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dāng)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詩)

傾此一生只為伊人2022-12-21 23:54歷史87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劜茇У臉犯卸嗌偈祝约安茇У臉犯卸嗌偈自妼?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丕與曹操、曹植并稱三曹,那么,曹丕在文學(xué)上都有哪些成就呢?

01

曹操作為一個杰出的詩人,是建安文學(xué)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其詩僅存二十余首,全部是樂府。以《薤露行》《蒿里行》為代表的詩作,描述了漢末戰(zhàn)亂和人民的疾苦;以《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詩作表現(xiàn)了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求賢如渴的寬闊胸襟,充滿積極進取的精神。

曹操不僅僅是政治軍事統(tǒng)帥,也是當(dāng)時文壇的領(lǐng)袖。

02

曹植才高八斗,就文學(xué)成就來說,是“三曹”中最突出的。其生活和創(chuàng)作以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稱帝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

其前期詩作《贈丁翼》《名都篇》《白馬篇》《薤露篇》等等,都表現(xiàn)了其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抱負。

其后期詩作《七哀》《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行》等等,表達了對自己懷才不遇,對政治上相互傾軋的憤懣和抗?fàn)幍乃枷搿?/p>

其詩不僅精神慷慨,而且藝術(shù)性很高,是建安文學(xué)杰出的代表,又是五言詩的奠基者。

03

相比于曹操和曹植,曹丕在文學(xué)上成就差得很多。

其由于宮廷生活的限制,在政治和思想上趨于保守,詩歌題材狹窄,缺乏風(fēng)力。現(xiàn)存詩約四十首,描寫游子思婦的居多。

其中,《雜詩》《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是比較好的作品。

《燕歌行》二首,描寫一個婦女在不眠的秋夜思念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其一尤為出色: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qiongqiong)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這首詩寫景抒情都很細膩,語言清麗,藝術(shù)上很成功。它是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詩。

梁肖子顯《南齊書.文學(xué)傳論》:“魏文之麗篆,七言之作,非此誰先?”

但他逐句押韻,說明七言形式還未成熟。

曹丕的風(fēng)格纖弱,沈德潛說:“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xí)矣。”是很中肯的評論。

而其所撰寫的《典論》是一部政治, 社會 ,道德,文化論集,是曹丕關(guān)于國家一系列大事的論文總集。但可惜的是,大多已經(jīng)失散。僅其中的《典論.論文》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文學(xué)專論,對后世研究當(dāng)時的文學(xué)思想,意義重大。

曹丕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不高,但他以太子,帝王的身份大力提倡文學(xué),對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曹操主要作品,萬里行、度關(guān)山、對酒、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詩20多首,反映末動亂 社會 與百姓苦難,詩20多首,部份記錄漢末董卓之亂混亂 歷史 。曹植,推動文人五言詩的發(fā)展,散文同樣具有情兼雅怨,豐富多樣,才華出眾,文采飛揚。著名文章有七哀詩、白馬篇、門有萬里客、洛神賦等,因文學(xué)上的造詣而與曹操、曹丕稱三曹。曹丕,于公元22年廢漢自立是魏武帝,詩形式多樣,有四、五、六、七言詩,多為抒發(fā)對人生感慨和人生哲理詩,游樂宴游詩。代表作品有典論、燕歌行、登城賦、陌上桑40余首,抒情意濃、含蓄深情的佳作。

提到三曹,就不得不提到建安文學(xué),很多人知道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實際上在建安七子之上,處于建安文學(xué)頂端的人物正是三曹。如果說到文學(xué)上的成就的話,成就最高的無疑是七步成詩的曹植,三曹之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也是曹植。 但要說到建安文學(xué)的領(lǐng)袖人物的話,則非曹丕莫屬,所謂領(lǐng)袖不是作品最多,而是影響最大,這不僅限于文學(xué)作品的影響,也包括對于建安文學(xué)發(fā)展的影響。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他哥哥曹昂去世之后,曹丕就成了爵位的繼承人。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繼承了爵位,并接受大漢“禪讓”,成為了魏國皇帝。這位開國之君在位時間并不長,只有五年零七個月。其政治追求也不同于曹操,他崇尚漢文帝的無為而治。當(dāng)時北方已經(jīng)統(tǒng)一,士族大家和豪強已經(jīng)和曹氏政權(quán)達成了一致,表示聽從指揮,因此曹丕就改變了曹操打壓士族大家,重用寒門子弟的做法,在政治上對于士族大家采取了妥協(xié)的策略。因此在政治和軍事上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xiàn), 最主要的軍事成就就是打壓青州、徐州的豪強勢力,進一步鞏固了北方的統(tǒng)一。在政治上,曹丕輕刑罰、薄賦稅,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算是一位政治上比較開明的君主,他自己也一直試圖將自己打造成明君的形象。

在文學(xué)造詣方面,曹丕在《典論·自敘》中,對于自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有過評價: “背歷五經(jīng)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當(dāng)然這里面有曹丕自夸其德的嫌疑,在陳壽所著的 《三國志-文帝本紀》中,說曹丕著作:“ 所勒成垂百篇 ”。說明曹丕的詩作頗豐,沒有前期的積累,想要提筆成文那是不可能的。 通過上述記載,我們了解到曹丕博覽群書、見識不凡、著作頗豐。

他的《典論》一書現(xiàn)存三篇,其中《論文》為重要的文學(xué)批判文獻。

重視文學(xué)是當(dāng)時一般的看法,但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發(fā)表這樣的議論又如此強調(diào),則可以說明他在提倡文學(xué)、鼓勵著述的用意。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展,離不開曹氏父子,尤其是曹丕的提倡和領(lǐng)導(dǎo)。 當(dāng)時很多文人被曹操所接納,在鄴城形成了一個文學(xué)集團,這個集團的頂端,是曹操高高在上,而曹植又年輕不足以服眾,因此建安文學(xué)集團的核心人物和領(lǐng)導(dǎo)者是曹丕。 曹操是提拔文人雅士們做官,曹丕和曹植則是和他們交朋友,曹丕重視他們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倡和鼓勵的作用更為明顯。

曹丕自己作詩更傾向于民歌化,在通俗語言的作用上更加努力,因此盡管才華不及曹植,但在建安文學(xué)的民歌化這一特點上,曹丕的詩作表現(xiàn)的十分突出。 不加雕飾、如同白話,是曹丕的詩作最突出的特點。

這些語言幾乎和漢樂府民歌的語言沒有分別,通過字面的意思,就很容易讓人理解,因此才會廣為流傳。

在詩作創(chuàng)新上,曹丕也走在了整個建安文學(xué)集團的最前面。 曹丕最出名的《燕歌行》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七言詩,當(dāng)時還沒有文人做這方面的嘗試,同時曹丕所創(chuàng)作的六言詩也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其他人當(dāng)時不過剛開始嘗試而已。詩作的形式多樣,是曹丕有別于他人的突出特征。

另外,曹丕的詩作中有很多描寫男女相戀和離別的題材,好像只要是言情的題目,曹丕都不肯放過,有的還是帶別人言情。

因此,曹丕文學(xué)成就盡管氣勢不如曹操,才思不及曹植,但對于建安文學(xué),起到了很好的領(lǐng)導(dǎo)作用,對建安文學(xué)的創(chuàng)新,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對于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

