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有哪些詩(元曲有多少首)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元曲有哪些詩,以及元曲有多少首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元曲的詩詞
天凈沙·春
朝代:元代
作者:白樸
原文: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大德歌·春
朝代:元代
作者:關漢卿
原文:
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斗銜泥。
清江引·春思
朝代:元代
作者:張可久
原文: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西湖雜詠·春
朝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原文:
山光如淀,湖光如練,一步一個生綃面。
叩逋仙,訪坡仙, 揀西湖好處都游遍,管甚月明歸路遠。
船,休放轉;杯休放淺。
醉太平·寒食
朝代:元代
作者:王元鼎
原文:
聲聲啼乳鴉,生叫破韶華。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畫樓洗凈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覺來紅日上窗紗,聽街頭賣杏花。
陽春曲·春景
朝代:元代
作者:胡祗遹
原文:
幾枝紅雪墻頭杏,數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幾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洛陽花酒一時別。春去也,閑煞舊蜂蝶。
元曲古詩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下面是相關的元曲古詩,希望對你有幫助。
壽陽曲·煙寺晚鐘
馬致遠
寒煙細,古寺清,近黃昏禮佛人靜。
順西風晚鐘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
壽陽曲·山市晴嵐
馬致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
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又添鋪翠。
[仙呂]一半兒
關漢卿
碧沙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心忙要親。
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雙調]大德歌·秋
關漢卿
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普天樂·秋懷
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
西風驛馬,落月書燈。
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
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
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四塊玉·潯陽江
馬致遠
送客時,秋江令,商女琵琶斷腸聲。
可知道司馬和愁聽。
月又明,酒又醒。客乍醒。
四塊玉·天臺路
馬致遠
采藥童,乘鸞客,怨感劉郎下天臺。
春風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見開。
命薄的窮秀才,誰叫你回去來。
賣花聲·懷古
張可久
美人自刎烏江岸,
戰火曾燒赤壁山,
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
讀書人一聲長嘆。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天凈沙·春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曲有哪些
雙調·大德歌 南呂·四塊玉·別情 雙調·沉醉東風
雙調·碧玉簫 正宮·白鶴子 仙呂·一半兒
南呂·一枝花·不服老 南呂·一枝花·贈珠簾秀
白 樸 仙呂·寄生草·飲 中呂·陽春曲·知幾 中呂·陽春曲·題情
越調·天凈沙 雙調·沉醉東風·漁父 雙調·得勝樂·夏
雙調·慶東原
馬致遠 仙呂·青哥兒 越調·天凈沙·秋思 南呂·四塊玉·恬退
南呂·四塊玉·嘆世 南呂·金字經 雙調·壽陽曲
雙調·蟾宮曲·嘆世 雙調·壽陽曲 雙調·夜行船·秋思
般涉調·耍孩兒·借馬
姚 燧 中呂·醉高歌·感懷 中呂·滿庭芳 中呂·陽春曲
越調·憑欄人 越調·憑欄人·寄征衣
貫云石 雙調·水仙子·田家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南呂·金字經
中呂·紅繡鞋 越調·憑欄人·題情 雙調·蟾宮曲·送春
雙調·清江引·惜別 雙調·壽陽曲
盧 摯 雙調·壽陽曲·別珠簾秀 雙調·壽陽曲·夜憶 雙調·殿前歡
黃鐘·節節高·題洞庭鹿 中呂·朱履曲·雪中黎正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
雙調·沉醉東風·春情 雙調·蟾宮曲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雙調·蟾宮曲·麗華
張養浩 中呂·山坡羊 雙調·得勝令·四月一日 中呂·喜春來
雙調·沉醉東風 中呂·山坡羊·述懷 中呂·朱履曲
中呂·普天樂 中呂·普天樂·辭參議還 雙調·折桂令
