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在哪里(題破山寺后禪院介紹)
大家好,關于題破山寺后禪院在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題破山寺后禪院介紹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在哪里寫的
《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在破山寺寫的,也就是江蘇常熟著名的佛寺禪院。《題破山寺后禪院》是詩人常建的一首題壁詩,曾入選《唐詩三百首》。此詩抒寫清晨游寺后禪院的觀感,以凝煉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游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筆調古樸,層次分明,興象深微,意境渾融,簡潔明凈,感染力強,藝術上相當完整,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哪個寺院
這首中小學生熟知的題壁詩《題破山寺后禪院》到底是指的哪座寺院,其實就是在位于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上的興福寺。它起始的名字叫做大悲寺,后來在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擴建,又改名為福壽寺。因為寺院又在破龍澗旁,所以又稱破山寺,后來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賜名為興福禪寺。興福寺山前門有三株楓香樹,猶如金剛守衛一樣挺立在門前。唐代詩人常建到此處觀賞之后也被這幽靜的環境所打動,然后創作了這首流傳至今的《題破山寺后禪院》。
《破題山寺后禪院》破山寺是今江蘇什么境內著名的佛寺禪院?
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一、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二、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三、出處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贊佛宇之情。
然后,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后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
題破山寺后禪院破山寺就是江蘇的什么地方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破山寺”就是興福寺,在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破山寺的位置
《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破山寺”一般指的是興福寺。興福寺位于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1983年被列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1995年4月19日被公布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題破山寺后禪院》原文及翻譯
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翻譯: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題破山寺后禪院是哪里 古詩題破山寺后禪院說的是哪兒
1、破山寺是現在的興福寺,位于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
2、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為寺,初名“大悲寺”。在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
3、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御賜“興福禪寺”額,興福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興福寺內,完整無損。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