一個人的 歷史 ,一家之言。

子桓寫詩不如他爹和他弟,但子桓是很出色的評論家。

他寫的《典論》,有很多段我們都是要求背誦的。

最最最最重要的,《典論》是我國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

很可惜,丟失了很多。

現(xiàn)在只剩下《自敘》《論文》《論方術(shù)》三篇。

《典論》說起來有點陌生,但提到一些觀點一些詞,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對它一點也不陌生。

1、文人相輕

這個詞就出自《典論》,是子桓寫的。論文篇的第一句: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2、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也是子桓寫的。就是說各自以自己的長處,輕視別人的不足之處。

3、學(xué)無所遺

形容學(xué)識淵博,無所不曉。

4、辭無所假

寫文章時用詞有所創(chuàng)新,沒有因襲前人。

5、理不勝辭

指道理不能勝過文辭,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論,盡管文辭豐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6、貴遠賤近

重視相距遠者,輕視相隔近者。

7、向聲背實

聲:聲名,這里指虛名;背:違背。指向往聲名,背離實際。

這七個都是成語,全部出自子桓《典論·論文》。

除此之外,文氣論也是子桓正式提出的: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遺子弟。

后來兩晉直到明清,文氣論一直在發(fā)展,劉勰、陳子昂,韓柳,都是發(fā)展者。

子桓還深刻認識到文學(xué)的價值,他說: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樂榮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還有,建安七子的概念,就是從《文論》來的: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yīng)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xué)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不得不提的就是子桓的《燕歌行》,有記載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七言詩。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因為不了解,所以覺得曹丕沒有成就,說起來也真是替子桓難過呢。

此外,我還在這個問題下的其他回答中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有人竟然認為曹植不咋滴,說《洛神賦》也就一個“凌波微步”,煮豆燃豆萁不過是打油詩……

《洛神賦》被世人記住的,不僅僅一個段譽會的武功凌波微步。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輕云蔽月,流風(fēng)回雪,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

很著名的一句詩: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出自子建的《白馬篇》。

總得來說,不讀書真可怕。更可怕的是,他還覺得自己睥睨全天下。

-----------丸------------

文:祁門小謝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到漢末一直是儒家思想為主流。東漢末年適應(yīng)于 社會 的變化,除儒家之外,法家、兵家、名家、縱橫家等各派思想又都有所發(fā)展,這是一個思潮奔涌的時代。

漢末三國時期的建安文學(xué)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重要部分,建安文學(xué)以魏國為主,而曹氏父子三人除了愛好文學(xué)、招攬文人之外,自己本身就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者。建安文學(xué)廣泛接納 社會 現(xiàn)實承繼漢樂府,是現(xiàn)實主義流派的發(fā)展高潮。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評價建安文學(xué)時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fēng)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這就是后來所謂的“建安風(fēng)骨”。漢末喜評文學(xué)之風(fēng)氣,表現(xiàn)文學(xué)之精神。正是曹丕提出“文以氣為主”,倡導(dǎo)當(dāng)時文學(xué)之抒情化、個性化。

曹操外定武功,內(nèi)興文學(xué),是建安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曹操以樂府歌辭反映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雄主壯志和堅強進取,其作品中滿是慷慨悲歌的抒情氣息。曹操的詩與文都是簡潔樸素,不再像漢代的宏文大賦那么鋪張堆砌,在質(zhì)樸的文筆中帶著氣魄與鋒芒。

三曹中的曹植則是建安時人最負盛名的作家,其作品中流露出非凡的才華,詩、文、賦具全。鐘嶸《詩品》說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和靈氣。曹植的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同時代的作家中表現(xiàn)出超凡的藝術(shù)氣質(zhì)比如說貼切的比喻、精致的詞藻等等。

曹丕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七言詩作者。他的作品《燕歌行》是誕生于漢代舊樂府題目之上,新起形式,逐句押韻的一種新的形式,即七言詩。曹丕善作詩而且寫情動人,善作文而既通俗又清麗。三曹之中唯有曹丕寫了一部文藝理論著作《典論》,這是現(xiàn)存最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曹丕把文學(xué)的地位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典論*論文》中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這對文學(xué)的興盛起到了很重要的推進作用。

曹丕雖然沒有曹植的天賦與才華,沒有曹植的骨氣奇高、辭采華茂,但曹丕對于文學(xué)之深刻認識遠勝于曹植。

魏晉南北朝時期,屬于時局比較動蕩的一個時期,而這個時期的文學(xué)也表現(xiàn)出了動蕩時期文學(xué)的特點,這個時期的文學(xué),我們稱之為建安文學(xué),說起建安文學(xué),最有名的莫過于建安七子和三曹,以及代表建安時期整個 社會 ,審美,文學(xué)等的“建安風(fēng)骨”,建安時期的文學(xué)對以后文學(xué)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時期的文人也大都彰顯出他們獨立的人格特征,人的 情感 表達也有了更加多樣化的特色。

三曹主要是指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魏晉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樣也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心有濟世安民的情懷,所以詩歌也具有豪邁雄壯的特點。同為三曹的兩兄弟曹丕和曹植卻不具有這樣的特點,二人風(fēng)格趨于文雅,曹丕文武雙全,曹植天賦則多表現(xiàn)在文學(xué)這一方面,而本文則著重說下曹丕,根據(jù)《三國志》記載曹丕八歲就能寫文章,具有很大的天賦,博古通今,經(jīng)史子集全都精通,善騎射好擊劍,他自己也在《典論論文》中說“八歲而能騎射,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jīng)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三曹他們雖然不是純正的文人,但是他們對于文字的熱愛,對于文學(xué)的熱愛,為建安文學(xué)的發(fā)展和在文學(xué)史上的影響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前面說到曹丕會射箭善屬文,文武雙全,但是和曹操古直悲涼的文風(fēng)不同,他心思細膩,是個文藝男青年。思維比較縝密,行文做事等各方面也都比較細心,這樣的性格也適合他繼承父位。

曹丕在詩賦方面具有極高的天賦,他的詩賦文風(fēng)委婉細膩,像他的五言詩《十五》“登山而遠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余尺。眾草之盛茂。華葉耀人目。五色難可紀。雉雊山雞鳴。虎嘯谷風(fēng)起。號羆當(dāng)我道。狂顧動牙齒。”雖不及曹操“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這般豪邁悲壯,但是詩文流暢委婉,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特點。他的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的創(chuàng)作也代表詩歌的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而他的七言詩《燕歌行》雖然僅存兩首,但是卻是文學(xué)史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也被稱為七言詩之祖。

說起曹丕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不得不說的當(dāng)屬于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的第一部著作《典論論文》代表著曹丕文學(xué)思想的正式形成,也說明了魏晉時期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有了獨立的思想意識,標(biāo)志著文學(xué)自覺時代的到來。

以上說明曹植在建安時期,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曹丕與曹操、曹植雖然并稱三曹,但是相對于曹操和曹植在文學(xué)作品上的高產(chǎn)出,以及部分代表作的高光表現(xiàn),曹丕顯得并沒有那么突出,世人記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政治成就。

然而既然能夠與曹操、曹植并稱為三曹,那么曹丕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jīng)傳,通曉諸子百家學(xué)說。曹丕在文學(xué)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詩歌、散文、賦和文學(xué)理論等方面。

