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夜聽疏疏還密密如何描寫雪的信息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夜聽疏疏還密密如何描寫雪,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陶淵明寫雪的詩句
1. 陶淵明關于雪的詩句
陶淵明關于雪的詩句 1.陶淵明寫雪的句子是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原文: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原文翻譯:
隱居茅舍掩蹤跡,遠與世俗相隔絕。
無人知曉來眷顧,白日柴門常關閉。
歲暮寒風正凄冷,陰沉整日天降雪。
側耳細聽無聲響,放眼戶外已皓潔。
寒氣猛烈侵襟袖,無食簞瓢常空設。
蕭條冷落空室內(nèi),竟無一事可歡悅。
千年古書皆歷覽,常常讀見古義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僅能守窮為氣節(jié)。
平坦仕途若不走,隱居躬耕豈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準識別!
2.蘇軾與陶淵明古代描寫雪的詩句之間有什么關系
蘇軾的生活態(tài)度和詩風都深受陶淵明影響。宋以后,文人推崇陶淵明,也與蘇軾有很大關系。陶淵明在世時并未受到應有重視。
蘇軾卻認為,陶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
蘇軾有言“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詩……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蘇做“和陶詩”百余首。在這過程中,陶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自然清新的詩風,沁染了蘇軾。
擴展資料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 ,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3.陶淵明寫雪的句子是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原文: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jié)。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原文翻譯:隱居茅舍掩蹤跡,遠與世俗相隔絕。無人知曉來眷顧,白日柴門常關閉。
歲暮寒風正凄冷,陰沉整日天降雪。側耳細聽無聲響,放眼戶外已皓潔。
寒氣猛烈侵襟袖,無食簞瓢常空設。蕭條冷落空室內(nèi),竟無一事可歡悅。
千年古書皆歷覽,常常讀見古義烈。高尚操行不敢攀,僅能守窮為氣節(jié)。
平坦仕途若不走,隱居躬耕豈算拙?我寄深意在言外,志趣相合準識別。
4.蘇軾與陶淵明古代描寫雪的詩句之間有什么關系
蘇軾的生活態(tài)度和詩風都深受陶淵明影響。
宋以后,文人推崇陶淵明,也與蘇軾有很大關系。陶淵明在世時并未受到應有重視。
蘇軾卻認為,陶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蘇軾有言“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詩……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蘇做“和陶詩”百余首。在這過程中,陶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自然清新的詩風,沁染了蘇軾。
擴展資料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 ,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5.有關雪的詩句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fā)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6.有關雪的詩句
我先來幾句: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犁花開~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胡天八月即飛雪 雪上空留馬行處 朝如青絲暮成雪 雪夜閉門讀禁書
7.關于描寫雪的詩句或詞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3.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4.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對雪》
4.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5.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6.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7.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元?黃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詩經(jīng)?小雅?角弓》
11.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14.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15.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17.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18.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19.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李白《北風行》
21.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唐?杜甫《對雪》
22.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3.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24.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8.關于雪景的詩句
元稹(唐)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jié)選
陶淵明(晉)
凄凄歲暮風,
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
在目皓已潔.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雪梅 (1)
盧梅坡(南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詠雪》節(jié)選
吳均(南朝梁)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和田國博喜雪》節(jié)選
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對雪
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詠雪詩
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
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黃庭堅《詠雪》
宋代
黃庭堅《詠雪詩》
連空春雪明如洗 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 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 天巧能開頃刻花
正使盡情寒至骨 不妨桃李用年華
[賞析]“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即用虛字行氣 ,八字相迭,可謂匠心獨運。
唐詩關于下雪的詩句
1.關于下雪的古詩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梅》)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唐.高適.《別董大(其一)》)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關于雪景的詩句 古詩
