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哪個朝代的(賀知章在什么朝代)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賀知章哪個朝代的,以及賀知章在什么朝代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賀知章是什么朝代
賀知章是bai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賀知章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物評價
李白: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陶宗儀:善草、隸,當世稱重。晚節尤放誕,每醉必作為文詞,行草相間,時及于怪逸,使醒而復書,未必爾也。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圣元年(695)中進士、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官宦之路
賀知章中狀元后,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后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晚年生活
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舍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許之,賜鑒湖一曲。玄宗御制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厣疥幬逶崎T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廳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p>
其間,寫下《回鄉偶書二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薄半x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睘槿藗髡b而膾炙人口,未幾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肅宗以侍讀之歸,贈禮部尚書。
人物軼事
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于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么要求。賀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毙谡f:“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敝掳葜x受命。
時間長了,賀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飲中八仙
他和李白都極其喜歡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闭f他喝醉以后騎在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頭,他干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
玄宗送行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床上已經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來死里逃生,又回過來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準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準許了他的請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
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二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碧泼骰试谠娭袑懙溃骸斑z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贝蟾攀且猹q未盡,又寫了第二首:“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仙記題金(竹錄),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金龜換酒
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圣呀!”
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作為酒錢。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待詔。
后來賀知章去世,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二首》。
野史逸聞
賀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經常看見有一個老人騎著驢在那兒出入。過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臉色衣服像原來一樣,沒有變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再沒有別的職業。經觀察,看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賀知章經常在空閑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謹慎。
他只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就問他的'職業,老人很隨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來增多,逐漸地更加尊敬,言論也逐漸多起來,于是在言談中說了他善于修道煉丹之術。賀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為師。后來賀知章和夫人拿一顆明珠,自己說是在家鄉的時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給講授道法。
老人接過之后就把明珠交給童子,讓他買餅來,童子用明珠換來三十多個燒餅,并請賀知章吃。賀知章自己心想,寶珠是特意送給老人的,可老人卻如此輕用。心里很不愉快。老人已經察覺說:“道術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爭呢?慳惜之心不停止,道術沒有理由成功。應當到深山窮谷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探索尋取它,不是市朝所能傳授的?!辟R知章聽了頗有心得,領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離開了。過了幾天,老人不見了。賀知章于是請求辭官,入道還鄉。(出《原化記》)
主要成就
書法
賀知章的作品被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的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
賀知章書法善草隸,竇臮《述書賦》稱:“湖山降祉,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詞寡儔,如春林之絢采,實一望而寫憂?!备]蒙注云:“(賀知章)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惟命……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p>
竇氏兄弟評唐名家書多譏貶,惟推崇賀知章“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可知賀知章當時書法之聲譽。李白有《送賀賓客歸越寺》云:“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睘槭纻髡b。
傳世書法作品中,墨跡有草書《孝經》、石刻《龍瑞宮記》等?!缎⒔洝啡砜v筆如飛,一氣呵成,龍蛇飛舞,神采奕奕。略取隸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
詩歌
現存詩19首,多為祭祀樂章和應制詩。
包括《詠柳一作柳枝詞》、《采蓮曲》、《答朝士》、《回鄉偶書二首》、《曉發》、《送人之軍》、《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順和》、《望人家桃李花》、《泰和圣制送張說巡邊》、《雍和》、《泰和》、《福和》、《太和》、《表和》、《大和》、《奉和御制春臺望》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賀知章是唐代詩人。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
文學造詣
賀知章作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詩人,其詩作對唐詩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導引作用,對盛唐詩歌創作實踐也具有示范意義,并對盛唐詩歌的繁榮產生了一花引來萬花開的巨大效應,為唐詩的發展與繁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賀知章詩歌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從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詩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反映和表現 了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即人情人性,寫出了人類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種情感。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的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賀知章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物評價
李白: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陶宗儀:善草、隸,當世稱重。晚節尤放誕,每醉必作為文詞,行草相間,時及于怪逸,使醒而復書,未必爾也。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圣元年(695)中進士、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官宦之路
賀知章中狀元后,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后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晚年生活
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舍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許之,賜鑒湖一曲。玄宗御制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厣疥幬逶崎T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皬d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p>
其間,寫下《回鄉偶書二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薄半x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睘槿藗髡b而膾炙人口,未幾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肅宗以侍讀之歸,贈禮部尚書。
人物軼事
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于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么要求。賀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毙谡f:“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敝掳葜x受命。
時間長了,賀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飲中八仙
他和李白都極其喜歡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闭f他喝醉以后騎在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頭,他干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
玄宗送行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床上已經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來死里逃生,又回過來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準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準許了他的請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
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二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唐明皇在詩中寫道:“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贝蟾攀且猹q未盡,又寫了第二首:“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仙記題金(竹錄),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金龜換酒
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圣呀!”
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作為酒錢。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
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待詔。
后來賀知章去世,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二首》。
野史逸聞
賀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經常看見有一個老人騎著驢在那兒出入。過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臉色衣服像原來一樣,沒有變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再沒有別的職業。經觀察,看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賀知章經常在空閑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謹慎。
他只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就問他的職業,老人很隨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來增多,逐漸地更加尊敬,言論也逐漸多起來,于是在言談中說了他善于修道煉丹之術。賀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為師。
后來賀知章和夫人拿一顆明珠,自己說是在家鄉的時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給講授道法。老人接過之后就把明珠交給童子,讓他買餅來,童子用明珠換來三十多個燒餅,并請賀知章吃。賀知章自己心想,寶珠是特意送給老人的,可老人卻如此輕用。心里很不愉快。
老人已經察覺說:“道術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爭呢?慳惜之心不停止,道術沒有理由成功。應當到深山窮谷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探索尋取它,不是市朝所能傳授的?!辟R知章聽了頗有心得,領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離開了。過了幾天,老人不見了。賀知章于是請求辭官,入道還鄉。
賀知章是什么朝代的詩人?
