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有多少古詩江城子(江城子的詩句名句)

笑我癡心2022-12-19 10:33歷史35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多少古詩江城子,以及江城子的詩句名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寫過多少首《江城子》,分別是什么?

蘇軾做密州太守時,同期寫過兩篇《江城子》,一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是悼念亡妻之作。一個紀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剛大之氣和纏綿之情,都可以在一個東坡胸中醞釀,奔涌出來。

但是,后來有人說,蘇軾不僅為王弗寫過《江城子》,還為朝云寫過一首《江城子》

這首《江城子》是蘇軾晚年渡海北歸時寫的,是蘇軾一生中最后一首詞,寫得大氣磅礴而又非常凄美:

“銀濤無際卷蓬瀛。落霞明,暮云平。曾見青鸞、紫鳳下層城。二十五弦彈不盡,空感慨,惜離情。

蒼梧煙水斷歸程。卷霓旌,為誰迎? 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舞罷魚龍云海晚,千古恨,入江聲!”

詞中的“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按照一般的斷句應該是“空有千行、流淚寄幽貞。”但按照詞意斷應該是前者。秦觀有一首《江城子》中“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也是這樣斷句的。

這首詞,在蘇軾詞集和葉夢得詞集中都有,但經過專家考證,認為應是蘇軾所作。詞意是蘇軾面對大海懷念朝云。最后感嘆人生中的種種變幻,如同魚龍蔓延(漢武帝時期的一種幻術,是古代著名的魔術),熱鬧之后,只剩下“千古恨,入江聲”。

詞牌、江城子中有多少首詩?求詩名

 江城子

仇遠

云階步影夜凄涼。采丹房。宿芽黃。萬粟千螢,風露四闌香。歌斷小山枝上月,環佩冷,怯流光。

年時金屋罩琴床。憶情郎。淡梳妝。筍玉春纖,挼蕊細浮觴。愁夜滿城今舊雨,分付菊,自重陽。

秦觀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

蘇軾古詩江城子

蘇軾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詩江城子,歡迎來參考!

江城子

作者: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⑾,西北望,射天狼。

注釋 ?①江城子:詞牌名。

②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

③聊:姑且。

④狂:豪情

⑤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駕著蒼鷹。

⑥錦帽貂裘: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⑦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千騎,形容從騎很多。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⑧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為了酬答滿城人都隨同去看打獵的盛意,我親自射虎,請你們看看孫郎當年的射虎的英姿。

親射虎,看孫郎:為“看孫郎,親射虎”的倒句。

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里以孫權喻太守。

⑨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尚:更。

⑩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是說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 蘇軾 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然后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節,兵符,古代使節用以取信的憑證。

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

⑾會挽雕弓如滿月:會,會當,將要。

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滿月,圓月。

⑿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典故用意

1) 孫郎 - 希望自己像孫權一樣年少有膽識

2) 馮唐 - 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

3) 天狼 -天狼星; 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然后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

翻譯 ?姑且讓老夫我表現(展示)一下少年的輕狂(或狂傲),左手牽著黃犬,右手舉起蒼鷹。隨從將士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和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猶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你會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要緊握強弓,把對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圓如滿月的弓上,看準西北的敵人,狠狠地射殺敵人。

蘇軾的《江城子》一共多少首?最有名的是哪首?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蘇軾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江城子

 

蘇軾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馀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ji)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

翠娥羞黛怯人看。

掩霜紈,淚偷彈。

且盡一尊,收淚聽陽關。

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

曲闌干,為誰安?

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

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江城子——別徐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的詩

張先 江城子

鏤牙歌板齒如犀。串珠齊。畫橋西。雜花池院,風幕卷金泥。酒入四肢波入鬢,嬌不盡,翠眉低。

張先 江城子

小圓珠串靜慵拈。夜厭厭。下重簾。曲屏斜燭,心事入眉尖。金字半開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王之道 江城子

新篁初上籜龍陂。綠陰稀。綠陰稀。墻外石榴,花放兩三枝。裙褶絳紗還半皺,追往事,惜佳期。流鶯嬌婉燕雙飛。雨晴時。雨晴時。盧橘攢金,梅子更紅肥。濁酒一杯從徑醉,家縱遠,夢中歸。

