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駕有哪些詩(詩人王駕簡介)
很多朋友對于王駕有哪些詩和詩人王駕簡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王駕寫的《社日》一詩
社日①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王駕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王駕的簡介
1、王駕唐代的詩人。
2、王駕,字大用,河中人。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詩六首,雖不多,但頗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很廣。前者寫農村的春社勝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時“家家扶得醉人歸”,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后者寫春雨過后,從前明明看見過的葉里花蕊現在卻沒了蹤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蛺蝶紛紛飛過墻去,于是詩人不禁懷疑“春色在鄰家”,寫得十分幽默生動,妙趣橫生。
唐朝詩人王駕的雨晴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雨晴》是唐代詩人王駕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選取簡單平常的景物,描繪了雨過天晴后花園的衰敗情態,表達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全詩語句生動有趣,情感表達淋漓盡致。
滿意請采納
王駕寫農村生活的詩句
1. 關于王駕的詩句
關于王駕的詩句 1.鵝湖山下
這是晚唐詩人王駕寫的《社日》,全詩是: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第二句是“半掩扉”,它告訴我們,村民們都不在家,他們都參加春社活動去了,但門都半開著;“對掩扉”顯然是把門都閉上,警惕性較高,“半掩”更顯出民風淳樸,豐年富足。
王駕,生卒年不詳。字大用,自號守素先生。唐昭宗(李曄)大順元年(公元890年)進士及第,官至禮部員外郎?!度圃姟反嫫湓娏?。有文集六卷。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采納。
2.請解釋一下王駕的詩〈〈雨晴〉〉
雨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1]
作品譯文
下雨之前鮮花初開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綠葉中間再也不見鮮花。蜜蜂蝴蝶就紛紛飛到墻的那邊去了,我真懷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2]
作品鑒賞
這首即興小詩,寫雨后漫步小園所見的殘春之景。詩中攝取的景物很簡單,也很平常,但平中見奇,饒有詩趣。 詩的前兩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見和“雨后”情景相對比、映襯,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剛剛降臨,花才吐出骨朵兒,尚未開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滿樹綠葉了,說明這場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這一場春雨給掃了興。詩人望著花落春殘的小園之景,是非常掃興而生感觸的。 掃興的不光是詩人,還有那蜜蜂和蝴蝶。詩的下兩句由花寫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氣,它們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它們也像詩人一樣大失所望,懊喪地紛紛飛過院墻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紛紛離開了,小園顯得更加冷落,詩人的心更加悵惘。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滿懷著惜春之情的詩人,剎那間產生出一種奇妙的聯想:“卻疑春色在鄰家”。院墻那邊是鄰家,詩人想得似乎真實有據;但一墻之隔的鄰家小園,自然不會得天獨厚,詩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爛漫;畢竟墻高遮住視線,不能十分肯定,故詩人只說“疑”,“疑”字極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實感。這兩句詩,不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更把“春色”寫活了,似乎“陽春”真的“有腳”,她不住自家小園,偏偏跑到鄰家,她是十分調皮、非常會捉弄人的。 “卻疑春色在鄰家”,可謂“神來之筆”,造語奇峰突起,令人頓時耳目一新。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點鐵成金的作用,經它點化,小園、蜂蝶、春色,一齊煥發出異樣神采,妙趣橫生。古人謂“詩貴活句”(吳喬《圍爐詩話》),就是指這種最能表達詩人獨特感受的新鮮生動的詩句吧。[1]
3.王駕的詩作
【社日】(一作張演詩)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雨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古意】
夫戍蕭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亂后曲江】(一作羊士諤詩)
憶昔爭游曲水濱,未春長有探春人。
游春人盡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過故友居】
鄰笛寒吹日落初,舊居今已別人居。
亂來兒侄皆分散,惆悵僧房認得書。
