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是哪個詩派的詩人(岑參是什么派的代表詩人)
大家好,關于岑參是哪個詩派的詩人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岑參是什么派的代表詩人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岑參是什么派詩人
邊塞詩派。邊塞詩派是盛唐詩歌流派之一,代表詩人是高適、岑參、還有王昌齡、李頎、王之渙等。邊塞詩人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適、岑參,因而該詩派又稱高岑詩派。
岑參簡介
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
岑參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是什么詩派代表?
岑參;盛唐時期杰出詩人,與高適齊名,同為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
岑參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岑參是唐代詩人。
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早年從兄就讀,遍覽史籍,懷著建功立業的志向抱負,兩度赴邊,從軍西域多年,后任嘉州刺史。
他的詩詞想象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富有盛唐之風的浪漫主義特色。其擅長以七言歌行體描寫邊塞風光和征戰生活,充盈著忠勇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難的樂觀精神。作為盛唐邊塞詩派的杰出代表,他不僅詩作數量多,且詩風獨樹一幟,為唐代邊塞詩的興盛作出了貢獻。
藝術風格
岑參早期詩歌多為寫景、抒懷及贈答之作。山水詩風格清麗俊逸,頗近何遜,但語奇體峻,意境新奇;感傷不遇,嗟嘆貧賤的憂憤情緒也較濃。如《感遇》、《精衛》、《暮秋山行》、《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調。他既熱情歌頌了唐軍的勇武和戰功,也委婉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悲慘。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輪臺歌》。
此外,他還寫了邊塞風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處以及將士的思鄉之情和苦樂不均,大大開拓了邊塞詩的創作題材和藝術境界。
關于岑參是哪個詩派的詩人和岑參是什么派的代表詩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