詩歌

詩歌主要代表作有《燕歌行》,《燕歌行》是曹丕自創(chuàng)的擬燕地歌曲,是中國現(xiàn)存較早的七言詩;而他的五言和樂府詩也同樣清綺動人,現(xiàn)存詩約四十首。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jù)考證寫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桓期間,采用樂府體裁,開創(chuàng)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zhàn)亂流離的現(xiàn)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nèi)心的怨憤和惆悵。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jié)婉約,情致流轉(zhuǎn),被王夫之盛贊“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而尤以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這兩句最為經(jīng)典。

曹丕的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致,回環(huán)往復(fù),是描寫男女愛情和游子思婦題材的個中能手。

散文

散文方面,其中詔有七十五篇(包括殘文)、書有三十七篇(包括殘文)、令有二十六篇(包括殘文)、論有六篇、策有四篇、序有四篇、表文有三篇、銘有三篇、連珠有三篇、策文二篇、議有一篇、教有一篇、誄有一篇、祝有一篇、制有一篇、其它類散文八篇,各體制的散文總數(shù)有一百七十六篇之多,可謂佳作甚多。

曹丕的散文體制全面、涉獵廣泛、內(nèi)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將心緒與情愁,敘寫于字里行間。同時能突破體制的約束,抒情懷于筆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細膩而敏感的心靈感悟,處處流露出語切情真、徘徊動情之語,常常能觸動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譽為“美辭”之文,行情風(fēng)格濃厚。

曹丕所創(chuàng)作的賦總計二十八篇,以抒情和詠物為主。在體制方面,一改漢賦的鴻篇巨幅,改為短小精悍的行情小賦。其賦作內(nèi)容以真情的筆觸,觸摸到 社會 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個體的喜怒哀樂帶入行情小賦之中,賦的內(nèi)容涵蓋生活紀實、行寫情懷以及體物感物。曹丕的詩歌筆法影響著其賦的風(fēng)貌,詩體之賦為其賦作品的特點,具有明顯的標(biāo)志性意義。

文學(xué)理論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xué)理論與批評著作,寫于曹丕為魏太子時,文中要點有:

①評價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的文風(fēng)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說法來源于此;

③肯定文學(xué)的 歷史 價值,“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曹丕是三國時期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lǐng)袖,對“建安文學(xué)”的精神架構(gòu)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風(fēng)骨”對后世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曹丕的文學(xué)風(fēng)格以貼近生活、 情感 豐富、言語樸實無華為主要特點。曹丕本身具有極高的文學(xué)天賦,但是因為在與曹植競爭皇位的過程屬于勝方,所以世人皆以為曹丕無情無義,皆忽略了曹丕的文學(xué)天賦以及極高的文學(xué)成就 。

曹丕的文學(xué)成就主要分為 詩、賦、文、理論 四大方面。下面主要介紹:

(劇照)

一:詩詞方面

曹丕在詩詞頗有建樹,七言詩、五言詩以及樂府詩剛?cè)岵瞄L描寫男女情愛,征夫怨婦體裁的詩。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細膩動人, 《詩品》評論曹丕的詩直率就像說話一樣,使人能夠直觀的體味詩詞中所蘊含的 情感 。而且曹丕寫有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的一篇七言詩--《燕歌行》,并且曹丕對七言詩的推廣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所以曹丕敢于創(chuàng)作不同題材的詩詞,其詩詞 探索 能力與其為政能力不相上下。

二:賦

賦體裁盛行于漢朝,辭藻華麗鋪張陳述。但是, 曹丕所寫的賦一改漢賦巨大的規(guī)模,丕賦短小精悍,同樣以描寫現(xiàn)實生活為主,感情真摯動人,言語樸素。 曹丕現(xiàn)存有賦二十八篇,主要以抒情詠懷,或者描寫事物如《柳賦》《槐賦》。總體來講,曹丕的賦以情懷為主如《寡婦賦》《永思賦》,緊密貼近現(xiàn)實生活如《出獵賦》《登臺賦》,貼近時代的發(fā)展。

(登臺賦原文)

三:文章、理論

曹丕肯定了文章的價值 ,并且曹丕的文章散文尤其出色, 主張“文以氣為主”, 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向使曹丕寫作散文時總是將自己的感情束縛在字里行間之中,用散文體現(xiàn)出自己的感情。而且曹丕對文章的體裁和特征進行了總體概括,使散文具有章法。曹丕傳有數(shù)量及其豐富的散文,包括殘文詔有七十五篇,書有三十七篇,令有二十六篇等等。文章寫作方向非常廣闊。但是, 曹丕的散文主要以描寫 情感 為主,筆法細膩,角度新穎。曹丕在詩詞歌賦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細膩的感情與深情無一例外的表現(xiàn)在文章之中。

所以綜上所述,曹丕在詩詞歌賦文學(xué)以及文學(xué)理論都具有非常之高的造詣,曹丕的細膩 情感 以及樸實無華的寫作手法在他的文學(xué)作品中都有所展現(xiàn)。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除了建安七子,三曹也是建安文學(xué)的風(fēng)云人物。

曹操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等句,小兒皆能口誦,他的《龜雖壽》,讀來讓人慷慨激昂。曹植的《洛神賦》讓人心向往之,《銅雀臺賦》讀來抑揚頓挫,美不勝收。

似乎曹丕在文學(xué)上就遜色多了。

然而曹丕的文學(xué)之才并非浪得虛名,相比于父親和兄弟,他的文學(xué)才華似乎黯然失色,是因為他的長處不在詩歌,而詩歌,在文學(xué)體裁中較易傳播,受眾面廣。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中有“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句,頗顯其柔腸。他的《秋胡行》中“堯任舜禹。當(dāng)復(fù)何為。百獸率舞。鳳凰來儀”語,又具人君之風(fēng)。

曹丕的詩歌才能被其父、其弟掩蓋。但他的文學(xué)論述之著《典論》卻大放光芒。

《典論》是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較早出現(xiàn)的一篇文學(xué)專論,也是漢魏文學(xué)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它論述了文學(xué)批評的態(tài)度、作家的個性與作品的風(fēng)格、文體的區(qū)分、文學(xué)的價值等頗為重要的問題。

在《典論·論文》中,曹丕通過比較分析研究了文學(xué)和其他著作的區(qū)別,研究了文體對風(fēng)格的要求,從而第一次提出了文體論。

曹丕還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圖解決文學(xué)發(fā)展中的一些共同問題,盡管他對這些問題旳解答還比較簡單,但他啟發(fā)后來的作家、批評家繼續(xù) 探索 解答這些問題的先驅(qū)之功是不能埋沒的。

故爾,若不單論詩歌之才,曹丕在文學(xué)上的貢獻也是深遠的。

也許,曹丕若不為人君,估計也會出產(chǎn)更多精彩文章,然而,帝王之業(yè)畢竟不能專主詩詞之道,這也許是曹丕之所以為君,曹植之所以為王的必然吧。

曹丕作為三曹之一,在文學(xué)領(lǐng)域有諸多貢獻,他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組織者,他的文學(xué)理論為中國文學(xué)史開辟了新的一頁,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對唐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逐一介紹。