中呂·朝天曲 雙調·沽美酒帶 中呂·最高歌帶
雙調·雁兒落帶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 南呂·一枝花·詠喜雨
薛昂夫 中呂·山坡羊 正宮·塞鴻秋 雙調·楚天遙帶清江引
雙調·蟾宮曲·雪
張可久 黃鐘·人月圓 雙調.水仙子·懷古 越調·憑欄人·江夜
雙調·水仙子·次韻 雙調·折桂令·九日 中呂·滿庭芳·山中雜興
中呂·普天樂·秋懷 越調·寨兒令·次韻懷古 越調·寨兒令·鑒湖上尋梅
雙調·殿前歡·離思 雙調·青江引 中呂·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中呂·朝天子 中呂·紅繡鞋 雙調·沉醉風東·幽居
雙調·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 中呂·賣花聲·懷古 中呂·賣花聲·客況
中呂·齊天樂帶紅衫兒·道情 雙調·落梅風·春晚 黃鐘·人月圓·春日次韻
雙調·折桂令·石塘道中 雙調·折桂令·西陵送別 中呂·普天樂·秋懷
雙調·清江引·春思 雙調·慶宣和·春晚病起 正宮·醉太平·嘆世
中呂·紅繡鞋·西湖雨 南呂·一枝花·湖上晚歸
喬 吉 正宮·綠么遍·自述 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 中呂·水坡羊·寓興
越調·天凈沙·即事 中呂·山坡羊·冬日寫懷 越調·憑欄人·金陵道中
雙調·沉醉東風·題扇頭隱括古詩 雙調·折桂令·寄遠 雙調·折桂令·登姑蘇臺
雙調·折桂令·毗陵晚眺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自適 雙調·賣花聲·悟世
越調·憑欄人·春思 雙調·春閨怨 雙調·殿前歡·里西瑛號懶云窩自敘有作奉和
任 昱 正宮·小梁州·春懷 雙調·清江引·題情 中呂·上小樓·隱居
雙調·水仙子·幽居 南呂·金字經·稍宵宴坐 越調·小桃紅
南呂·金字經·重到湖上 雙調·沉醉東風·信筆 雙調·清江引·錢塘懷古
中呂·紅繡鞋·重到吳門
徐再思 黃鐘·紅錦袍 中呂·喜春來·閨怨 仙呂·一半兒
南呂·閱金經·春 黃鐘·人月圓·甘露懷古 越調·天凈沙·漁父
越調·憑欄人·詠史 雙調·蟾宮曲·春情 雙調·蟾宮曲·西湖尋春
雙調·清江引·相思 雙調·水仙子·夜雨 雙調·賣花聲
宋方壺 中呂·山坡羊·道情 雙調·水仙子·居庸關中秋對月 中呂·紅繡鞋·閱世
雙調·清江引·托詠
周德清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中呂·滿庭芳 中呂·紅繡鞋·郊行
雙調·蟾宮曲·別友
鐘嗣成 雙調·清江引 正宮·醉太平·落魄 雙調·折桂令·西域吉誠甫
南呂·一枝花·自敘丑齋
湯 式 雙調·天香引·西湖感舊 雙調·蟾宮曲 正宮·小梁州·九日渡江
雙調·慶東原·京口夜泊
無名氏 正宮·醉太平 南呂·干荷葉·詠史 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正宮·塞鴻秋 雙調·水仙子 商調·梧葉兒·嘲謊人
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采茶歌·鏖兵 大石調·初生月兒 商調·梧葉兒·嘲貪漢
正宮·塞鴻秋·山行警 失曲牌名·大雨 中呂·迎仙客·七月
仙呂·寄生草·閑評 中呂·朝天子·志感 中呂·滿庭芳·刺鴇母
中呂·十二月帶堯民歌·相思 越調·小桃紅·別憶 雙調·水仙子·風情
南呂·一枝花·漁隱
劉庭信 雙調·折桂令·憶別 南呂·一枝花·春日送別
高明 商調·金絡索桂梧桐·詠別
蘭楚芳 南呂·四塊玉·風情
楊景賢 中呂·紅繡鞋·詠虼蚤
元好問 雙調·小圣樂
楊 果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
杜仁杰 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陳草庵 中呂·山坡羊·嘆世
庚天錫 雙調·蟾宮曲
滕 賓 中呂·普天樂
鄧玉賓 正宮·叨叨令
王伯成 中呂·陽春曲·別情
白 賁 正宮·鸚鵡曲
馮子振 正宮·鸚鵡曲 四首
珠簾秀 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
王實甫 中呂·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
鄧賓子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
鮮于必仁 雙調·折桂令
鄭光祖 正宮·寒鴻秋
曾 瑞 南呂·架玉郎帶感皇恩采茶歌 中呂·山坡羊·譏時 大石調·青杏子·騁懷
阿魯威 雙調·蟾宮曲·懷古
王元鼎 越調·憑欄人·閨怨
趙善慶 中呂·山坡羊 雙調·慶東原·泊羅陽驛 越調·憑欄人·春日懷古
馬謙齋 越調·柳營曲·嘆世 雙調·水仙子·詠竹 雙調·沉醉東風·自悟
睢景臣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周文質 雙調·落梅風 正宮·叨叨令·自嘆 越調·寨兒令
范居中 正宮·金殿喜重重·秋思(南北合套)
蘇彥文 越調·斗鵪鶉·冬景
劉時中 南呂·四塊玉 中呂·朝天子·邸萬戶席上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
顧德潤 中呂·醉高歌帶攤破喜春來·旅中
錢 霖 般涉調·哨遍·看錢奴
曹 德 雙調·清江引 雙調·沉醉東風·村居
呂止庵 仙呂·后庭花(一) 仙呂·后庭花(二)
李致遠 中呂·紅繡鞋·晚秋 越調·天凈沙·離愁 雙調·落梅風
張鳴善 中呂·普天樂·詠世 雙調·水仙子·譏時
楊朝英 雙調·水仙子 商調·梧葉兒·客中聞雨 雙調·水仙子·自足
查得卿 仙呂·寄生草·感嘆 越調·柳營曲·金陵故址 雙調·蟾宮曲·懷古
吳西逸 越調·天凈沙·閑題 雙調·蟾宮曲·紀舊
周 浩 雙調·折桂令·題《錄鬼薄》
王舉之 雙調·折桂令·贈胡存善