1、無悶·催雪-清朝吳文英
霓節(jié)飛瓊,鸞駕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鶴傳書,衛(wèi)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曉,趁夜月、瑤笙飛環(huán)佩。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2、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宋朝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3、蟾宮曲·雪-唐朝薛昂夫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4、壽陽曲·江天暮雪-唐朝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5、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清朝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同云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6、獻仙音·吊雪香亭梅-清朝周密
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shù)椒春淺。襯舞臺荒,浣妝池冷,凄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共凄黯。
共東風、幾番吹夢,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無語消魂,對斜陽、衰草淚滿。又西泠殘笛,低送數(shù)聲春怨。
7、望江南·燕塞雪-清朝華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薊上酒樓喧鼓吹,帝城車馬走駢闐。羈館獨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還圓。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何日是歸年。
8、雪詩-南北朝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暖手調(diào)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9、雪-南北朝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10、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清朝萬俟詠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
莫把欄桿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云遮。
3.十首關于雪景的古詩
元稹(唐)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jié)選 陶淵明(晉)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雪梅 (1) 盧梅坡(南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雪梅 (2)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詠雪》節(jié)選 吳均(南朝梁)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和田國博喜雪》節(jié)選 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玉花飛半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5333734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對雪 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詠雪詩 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
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評論(7) | 105 34 安若顏夕 | 二級 采納率20% 擅長: 青春期 其他類似問題2008-01-13描寫雪景的詩句 9812006-12-06雪景的詩句. 2202005-11-28關于雪景的詩句 2712011-04-01描寫雪景的詩句有哪些? 1422007-03-02描寫雪景的詩句 965 更多關于雪景的詩句的問題 網(wǎng)友都在找: 描寫雪的詩句 雪景詩句 江雪 帝城寒盡臨寒食 駱谷春深未有春 按默認排序 | 按時間排序 其他4條回答2011-11-22 20:19yuanbeidezyf | 二級 千山鳥飛絕 萬里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毛澤東《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詠青松》祖詠《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陸游在《夜大雪歌》:朔風吹雪飛萬里,三更蔌蔌嗚窗紙。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黃庚《雪》: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遠岸未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
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評論(3) | 21 8 舉報| 2011-11-22 22:15熱心網(wǎng)友 元稹(唐)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節(jié)選 陶淵明(晉) 凄凄歲暮風, 翳翳經(jīng)日雪。
傾耳無希聲, 在目皓已潔。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雪梅 (1) 盧梅坡(南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雪梅 (2)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詠雪》節(jié)選 吳均(南朝梁)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fā)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和田國博喜雪》節(jié)選 疇昔月如晝,曉來云暗天。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對雪 高駢(唐)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詠雪詩 黃庭堅(宋) 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 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
4.描寫雪的詩句美一點唐詩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草枯鷹眼急, 雪盡馬蹄輕。(王維)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盧綸)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岑參)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云端。 (祖詠)
云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 韓愈)
5.唐詩宋詞中描寫雪的詩句
1、《丑奴兒慢·麓翁飛翼樓觀雪》——宋代:吳文英東風未起,花上纖塵無影。
峭云濕,凝酥深塢,乍洗梅清。釣卷愁絲,冷浮虹氣海空明。
若耶門閉,扁舟去懶,客思鷗輕。 幾度問春,倡紅冶翠,空媚陰晴。
看真色、千巖一素,天澹無情。醒眼重開,玉鉤簾外曉峰青。
相扶輕醉,越王臺上,更最高層。2、《滿江紅·和范先之雪》——宋代:辛棄疾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
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云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吟凍雁,嘲饑鵲。