一、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組織者

鄴下文人集團是曹操羅致創(chuàng)立的,但曹丕和曹植因其地位和才華也起到了核心作用和實際組織的作用。曹丕和曹植都曾經(jīng)談?wù)摻ò财咦樱瑥乃麄兊闹骺梢钥闯觯茇咦拥年P(guān)系較之曹植與七子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曹丕在給吳質(zhì)的信中曾提及他們一起吟詩作對、游玩出行,諸子也有言其當(dāng)時同曹丕通宵達旦在一起賦詩的,例如劉楨曾作了四首《贈五官中郎將詩》。為了紀念七子,曹丕親自“撰其遺文,都為一集”。他說,在編纂七子遺文時,“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此言亦當(dāng)是其真實心情的寫照。曹丕在這個過程對七子的文集做出了詳細的對比和評價,進而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自己的文學(xué)理論,可以說,七子之文得曹丕之力而流傳不失,曹丕因七子之文成其文學(xué)理論。

二、理論創(chuàng)建

曹丕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早從事文學(xué)評論的人,開創(chuàng)中國文學(xué)批判史的先河,他的《典論》是中國 歷史 上最早的文學(xué)理論專著。他的文學(xué)理論有這么幾個比較有代表性:

1、審己以度人

曹丕深知文人的弱點,提出“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這個著名理論,曹丕認為文學(xué)批評的重要前提是評者必須克服文人相輕的毛病,審己度人,客觀地認識別人的著作。曹丕認為自己正是以這種態(tài)度避免了“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避免了“暗于自見,謂己為賢”,因而能對七子做出恰當(dāng)評價。

2、文非一體

文非一體即:

講的是文章的 社會 屬性是一樣的,但體裁、形勢卻是多樣的。“本同”就是本質(zhì)相同,為文的目的相同,如其所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強調(diào)“末異”是為了說明在藝術(shù)上不能用一個標(biāo)準(zhǔn)要求或批評不同的體裁的文章。

3、文以氣為主

文章風(fēng)格,人各不同,自然形成,不能強求一律,曹丕把中國哲學(xué)領(lǐng)域的氣的概念引入文學(xué)批評,提出文氣的概念,從而賦予文學(xué)以風(fēng)格的要求。

4、高揚文章的功能

曹丕在典論曾提及:

這里從兩個方面談及文章的 歷史 作用:一是對國家來說,把寫好文章提到了“經(jīng)國之大業(yè)”的高度;二是對個人來說,把寫好文章視為“不朽之盛事”,因為人的壽命、富貴皆有一定的限數(shù),而文章卻是長久流傳的,所謂“建安文章千古在,王侯霸業(yè)成枯骨”。

三、對七言詩的發(fā)展

在漢魏時期,七言佳作以曹丕為先,清代著名文學(xué)家王士禎曾說曹丕的《燕歌行》系“唐作者之所本也”,陳祚明更稱《燕歌行》“七言一句一韻體”,認為“后人作七古,句句用韻,須效此法”、可見,曹丕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七言律詩的奠基人。

樂府曲名都有什么?

什么是樂府?

樂府原是漢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由于專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樂府”代稱入樂的民歌俗曲和歌辭。樂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正式設(shè)立樂府,其任務(wù)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樂府詩對中國古代詩歌樣式的嬗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xiàn)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渡。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詩歌樣式的變革往往和流行樂曲的聲調(diào)有關(guān)。兩漢樂府詩最初是配樂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詩體形式上不同于《詩經(jīng)》的四言句,既是詩歌本身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也有樂曲的因素發(fā)揮作用。

漢代樂府詩歌的曲調(diào)來源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土各地的樂曲外,還有來自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鼓吹曲辭收錄的鐃歌18首就是配合北狄西域之樂演唱的。鼓吹曲本是軍中用樂,來自北方少數(shù)民族。它的曲調(diào)和中土音樂有很大差異,因此,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詩也就和中土常見的體式明顯不同。現(xiàn)存鐃歌18首各篇均是雜言,和其他樂府詩迥然有別,是詩歌形式發(fā)生的重大變化。

對樂府詩體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樂曲除楚聲和北狄西域樂外,還有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謠。僅以西漢而言,惠帝時戚夫人所唱的《舂歌》,六句中有五句是五言。李延年為武帝演唱的“北方有佳人”四句歌詩,有三句是五言,第三句去掉調(diào)節(jié)語氣的“寧不知”三字,也變成五言句。成帝時長安流傳的《尹賞歌》、《邪徑敗良田》歌謠,都已經(jīng)是標(biāo)準(zhǔn)的五言詩。西漢樂府廣泛搜集各種歌謠,其中必有相當(dāng)比重的五言詩。這些五言歌謠在形式上不同于傳統(tǒng)的四言詩,引起文人濃厚的興趣,并且親自模仿擬作,因此,東漢開始有較多的文人五言詩。從西漢五言歌謠到樂府五言詩,再到文人五言詩,這是早期五言詩發(fā)展的基本軌跡。

在六朝,更明確地把“樂府”和“古詩”相對并舉,以區(qū)別入樂的歌辭和諷誦吟詠的徒詩這兩類詩歌體裁。宋、元以后,“樂府”又被借作詞、曲的一種雅稱。新樂府是唐朝詩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

曹丕最著名的作品是?

曹丕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

《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于《相和歌》中的《平調(diào)曲》,這個曲調(diào)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jù)說就是曹丕開創(chuàng)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chuàng),所以后人多學(xué)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diào)做閨怨詩。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jīng)傳,通曉諸子百家學(xué)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jié)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tǒng)治,建立魏國。

曹丕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fù)漢朝在西域的建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xué),于詩、賦、文學(xué)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dāng)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文學(xué)批評專論作品。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葬于首陽陵。

曹丕詩歌上有哪些成就?

曹丕是中國三國時代杰出的詩人。其《燕歌行》(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jié)和諧,把人物情感表現(xiàn)得纏綿緋惻,凄婉動人。這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詩,雖然它句句用韻,還存在用韻單調(diào)的缺點,但是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胡應(yīng)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xiàn)存詩約四十首。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致,回環(huán)往復(fù),是描寫男女愛情和游子思婦題材的個中能手。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jù)考寫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采用樂府體裁,開創(chuàng)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zhàn)亂流離的現(xiàn)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nèi)心的怨憤和惆悵。

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jié)婉約,情致流轉(zhuǎn),被王夫之盛贊“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曹丕的一些為后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dān)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

曹丕所作的全部詩詞

【短歌行】

〖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云。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遺令。使節(jié)朔奏樂。魏文制此辭。自撫箏和歌。歌者云。貴官彈箏。貴官即魏文也。此曲聲制最美。辭不可入宴樂。〗

仰瞻帷幕。俯察幾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靈倏忽。棄我遐遷。靡瞻靡恃。泣涕連連。呦呦游鹿。銜草鳴麑。翩翩飛鳥。挾子巢棲。我獨孤煢。懷此百離。憂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發(fā)。生一何早。長吟永嘆。懷我圣考。曰仁者壽。胡不是保。(六解○樂府云。右一曲魏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顧炎武日知錄曰:近日盛行詩歸一書。)

尢為妄誕。魏文帝短歌行。長吟永嘆。思我圣考。圣考謂其父武帝也。(改為圣老。評之曰圣老字奇。)

【秋胡行二首】〖《詩紀》云。第一首一作歌魏德。第二首一作浮萍篇。〗

堯任舜禹。當(dāng)復(fù)何為。百獸率舞。鳳凰來儀。得人則安。失人則危。唯賢知賢。人不易知。歌以詠言。誠不易移。鳴條之役。萬舉必全。明德通靈。降福自天。(○《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六。廣《文選》十三。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