汪元亨 正宮·醉太平·警世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歸隱 雙調·沉醉東風·歸田
倪 瓚 黃鐘·人月圓 越調·小桃紅·秋江
常見的元曲古詩
繼唐詩、宋詞之后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
朝天曲
張養浩
柳堤,竹溪,日影篩金翠。
杖藜徐步近釣磯,看鷗鷺閑游戲。
農父漁翁,貪營活計,不知他在圖畫里。
對這般景致,坐的,便無酒也令人醉。
蟾宮曲·送春
貫云石
問東君何處天涯?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淡淡遙山,萋萋芳草,隱隱殘霞。
隨柳絮吹歸那答,趁游絲惹在誰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紗
醉太平·無題
無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壽陽曲·山市晴嵐
馬致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
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又添鋪翠。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天凈沙·春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仙呂]一半兒
關漢卿
碧沙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心忙要親。
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
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
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雙調]大德歌·秋
關漢卿
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普天樂·秋懷
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
西風驛馬,落月書燈。
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
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
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四塊玉·馬嵬坡
馬致遠
睡海棠,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亂。
不因這玉環,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何闌干。
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人月圓·山中書事
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元曲有哪些?
1、《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朝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話翻譯: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山坡羊·潼關懷古》
【作者】張養浩?【朝代】元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話翻譯: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于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依舊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3、《天凈沙·秋》
【作者】白樸?【朝代】元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白話翻譯: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4、《水仙子·詠江南》
【作者】張養浩?【朝代】元
一江煙水照晴嵐,
兩岸人家接畫檐,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
卷香風十里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
酒旗兒風外飐。
愛殺江南!
白話翻譯:
陽光照耀江水,騰起了薄薄的煙霧,兩岸人家彩繪的屋檐相連,畫梁相接。江面上荷花叢生秋光恬淡,看沙鷗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飛舞盤旋,家家珠簾里飄出香風。美麗的船只好像從天邊駛來,酒家的旗幟迎風招展。真讓人喜愛啊,江南!
5、《賣花聲·懷古》
【作者】張可久?【朝代】元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白話翻譯:
阿房宮內羅袖翻飛,歌舞升平;金谷園里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涂炭,讀書人只能一聲長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元曲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