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昆侖多少字(念奴嬌·昆侖是)
今天給各位分享念奴嬌昆侖多少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念奴嬌·昆侖是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念奴嬌·昆侖是什么詩
《念奴嬌·昆侖》是毛澤東作于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世界革命將進行到最后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的理想。
作品原文
念奴嬌·昆侖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⒀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翻譯: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fēng)云。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于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qū)⑾襁@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賞析
這首詞毛澤東作于1935年。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這首詞里,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侖裁為三截后,“一截遺歐,一截贈美”,好使“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上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最后一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最后應(yīng)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求念奴嬌 昆侖拼音版
niàn 念 nú 奴 jiāo 嬌 ? kūn 昆 lún 侖
hénɡ 橫 kōnɡ 空 chū 出 shì 世 ,
mǎnɡ 莽 kūn 昆 lún 侖 ,
yuè 閱 jìn 盡 rén 人 jiān 間 chūn 春 sè 色 。
fēi 飛 qǐ 起 yù 玉 lónɡ 龍 sān 三 bǎi 百 wàn 萬 ,
jiǎo 攪 dé 得 zhōu 周 tiān 天 hán 寒 chè 徹 。
xià 夏 rì 日 xiāo 消 rónɡ 溶 ,
jiānɡ 江 hé 河 hénɡ 橫 yì 溢 ,
rén 人 huò 或 wéi 為 yú 魚 biē 鱉 。
qiān 千 qiū 秋 ɡōnɡ 功 zuì 罪 ,
shuí 誰 rén 人 cénɡ 曾 yǔ 與 pínɡ 評 shuō 說 ?
ér 而 jīn 今 wǒ 我 wèi 謂 kūn 昆 lún 侖 :
bù 不 yào 要 zhè 這 ɡāo 高 ,
bù 不 yào 要 zhè 這 duō 多 xuě 雪 。
ān 安 dé 得 yǐ 倚 tiān 天 chōu 抽 bǎo 寶 jiàn 劍 ,
bǎ 把 rǔ 汝 cái 裁 wéi 為 sān 三 jié 截 ?
yī 一 jié 截 wèi 遺 ōu 歐 ,
yī 一 jié 截 zènɡ 贈 měi 美 ,
yī 一 jié 截 huán 還 dōnɡ 東 ɡuó 國 。
tài 太 pínɡ 平 shì 世 jiè 界 ,
huán 環(huán) qiú 球 tónɡ 同 cǐ 此 liánɡ 涼 rè 熱 。
《念奴嬌·昆侖》全詩以及意思是什么?
原文: 念奴嬌·昆侖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⑾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⒁。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譯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侖山,你已看遍人世間的春秋風(fēng)云。你雪山般的身軀飛舞起千百萬冰棱,滿天被你攪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縱橫流淌,有些人或許葬于魚腹。你的千年功過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評說?
今天我要來談一談昆侖: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這么多的雪花。怎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片呢?一片送給歐洲,一片贈予美洲,一片留給中國。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qū)⑾襁@樣感受到熱烈與涼爽。
《念奴嬌·昆侖是》毛澤東于1935年冬天所作的一首詞。
此作是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這首詩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出賞析題有什么《念奴嬌·昆侖》
[念奴嬌]:借用唐玄宗天寶年間著名歌妓念奴嬌之名而為詞牌。因詞恰百字,故又名《百字令》、《百字謠》等。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昆侖]:昆侖山西起帕米爾之東,橫貫新疆、西藏,多冰峰雪山。1935年9月18日,毛澤東率領(lǐng)中央主力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越過岷山,進入甘南。10月19日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取得了紅一方面軍長征的決定性勝利。
[飛起玉龍三百萬]:雪山相連就像無數(shù)的玉龍飛起。作者原注:“前人(按:前人指宋人張元。)所謂‘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里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
[人或為魚鱉]:江河泛濫,人可能像魚鱉一樣被淹沒。《左傳·昭公元年》載劉定公語:“微禹,吾其魚乎。”杜甫《潼關(guān)吏》:“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
[千秋功罪]:千年的功勛罪過。作者后來自注:“宋人詠雪詩:‘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昆侖各脈之雪,積世不滅,登高遠望,白龍萬千,縱橫飛舞,并非敗鱗殘甲。夏日部分消融,危害中國,好看不好吃,試為評之。”
[倚天抽寶劍]:倚靠青天抽出寶劍。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宋代辛棄疾《水龍吟》:“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作者自注:“昆侖: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不是別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忘記了日本人是不對的。這樣,英、美、日都涉及了。別的解釋都不合實際。”“還東國”原作“留中國”,1963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
賞析
到達延安之后,毛澤東詩性大發(fā),一口氣寫了好幾首詩。《念奴嬌·昆侖》作于1935年的10月,跟《七律·長征》、《清平樂·六盤山》、《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幾乎同一時間。根據(jù)毛澤東1958年的注,可以看出這首詞的主題是反對帝國主義。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