泛泛綠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隨風(fēng)靡傾。芙蓉含芳。菡萏垂榮。朝采其實。夕佩其英。采之遺誰。(《類聚》作誰遺。)所思在庭。雙魚比目。鴛鴦交頸。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類聚》作青陽。)知音識曲。善為樂方(《詩紀》云。有美四句又見善哉行。○《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六。又廣《文選》八作歌魏德詩。《詩紀》十二。○逯案。《詩紀》依據(jù)廣《文選》注云一作歌魏德詩。非也。樂儲詩集於秋胡行題下引樂府解題曰:后人哀而賦之。為秋胡行。廣題曰:曹植秋胡行。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與文帝之辭同也云云。則兩書乃謂曹氏兄弟皆以舊題填新辭。其不取秋胡事者同。非言曹丕所作亦歌魏德也。廣《文選》題為歌魏德詩。本是妄作。《詩紀》不應(yīng)注一作某某而不言所本也。又有美四句分見兩詩。而善哉行篇似較完整。蓋樂府以聲曲為主。歌辭可以割裂拼湊。故此計以有美四句作為全篇結(jié)尾。)

【善哉行二首】〖《詩紀》云。一曰擬作。○逯案。第一首《類聚》作苦哉行。六臣本《文選》注云。五臣作苦哉行。〗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溪谷多風(fēng)。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憂來無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如馳。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轉(zhuǎn)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qū)。聊以忘憂。(六解樂府云。右一曲魏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文選》二十七。《樂府詩集》三十六。文章正宗二十九。《詩紀》十二。又《類聚》四十一作苦哉行。引饑、衣、枝、之、馳、舟、游七韻。《文選》十三月賦注引衣一韻。十八懷舊賦注作古樂府。引壘一韻。)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腸。知音識曲。善為樂方。哀弦微妙。清氣含芳。流鄭激楚。度宮中商。感心動耳。綺麗難忘。離鳥夕宿。在彼中洲。延頸鼓翼。悲鳴相求。眷然顧之。使我心愁。嗟爾昔人。休以忘憂。(○《樂府詩集》三十六。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又《類聚》四十一引陽、方、商、忘四韻。杜公瞻編珠二作魏武帝樂府詩。引商、忘二韻。)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鳴云間。月盈則沖。華不再繁。古來有之。嗟我何言。(《詩紀》云。明帝步出夏門行中八句與此同。○《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七。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煌煌京洛行】

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大憤不收。褒衣無帶。多言寡誠。只令事敗。蘇秦之說。六國以亡。傾側(cè)賣主。車裂固當(dāng)。賢矣陳軫。忠而有謀。楚懷不從。禍卒不救。禍夫吳起。智小謀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謂得臣。峨峨仲連。齊之高士。北辭千金。東蹈滄海。(五解樂府云。右一曲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九。廣《文選》十二。《詩紀》十二。又《類聚》四十二引人、臣、士海四韻。又《文選》十八笙賦注作桃園行。引長、行二韻。)

【釣竿行】

東越河濟水。遙望大海涯。釣竿何珊珊。魚尾何{?徒}々。行路之好者。芳餌欲何為。(○藝文《類聚》四十一。《詩紀》十二。)

【十五】

登山而遠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馀尺。眾草之盛茂。華葉耀人目。五色難可紀。雉雊山雞鳴。虎嘯谷風(fēng)起。號羆當(dāng)我道。狂顧動牙齒。(○《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二十七。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猛虎行】

與君媾新歡。托配於二儀。充列于紫微。長降焉可知。梧桐攀鳳翼。云雨散洪池。(○《類聚》十一。《樂府詩集》三十一。《詩紀》十二。)

【善哉行】〖《詩紀》云。《初學(xué)記》載第一解。題云於講堂作。〗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悲弦激新聲。長笛吐清氣。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寥寥高堂上。涼風(fēng)入我室。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比翼翔云漢。羅者安所羈。沖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五解樂府云。右一曲魏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六。《詩紀》十二。又《書鈔》五十一及一百十引氣一韻。又《初學(xué)記》十四作於講堂作。引醉、氣二韻。)

【同前】〖《詩紀》云。藝文《類聚》作銅雀園詩。〗

朝游高臺觀。夕宴華池陰。大酋奉甘醪。狩人獻嘉禽。齊倡發(fā)東舞。秦箏奏西音。有客從南來。為我彈清琴。五音紛繁會。拊者激微吟。淫魚乘波聽。踴躍自浮沉。飛鳥翻翔舞。悲鳴集北林。樂極哀情來。寥亮摧肝心。清角豈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五解樂府云。右一曲魏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六。《詩紀》十二。又《書鈔》一百一、一百七引音一韻。《類聚》二十八作銅雀園詩。引陰、禽、音、林、心五韻。《文選》三十一代君子有所思注及雜體詩注并作東門行。引陰一韻。又廣《文選》九所引與藝文《類聚》同。)

【折楊柳行】〖《詩紀》云。藝文作游仙詩。古樂府作長歌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輕舉乘浮云。倏忽行萬億。流覽觀四海。茫茫非所識。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王喬假虛辭。赤松垂空言。達人識真?zhèn)巍S薹蚝猛齻鳌W纺钔攀隆|憒千萬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觀。(四解樂府云。右一曲魏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七。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又《類聚》七十八作游仙詩。引極、食、色、翼、億、識六韻。《文選》二十二宿東園注引極、食、色、翼四韻。《初學(xué)記》五作登山望遠詩。引極、食二韻。《白帖》九引色一韻。舊《唐書》九十五、《御覽》九百八十四并引極、食、色、翼四韻。《御覽》四十五、寰宇記五十五并引食一韻。廣《文選》九作游仙詩。引極、食、色、翼、億、識六韻。)

【燕歌行二首】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悟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詩紀》云。晉樂所奏。分七解。○逯案。《宋書》及《樂府詩集》此篇前六解皆兩韻一解。○《宋書》樂志。《文選》二十七。玉臺新詠九。《樂府詩集》三十二。《詩紀》十二。又《類聚》四十二引涼、霜、腸、方、忘五韻。《初學(xué)記》三引涼、霜二韻。)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憂獨不嘆。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耿耿優(yōu)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云間。飛鸧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詩紀》云。晉樂所奏。分六解。又云。此首文互異者。并以《宋書》為正。樂府云。右一曲本辭。○玉臺新詠九。《樂府詩集》三十二。《詩紀》十二。又《初學(xué)記》十五引難、漫、言、還四韻。)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書浮云往不還。涕零兩面毀形顏。

誰能懷憂獨不嘆。耿耿優(yōu)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心肝。悲風(fēng)清厲秋氣寒。羅帷徐動經(jīng)秦軒。仰戴星月觀云間。飛鳥晨鳴。聲氣可憐。留連懷顧不自存。(六解樂府云。右一曲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二。《詩紀》十二。)

【臨高臺】

臨臺行高。高以軒。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黃鵠往且翻。行為臣。當(dāng)盡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歲。宜居此宮。鵠欲南游。雌不能隨。我欲躬銜汝。口噤不能開。我欲負之。毛衣摧頹。五里一顧。六里徘徊。(《詩紀》云。此曲三段辭不相屬。鵠欲南游以下乃古辭飛鵠行也。○《類聚》四十二作臨主臺行。《樂府詩集》十八。廣《文選》十二。《詩紀》十二。又《文選》二十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注作古辭。引頹一韻。)

