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為什么莫話長安事(長安水邊什么意思)
很多朋友對于水邊為什么莫話長安事和長安水邊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蘇堤景色的詩句
1.關于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云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2.關于西湖景物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西湖(夏)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西湖(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西湖(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春)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題臨安邸
【宋】林升 (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宋鄭清之有詩
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
唐朝詩人張á的《孤山詩》,由于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
院落花深”等詩句
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淮于今判偽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處處回頭盡堪戀,
就中難別是湖邊”。公元825年,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滿后,離
別杭州時在西湖邊寫下這樣的詩句。
3.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
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參考資料:教育網
4.關于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云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5.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
瀲滟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滟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筑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筑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后》
謝了梨花寒食后。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臺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后。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臺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形容食物好吃的詩句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鱸肥菰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形容美味的詩詞:
1、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唐:杜牧
譯: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2、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枝》宋:蘇軾
譯: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愿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3、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行》唐:李白
譯: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4、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蝶戀花·上巳召親族》宋:李清照
譯: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翰
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食荔枝》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賞:
從“荔枝詩”看東坡先生的嶺南心境。蘇東坡于宋哲宗紹圣元年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簽書公事”。于是,東坡先生流連風景,體察風物,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連在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愛得那樣執著。
如何評價陳寅恪的詩句「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
作者:馮慶
鏈接: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這首詩寫于1940年,當時陳寅恪到重慶參加中央研究院的會議,會后蔣公設宴招待與會人員,會后陳作此詩。
這首聯無非說不經意間來到重慶,對此從無奢望,甚至還怕蜀道難。時重慶為陪都,這話自然有點文人的清高在里面了。
頷聯感慨歷史上這些征戰之用的堡壘遺跡之類尚在,只是當年的英雄們已經不見蹤跡。這當然是虛寫,并非親歷實地。大概有抗日無名將,乃至國事滄桑至此的感嘆。
頸聯寫心中所想,天下大事并非我等所知,只是看花畏愁怕登樓。大事參與不得,發點憂國之思罷了。
尾聯回到現實,看行都重慶秋冬傍晚一派燈火,有時光荏苒之嘆。
這里面有個“食蛤”的典故。典出《淮南子·道應訓》:
盧敖游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玄闕,至于蒙谷之上,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顧見盧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梨。
一個小故事,說盧敖在北海遇見一個怪人,怪人見到了躲到僻靜處,自顧自剝著蛤蜊吃。后來以“食蛤”來比喻不問世事。宋人汪元量曾作有《鷓鴣天》:“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看來陳寅恪不過皆這個典故,以擺出不問世事、不預世事的文士之風來。
吳宓從對此做過注解,意思說陳在詩里表達了對蔣介石的蔑視,這實在的解釋得太過度了。吳的注:
寅恪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會議,寓俞大維妹丈宅。已而蔣公宴請中央研究院到會諸先生。寅恪于座中初次見蔣公,深覺其人不足為,有負厥職,故有此詩第六句。
描寫“蘇堤”的詩句有哪些?
1、《南浦 春水》年代:?宋?作者:?張炎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絕似夢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淥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2、《六橋行》年代:?宋?作者:?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云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3、《柳梢青·長記西湖》年代:?宋?作者:?姚勉
長記西湖,水光山色,濃淡相宜。豐樂樓前,涌金門外,買個船兒。而今又是春時。清夢只、孤山賦詩。綠蓋芙蓉,青絲楊柳,好在蘇堤。
4、《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年代:?宋?作者:?汪元量
瀲滟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5、《鸚鵡曲 憶西湖》年代:?作者:?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蘇軾描寫蘇堤的詩句
1. 關于蘇堤的詩句蘇軾
2. 關于蘇堤的詩句
關于蘇堤的詩句蘇軾 1.關于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2.關于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云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3.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
瀲滟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滟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筑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筑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后》
謝了梨花寒食后。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臺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后。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臺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4.蘇堤描寫西湖的詩
你說的是蘇軾吧?蘇堤是一個地方。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5.蘇軾和楊萬里描寫西湖的詩句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 荷花蕩里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 行了南山卻北山。
譯文:
清晨走出西湖時天上還掛著殘月,我陪友人穿過荷塘,走在楊柳依依的小道上。在這樣的紅花遍地、清涼陰陰的世界里,我們走過了南山,又繞到北山。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麗的風光和其他時節迥然不同。碧綠的蓮葉連接天際,浩渺無盡,紅日與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鮮艷嬌紅。