王之道 江城子

寒光凌亂六花纖。巧穿簾。不鳴檐。十里黃壚,遙望辨青簾。玉樹參差何處覓,吟雪曲,拈霜髯。坐來令我看無厭。擬名鹽。試嘗甜。飛入深潭,應照老蛟潛。三白頻占來歲稔,良可喜,更何嫌。

毛并 江城子

神仙樓觀梵王宮。月當中。望難窮。坐聽三通,譙鼓報籠銅。還憶當年京輦舊,車馬會,五門東。華堂歌舞間笙鐘。夕香蒙。度花風。翠袖傳杯,爭勸紫髯翁。歸去不堪春夢斷,煙雨曉,亂山重。

毛并 江城子

倚墻高樹落驚禽。小窗深。夜沈沈。酒醒燈昏,人靜更愁霖。惆悵行云留不住,攜手處,卻分襟。悠悠風月兩關心。擁孤衾。恨難禁。何況一春,憔悴到如今。最苦清宵無寐極,相見夢,也難尋。

高觀國 江城子

綠叢籬菊點嬌黃。過重陽。轉愁傷。風急天高,歸雁不成行。此去郎邊知近遠,秋水闊,碧天長。郎心如妾妾如郎。兩離腸。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涼。近得新詞知怨妾,無處訴,泣蘭房。

李好古 江城子

從來難翦是離愁。這些愁。幾時休。才趁風檣,千里到揚州。見說蒼茫云海外,天杳杳,水愁愁。男兒三十敞貂裘。強追游。夢魂羞。可解籌邊,談笑覓封侯。休傍塞垣釃酒去,傷望眼,怕層樓。

李好古 江城子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謾悲涼。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

魏夫人 江城子

別郎容易見郎難。幾何般。懶臨鸞。憔悴容儀,陡覺縷衣寬。門外紅梅將謝也,誰信道、不曾看。曉妝樓上望長安。怯輕寒。莫憑闌。嫌怕東風,吹恨上眉端。為報歸期須及早,休誤妾、一春閑。

蘇軾 江城子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都是斜川當日境,吾老矣,寄馀齡。

蘇軾 江城子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紈。淚偷彈。且盡一尊,收淚唱陽關。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畫堂新拘近孤山。曲闌干。為誰安。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蘇軾 江城子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蘇軾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馀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蘇軾 江城子

相逢不覺又初寒。對尊前。惜流年。風緊離亭,冰結淚珠圓。雪意留君君不住,從此去,少清歡。轉頭山下轉頭看。路漫漫。玉花翻。銀海光寬,何處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攜翠袖,倚朱闌。

蘇軾 江城子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拈衰髯。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蘇軾 江城子

玉人家在鳳凰山。水云間。掩門關。門外行人,立馬看弓彎。十里春風誰指似,斜日映,繡簾斑。多情好事與君還。閔新鰥。拭馀潸。明月空江,香霧著云鬟。陌上花開春盡也,聞舊曲,破朱顏。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 江城子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云閑。城上高臺,真個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嬋娟。小溪鷗鷺靜聯拳。去翩翩。點輕煙。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蘇軾 江城子 墨云拖雨過西樓。水東流。晚煙收。柳外殘陽,回照動簾鉤。今夜巫山真個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捧金甌。歌扇縈風,吹散一春愁。拭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

蘇軾 江城子 膩紅勻臉襯檀唇。晚妝新。暗傷春。手拈花枝,誰會兩眉顰。連理帶頭雙**,留待與、個中人。淡煙籠月繡簾陰。畫堂深。夜沈沈。誰道**,*系得人心。一自綠窗偷見后,便憔悴、到如今。

求蘇軾的所有《江城子》

《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無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