【陌上桑】

棄故鄉(xiāng)。離室宅。遠從軍旅萬里客。披荊棘。求阡陌。側(cè)足獨窘步。路局苲。虎豹嗥動。雞驚禽失。群鳴相索。登高山。奈何蹈盤石。樹木叢生郁差錯。寢蒿草。蔭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單。稍稍日零落。惆悵竅自憐。相痛惜。(樂府云。右一曲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二十八。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秋胡行】〖《詩紀》云。一作佳人期。〗

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嘉肴不嘗。旨酒停杯。寄言飛鳥。告余不能。俯折蘭英。仰結(jié)桂枝。佳人不在。結(jié)之何為。從爾何所之。乃在大海隅。靈若道言。貽爾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踟躕。佳人不來。何得斯須。(○《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六。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上留田行】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與粱。上留田。貧子食糟與糠。上留田。貧賤亦何傷。上留田。祿命懸在蒼天。上留田。今爾嘆息將欲誰怨。上留田。(○《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八。《文選》補遺三十四。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大墻上蒿行】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群類隨大風(fēng)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四時舍我驅(qū)馳。今我隱約欲何為。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我今隱約欲何為。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溫暖。

夏當(dāng)服綺羅輕涼。行力自苦。我將欲何為。不及君少壯之時。乘堅車。策肥馬良。上有滄浪之天。今我難得久來視。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保不恣意遨游。從君所喜。帶我寶劍。今爾何為自低昂。悲麗平壯觀。白如積雪。利如秋霜。駁犀標(biāo)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兇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吳之辟閭。越之步光。楚之龍泉。韓有墨陽。苗山之鋌。羊頭之鋼。知名前代。咸自謂麗且美。曾不如君劍良。綺難忘。冠青云之崔嵬。纖羅為纓。飾以翠翰。既美且輕。表容儀。俯仰垂光榮。宋之章甫。齊之高冠。亦自謂美。蓋何足觀。排金鋪。坐玉堂。風(fēng)塵不起。天氣清涼。奏桓瑟。舞趙倡。女娥長歌。聲協(xié)宮商。感心動耳。蕩氣回腸。酌桂酒。鲙鯉魴。與佳人期為樂康。前奉玉卮。為我行觴。今日樂不可忘。樂未央。為樂常苦遲。歲月逝。忽若飛。何為自苦。使我心悲。(○《樂府詩集》三十九。《詩紀》十二。又《書鈔》百二十二作魏文帝歌。引昂、央、祥三韻及昂、霜二韻。《文選》三十九七命注引我?guī)чL寶劍。光白如秋霜二句。)

【艷歌何嘗行】

〖《詩紀》云。《宋書》作古辭。樂府作文帝。○逯案。古今樂錄引王僧虔技錄云。艷歌何嘗行。歌文帝何嘗、古白皓二篇。知此為魏文帝作。〗

何嘗快。獨無憂。但當(dāng)飲醇酒。炙肥牛。長兄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小弟雖無官爵。鞍馬馬反々。往來王侯長者游。但當(dāng)在王侯殿上。快獨摴蒲六博。對坐彈棋。男兒居世。各當(dāng)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觸抵。寒苦常相隨。忿恚安足諍。吾中道與卿共別離。約身奉事君。禮節(jié)不可虧。上慚滄浪之天。下顧黃口小兒。奈何復(fù)老心皇皇。獨悲誰能知。(樂府云。少小下為趨。前為艷。又云。右一曲晉樂所奏。○《宋書》樂志作古詞。《樂府詩集》三十九。廣《文選》十三。《詩紀》十二。)

【月重輪行】

三辰垂光。照臨四海。煥哉何煌煌。悠悠與天地久長。愚見目前。圣睹萬年。明暗相絕。何可勝言。(○《類聚》四十二。《樂府詩集》四十。《詩紀》十二。)

【飲馬長城窟行】

浮舟橫大江。討彼犯荊虜。武將齊貫錍。征人伐金鼓。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發(fā)機若雷電。一發(fā)連四五。(○《類聚》四十一。《樂府詩集》三十八。《詩紀》十二。又《書鈔》百二十五作魏明帝武平謂歌詩。引弩、五二韻。)

【董逃行】

晨背大河南轅。跋涉遐路漫漫。師徒百萬嘩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御覽》三百三十九。)

【折楊柳行】

端居若無悰。駕游博望山。(○《文選》二十一謝眺游東園詩注。)

【詩】

【黎陽作詩三首】

朝發(fā)鄴城。夕宿韓陵。霖雨載涂。輿人困窮。載馳載驅(qū)。沐雨櫛風(fēng)。舍我高殿。何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載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時。唯天所贊。我獨何人。能不靖亂。(○《類聚》五十九。廣《文選》九。《詩紀》十二。)

殷殷其雷。蒙蒙其雨。我徒我車。涉此艱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轔轔大車。載低載昂。嗷嗷仆夫。載仆載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類聚》五十九。廣《文選》九。《詩紀》十二。)

千騎隨風(fēng)靡。萬騎正龍驤。金鼓震上下。干戚紛縱橫。白旄若素霓。丹旗發(fā)朱光。追思太王德。胥宇識足臧。經(jīng)歷萬歲林。行行到黎陽。(○《類聚》五十九。《詩紀》十二。○逯案。《類聚》此為第一首。在上兩首前。《詩紀》倒以五言編在四言后。故列此為第三首。)

【於譙作詩】

清夜延貴客。明燭發(fā)高光。豐膳漫星陳。旨酒盈玉觴。弦歌奏新曲。游響拂丹梁。馀音赴迅節(jié)。慷慨時激揚。獻酬紛交錯。雅舞何鏘鏘。羅纓從風(fēng)飛。長劍自低昂。穆穆眾君子。和合同樂康。(○《詩紀》十二。《書鈔》百六引陽、揚二韻。《初學(xué)記》十四引光、觴、梁、揚、鏘、昂六韻。又引光、觴二韻。又十五引梁、揚二韻。)

【孟津詩】

良辰啟初節(jié)。高會構(gòu)歡娛。通天拂景云。俯臨四達衢。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區(qū)。清歌發(fā)妙曲。樂正奏笙竽。曜靈忽西邁。炎景繼望舒。翊日浮黃河。長驅(qū)旋鄴都。(○《詩紀》十二。《類聚》二十八作在孟津詩。引娛、竽、舒、都四韻。七十三引娛、區(qū)二韻。《初學(xué)記》十四引娛、衢、區(qū)三韻。)

【芙蓉池作詩】

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驚風(fēng)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文選》二十七。《詩紀》十二。又《類聚》九、《御覽》五百九十二并引園、川、天、間、年五韻。)

【於玄武陂作詩】

兄弟共行游。驅(qū)車出西城。野田廣開辟。川渠互相經(jīng)。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聲。菱芡覆綠水。芙蓉發(fā)丹榮。柳垂重蔭綠。向我池邊生。乘渚望長洲。群鳥歡嘩鳴。萍藻泛濫浮。澹澹隨風(fēng)傾。忘憂共容與。暢此千秋情。(○古詩類苑十五。《詩紀》十二。又《類聚》九、廣《文選》十并引城、經(jīng)、聲、榮、生、鳴、傾七韻。)

