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是哪個季節的古詩(三衢道中這首古詩寫的是哪個季節)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三衢道中是哪個季節的古詩,以及三衢道中這首古詩寫的是哪個季節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三衢道中是什么季節寫的
《三衢道中》描寫的是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本文中,我整理了這首詩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三衢道中》原文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三衢道中》注釋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區,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
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
⑥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
《三衢道中》賞析
梅子黃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黃鸝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游興。
這是一首紀行詩,寫詩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然也為之一爽,游興愈濃。詩人乘輕舟泛溪而行,溪盡而興不盡,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個“卻”字,道出了他高漲的游興。三四句緊承“山行”,寫綠樹蔭濃,爽靜宜人,更有黃鸝啼鳴,幽韻悅耳,渲染出詩人舒暢愉悅的情懷。“來時路”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添得”二字則暗示出行歸而興致猶濃,故能注意到歸途有黃鸝助興,由此可見出此作構思之機巧、剪裁之精當。
作者將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寫得錯落有致,平中見奇,不僅寫出了初夏的宜人風光,而且詩人的愉悅情狀也栩栩如生,讓人領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三衢道中》作者簡介
曾幾(jī)(1084——1166),南宋朝詩人,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贛州(今江西贛州市)人。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
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三衢道中》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衢道中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從哪可以看出來
《三衢道中》這首詩是描寫初夏的季節,“梅子黃時日日晴”一句中梅子黃時點明了時間正是初夏。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表現了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
三衢道中描寫的季節是什么季節
《三衢道中》描寫的季節是夏季。《三衢道中》是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是南宋詩人曾幾,此詩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時寫的,描寫的是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
三衢道中是哪個季節的古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三衢道中這首古詩寫的是哪個季節、三衢道中是哪個季節的古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