榴花?!馉a暗’,兼寓相思無望;‘石榴紅’,暗示流光易逝,一別經年(榴花開時,青春已逝)”。說是。石榴五月開花,是春盡夏來,言自春至夏,榴花已紅,卻絕無消息。7,斑騅:毛色青白相雜之駿馬?!稑犯娂肪硭氖摺渡裣腋琛っ飨峦分骸瓣惪昨滛靼?,陸郎乘斑騅。徘徊射堂頭,望門不欲歸。李賀《夜坐吟》:“明星爛爛東方陲,紅霞稍出東南涯,陸郎去矣乘斑騅。”義山詩有《春游》云:“橋峻斑騅疾,川長白烏高?!薄秾ρ分疲骸瓣P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庇帧稛o題》(白道縈回)云:“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待”,汲古、戊簽、姜本、東澗諸本同,朱、姚、屈諸本均作“任”?!兑住だぁ罚骸拔髂系门螅瑬|北喪朋。”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滨U照《玩月》:“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痹 洞涸~》:“春來頻到宋家東,垂衷開懷待好風?!?【韻譯】織著鳳尾紋的綾羅,薄薄重重;碧紋的圓頂羅帳,我深夜趕縫。那回邂逅,來不及用團扇掩蓋;可你驅車隆隆而過,無語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殘燭盡;卻無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紅。也許你在垂楊岸,栓系斑騅馬;怎能等到,送去會你的西南風。 【講解】這一首詩借一個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無望的苦悶,表達了詩人對流光易逝,青春虛度地感慨以及抱負與追求難以實現的悵惘感傷之情。詩中敘說了一個青年女子在一個初秋的夜半縫制羅帳時,不僅想起了很久前和意中人的一次偶然相遇,接著敘述了這次相遇之后的無盡相思以及期待再相遇的心境。本詩心理刻畫細膩,感情真摯深厚,尤其象征、暗示等手法的運用,使主題顯得更加含蓄蘊藉,寄寓深遠?!傍P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我織的鳳紋香羅,薄薄的,是多么的輕軟;我縫制的圓頂羅帳,帶著青碧的花紋。此時此刻,也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吧炔迷缕切唠y掩,車走雷聲語未通?!睘榇?,不由得想起了一次與意中人偶然的相遇:那時因為害羞,我用團扇遮住了自己嬌美的面容,卻難于掩飾住自己內心的羞澀。他的馬車在我面前轟隆隆地駛過,我倆連一句話也未來得及說?!霸羌帕冉馉a暗,斷無消息石榴紅?!弊詮哪谴未掖蚁嘤鲋螅庵腥吮汨脽o音信。已經挨過了多少寂寞,有多少個漫漫長夜自己獨守孤燈,在暗淡的燭光中有著說不盡的思念。眼下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了,可他仍然沒有一點消息。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鞍唑K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其實那位日思夜想的意中人和自己相隔得并不遙遠,那匹系在楊柳岸邊的黑白花駿馬,豈不就是他的坐騎?哪里會來一陣清風,把我吹送到他的身邊?

【評析】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這首七律無題,內容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起聯寫女主人公深夜縫制羅帳。鳳尾香羅,是一種織有鳳紋的薄羅;碧文圓頂,指有青碧花紋的圓頂羅帳。李商隱寫詩特別講求暗示,即使是律詩的起聯,也往往不愿意寫得過于明顯直遂,留下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玩索體味。像這一聯,就只寫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點破這件事意味著什么,甚至連主人公的性別與身份都不作明確交代。通過“鳳尾香羅”、“碧文圓頂”的字面和“夜深縫”的行動,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獨處的閨中女子。羅帳,在古代詩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長夜中默默地縫制羅帳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會合的深情期待中吧。接下來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憶,內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睂Ψ津屲嚧掖易哌^,自己因為羞澀,用團扇遮面,雖相見而未及通一語。從上下文描寫的情況看,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斷無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則,不可能有深夜縫制羅帳,期待會合的舉動。正因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語的相遇,在長期得不到對方音訊的今天回憶往事,就越發感到失去那次機緣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所以這一聯不只是描繪了女主人公愛情生活中一個難忘的片斷,而且曲折地表達了她在追思往事時那種惋惜、悵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復雜心理。起聯與頷聯之間,在情節上有很大的跳躍,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許多情事(比如她和對方如何結識、相愛等)統統省略了。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頸聯寫別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聯通過一個富于戲劇性的片斷表現瞬間的情緒不同,這一聯卻是通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概括地抒寫一個較長時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征暗示色彩。兩句是說,自從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對方便絕無音訊。已經有多少次獨自伴著逐漸黯淡下去的殘燈度過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了?!跋灳娉苫覝I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殘燈,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外化與象征。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已經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紅給她帶來的也許是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與傷感吧。“金燼暗”、“石榴紅”,仿佛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現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這確實是藝術上爐火純青境界的標志。末聯仍舊到深情的期待上來?!鞍唑K”句暗用樂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陸郎乘斑騅……望門不欲歸”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實和她相隔并不遙遠,也許此刻正系馬垂楊岸邊呢,只是咫尺天涯,無緣會合罷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詩意,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李商隱的優秀的愛情詩,多數是寫相思的痛苦與會合的難期的,但即使是無望的愛情,也總是貫串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燒,讀者在這首詩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感情。這是他的優秀愛情詩和那些缺乏深摯感情的艷體詩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這些詩盡管在不同程度上帶有時代、階級的烙印,卻至今仍然能打動人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

