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哪個朝代(歐陽詢哪個朝代的書法家)
很多朋友對于歐陽詢哪個朝代和歐陽詢哪個朝代的書法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歐陽詢是哪個朝代的人 歐陽詢是哪個朝代的書法家
1、歐陽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人(今湖南長沙),唐朝著名書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們稱他為“歐陽率更”。在隋代歐陽詢的書法享有較高的聲譽,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歐陽詢還在“宏文館”教授書法。
2、歐陽詢早年學習王羲之的書體,傳說他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字用的《指歸圖》,日夜揣摹、刻苦鉆研。還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見到晉代書法家索靖寫的一塊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細心觀察描摹學習了3天,可見歐陽詢對書法愛好之深。
3、后來他又廣泛地學習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時吸取了當地一些書家的長處,再融入隸書筆意,形成“剛健險勁,法度森嚴”的“歐體”(也稱“率更體”)。
歐陽修、歐陽詢分別是什么朝代的文學家?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詢(557一641年),漢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隋時官至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
歐陽詢是哪一朝代
唐朝
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祖父歐陽頒(498~563年)曾為南梁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衛將軍等職.因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并株連家族.歐陽詢因年幼幸免于難,被父親好友收養.歐陽詢聰敏勤學,涉獵經史,博聞強記.隋朝時,歐陽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與李淵交好,在大唐盛世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h男, 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他的字有多人評論. 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尤其篤好書法,幾乎達到癡迷的程度.據說有一次歐陽洵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贊嘆多次,而不愿離去,便干脆鋪上氈子坐下反復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連坐臥了3天才離去. 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被后代書家奉為圭臬,以“歐體”之稱傳世.唐代書法品評著作《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于古人,擾龍蛇戰斗之象,云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于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于智永,潤色寡于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于清之致.” 宋《宣和書譜》譽其正楷為“翰墨之冠”.據史書記載,歐陽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書法卻譽滿天下,人們都爭著想得到他親筆書寫的尺犢文字,一旦得到就視作圭寶,作為自己習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間,高麗(今朝鮮)特地派使者來長安求取歐陽詢的書法.唐高祖李淵感嘆地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于貞觀(626-649)年間逝世,身后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后人將他與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稱為“初唐四大書家”.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墜石, 如長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陣云,如萬歲之枯藤,如勁松倒折、如落掛之石崖,如萬鈞之弩發,如利劍斷犀角,如一波之過筆”.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我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歐陽詢是哪個朝代的人
歐陽詢是隋末唐初的人。歐陽詢(約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長沙市)人。唐朝大臣、書法家。歐陽紇之子。
歐陽詢是哪個時代的書法家
歐陽詢,字信本,唐朝書法家。
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善于書法,父子倆被合稱為“大小歐”。書法于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