江城子

(孤山竹閣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紈,淚偷彈。且盡一尊,收淚唱陽關。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曲欄干,為誰安?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賞析〗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是蘇軾早期送別詞中的佳作。詞中傳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氣,代她向即將由杭州調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陳襄(字述古)表示惜別之意。此詞風格柔婉卻又哀而不傷,艷而不俗。作者對于歌妓的情態和心理描摹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讀來令人感嘆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餞別時的情景,首句表現她送別陳襄時的悲傷情態。“翠蛾”即蛾眉,借指婦女。“黛”本是一種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這里借指眉。“羞黛”為眉目含羞之態。“霜紈”指潔白如霜的紈扇。她因這次離別而傷心流淚,卻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紈扇掩面而偷偷彈淚。她強制住眼淚,壓抑著情感,唱起《陽關曲》,殷勤勸陳襄且盡離尊。《陽關曲》即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入樂府后所稱,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別場合。上闋的結三句是官妓為陳襄勸酒時的贈別之語:“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這次陳襄赴應天府任,其地為北宋之“南京”,亦可稱“帝城”。她曲折地表達自己留戀之情,認為帝城雖然有如天遠,但此后見天容易,再見賢太守卻不易了。

下片模寫歌妓的相思之情。“畫堂”當指孤山寺內與竹閣相連接的柏堂。蘇詩《孤山二詠并引》云:“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時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屬。”蘇軾詠柏堂詩有“忽驚華構依巖出”句,詩作于熙寧六年六月以后,可見柏堂確為“新構”,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陳襄支持建造的(陳襄于五年五月到任)。在此宴別陳襄,自然有“樓觀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這位風浪太守不離任,或許還可同她于畫堂之曲欄徘徊觀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憶。去年春天,蘇軾與陳襄等僚友曾數次游湖,吟詩作詞。蘇軾《有以官法酒見餉者因用前韻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詩有“游舫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后作《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亦有“三月鶯花付與公”之句,清人紀昀以為“此應為官妓而發”。可見當時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憶起去年暮春時節與太守游湖的一些難忘情景,嘆息“春色屬明年”,明年將不會歡聚一起了。結尾處含蘊空靈而情意無窮。想象明年春日,當她再駕著小船在西湖尋覓舊跡歡蹤,“無處問,水連天”,情事已經渺茫,唯有倍加想念與傷心而已。

此詞上片寫人,下片寫景,兩片之間看似無甚聯系,其實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與景都服從于離愁、別情的抒發,語似脫而意實聯。從風格上看,此詞近于婉約,感情細膩,但“天易見,見君難”,“無處問,水連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獷。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后,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余歲,“風韻嫻雅,綽有態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最后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里,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

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后,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人不見,數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在結構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合起來。“數峰青”又回應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編輯本段]譯文

讓老夫也暫且抒發一回少年狂,左手牽扯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頭上戴著錦緞做的帽子,身上穿著貂皮做的大衣,帶領千余膘馬席卷過小山岡,威武雄壯。為了報答全城的人都跟隨我太守。我要親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當年的孫策,英姿勃發,意氣豪放。

酒意正濃時,胸懷更開闊,膽氣更豪壯。兩鬢已生出白發,這又算得了什么!遙想當年,馮唐手持文帝的符節去解救戰將魏尚,使其免罪復職,什么時候朝廷能派遣馮唐式的義士來為我請命,讓我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戍邊衛國呢?我也能拉開雕弓圓如滿月,隨時警惕地注視著西北方,勇敢地將利箭射向入侵之敵。

[編輯本段]賞析

這首詞作于熙寧八年(1075年)冬。蘇軾詞風于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蘇軾對這首痛快淋漓之作頗為自得,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寫道:“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此詞一反“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拓寬了詞的境界,樹起了詞風詞格的別一旗幟。

