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多少歲(史記孔子多少歲了)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史記孔子多少歲,以及史記孔子多少歲了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孔子的生日是幾年幾月幾日?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姓名:孔丘
別稱:孔子,尼父,孔夫子
字號:仲尼
所處時代:春秋末期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
出生時間: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去世時間: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主要作品《六經》,《春秋》
主要成就:開創儒學,編纂《春秋》,修訂《六經》,創辦私學
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前后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出生在幾年
孔子生平 1歲: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名丘,字仲尼。 關于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孔子世家》說。
孔子享年多少?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周景王十三年,即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第二年,生下一子。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
孔子73歲逝世于魯國
孔子50到56歲時的真實歷史是怎樣的?按《史記》記載,孔子50歲任魯國的中都宰,...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 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于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后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孔子“三十而立”,并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魯國自宣公以后,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愿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于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范,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并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并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后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并己,乃饋女樂于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抑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余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后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于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后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后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后,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孔子歸魯后,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今年多大了
今天是2018年1月24日,據考證孔子(孔丘)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參見尾注),計算出孔子已經2569歲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注:孔子在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歷公元前551年;格里歷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關于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記·孔子世家》說。)申時于陬邑昌平鄉誕生。
孔子多大歲數?
73歲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