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共多少卷(資治通鑒共多少卷書)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資治通鑒共多少卷,以及資治通鑒共多少卷書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資治通鑒》全書共有多少卷?
《資治通鑒》,記載了上起戰國時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士宗顯德六年(959)五代滅亡,前后長達1362年的歷史。選取的資料除了十七史外,還包括了200多種野史和文集。全書分為294卷,共計300余萬字;
資治通鑒全文共多少卷?有幾本書?
共294卷
1.《周紀》,五卷.2.《秦紀》,三卷:《周紀》與《秦紀》原為《通志》卷.3.《漢紀》,六十卷.4.《魏紀》,十卷.5.《晉紀》,四十卷.6.《宋紀》,十六卷.7.《齊紀》,十卷.8.《梁紀》,二十二卷.9.《陳紀》,十卷.10.《隋紀》,八卷.11.《唐紀》,最多,凡八十一卷.12.《后梁紀》,六卷.13.《后唐紀》,八卷.14.《后晉紀》,六卷.15.《后漢紀》,四卷.16.《后周紀》,五卷.
《資治通鑒》歷經多少朝代,共多少卷多少字?
《資治通鑒》是我過做大的編年體史書中國古代史學著作.北宋司馬光撰.全書294卷,另有《目錄》30卷,《考異》30卷,用了300余萬字.《資治通鑒》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 共有幾部?
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資治通鑒》全書294卷,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鑒》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注《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鑒》媲美。 《資治通鑒》主編和主要執筆人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司馬光于君主為仁,做了具體的解說;對于君主的施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部著作,作為歷代帝王的必修參考書.在民主年代可以做研究帝王思想的依據,也是商人和軍事家以及一切領導者不得不潛心修習的好材料.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這部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北宋時代,在中唐以來長期混戰之后,實現了國家統一,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繁榮了學術文化;同時,內政多弊,御戎不力,“積貧積弱”,局勢不穩。這是一個有生氣的時代,又是一個很苦悶的時代,是個前進的時代,又是個軟弱的時代。當時,君主將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慮如何生活,尋找出路。于是,有主張以“柔道”治天下,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有立志改革,而實行變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鋌而走險,起義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識的人們,特別是歷史學家,如歐陽修、司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對現實而回顧歷史,企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借鑒歷史,為了有資于治國安邦,更好地解決現實矛盾。其中,司馬光主編(通鑒》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如今了解司馬光其人其書,學習和研究《通鑒》,有助于人具體地認識這部書在我國歷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有助于我們批判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的傳統,也有助于今人以歷史為鏡子,為創建新社會新文化而積極工作。 司馬光《資治通鑒》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希望采納
資治通鑒一共多少卷
共294卷1.《周紀》,五卷.2.《秦紀》,三卷:《周紀》與《秦紀》原為《通志》卷.3.《漢紀》,六十卷.4.《魏紀》,十卷.5.《晉紀》,四十卷.6.《宋紀》,十六卷.7.《齊紀》,十卷.8.《梁紀》,二十二卷.9.《陳紀》,十卷.10.《隋紀》,八卷.11.《唐紀》,最多,凡八十一卷.12.《后梁紀》,六卷.13.《后唐紀》,八卷.14.《后晉紀》,六卷.15.《后漢紀》,四卷.16.《后周紀》,五卷.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