蘇軾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歷來勤政愛民,每至一處,都頗有政績,為百姓所擁戴。密州時期,他的生活依舊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積既久,噴發愈烈,遇事而作,如挾海上風濤之氣。這首詞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蘇軾時年四十,正值盛年,不應言老,卻自稱“老夫” ,又言“聊發”,與“少年”二字形成強烈反差,形象地透視出、流露出內心郁積的情緒。他左手牽黃狗,右手擎獵鷹,頭戴錦繡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獵裝,氣宇軒昂,何等威武。“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愛戴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太守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表現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承前進一步寫“老夫”的“狂”態。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盡管“老夫”老矣,鬢發斑白,又有什么關系!以“老”襯“狂”,更表現出作者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時代,國力不振,國勢羸弱,時常受到遼國和西夏的侵擾。蘇軾由出獵聯想到國事,聯想到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不禁以西漢魏尚自況,希望朝廷能派遣馮唐一樣的使臣,前來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首詞感情縱橫奔放,令人“覺天風海雨逼人”。詞中表現了作者的胸襟見識,情感興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態橫生,“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滿陽剛之美,成為歷史彌珍的名篇。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無窮)》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是蘇軾早期送別詞中的佳作。詞中傳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氣,代她向即將由杭州調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陳襄(字述古)表示惜別之意。此詞風格柔婉卻又哀而不傷,艷而不俗。作者對于歌妓的情態和心理描摹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讀來令人感嘆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餞別時的情景,首句表現她送別陳襄時的悲傷情態。“翠蛾”即蛾眉,借指婦女。“黛”本是一種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這里借指眉。“羞黛”為眉目含羞之態。“霜紈”指潔白如霜的紈扇。她因這次離別而傷心流淚,卻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紈扇掩面而偷偷彈淚。她強制住眼淚,壓抑著情感,唱起《陽關曲》,殷勤勸陳襄且盡離尊。《陽關曲》即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入樂府后所稱,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別場合。上闋的結三句是官妓為陳襄勸酒時的贈別之語:“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這次陳襄赴應天府任,其地為北宋之“南京”,亦可稱“帝城”。她曲折地表達自己留戀之情,認為帝城雖然有如天遠,但此后見天容易,再見賢太守卻不易了。

下片模寫歌妓的相思之情。“畫堂”當指孤山寺內與竹閣相連接的柏堂。蘇詩《孤山二詠并引》云:“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時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屬。”蘇軾詠柏堂詩有“忽驚華構依巖出”句,詩作于熙寧六年六月以后,可見柏堂確為“新構”,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陳襄支持建造的(陳襄于五年五月到任)。在此宴別陳襄,自然有“樓觀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這位風浪太守不離任,或許還可同她于畫堂之曲欄徘徊觀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憶。去年春天,蘇軾與陳襄等僚友曾數次游湖,吟詩作詞。蘇軾《有以官法酒見餉者因用前韻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詩有“游舫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后作《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亦有“三月鶯花付與公”之句,清人紀昀以為“此應為官妓而發”。可見當時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憶起去年暮春時節與太守游湖的一些難忘情景,嘆息“春色屬明年”,明年將不會歡聚一起了。結尾處含蘊空靈而情意無窮。想象明年春日,當她再駕著小船在西湖尋覓舊跡歡蹤,“無處問,水連天”,情事已經渺茫,唯有倍加想念與傷心而已。

此詞上片寫人,下片寫景,兩片之間看似無甚聯系,其實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與景都服從于離愁、別情的抒發,語似脫而意實聯。從風格上看,此詞近于婉約,感情細膩,但“天易見,見君難”,“無處問,水連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十年來我們人鬼殊途,縱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難以相忘。你的墳墓孤單地立在千里之外,又有誰能同你聊起那凄涼的日子。即使我們現在能夠相見,你大概也認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塵土滿面,鬢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夢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鄉,而你還坐在小窗前梳妝打扮。你我(縱有千言萬語),相對時卻只是默默無言,唯有涕淚千行。想來那年年讓我肝腸寸斷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樹相陪的墳墓所在的小山崗吧。

【賞析】

題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這天夜里,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記夢 ”,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 。但實際上,詞中記夢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摯樸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一朝永訣,轉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 ,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后,又忙于處理政務,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 。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是經常懸念,但也時刻未曾忘卻!或許正是出于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韻。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說沉痛。其實即便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格外感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憂憤,包括在蒼老衰敗之中 ,這時他才四十歲 ,已經“鬢如霜”了 。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了,“縱使相逢”恐怕也認“我”不出了 。這個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深沉悲痛,表現了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于身世吧。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銘》記述了“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作者索于心,托于夢的實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啊。

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 ”,是記敘,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 。“小軒窗 ,正梳妝”那小室 ,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千言萬語 ,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痛 ,別后種種從何說起?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把現實的感受溶入夢中,使這個夢令人感到無限凄涼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作者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該是柔腸寸斷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這番癡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江城子·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