【夏雨】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濕,園林似卻春。
洗風清枕簟,換夜失埃塵。又作豐年望,田夫笑向人。
【永和縣上巳】
記得蘭亭祓禊表,今朝兼是永和春。
一觴一詠無詩侶,病倚山窗憶故人。
注:《全宋詩》卷三七三八收王駕《永和縣上巳》,此詩亦收入《全唐詩補編·全唐詩續補遺》卷九,疑為唐代詩人王駕所作。(桑世昌《蘭亭考·十二》)
4.王駕古詩《雨晴》拼音版
王駕古詩《雨晴》的全文是: 《雨晴》 唐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拼音版: 《yǔ qíng 》 táng wáng jià yǔ qián chū jiàn huā jiān ruǐ ,yǔ hòu quán wú yè dǐ huā 。
fēng dié fēn fēn guò qiáng qù ,què yí chūn sè zài lín jiā 。 譯文:下雨之前鮮花初開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綠葉中間再也不見鮮花。
蜜蜂蝴蝶就紛紛飛到墻的那邊去了,我真懷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 賞析: 這首小詩,生動的寫出了雨前花蕊初現、雨后花落春殘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
最后一句可謂神來之筆,尤其是“疑”字,詩人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而產生奇妙的聯想:春色真的“有腳”,跑到鄰家去了?!耙伞弊謽O有分寸地表達出詩人希望春色沒有遠去的惜春之情。
5.王駕寫的社日的詩意
王駕,唐代詩人,字大用,河中人。
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詩六首,雖不多,但頗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兩首流傳很廣。
前者寫農村的春社勝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時“家家扶得醉人歸”,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缓笳邔懘河赀^后,從前明明看見過的葉里花蕊現在卻沒了蹤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蛺蝶紛紛飛過墻去,于是詩人不禁懷疑“春色在鄰家”,寫得十分幽默生動,妙趣橫生。 補充詩集: 社日(一作張演詩)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雨晴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夏雨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濕,園林似卻春。 洗風清枕簟,換夜失埃塵。
又作豐年望,田夫笑向人。 古意 夫戍蕭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亂后曲江(一作羊士諤詩) 憶昔爭游曲水濱,未春長有探春人。
游春人盡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過故友居 鄰笛寒吹日落初,舊居今已別人居。
亂來兒侄皆分散,惆悵僧房認得書。 經典唐詩欣賞 社 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古時的春秋季節有兩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別叫作春社和秋社。
古代勞動人民不但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祝愿,同時也借這樣的節日開展對他們來說十分難得的娛樂活動。在社日到來時,民眾集會競技,進行各種類型的作社表演,并集體歡宴,非常熱鬧。
宋代詩人楊萬里《觀社》有生動描寫:“作社朝祠有足觀,山農祈福更迎年。忽然簫鼓來何處?走煞兒童最可憐!虎頭豹面時自顧,野謳市舞各爭妍。
王侯將相饒尊貴,不博渠儂一晌癲!”王駕這首《社日》寫法卻完全不同,它沒有一字正面寫作社的情景,卻也寫出了這個節日的歡樂,而且遠比楊萬里的那首詩膾炙人口。 詩一開始不寫“社日”的題面,卻從村居風光寫起。
鵝湖山,在今江西鉛山縣境內,這地名本身十分誘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鵝鴨成群,魚蝦滿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農村風光。
春社時屬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莊稼長得很好,豐收在望。村外風光是這樣迷人,那么村內呢?到處是一片富庶的景象,豬滿圈,雞棲塒,聯系第一句描寫,真可以說是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所以一、二句雖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寫出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這兩句也沒有寫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訴讀者,村民都不在家,門兒都半掩著。
“半掩”而不上鎖,可見民風淳厚,豐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閉戶”表示環境的太平安寧,“半掩扉”這個細節描寫是很有表現力的。
同時,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參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將詩意向后聯過渡。 后兩句寫“社日”正題。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沒有就作社表演熱鬧場面著筆,卻寫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陽西下,樹影在地越來越長,說明天色向晚。