人已老,歡猶昨。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
最愛霏霏迷遠近,卻收擾擾還寥廓。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蘇軾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風花誤入長春苑,云月長臨不夜城。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檐瀉竹聲。
4、《菩薩蠻·梅雪》——宋代:周邦彥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fā),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5、《紅林檎近·風雪驚初霽》——宋代:周邦彥風雪驚初霽,水鄉(xiāng)增暮寒。樹杪墮飛羽,檐牙掛瑯玕。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銷殘。漸看低竹翩翻,清池漲微瀾。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歡。梅花耐冷,亭亭來入冰盤。
對前山橫素,愁云變色。放杯同覓高處看。
李白描寫燕山雪花的詩句
1. 關于燕山雪花的詩句
關于燕山雪花的詩句 1.描寫大雪的詩句 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詩句嗎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岑參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羅隱的《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祖詠《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 高駢的《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張孜《雪 詩》:長安大雪天, 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 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 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diào)金絲, 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 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 手腳生皴劈
宋代 黃庭堅《詠雪詩》: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宋·張元《雪》: 五丁仗劍決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陸游.《夜大雪歌》:朔風吹雪飛萬里,三更蔌蔌嗚窗紙。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陸游《謝雪方拜天慶庭中雪復作》:佩玉姍姍靄眾真,竟煩一雪慰疲民。未看舞鶴隨風蓋,先喜飄花集拜茵。耕垅土膏千耦出,市樓酒賤萬家春,使君老去悲才盡,詩句難追節(jié)物新。
盧梅坡《雪梅》 梅雪爭春來肯降,騷人擱筆費平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元·黃庚《雪》: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遠岸未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2.古詩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白話譯文:
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一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
這里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
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長城打仗的丈夫回來,長城可是一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裝著一雙白羽箭,一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wǎng),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zhàn)死在邊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于是將其焚之為灰矣。
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一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天(一說冬天),當時李白游幽州(今北京、天津與遼寧朝陽一帶)。王琦注:“鮑照有《北風行》,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李白擬之而作。”
《北風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詩。此詩通過描寫一個北方婦女對丈夫戰(zhàn)死的悲憤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祿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糾紛,挑起戰(zhàn)禍的罪行。詩人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zhàn)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從而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全詩信筆揮灑,時有妙語驚人;自然流暢,不露斧鑿痕跡。它抓住焚毀白羽箭的行動來刻劃思婦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捧土塞黃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婦“恨難裁”的憤怒心情,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等,也歷來被人們稱為詩歌中夸張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3.形容燕山的詩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譯: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北風行》唐:李白
譯: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3、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春雁》明:王恭
譯:一夜間,春風吹遍了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xiāng)!
4、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xiāng)關歸路難。——《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宋:蔣氏女
譯:大雁南飛,卻不能為詞人寄書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國家之創(chuàng)痛。這種種愁思,郁結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那在燕山腳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經(jīng)不遠了, 回頭遙望那難舍難忘的故國鄉(xiāng)土,可要順著此路回去就比登天還難了。
5、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洛川為易水,嵩岳是燕山。——《奔亡道中五首》唐:李白
譯:中原的淪陷,函谷關已成了玉門關;收復無望,不知何年何月我還能從那里進入長安。洛水已經(jīng)變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視作了燕山。
6、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元:王惲
譯:秋風使異鄉(xiāng)客倦怠,一席情話,為你傾倒。回望燕山,明月當空庭院數(shù)木叢生,連個樹枝連饒一起。