江城子

蘇軾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

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

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

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景,

吾老矣,寄馀齡。

賞析:

這首詞作于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他以自己“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晉代詩人陶淵明斜川之游,融說理、寫景和言志于一爐,在詞中表達了對淵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發了隨遇而安、樂而忘憂的曠達襟懷。作品平淡中見豪放,充滿恬靜閑適而又粗獷的田園趣味。首句“夢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說只有醉中才清醒,夢中才了然,表達了憤世嫉俗的情懷。此句表明,蘇軾能理解淵明飲酒的心情,深知他在夢中或醉中實際上都是清醒的,這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充滿了辛酸的情感,這種情況又與淵明偶合,兩人的命運何其相似。淵明因不滿現實政治而歸田,蘇軾卻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貶所躬耕,這又是兩人的不同之處。蘇軾帶著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東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于一番議論后融情入景,通過對春雨過后烏鵲報晴這一富有生機的情景的描寫,隱隱表達出詞人歡欣、怡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過片后四句以寫景為主,極富立體感。這幾句中,鳴泉、小溪、山亭、遠峰,日與耳目相接,表現出田園生活恬靜清幽的境界,給人以超世遺物之感。作者接著以“都是斜川當日景”作一小結,是因心慕淵明,向往其斜川當日之游,遂覺所見亦斜川當日之景,同時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淵明四十一歲棄官歸田,后來未再出仕,五十歲時作斜川之游。蘇軾這時已經四十七歲,躬耕東坡,一切都好像淵明當日的境況,是否也會象淵明一樣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時政治黑暗,蘇軾東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產生遲暮之感,有于此終焉之意。結句“吾老矣,寄馀齡”的沉重悲嘆,說明蘇軾不是自我麻木,盲目樂觀,而是對余生存在深深的憂慮,是“夢中了了”者。這首詞的結構頗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議論中飽含感情。其后寫景,環環相扣,層次分明,緊扣首句的議論,景中寓情,情中見理。結拍與首句議論及過片后的寫景相呼應,總括全詞,以東坡雪堂今日春景似淵明當日斜川之景,引出對斜川當日之游的向往和在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當日景”,這看似平淡的詞句,是作者面對遠去的歷史背影所吐露的心聲。

關于有多少古詩江城子和江城子的詩句名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3953.html

分享給朋友:

“有多少古詩江城子(江城子的詩句名句)” 的相關文章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以及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白寫的山水的詩句 1.李白寫山水的詩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

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

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傷感詩句,寫出唯美的淚水 傷感詩句,寫出唯美的淚水 1、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2、紅袖高樓,爭...

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

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

大家好,關于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滕王閣序全文字數 滕王閣序全文共773字。以下附全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

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集)

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集)

很多朋友對于黃庭堅有多少首詩和黃庭堅有多少首詩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黃庭堅著名詩句有哪些? 1)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2)落木...

滕王閣序詩句有多少字(滕王閣序 有多少字)

滕王閣序詩句有多少字(滕王閣序 有多少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滕王閣序詩句有多少字,以及滕王閣序 有多少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騰王閣序全文共多少字 773個字。《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

很多朋友對于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和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摸魚兒(又名雁丘詞) 作者:元好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多少游春意(春游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多少游春意(春游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多少游春意,以及春游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清照的清明詩詞 1. 李清照關于清明的詩句 李清照關于清明的詩句 1. 李清照寫的關于清明的詩句,張志和寫的關于春天到了,桃花芬芳的 李清照關于清...

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

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以及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寫過多少首詩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洵、弟轍,合稱“三蘇”。他幼...

張仲素有多少首詩(張仲景詩歌)

張仲素有多少首詩(張仲景詩歌)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張仲素有多少首詩,以及張仲景詩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張仲素的燕子樓意思怎么解釋? 燕子樓 張仲素 白居易 鑒賞2007年09月29日 星期六 23:51 樓上殘燈伴曉霜, 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滿床明月...

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古詩詞中的句子)

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古詩詞中的句子)

大家好,關于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詩詞中的句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跟古詩有關的句子 月夜聽盧子順彈bai琴唐__李白閑夜du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zhi風調,宛若寒松...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