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有哪些歐陽修 歐陽修寫的序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序有哪些歐陽修,以及歐陽修寫的序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言文 謝氏詩序 歐陽修
望采納啊
【謝氏詩序〈景佑四年〉】
天圣七年,予始游京師,得吾友謝景山。景山少以進士中甲科,以善歌詩知
名。其后,予于他所,又得今舍人宋公所為景山母夫人之墓銘,言夫人好學通經,
自教其子。乃知景山出于甌閩數千里之外,負其藝于大眾之中,一賈而售,遂以
名知于人者,繄其母之賢也。今年,予自夷陵至許昌,景山出其女弟希孟所為詩
百余篇。然后又知景山之母不獨成其子之名,而又以其余遺其女也。
景山嘗學杜甫、杜牧之文,以雄健高逸自喜。希孟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
不自放,有古幽閑淑女之風,非特婦人之能言者也。然景山嘗從今世賢豪者游,
故得聞于當時;而希孟不幸為女子,莫自章顯于世。昔衛莊姜、許穆夫人,錄于
仲尼而列之《國風》。今有杰然巨人能輕重時人而取信后世者。一為希孟重之,
其不泯沒矣。予固力不足者,復何為哉,復何為哉!希孟嫁進士陳安國,卒時年
二十四。景佑四年八月一日,守峽州夷陵縣令歐陽修序。
歐陽修的著作有什么
主要作品 《歐陽文忠集》
主要成就 參與纂寫《新唐書》《新五代史》;北宋古文運動的代表
代表作品
文章
《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
詞作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訴衷情(清晨簾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館梅殘》)《生查子(去年元夜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詩作
《戲答元珍》《題滁州醉翁亭》《憶滁州幽谷》《畫眉鳥》
歐陽修 (北宋名臣)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古代序有兩種一種是什么的序一種是什么的贈序
序,一般有兩種文體形式:
第一種文體形式是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具有說明和評論性,可以是著作作者自己寫,多為說明寫書的目的和經過;也可以是別人寫的,多為介紹和評論書的內容。如北宋歐陽修的《伶官傳序》,這類序也可以叫做“引序”。
第二種文體形式是我國古代傳統的送別贈言文章,如明朝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這類序也可以叫做“贈序”。
擴展資料
序的寫作手法
序,又稱敘、敘文、敘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導言等。據說序始于孔子的贊《易》。序在古代多放在書的后面,現 在一般放在書的前面,而把放在書后面的序稱為后序或跋。序跋的內容、體例大致相同,因而可合稱序跋文。一般的書有序無跋,如覺得序意未盡,后面仍可有跋。
序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說明著作宗旨、撰寫經過、編寫體例等,還可就書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簡要的闡述。自序有時也稱前言。他序則常常要對作者、作品作介紹和評論,或對書中的觀點作引申和發揮。自序和他序可以并用,不同的觀點還可以展開爭鳴。
一般的讀者都有讀書先讀序跋的習慣。他們把序比喻為“游園的向導”,所以有的書也稱序為導言。不論是自序還是他序,都承擔著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圖書內容的任務。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序
歐陽修的著作都有哪些?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他曾參與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編《集古錄》,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僅列舉代表作品如下:
1、文章:《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
2、詞作:《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訴衷情(清晨簾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館梅殘)》、《生查子(去年元夜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3、詩作:《戲答元珍》、《題滁州醉翁亭》、《憶滁州幽谷》、《畫眉鳥》。
擴展資料:
歐陽修的文學成就:
歐陽修倡導的詩文革新在本質上是針對五代文風和宋初西昆體的,可是歐陽修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都與柳開以來的復古派文論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歐陽修主持文壇以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文風已經受到嚴厲的批評。歐陽修在反對西昆體的同時,還反對“太學體”。
歐陽修對文與道的關系持有新的觀點。首先,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 其次,歐陽修文道并重。
此外,他還認為文具有獨立的性質。這種文道并重的思想有兩重意義:一是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二是把文學的藝術形式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學的地位。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于其道統,而歐陽修卻重于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
歐陽修自幼喜愛韓、柳古文,后來寫作古文也以韓、柳為學習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韓、柳古文從字順的一面,對韓、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險深奧傾向則棄而不取。
同時,歐陽修對駢體文的藝術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對楊億等人“雄文博學,筆力有馀”也頗為贊賞。這樣,歐陽修在理論上既糾正了柳開、石介的偏頗,又矯正了韓、柳古文的某些缺點,從而為北宋的詩文革新建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也為宋代古文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陽修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