至廣陵於馬上作詩(《詩紀》云。外編云廣陵觀兵。)

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將懷暴怒。膽氣正縱橫。誰云江水廣。一葦可以航。不戰(zhàn)屈敵虜。戢兵稱賢良。古公宅岐邑。實始剪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充國務(wù)耕殖。先零自破亡。興農(nóng)淮泗間。筑室都徐方。量宜運權(quán)略。六軍咸悅康。豈如東山詩。悠悠多憂傷。(○魏志文帝紀注引魏書。《御覽》五百九十一。廣《文選》十。《詩紀》十二。又《類聚》五十九引湯、光、航、良四韻。)

【雜詩二首】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fēng)涼。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fēng)長嘆息。斷絕我中腸。(○《文選》二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詩紀》十二。又《類聚》二十七作魏文帝詩。引涼、佯、光、鄉(xiāng)、梁五韻。○逯案。李善本《文選》四注此《詩》曰:集云枹中作。下篇云於黎陽作。)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fēng)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xiāng)。安得久留滯。棄置勿復(fù)陳。客子常畏人。(○《文選》二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事類賦《云賦》注。《詩紀》十二。又《御覽》八、杜公瞻編珠一并引蓋一韻。)

【於明津作詩】

遙遙山上亭。皎皎云間星。遠望使心懷。游子戀所生。驅(qū)車出北門。遙望河陽城。(《詩紀》云。古辭長歌行與此同。后有六句曰:凱風(fēng)吹長棘。夭夭枝葉傾。黃鳥飛相追。咬咬弄音聲。佇立望西河。泣下沾羅纓。○逯案。后六句亦當(dāng)為魏文帝作。應(yīng)補入。《樂府詩集》所稱古辭。未必全為漢詩也。○《類聚》二十七。《詩紀》十二。)

【清河作詩】

方舟戲長水。湛澹自浮沉。弦歌發(fā)中流。悲響有馀音。音聲入君懷。凄愴傷人心。心傷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為晨風(fēng)鳥。雙飛翔北林。(○玉臺新詠二。廣《文選》九。《詩紀》十二。又藝文《類聚》二十八作於清河作。引沉、音二韻。)

【代劉勛妻王氏雜詩】

〖《詩紀》云。玉臺以為王宋自作。今從藝文作魏文帝。〗

王宋者。平虜將軍劉勛妻也。入門二十馀年。后勛悅山陽司馬氏女。以宋無子出之。還於道中作詩。(○玉臺新詠二。))

翩翩床前帳。張以蔽光輝。昔將爾同去。今將爾同歸。緘藏篋笥里。當(dāng)復(fù)何時披。(○玉臺新詠二作劉勛妻王氏雜詩。《類聚》二十九作魏文帝代劉勛出妻王氏詩。《詩紀》十二。○逯案。玉臺載詩兩首。一為魏文帝作。一為曹植作。而只題為劉勛妻王氏雜詩。實誤。《詩紀》據(jù)藝文《類聚》編此音於魏文帝詩。是矣。然并第二首亦歸魏文。則又非也。今即析第二首入曹植集。)

【黎陽作詩】

奉辭罰罪遐征。晨過黎山巉崢。東濟黃河金營。北觀故宅頓傾。中有高樓亭亭。荊棘繞蕃業(yè)生。南望果園青青。霜露慘凄宵零。彼桑梓兮傷情。(○《類聚》五十九。《詩紀》十二。)

【寡婦詩】

友人阮元瑜早亡。傷其妻孤寡。為作此詩。

霜露紛兮交下。木葉洛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歸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惆悵。白日急兮西頹。守長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悵延佇兮仰視。星月隨兮天回。徒引領(lǐng)兮入房。竅自憐兮孤棲。愿從君兮終沒。愁何可兮久懷。(○《類聚》三十四。《詩紀》十二。)

【令詩】

〖漢獻帝傳曰:太史丞許芝條上魏王代漢圖讖。王令曰: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公旦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dāng)唷=K然復(fù)子明辟。吾雖德不及二圣。吾敢忘高山景行之義哉。吾作詩云云。庶欲守此辭以自終。卒不虛言也。〗

喪亂悠悠過紀。白骨從橫萬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將以時整理。復(fù)子明辟致仕。(○《三國志》文帝紀注引獻帝傳禪代眾事。《詩紀》十二。)

【夏日詩】

夏時饒溫和。避暑就清涼。比坐高閣下。延賓作名倡。弦歌隨風(fēng)厲。吐羽含徵商。嘉肴重疊來。珍果在一傍。棋局縱橫陳。博弈合雙揚。巧拙更勝負。歡美樂人腸。從朝至日夕。安知夏節(jié)長。(○《詩紀》十二。又《初學(xué)記》十五作魏文帝詩。引倡、商二韻。《御覽》二十三作魏文帝詩。引涼、倡、傍、揚、腸、長六韻。)

【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樂府作折楊柳行。〗

郁郁河邊樹。青青野田草。舍我故鄉(xiāng)客。將適萬里道。妻子牽衣袂。抆淚沾懷抱。還附幼童子。顧托兄與嫂。辭訣未及終。嚴駕一何早。負笮引文舟。飽渴常不飽。誰令爾貧賤。咨嗟何所道。(○《樂府詩集》三十七作謝靈運折楊柳行。《書鈔》百三十八作魏文帝詩。引食一韻。《初學(xué)記》十八作魏文帝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引道、抱二韻。《白帖》六作魏文帝詩。引將適千里道。妻子牽衣袂兩句。○逯案。《樂府詩集》作謝靈運詩。然其思想情調(diào)。語言風(fēng)格皆不類。《樂府詩集》折楊柳行。魏文一篇。謝兩篇。前后次列。亦或后世刊寫已有竄亂。今依《書鈔》、《初學(xué)記》、《白帖》等作魏文帝詩。而於謝詩亦分著此篇。)

【詩】

行行游且獵。且獵路南隅。彎我烏號弓。騁我纖驪駒。走者貫鋒鏑。伏者值戈殳。白日未及移。

手獲三十馀。(○《御覽》三百五十三。)

【詩】

巾車出鄴宮。校獵東橋津。重罝施密網(wǎng)。罕篳飄如云。彎弓忽高馳。一發(fā)連雙麕。(○《類聚》九十五。《詩紀》十二。又《初學(xué)記》二十二引津、云二韻。《御覽》九百七引津、麕二韻。)

蜘蛛網(wǎng)戶牖。野草當(dāng)階生。(○《文選》二十九雜詩注引魏文帝詩。三十直學(xué)省愁臥詩注引上一句。)

酒人獻三清。絲中列南廂。(○鳴沙石室古籍業(yè)殘類書殘卷宴樂類。)

王韓獨何人。翱翔隨天涂。(○《文選》二十八前緩歌聲注。)

回頭四向望。眼中無故人。(○《文選》二十五答張士然詩注。)

絹綃白如雪。輕華比蟬翼。(○《白帖》二。)

畫舸覆堤。(○唐語林二。)

蘭芷生兮芙蓉披。(○《文選》三十一雜詩注。)

【東閣詩】

高山吐慶云。(○《文選》三十一雜體詩注。)