3、《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譯文: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的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鑒賞。
4、《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5、《夜泛西湖五絕-其五》
作者:宋代-蘇軾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見空茫然。
譯文:月落之后的湖光,給人以變幻多端、神秘莫測之感;風平浪靜之時,湖光清晰可見;隨著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動,然后跟著進入了寺中;船來到寺廟之下,卻根本看不見剛才仿佛“兩兩入寺”的湖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夜泛西湖五絕
6.蘇軾關于西湖的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廟。)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簡介: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于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于常州。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二 . 背景資料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山,東側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并筑堤防洪,當地人即稱之為「蘇堤」。這一首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后雨》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三.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后來天色轉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西湖正如那儀態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的不同的美態。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贊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確描繪。「瀲滟」、「空蒙」等詞用得極精當、傳神。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日游湖時「初晴后雨」的眼前實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豐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詩構思高妙,概括性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五、譯文: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于是詩人贊嘆說: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滟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7.關于西湖的詩句古詩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蘇軾
(1)
朝曦迎客艷重岡,
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
一杯當屬水仙王。
(2)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1)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2)
放生魚鱉逐人來,
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
風船解與月徘徊。
(3)
烏菱白芡不論錢,
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
滯留江海得加餐。
(4)
獻花游女木蘭橈,
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
吳兒不識楚辭招。
(5)
未成小隱聊中隱,
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
故鄉無此好湖山。
8.蘇軾寫西湖的詩五首
1、《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夜泛西湖》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開西湖》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二)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四)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拓展資料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9.蘇軾的有關西湖的詩句
蘇軾描寫西湖的古詩并不少,但就上文的上下文銜接來說,比較合適的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另外,一些蘇軾的詩也可以作為參考。比如:
望湖樓醉書其一
(蘇軾·七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關于蘇堤的詩句 1. 關于蘇堤的詩句
《六橋行》
年代: 宋 作者: 周端臣
蘇堤路。正密柳烘煙,嫩莎收雨。野芳競吐。山如畫、隱隱云藏山塢。六橋徙倚。喧處處、行春簫鼓。鷗影外、一片湖光,夷猶彩舟來去。凝想禊飲花前,愛裙幄圍香,款留連步。舊蹤未改,還曾記、攬結亭邊芳樹。愁情幾許。更多似、一天飛絮。空自有、花畔黃鸝,知人笑語。
《蘭陵王·送春去》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雨。
如果還需要可以找我
2. 關于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
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3. 關于蘇堤的詩句以及對聯
鸚鵡曲 憶西湖 馮子振
吳儂生長西湖住。艤畫舫聽棹歌父。
蘇堤萬柳春殘,曲院風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軟綠斷橋斜去。
判興亡說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處。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西新橋
飛虹千尺掛湖西,猶是蘇公舊日堤。莫道滄桑今古異,風流曾記昔年題。
蘇堤春曉 『明』 張寧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
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4. 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
瀲滟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滟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筑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筑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后》
謝了梨花寒食后。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臺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后。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臺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5. 蘇堤描寫西湖的詩
你說的是蘇軾吧?蘇堤是一個地方。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6. 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蘇堤春曉。
明·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鳥。 何處黃鸝破暝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蘇軾《筑堤》詩: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墻猶在草芊芊。 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又詩: 惠勤、惠思皆居孤山。蘇子倅郡,以臘日訪之,作詩云: 天欲雪時云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月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云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水合,但見野鶴盤浮屠。 茲游淡泊歡有余,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泛湖度六橋堤》 王世貞 拂幰鶯啼出谷頻,長堤夭矯跨蒼旻。
六橋天闊爭虹影,五馬飆開散曲塵。 碧水乍搖如轉盼,青山初沐競舒顰。
莫輕楊柳無情思,誰是風流白舍人? 《西湖》 李鑒龍 花柳曾聞暗六橋,近來游舫甚蕭條。 折殘畫閣堤邊失,倒入山光波上搖。
秋水湖心眸一點,夜潭塔影黛雙描。 蘭亭感慨今移此,癡對雷峰話寂寥。
《春題湖上 》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堤: 十錦塘 明代王稚登 湖邊綠樹映紅闌,日日尋芳碧水灣。 春滿好懷游意懶,鶯撩吟興客情閑。
波中畫舫樽中酒,堤上行人岸上山。 無限風懷拼一醉,醉看舞蝶繞花間。
7. 所有描寫杭州西堤(蘇堤)的詩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筑而成的。
