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代
- 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原文:
- 將命祈靈岳,回策詣真士。絕跡尋一徑,異香聞數里。
分庭八桂樹,肅容兩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啟齒。
誘我棄智訣,迨茲長生理。吸精反自然,煉藥求不死。
斯言眇霄漢,顧余嬰紛滓。相去九牛毛,慚嘆知何已。
- 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拼音解讀:
- jiāng mìng qí líng yuè ,huí cè yì zhēn shì 。jué jì xún yī jìng ,yì xiāng wén shù lǐ 。
fèn tíng bā guì shù ,sù róng liǎng tóng zǐ 。rù shì xī bǎ xiù ,dēng chuáng yuàn qǐ chǐ 。
yòu wǒ qì zhì jué ,dài zī zhǎng shēng lǐ 。xī jīng fǎn zì rán ,liàn yào qiú bú sǐ 。
sī yán miǎo xiāo hàn ,gù yú yīng fēn zǐ 。xiàng qù jiǔ niú máo ,cán tàn zhī hé yǐ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707)舉進士,任校書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呂科,升任右拾遣。后歷任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桂州都督、中書侍郎等職。曾因張說舉薦,任集賢院學士。開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遷中書令,兼修國史。后加金紫光祿大夫。為相賢明,剛直不阿,敢于直諫,主張用人不循資格,設十道采訪使。后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自此朝政日漸昏暗,「開元之治」遂告結束。次年貶為荊州長史,不久病卒。工于詩,格調清雅,興寄深婉,較出色地繼承了漢魏詩歌的優良傳統,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其代表作《感遇》詩運用比興,寄托諷諭,繼承阮籍《詠懷》和陳子昂《感遇》詩的優良傳統,風格沉摯剛健。有《曲江集》。《全唐詩》錄其詩三卷。
張九齡的詩詞
-
-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
- 奉和圣制過王濬墓
- 晨出郡舍林下
- 耒陽溪夜行
- 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
- 庭梅詠
- 在郡秋懷二首
- 將至岳陽有懷趙二
-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唐代詩詞推薦
-
- 送人宰浦城
- 懷翁宏
- 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宜春作)
-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 失意書懷呈知己
- 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石再請客
- 酬談上人詠海石榴
- 夏日裴尹員外西齋看花
- 橘井
-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駙馬即司空于公之子)
- 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原文,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翻譯,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賞析,登南岳事畢謁司馬道士閱讀答案,出自張九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