同時,村里植有“桑柘”,可見養蠶也搞得不錯。遣詞用語體現出詩人的藝術匠心。
春社散后,人聲漸稀,到處都可以看到一種情景,即一些為慶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鄰里攙扶著回家。“家家”是夸張說法,說明這種情形之普遍。
不正寫社日的熱鬧與歡樂場面,卻選取高潮之后漸歸寧靜的這樣一個尾聲來表現它,是頗為別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強,讀者通過這個尾聲,會自然聯想到作社、觀社的全過程。
“醉人”這個細節可以使人聯想到村民觀社的興高采烈,正因為心里高興,才不覺貪杯,而這種高興又是與豐收的喜悅分不開的。 此詩不寫正面寫側面,通過富有典型意義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細節寫社日景象,筆墨極省,反映的內容卻極為豐富。
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與絕句短小體裁極為適應,使人讀后不覺其短,回味深長。當然,在封建社會,農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象此詩所寫的那樣好,詩人顯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
但也應看到,在自然災害減少、農業豐收的情況下,農民過節時顯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周嘯天)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這首即興小詩,寫雨后漫步小園所見的殘春之景。
詩中攝取的景物很簡單,也很平常,但平中見奇,饒有詩趣。 詩的前兩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見和“雨后”情景相對比、映襯,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剛剛降臨,花才吐出骨朵兒,尚未開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滿樹綠葉了,說明這場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這一場苦雨給鬧殺了。詩人望著花落春殘的小園之景,是多么掃興而生感喟??! 掃興的不光是詩人,還有那蜜蜂和蝴蝶。
詩的下兩句由花寫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氣,它們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它們也象詩人一樣大失所望,懊喪地紛紛飛過院墻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紛紛離開了,小園豈不顯得更加冷落,詩人的心豈不更加悵惘!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滿懷。
6.社日 王駕 這首詩的意思
1、譯文
鵝湖山下,莊稼長勢喜人,家家戶戶豬滿圈,雞成群。
天色已晚,桑樹柘樹的影子越來越長,春社的歡宴才漸漸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攙扶下高高興興地回家。
2、原文
社日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3、注釋
⑴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來時,民眾集會競技,進行各種類型的作社表演,并集體歡宴,不但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祝愿,同時也借以開展娛樂。
⑵鵝湖:在江西省鉛山縣,一年兩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
⑶稻梁肥:田里莊稼長得很好,豐收在望。粱:古代對粟的優良品種的通稱。
⑷“豚柵”句:豬歸圈,雞歸巢,家家戶戶的門還關著,村民們祭社聚宴還沒回來。豚柵(tún zhà),小豬豬圈。雞棲(qī),雞舍。對,相對。扉,門。
⑸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這兩種樹的葉子均可用來養蠶。
⑹影斜:樹影傾斜,太陽偏西。
⑺春社散:春設的聚宴已經散了。
⑻醉人:喝醉酒的人。
4、《社日》是詩人王駕(一作張演)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雖沒有一字正面描寫社日的情景,卻表達出了社日的熱鬧歡快,角度巧妙,匠心獨運。
古詩夜書所見王駕
1、《夜書所見》為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
原詩:
蕭蕭①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②。
知有兒童挑③促織④,
夜深籬落⑤一燈明。
作品注釋:
①蕭蕭:風聲。
②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③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動。
④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⑤籬落:籬笆。
2、王駕 :
王駕(851~ ?),晚唐詩人,字大用,自號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大順元年(890)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后棄官歸隱。與鄭谷、司空圖友善,詩風亦相近。其絕句構思巧妙,自然流暢。司空圖《與王駕評詩書》贊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間,浸漬益久,五言所得,長于思與境偕,乃詩家之所尚者。”
關于王駕有哪些詩和詩人王駕簡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