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絕句是哪個朝代(梅花這首詩是哪個朝代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梅花絕句是哪個朝代,以及梅花這首詩是哪個朝代的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梅花絕句 陸游其二
《梅花絕句》其二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譯文對照:
一樹梅花長在背陰的山谷,加上枝條伸向北方,陽光終年罕至,所以每年開花總是比較遲。
但你可知道它那高尚的氣節、優美的風度?要知道,當它吐苞,正是那冰雪覆蓋、最為嚴酷的寒冬時節啊!
創作背景:
嘉泰二年(1202)一月,陸游退居故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七十八歲。作者已被罷官歸園田居十二年陸游愛花,特別喜愛梅花。此時北宋滅國,陸游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當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發。
擴展資料
文學賞析:
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先用“幽谷”二字,點明梅花生長在陽光很少的深谷中,接著又寫它枝條朝北,迎著寒風,這就揭示了梅花所處的環境對它多么不利。在這樣的地方,它自然花開得晚,但是它并不在乎,靠“自分”二字突出地表現了梅花的品格。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這其實正是進入詩人更加切膚的感性世界的“詩眼”所在。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文武雙全,年輕時意氣風發,北宋滅國,是陸游一生中的痛,他一生忠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
這實際是一首標準的況物自比的詠梅詩。“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币痪鋵γ返纳硎捞煲聼o縫的描述中,用到了意味深長的兩個字眼:“那堪”、“更”;更有一個雙關氣很濃的“北枝”,說的是詩人自忖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但是,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年復一年的等待并沒讓他感覺到絕望,“自分”二字準確地傳達出了他的這種心態。就像這眼前大雪覆蓋,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樣,讀者可以理解到雪中詠詩之人的高標逸韻。濃烈的詩情畫意,夾雜著無法言說的身世之感,虛實相照,渾然一體,烘托出一種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慣有風格。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币环好坊?、俏色生春的寒梅圖躍然入目。出身苦寒,含笑冰雪,期待盛開。這是含苞之梅。寥寥數字便把梅之風骨、梅之清艷刻畫的入木三分。
詩的后兩句,詩人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把梅花的“高標逸韻"和“層冰積雪"聯系在一起,以“層冰積雪來”烘托梅花的“高標逸韻",進一步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傲對霜雪的氣節。這首詩中的梅花,開在地理條件、氣候條件都十分惡劣的環境中,正因為如此,才顯示了它非凡的品格、氣節的風度。詩人贊美梅花,表現了自己身處逆境而堅持崇高操守的思想境界。
在寫作上,陸游圓熟地運用了反襯的表現手法,“幽谷”、“北枝”,“層冰”,“積雪”等詞語一再描寫環境之艱苦,生長條件之惡劣,這樣反襯;突出了梅花“高標逸韻”的品格和風韻,從而使這首詩格調高雅,視覺感清晰。
全篇比興深婉,境界幽遠,風格高朗,是陸游詠梅詩中的佳作。
梅花絕句王安石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 ? 朝代:宋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對照: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臨川鹽阜嶺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臨川集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擴展資料
《梅花》賞析:
“墻角數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皦?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現?!安皇茄?,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梅花絕句注音 陸游
梅花絕句
méi huā jué jù
南宋詩人-陸游
nán sòng shī rén -lù yóu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wén?dào?méi huā?chè?xiǎo fēng,xuě duī?biàn?mǎn?sì?shān?zhōng。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hé?fāng?kě?huà shēn?qiān yì,?yī?shù?méi huā?yī?fàng?wēng。
擴展資料:
一、白話文翻譯: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
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二、賞析:
這首詩的首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睂懨坊ň`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曉風”一詞,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傲然情態;第二句中則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寫出了梅花潔白的特點,也表現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況。
語言鮮明,景象開闊。而三四兩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备浅鋈艘獗?,高邁脫俗,愿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把癡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化用柳宗元的“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然而柳詩以此寫思鄉之殷,陸游以此寫賞梅之癡,在情感上又有悲與喜的不同。
三、創作背景:
嘉泰二年(1202)一月,陸游退居故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七十八歲。作者已被罷官歸園田居十二年陸游愛花,特別喜愛梅花。此時北宋滅國,陸游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當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梅花絕句二首
梅花絕句 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 愁絕水邊花,無人問消息 這首詩什么意思
1、"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主要寫梅花的潔白,低空銀白色的鉤子,糝野白玉般的尺子。
"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愁絕水邊花,無人問消息”,這里所說的梅花消息,實際是借指南宋政府偏安一隅,滿朝文武無人過問鐵蹄下中原人民的生死。
2、前兩句“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為梅花的出現展示了一個空曠、寂寥、清冷、潔凈的背景。詩中的梅花高潔而寂寞,無人問津,是罷官而不得起用的陸游自身的寫照。
3、這兩句的意思是天空中一鉤如銀的明月,落下來灑落在原野上,變成了三尺長的白玉一般的一樹梅花。這里的糝是灑落的意思,糝野,就是灑落在原野上。
4、寫此詩時作者閑居在故鄉山陰,借詠梅來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后兩句寫人作陪襯。
5、陸游對梅花的愛可以說到了癡迷的程度。但陸游對梅花的愛,并不像一般的封建文人那樣僅僅是孤芳自賞和懷才不遇的感嘆,而是把對梅花的愛與憂國憂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梅花絕句 陸游 低空銀一鉤
梅花絕句 ? 【作者】陸游 ? 【朝代】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
愁絕水邊花,無人問消息。
鑒賞
前兩句“低空銀一鉤,糝野玉三尺”為梅花的出現展示了一個空曠、寂寥、清冷、潔凈的背景。
詩中的梅花高潔而寂寞,無人問津,是罷官而不得起用的陸游自身的寫照。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陸游的詩詞全集:
《示兒》
《蝶戀花·陌上簫聲寒食近》
《追感往事》
《游山西村》
《秋夜·抱病齒發非》
《秋思·半年閉戶廢登臨》
《雜興·古寺高樓暮倚闌》
《梅花絕句》
關于梅花絕句是哪個朝代和梅花這首詩是哪個朝代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