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簡介
「明朝」
-
何景明(1483~1521)中國明代文學家。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今屬河南)人。幼聰慧,20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因上書指控奸宦劉瑾而被免官。復職后任吏部員外郎、陜西提學副使等職。何景明為前七子的重要人物。他性耿介,鄙榮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玄明宮行》等詩便諷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宦官專權的現實。有的詩篇還描繪了他行經的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情風物。他主張復古,文宗秦漢,古詩宗漢魏,近體詩宗盛唐,但未注重繼承古代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只是單純從形式上師古,因此作品的成就并不太高,大多數詩文思想平庸,藝術上也缺乏特色。著有《大復集》38卷。
何景明相關資料
-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浉河區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歲中進士,授中書舍人,并任內閣。正德…詳情
何景明生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8月初6,卒于1521年(共活了39歲)。生子時,其母李氏夢見太陽落到了自己懷里,所以取名景明。景明三歲時,其長兄景韶中了…詳情
何景明祖籍湖北,因先祖曾在羅田做官,就定居于羅田。元未紅巾軍起義時,何景明的高祖何太山為逃避戰難,就移居河南信陽市東北90里的黃梅鄉,決定做一個家民。…詳情
在《興隆祀丁曲》、 《羅女曲》、 《平壩城南村》、《偏橋行》等詩中,描繪了他行經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情風物。這些詩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但他的復古主張單…詳情
在此之前,明代盛行臺閣體,講究粉飾太平、華貴等,注重形式。盛行八股文。何景明中進士之后,也當時的李夢陽、康海、王九思、邊貢、徐禎卿、王廷相等,倡導…詳情
何景明為官清廉,作為皇帝的欽差大臣,出使滇南歸來,不取地方官吏貢獻一金一物。就任陜西還里時,《明史》也明確記載:"官囊不滿三十金。"這在"一…詳情
何景明為官清廉,作為皇帝的欽差大臣出使滇南歸來,不取地方官吏貢獻一金一物。在就任陜西還里時,《明史》也明確記載:“官囊不滿三十金”。當他看到宦官劉…詳情
何景明墓位于信陽市、金牛山管理區白坡饗堂村,現信陽師范學院內,體育館北50米,新圖書館西100米處的山坳里。墓前原有何大復先生祠(即何家饗堂),大門墻上書有…詳情
何景明的作品
-
- 《俠客行·朝入主人門》
- 《鰣魚》
- 《答望之(念汝書難達)》
- 《竹枝詞(十二峰頭秋草荒)》
- 《竹枝詞》
- 《歲晏行(舊歲已晏新歲逼)》
- 《鰣魚(五月鰣魚已至燕)》
明朝名人推薦
-
- 沈周
- 謝榛
- 王夫之
- 楊繼盛
- 宋應星
- 曾棨
- 徐渭
- 季貞一
- 崔旭
- 常慧
- 張岱
- 馮小青
- 王守仁
- 陸娟
- 于謙
- 王磐
- 崔涯
- 施紹莘
- 湯允績
- 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