故名之以蘇堤”。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長堤臥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卷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云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后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8. 所有描寫杭州西堤(蘇堤)的詩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筑而成的。
故名之以蘇堤”。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
長堤臥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卷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云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后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描寫白沙堤的詩句
1. 關于白沙堤的詩句
2. 關于西湖白沙堤的詩句
關于白沙堤的詩句 1.白沙的詩句
杜甫:《南鄰》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
杜甫:《禹廟》
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周世釗:《七律 隨從毛主席登岳麓山》滾滾江聲走白沙,飄飄旗影卷紅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
故國幾年空兕虎,東風遍地綠桑麻。
南巡已見升平樂,何用書生頌物華。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春江花月夜后面大部分略)
2.關于白堤和蘇堤的古詩
1、[清] 吳偉業 《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珍珠無價玉無瑕,
小字貪看問妾家。
尋到白堤呼出見,
月明殘雪映梅花。
白話釋義
珍珠無價玉無瑕,小宇貪看問我家。尋找到白堤呼出來見,月明殘雪映梅花。
2、[宋] 汪元量 《鷓鴣天·瀲滟湖光綠正肥》
瀲滟湖光綠正肥。蘇堤十里柳絲垂。
輕便燕子低低舞,小巧鶯兒恰恰啼。
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
水邊莫話長安事,且請卿卿吃蛤蜊。
白話釋義
湖光瀲滟正肥綠。蘇絲垂柳堤十里。輕便燕子低聲低舞,小巧鶯兒恰好哭。花似錦,酒成池。對花對酒兩相宜。水邊沒有話長安事,而且請你你吃蛤蜊蜊。
3、[宋] 張炎 《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白話釋義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寬黑說低。辛辛苦苦燕子人千里,落落雨一枝梨花。修禊近,賣糖時。故鄉只有夢相隨。夜晚來折到上游柳,不就是蘇堤的皺眉。
4、[宋] 無名氏 《木蘭花/玉樓春》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
風月詩仙。趁得花時出洞天。
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
來歲看花。新筑蘇堤路上沙。
白話釋義
北湖云錦。鋪遍琉璃三萬頃。風月詩仙。趁能花時出洞天。紅菱碧藕。滿勸一杯千歲壽。來年看花。新建筑蘇堤路上沙。
5、[宋] 陳允平 《蝶戀花·謝了梨花寒食后》
謝了梨花寒食后。翦翦輕寒,曉色侵書牖。寂寞幽齊惟酌酒。柔條恨結東風手。
淺黛嬌黃春色透。薄霧輕煙,遠映蘇堤秀。目斷章臺愁舉首。故人應似青青舊。
白話釋義
謝了梨花寒食之后。剪剪輕寒,晨光侵書窗。寂寞在齊國只有飲酒。柔條結下仇恨東風手。淺黛嬌黃春色透。輕煙薄霧,遠映蘇堤秀。眼睛斷章臺愁抬頭。所以人應像青青舊。
關于西湖白沙堤的詩句 1. 關于西湖的詩句
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2. 描寫西湖的詩句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3. 描寫西湖的詩句
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2、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4、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6、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
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 “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 杭州樓外樓菜館 “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 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詩: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4. 描寫西湖的詩句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題湖上》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白居易《江南憶》
長憶錢塘,不是人寰是天上。萬家掩映翠微間。處處水潺潺。——潘閬《憶余杭》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
5. 關于長江,西湖的詩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序》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杜甫《梅雨》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崔季卿《晴江秋望》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吳潛《水調歌頭·焦山》
濤瀾洶涌,風云開闔。——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浮云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錫《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宋琬《江上阻風》
西湖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題湖上》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劉過《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蘇軾《卜算子·感舊》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歐陽修《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蘇軾《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歐陽修《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趙孟頫《岳鄂王墓》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許棐《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姜夔《琵琶仙·雙槳來時》
西湖舊日,留連清夜,愛酒幾將花誤。——吳文英《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西湖到日,重見梅鈿皺。——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吳文英《風入松·桂》
昨夢西湖,老扁舟身世。——吳文英《拜星月慢·林鐘羽姜石帚以盆蓮數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仲殊《訴衷情·寶月山作》
6. 西湖上的白堤與詩中的"白沙堤"有什么不同嗎
白堤就是白沙堤,"白沙堤"是原名。
白堤原名白沙堤,為貯蓄湖水灌溉農田而建。舊日以白沙鋪地,今已改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白堤全景朝,就以風光旖旎而著稱。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實際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在舊日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修筑了一條堤,稱為白公堤,如今已經無跡可尋了。今日人們所知的白堤,雖與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但杭州人民為緬懷這位對杭州作出杰出貢獻的"老市長",仍把它命名為白堤。
白堤是將杭州市區與風景區相連的紐帶,東起"斷橋殘雪",經錦帶橋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長約2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為紀念這位詩人,稱為白堤。
白堤寬闊而敞亮,靠湖邊密植垂柳,外層是各色的桃花,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畫中游。每到三四月份垂柳碧綠的窄葉掛滿柔軟的柳枝在湖風中婆娑起舞,柳枝飄飄蕩蕩的垂進湖面。垂柳與湖水讓人感覺到了大自然那天衣無縫的和諧與濃情。
白堤的風景,四季分明:春桃夏柳,秋桂冬雪,具是風采獨特。
7. 關于西湖詩句10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2、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3、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4、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唐】許渾
5、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題磻溪垂釣圖【唐】羅隱
6、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題臨安邸【宋】林升
7、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曉出凈慈寺【宋】楊萬里
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岳鄂王墓【元】趙子昂
9、夢里相逢西子湖,誰知夢醒卻模糊。——憶西湖【明】張煌言
10、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清】康有為
答案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