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哪些詩體(古體詩有幾種)
大家好,關于古詩有哪些詩體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體詩有幾種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詩歌體裁有哪些?
詩歌體裁有:
1.詩體按內容分,有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
抒情詩通過抒發詩人的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 敘事詩以敘事和寫人為主,通過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描述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 說理詩側重于講道理和發議論。2.按形式分,有中華傳統詩和外式詩兩大類。
中華傳統詩有古風、格律詩(律詩和絕句,又稱近體詩)、詞、曲等;外式詩,習慣稱“白話詩”,有十四行詩、自由詩等。”
詩歌的特點: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詩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詩的體裁有哪些種類
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兩類。
古代詩歌又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古風),近體詩又分為格律詩(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詞、曲;新詩包括自由詩(五四以來產生的白話詩)、散文詩(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內容)、民歌(民間流傳,集體創作的詩)。
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
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詩的體裁有哪些
詩的體裁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及詞和曲,還有現代詩。具體介紹如下:
1、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
2、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于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
3、詞。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 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
4、曲。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
5、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詩詞
詩詞的體裁有哪些
1、古詩:古體詩
2、近體詩:絕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言,七字稱七言。
3、律詩:8句,4聯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
4、詞:
(1)別名:長短句、詩余、曲子詞
(2)組成:詞牌名、題目
(3)分類:小令(58字以下)、中詞(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4)風格:婉約派、豪放派
5、曲:組成:宮調(曲調)、曲牌、題目
擴展資料:
古體詩介紹:
古代詩歌史上古體與近體的分流,始于南齊時期永明體的出現。至初唐近體完全定型,古體與近體作為唐詩的兩種體裁也完全區別開來了。
對唐人來說,古體詩是學習漢魏六朝五言詩的體制與風格,沒有聲律與對仗方面的固定要求。所以相對于近體來說,古體詩在形式上是比較自由的。
這種自由主要表現在:
(1)用韻上,古體詩是既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的 ;而近體詩只能用平聲韻。
(2)古體詩不需要遵守近體詩的平仄格式。
因為產生于近體之前,唐人稱其為古體詩或“往體詩”, 也有稱為古風的。“古風”這個名稱是有歷史演變的, 唐人稱為“古風”的,多是指學習漢魏六朝、具有興寄精神的五言古體詩。
與此相對,一般的古體詩則稱“古體”。但元明以后,也有稱七言歌行為 “古風” 的。其與原初的概念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體裁
關于古詩有哪些詩體和古體詩有幾種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