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出自哪里 蒼龍出自哪里的故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蒼龍出自哪里,以及蒼龍出自哪里的故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毛澤東《清平樂 六盤山》中紅纓和蒼龍什麼意思?
1、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這里指革命武裝。
引用“終軍請纓”的典故,出自東漢班固《漢書·終軍傳》:“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譯文:我希望得到一根長繩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來。
2、蒼龍:這里指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毛澤東在為《清平樂·六盤山》所作的自注說:詞中“何時縛住蒼龍”的“蒼龍”,指的是“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指長征期間)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時以太歲為兇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機會主義路線后,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陜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初,國民黨一方面調集重兵“圍剿”陜北革命根據地,另一方面在六盤山一帶建立防線,妄圖圍殲長征紅軍。工農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佯攻天水,示行于東,然后出敵不意,從哈達鋪掉頭北進,攻克通渭城,進入平涼、固原大道。
10月7日,在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之后長驅直入,于10月19日到達陜北保安縣吳起鎮(今吳旗縣),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這首《清平樂·六盤山》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抒發了“長纓在手”定當“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此詞最早發表于《詩刊》1957年1月號。
這首詞寫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轉自然,上、下半闋均是一、二句寫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織,渾然一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平樂·六盤山
“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指什么
“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指國民黨反動派。
原句出自: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譯文
長空高闊白云清朗,南飛的大雁已望著飛到了天邊。不登臨目的地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里的路途。六盤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風吹卷著紅旗。現在革命的武裝正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擴展資料
作者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代表作品
1、《矛盾論》是197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學著作,作者是毛澤東。
《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繼《實踐論》之后,為了克服存在于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 。
該書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從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而對立統一規律則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思想。
2、《實踐論》是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寫成于1937年(丁丑年)7月。由于中國共產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思想,使中國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極大的損失。
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中的長纓和蒼龍什么意思?
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出自“終軍請纓”的典故,《漢書·終軍傳》:“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這里指革命武裝。
蒼龍:《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兇方,因稱太歲為兇神惡煞。蒼龍,毛澤東注:此處指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因為當前主要對付的是國民黨反動派。
出自:《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于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原文: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譯文:
長空高闊白云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后,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陜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賞析: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此處“長城”也有兩解,一是喻指烽火連天的抗日前線,正合紅軍“北上抗日”的宗旨;二是指橫亙陜西北部的萬里長城中段,借指陜北革命根據地。
兩解也都有理。總之,表達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絕信念,這也成了人們今天廣泛引用該句的引申義,該句也成了流傳最廣的毛澤東詩詞名句之一。
因為它太符合毛澤東一以貫之的戰斗精神了,以至于和毛詩隨意配對都不勉強,如:不到長城非好漢,萬水千山只等閑;又如:敢教日月換新天,不到長城非好漢。如此等等。
下闋“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經過崎嶇山路登上六盤最高峰,毛澤東極目四野,只見紅旗翻卷,十里連營,雖然沒有當年“風展紅旗如畫”的壯美。
眼下這支隊伍也許更加衣衫襤褸,甚至蓬頭垢面,但他們都是轉戰萬里、從槍林彈雨中沖殺出來的、又剛剛挫敗張國燾企圖分裂黨和紅軍的陰謀的鐵血戰士。
是革命的種子,燎原的星火,英雄中的精英,以一當十的無敵勇士。正是因為有他們,毛澤東才心雄萬夫,勝券在握,堅信“今日長纓在手”,敢問“何時縛住蒼龍”?
此處“蒼龍”又有兩解:毛自注為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工農紅軍死磕了近10年的死對頭,但指向中華民族大敵當前的日本帝國主義也許更貼切。
貌似疑問存焉:何時縛住蒼龍?實則斬釘截鐵:必須縛住蒼龍!全詞造語樸實自然,情感深沉真摯,意境高遠縹緲,充滿了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用四兩撥千斤的高妙手法輕松而又不失厚重地表達了從國內戰爭的長征向民族戰爭的長征轉捩之際的毛澤東的心聲。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什么意思
這句詩里的“蒼龍”是指蔣介石反動集團
《清平樂 六盤山》
作者:毛澤東 ?現代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解析:長纓:本指長繩,這里指革命武裝。在手,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縛住:捉住。蒼龍:指國民黨反動派。
這里的“蒼龍”出自唐代顏師古的評注中引用漢代服虔的話:“倉龍,太歲也。”倉龍同“蒼龍”,“太歲”是古人所說的兇神惡煞,這里引申為蔣介石反動集團就是“蒼龍”。
雖然最后兩句用的是設問句,但所起作用都是陳述式的肯定句,即總有一天,紅軍戰士將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奪得最后的勝利,建立新中國。
擴展資料: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于1935年創作的詞。
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
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卷,烘托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
在表現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