中唐以來,以愛情、艷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份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致。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復咀嚼與玩索。 【點評】“鳳尾香羅”首聯為詩人擬想之辭,家大人曰“自對面落筆”也。言所思女子當于深夜縫制鳳尾紋之碧羅帳,其帳紗薄,散發綺羅香澤。此種多層百折復帳,唐人稱“百子(折)帳”,婚禮所用。而首句“羅”用“香”(相),次句用“縫”(逢),寄意顯然。三、四回顧一匆匆邂逅之情景:女以團扇含羞半掩,詩人則騅引車走,車聲殷殷如雷,欲語而未通。此情景極似另首《無題》:“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此“鳳尾香羅”一首,亦云“斑騅已系垂楊岸”,又《對雪》云“腸斷斑騅送陸郎”,又《春游》云“橋峻斑騅疾”,合此四言“斑騅”,抒情主體均為詩人自己。五六轉寫相思無望,以燈暗和春盡作比。出句言無數夜晚,伴隨殘滅燈花,孤寂難處。俗以燈花為吉兆,常為男女喜事之預兆。杜甫《獨酌成詩》:“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薄段鲙洝肺灞疽徽郏骸白蛞篃艋▓?,今朝喜鵲噪?!薄都t樓夢》第二十八回:“女兒喜,燈花并頭結雙蕊。”然今夜燈花燒殘成燼,則暗喻歡情難洽。對句云自春徂夏,絕無消息?!笆窦t”即石榴花。“五月榴花紅似花”,是春已盡矣。孔紹安《侍宴詠石榴》云:“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惫省敖馉a暗”(燈滅)和“石榴紅”(春盡)正隱喻相諧之無望。七、八反照三、四,言前回相遇匆匆,未能一訴衷懷,今我斑騅即在垂楊岸邊。詩人當搔首踟躕,急切等待,忽作奇想:何處等來一陳西南好風,吹將汝來?西南坤位,《易·坤》:“西南得朋?!辈苤病镀甙А罚骸霸笧槲髂巷L,長逝入君懷。”“何處西南待好風”,即“何處待西南好風”,此以西南風喻所思女子甚明。姚培謙曰:“此詠所思之人,可思而不可見也?!备嗵圃娦蕾p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作者介紹】李商隱(812-858),男,漢族,字義山,故又稱李義山,號玉溪生【玉溪(xi)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生于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于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進士及第。曾任弘農尉、佐幕 府、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早期,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后因李黨的王茂元愛其才而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后,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斗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于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終身。晚唐唐詩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有著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又將唐詩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兩人并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有《李義山詩集》。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歡而死,死后葬于鄭州滎陽(今滎陽苜蓿洼村)。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張采田考證,確認他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3]但是沒有官方的屬籍文件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李商隱數次在詩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這并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利益。李商隱的家世,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擔任過最高級的行政職位是美原縣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陽縣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縣令(今河南獲嘉縣)。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施蟄存認為,李商隱的詩的社會意義雖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隱是對后世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因為愛好李商隱詩的人比愛好李、杜、白詩的人更多。在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22首,數量僅次于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這個唐詩選本在中國家喻戶曉,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隱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晚唐時期,韓偓、吳融和唐彥謙已經開始自覺學習李商隱的詩歌風格。到了宋代,學習李商隱的詩人就更多了。據葉燮說:“宋人七絕,大概學杜甫者什六七,學李商隱者什三四?!保ā对姟罚┍彼纬跗诘臈顑|、劉筠、錢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隱,經?;ハ喑?,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稱為西昆體。在當時頗有影響。此外,王安石對李商隱也評價很高,認為他的一些詩作“雖老杜無以過也”(《蔡寬夫詩話》)。王安石本人的詩歌風格也明顯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明朝的詩人從前、后七子到陳子龍、錢謙益、吳偉業,都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明清二朝喜歡寫艷情詩的人更是專學李商隱的無題詩,例如明末的王彥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注:《疑云集》是否為王彥泓作品集,學術界存在較大爭議)、清代中期的黃景仁的一些優秀的“綺懷”詩。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小說中的香艷詩也是受到他的影響。關于李商隱對后世的影響,可以參看吳調公《李商隱對北宋詩壇的影響》、《李商隱在清代的余波綺麗》、王玉祥《李商隱對蘇曼殊詩的影響》、王兆陽《論李商隱的詩對詞的獨特風格形成的影響》、劉學鍇《李商隱詩與唐宋婉約詞》等論文。 【英漢對照】無題二首(之一)李商隱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任好風? TO ONE UNNAMED ILi ShangyinA faint phoenix-tail gauze, fragrant and doubled,Lines your green canopy, closed for the night....Will your shy face peer round a moon-shaped fan,And your voice be heard hushing the rattle of my carriage?It is quiet and quiet where your gold lamp dies,How far can a pomegranate-blossom whisper?...I will tether my horse to a river willowAnd wait for the will of the southwest wind.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6724.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