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
作者:鮑照 朝代:南北朝
- 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原文:
- 【贈傅都曹別】
輕鴻戲江潭[1],孤雁集洲沚[2] 。
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3] 。
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4] 。
追憶棲宿時[5],聲容滿心耳[6] 。
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7] 。
- 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拼音解讀:
- 【zèng fù dōu cáo bié 】
qīng hóng xì jiāng tán [1],gū yàn jí zhōu zhǐ [2] 。
xiè hòu liǎng xiàng qīn ,yuán niàn gòng wú yǐ [3] 。
fēng yǔ hǎo dōng xī ,yī gé dùn wàn lǐ [4] 。
zhuī yì qī xiǔ shí [5],shēng róng mǎn xīn ěr [6] 。
luò rì chuān zhǔ hán ,chóu yún rào tiān qǐ 。
duǎn hé bú néng xiáng ,pái huái yān wù lǐ [7]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鮑照
鮑照(412?-466)字明遠,東海(今江蘇省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而受到賞識,被任為國侍郎。文帝時遷中書舍人。臨海王子項鎮荊州,鮑照又任前軍參軍,所以世稱鮑參軍。后臨海王謀反,鮑照死于亂軍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門閥士族當權的時代,一生關心國家命運,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但由于「家世貧賤」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內容較豐富,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有些詩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戰亂和徭役壓迫下的痛苦生活,表達了作者要求保衛國家的熱烈愿望,和對士族門閥的揭露和憤怒抗議。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樂天安命、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和感傷情緒。鮑照的七言詩和雜言樂府繼承了漢魏樂府的傳統又有所發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詞采新奇豐盛,音節激昂頓挫的特點。尤其是他的七言詩,對于當時詩體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赌淆R書·文學傳論》說他「發言驚挺,操調險?!梗@種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對于唐代詩人產生過重要影響。今傳《鮑參軍集》十卷。詩集的注本有黃節《鮑參軍詩注》較完善。
鮑照創作以詩為主,今存204首?!稊M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鮑照的詩詞
-
- 代出自薊北門行
- 擬古(束薪幽篁里)
- 擬行路難·其六
- 擬古(幽并重騎射)
- 代白頭吟
- 擬行路難(中庭五株桃)
- 代東武吟
- 詠史(五都矜財雄)
- 代放歌行
- 擬行路難·其四
南北朝詩詞推薦
-
- 乞巧
- 作蠶絲
-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 向常侍
- 清平樂·春光欲暮
- 擬行路難·其一
- 代出自薊北門行
- 山中雜詩
- 重陽席上賦白菊
- 子夜四時歌(春風動春心)
- 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原文,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翻譯,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賞析,贈傅都曹別(輕鴻戲江潭)閱讀答案,出自鮑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