賀知章是唐代詩人。
賀知章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少年時代就熟讀經書,以詩文知名。由于要侍奉母親不能遠離,一直到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才去參加科考,一舉中乙未科榜首,成為浙江第一位有史料記載的狀元。授國子四門博士(國子監的導師)。
開元年間,名相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時,奏請朝廷批準賀知章入書院,共同撰寫《六典》及《文纂》。又經執掌中書省的陸象推薦,調任太常少卿。之后歷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工部侍郎等職。
詩歌成就
賀知章詩歌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從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詩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反映和表現 了社會生活中最本質的東西,即人情人性,寫出了人類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種情感,如《回鄉偶書二首》。
賀知章繼承和發揚了陳子昂標舉“魏晉風骨”、追求“比興寄托”和 高揚“人情人性”的精神,對由初唐李嶠所倡導、躬行的詠物詩范式實即樊籬予以大膽的突破,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詠柳》。
賀知章是哪個朝代的人
賀知章是唐朝的著名詩人,與李白相交甚好。下面是賀知章的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賀知章與李白】
說起李白和賀知章的交情,那也是一段千古文壇佳話。李白比賀知章小了整整四十歲,兩人是典型的忘年交。賀知章與李白初見時,對方只是一介窮苦書生,遠未有之后的赫赫詩名。而那年的賀知章已升至秘書監,著一襲官服,舉手投足間透著無限的貴氣。這兩人本是身份懸殊。
根據唐代人的記載,李白最初到京師長安,客居旅舍,賀知章知道后第一個前往拜訪。賀知章首先被李白的英姿所傾倒,主動討來李白的詩詞,讀后連聲贊嘆,不僅邀他一番暢飲,之后請李白作詩,賀知章未讀完,已經贊賞四遍,稱李白為謫仙,從此李白被稱為“謫仙人”,人稱詩仙。而那首令賀知章無比欣賞的詩作,即是后世傳誦的名篇《蜀道難》。
彼時修道者甚繁,賀知章也在其中。他一生信奉一個“真”字,為人處世皆出自真意。對賀知章而言,他愈是看重一位朋友,愈會邀請對方飲酒。
這里面又有一個金龜換酒的典故。說是賀知章請李白喝酒,當發現并沒有帶酒錢,他不讓任何人付賬,而是用隨身攜帶的名貴金龜當銀兩抵了酒錢。這等知遇之恩,叫李白如何不感動?細細想來,一位知己恰似一壇美酒,酒合口,人合心,美酒歷久彌香,知己久處不厭。金龜換酒,成為飲酒史上廣為流傳的一段美談。李賀忘年交,成為文學史上動人心弦的一段佳話。
賀知章金龜換酒與李白暢飲,后人引為曠達酣飲、傾心結交的典故。兩位詩人相逢恨晚,年齡沒有阻擾他們成為莫逆之交。兩人盡管隔了四十歲,但卻一見如故,從此成為至交。李白之所以迅速成為長安城的名人,跟賀知章的提攜有很大關系。據說賀知章在玄宗面前盛贊李白。李白與賀知章的`友誼,是唐代詩人中最著名的一段忘年交。不僅如此,據說當時詩仙李白剛好被賜金放還,聽到賀知章告老還鄉的消息后,他當即在半路上賦詩相贈。
【晚年】
晚年之際,賀知章常與友人優游山間。青山巍巍,激蕩出胸中浩然之氣,泉水淙淙,又喚醒心底潛藏的溫柔。他們坐于亭中,一面欣賞大好風光,一面取出各自淮備的美酒,以饗這愉悅的時刻。光陰悄然而過,暮色漸漸籠罩了山頭,地上的酒壇愈積愈多,飲酒的人也紛紛顯出醉態來。每每醉后,賀知章總能迸發出無限的才思,提筆便作佳篇。然而隨著歲月更迭,他的詩作大多散失,如今留存的不過十數首,著實令人惋惜。
賀知章回鄉后的情況史載不詳,據文獻記載,八十六歲時候去世,簡直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壽者。唐代大詩人能善始善終的鳳毛麟角,賀知章可謂其中翹楚。他與陳子昂大致同年生,皆為詩歌從初唐向盛唐發展中承前啟后的重要詩人。陳子昂的功績在于「破」,而賀知章的成果在于「立」。破立相異,兩位大師的命運也是天壤之別,陳子昂英年早逝、死因不明,賀知章則耄耋致仕、皇帝相送。而如此這般的亮點,在賀知章一生中不在少數,堪稱傳奇。
【評價】
跟很多壯志難酬、仕途艱難的人比起來,賀知章一生的道路走得順遂至極。但在巨大的聲譽面前,賀知章始終不驕不躁、正直坦蕩,始終未曾對名利場有絲毫迷戀,平生所衷,唯飲酒賦詩而已。即使晚年放縱嗜酒,他的肆意也僅是生活中不受拘謹,其實暗自有度。
賀知章一生與知己美酒相伴,不為名利所困,不為凡俗所擾。他曠達豪放、風流瀟灑了大半生,卻也將一顆明珠長埋心底,癡癡念了五十載,那便是他的家鄉。千般豪情搭配一味鄉愁,是賀知章品了一生的酒。無論過去多少年,想起他,總能聽見杯盞相碰的琳瑯之聲,和那溶于詩中的種種情愁,它們亦如美酒,被歲月釀造得愈發醇厚。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