【歌】〖《詩紀》作古歌銅雀詞。編在漢詩。〗

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一鳴五谷生。再鳴五谷熟。(○《三輔黃圖》二引作古歌。《書鈔》百五十六引作魏文帝歌詞。《文選》五十六石闕銘注作魏文帝歌。《御覽》三十五作古歌詞。百七十九作魏文帝歌。《詩紀》七。○逯案。此歌《書鈔》等書數(shù)引。皆作魏文帝。今從之。編入本卷。)

甄皇后

〈甄皇后。本袁紹中子袁熙妻。魏武破紹。文產(chǎn)時為太子。納為夫人。生明帝。〉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賦。棄捐菅與蒯。出亦復(fù)苦愁。入亦復(fù)苦愁。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翛翛。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玉臺新詠二。《樂府詩集》三十五作魏武帝。風(fēng)雅翼補遺下。《詩紀》十二。又《文選》二十八塘上行注引離一韻。《類聚》四十一作魏文帝甄

皇后塘上行。引離、知、離、愛、薤、蒯六韻。又韻補四作魏文帝。引悲、薤二韻。○逯案。樂府以此篇為魏武塘上行本辭。今從玉臺作甄后詞。又出亦復(fù)苦愁以下六句。乃樂人增入之曲。必非甄后之作也。)

蒲生我池中。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人儀。莫能縷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今悉夜夜愁不寐。莫用豪賢故。莫用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用魚肉貴。棄捐蔥與薤。莫用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倍恩者苦枯。倍恩者苦枯。蹶船常苦沒。教君安息定。慎莫致倉卒。念與君一共離別。變當(dāng)何時共坐復(fù)相對。出亦復(fù)苦愁。入亦復(fù)苦愁。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蕭蕭。今日樂相樂。延年壽千秋。(五解樂府云。右一曲晉樂所奏。○《宋書》樂志、《樂府詩集》三十五并作魏武帝。《詩紀》十二。○逯案。《文選》陸機塘上行題下李善注引歌錄曰:塘上行古詞或曰甄皇后造。又樂府解題曰:前志云。晉樂奏魏武帝蒲生篇。而諸集錄皆云其詞甄后所作。今依諸集錄附此。)

求曹丕所有的詩詞歌賦

曹丕

三國時期魏朝開國皇帝,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jīng)傳,通曉諸子百家學(xué)說。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jié)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tǒng)治。

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fù)漢朝在西域的設(shè)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xué),于詩、賦、文學(xué)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dāng)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有系統(tǒng)的文學(xué)批評專論作品。黃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陽,時年40歲。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文學(xué)成就

曹丕是中國三國時代第一位杰出的偉大詩人。其《燕歌行》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xiàn)存詩約四十首。

詩歌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致,回環(huán)往復(fù),是描寫男女愛情和游子思婦題材的個中能手。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jù)考寫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采用樂府體裁,開創(chuàng)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zhàn)亂流離的現(xiàn)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nèi)心的怨憤和惆悵。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jié)婉約,情致流轉(zhuǎn),被王夫之盛贊“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曹丕的一些為后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dān)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

曹丕的古詩一共54首

1、《秋胡行》

2、《善哉行》

3、《燕歌行》

4、《雜詩》

5、《雜詩》

6、《短歌行》

7、《秋胡行》

8、《秋胡行》

9、《善哉行》

10、《善哉行》

11、《燕歌行》

12、《詩》

13、《詩》

14、《詩》

15、《詩》

16、《詩》

17、《詩》

18、《詩》

19、《詩》

20、《詩》

21、《丹霞蔽日行》

22、《煌煌京洛行》

23、《釣竿行》

24、《猛虎行》

25、《善哉行》

26、《折楊柳行》

27、《陌上桑》

28、《上留田行》

29、《大墻上蒿行》

30、《艷歌何嘗行》

31、《飲馬長城窟行》

32、《折楊柳行》

33、《黎陽作詩》

34、《黎陽作詩》

35、《黎陽作詩》

36、《廣陵于馬寺廟.》

37、《清河作詩》

38、《黎陽作詩》

39、《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

40、《歌》

41、《十五》

42、《臨高臺》

43、《月重輪行》

44、《董逃行》

45、《于譙作詩》

46、《孟津詩》

47、《芙蓉池作詩》

48、《于玄武陂作詩》

49、《于明津作詩》

50、《代劉勛妻王氏雜詩》

51、《寡婦詩》

52、《令詩》

53、《夏日詩》

54、《東閣詩》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5049.html

“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詩)” 的相關(guān)文章

樂府詩有哪些稱呼(樂府詩的別稱)

樂府詩有哪些稱呼(樂府詩的別稱)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樂府詩有哪些稱呼,以及樂府詩的別稱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樂府被后世稱為什么?(別稱) 樂府的名稱,起源於秦,到漢時沿用秦時的名稱,漢惠帝時設(shè)樂府令,漢武帝時立樂府署,當(dāng)時是音樂的官府,并以李延年為「協(xié)...

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杜甫什么樂府組詩)

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杜甫什么樂府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以及杜甫什么樂府組詩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樂府詩共有多少首 1.兵車行: 車粼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到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

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古詩)

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古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曹丕的樂府有多少首古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曹丕與曹操、曹植并稱三曹,那么,曹丕在文學(xué)上都有哪些成就呢? 01 曹操作為一個杰出的詩人,是建安文學(xué)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其詩僅存二十余首,全部是樂府。以《薤...

關(guān)于白居易的詞有哪些(白居易的詞有哪些?)

關(guān)于白居易的詞有哪些(白居易的詞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關(guān)于白居易的詞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白居易的詞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白居易的古詩詞有哪些? 1、《龍昌寺荷池》[ 唐 ] 白居易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2、《齊物二首》[ 唐 ] 白...

李白全集有多少試(李白全集多少首)

李白全集有多少試(李白全集多少首)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劺畎兹卸嗌僭嚕约袄畎兹嗌偈讓?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李白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到底寫了多少目前已無從可查,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現(xiàn)在李白全集收錄1010首 《李白全集》,再加上一些據(jù)說是李白的,但目前既無法佐證,又...

漢朝有哪些詩集(漢朝名詩大全)

漢朝有哪些詩集(漢朝名詩大全)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漢朝有哪些詩集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漢朝名詩大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關(guān)于漢代的詩句 1. 關(guān)于漢朝的古詩有哪些 漢代詩歌,中國西漢初至東漢末大約400年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

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dāng)歌(短歌行中對酒當(dāng)歌)

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dāng)歌(短歌行中對酒當(dāng)歌)

很多朋友對于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dāng)歌和短歌行中對酒當(dāng)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 曹操 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漢樂府都有哪些詩歌(漢樂府還有什么詩)

漢樂府都有哪些詩歌(漢樂府還有什么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劃h樂府都有哪些詩歌,以及漢樂府還有什么詩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漢樂府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莊...

白居易有哪些詞(白居易有哪些古詩詞)

白居易有哪些詞(白居易有哪些古詩詞)

很多朋友對于白居易有哪些詞和白居易有哪些古詩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的詞有哪些? 白居易詩集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 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

曹植有多少詩,曹植的詩作

曹植有多少詩,曹植的詩作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劜苤灿卸嗌僭姡约安苤驳脑娮鲗?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植的詩詞有哪些 曹植的詩詞有141首:1、《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2、《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fēng),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