7、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塞上曲》唐:裴說
譯:楚水離開了魚兒聚集地,大雁回到了燕山的家。像這樣被名利所累,怎會不在天涯老去。
8、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玉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薊樓間。 ——《望江南·春睡起》宋:金德淑
譯:早上剛起床,積雪鋪滿了燕山。從燕山山脈望見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于叢山峻嶺之顛,大都城燈火稀疏,我一人獨立玉樓上。
9、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 ——《燕歌行》唐:賈至
譯:以前的燕山的賢士們,黃金臺高筑為了招賢納士。
10、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風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搗衣篇》唐:劉希夷
譯:秋風瑟瑟的漫漫長夜,夜晚風清有微微的露水,燕山的游子衣服穿得很薄。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賞: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zhàn)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zhàn)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于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wǎng):;page=1value=%E7%87%95%E5%B1%B1
4.關于雪的詩句我知道"燕山雪花大如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1.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千里黃云白日,北風吹雁雪紛紛 4.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5.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6.大雪滿弓刀 7.柴門聞吠,風雪夜歸人 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9.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0.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12.大雪紛紛何所有,明月與我何相見 1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1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5.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16.云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5.古詩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白話譯文:傳說在北國寒門這個地方,住著一條燭龍,它以目光為日月,張目就是白晝而閉目就是黑夜。這里連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風怒號而來。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她倚著大門凝望著來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長城打仗的丈夫回來,長城可是一個苦寒要命的地方啊。丈夫臨別時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裝著一雙白羽箭,一直掛在堵上。上面結滿了蜘蛛網(wǎng),沾滿了塵埃。
如今其箭雖在,可是人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已戰(zhàn)死在邊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見此舊物乎?于是將其焚之為灰矣。黃河雖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離死別之恨,如同這漫漫的北風雨雪一樣鋪天蓋地,無邊無垠。
創(chuàng)作背景: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天(一說冬天),當時李白游幽州(今北京、天津與遼寧朝陽一帶)。王琦注:“鮑照有《北風行》,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李白擬之而作。”
《北風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詩。此詩通過描寫一個北方婦女對丈夫戰(zhàn)死的悲憤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祿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糾紛,挑起戰(zhàn)禍的罪行。
詩人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zhàn)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從而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全詩信筆揮灑,時有妙語驚人;自然流暢,不露斧鑿痕跡。
它抓住焚毀白羽箭的行動來刻劃思婦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捧土塞黃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婦“恨難裁”的憤怒心情,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等,也歷來被人們稱為詩歌中夸張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6.關于雪花的詩句
“我不知道離開球場霞目前,犯罪嫌疑人林花開放昨晚。”金運謝韜“詠雪聯(lián)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梨花盛開的樹。”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陽春白雪是為時已晚了穿庭樹飛。”唐·韓愈“春雪”;?
“雪像梅花,梅花似雪,像不像是美妙的。”?宋陸游書“踩在草地上。”
“嚴格宮城團回冷光源,白天碎片墜落瓊。”唐·李賀“十二月樂辭·月”;
“飛天街轡踏瓊英,四顧在余靖整個犯罪嫌疑人。” Tang二陂直“和周侍洛杉磯雪”;?
“棚瓊花天猶豫,他梅蕊馮宇沒有。香”?宋·楊萬里“觀雪”;。
“的瓊瑤蒙特利爾和娛樂的雪和輪廓之王”?“。宋·辛棄疾”
玉“千峰筍數(shù)千株翡翠原石,樹木和松蘿萬云。“唐元稹“南秦雪”;?
“開枝鳥散,一絮克雷格·登普西有雪花飄落賢閣。”宋司馬光“?”;
“大泰山玉龍寒冷的夜晚,楓林梨樹畫這個古老的劍“唐呂巖?”襄陽雪詩“;
「喜飛雨蝶離開了,不嫌幽谷阻黃鶯陽春白雪”元華優(yōu)侮?“”;。
“玉花,晚上飛,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天國博喜雪”。
“六飛回家,坐看竹簽變瓊。”糖糕篇“雪”;?
“六花飛之外黃昏,困我不知道謝林景思維傾向胡床醉韻。”宋F鍵“?”;
“前面飛六出花,樽前把一切都關掉凈沙天。“元白樸?”·冬天。“
手,掌,席”以白色為主色調(diào)的寒風,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Wang李陽拒絕喝”;?
“雪花似掌難遮住眼睛,像刀子一樣的風經(jīng)常擔心雪夜時間劉敬仲韻。”清錢謙益“?”;
“燕山雪花為大如席,片片吹了軒轅臺,“唐·李白。? “北風行”。
鹽,塵土,柳絮“撒鹽空中差可擬,因為風若柳絮,沒有。”金運謝韜“詠雪聯(lián)句”;?
“只看到嶺頭云似蓋,雪已經(jīng)被嚇壞了的巖塵。”?唐元稹“南秦雪。”
雨,脆,樹葉,藻“云慘慘如怒,冰冷的雨水龍鎮(zhèn)鬃毛干蒼蠅。”唐李咸用“白雪歌”;
“放眼綠色樹枝,幾朵寒棧不愿消費。”明徐渭“梨”;?
“芮妻嗯葉飛小麥一直是比較煩人的染發(fā)膏欣榮雨。”?宋代范成大“雨后雪”
夜聽疏疏還密密如何描寫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夜聽疏疏還密密如何描寫雪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