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著作有哪些 蘇軾的著作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蘇軾的著作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蘇軾的著作是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的著作
蘇軾代表著作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別稱蘇東坡、蘇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于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
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雖然柳永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他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有待于蘇軾來完成。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并論,由于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蘇軾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蘇軾代表作品有《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贈劉景文》等。
1、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2、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3、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來了。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黑云翻滾如同打翻的墨硯與遠山糾纏。一會兒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亂串,那是暴虐的雨點。一陣狂風平地而來,將暴雨都吹散。當我逃到望湖樓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卻是天藍藍,水藍藍。
5、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蘇軾有什么代表作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于嘉祐二年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擴展資料:
蘇軾本人是個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蘇軾知杭州時,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太湖泛濫。蘇軾指揮疏濬西湖,筑蘇堤。杭州百姓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指點家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然后分送給大家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曲洧舊聞》又記:蘇東坡與客論食次,取紙一幅以示客云:“爛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薦以蒸子鵝,吳興庖人斫松江鲙;既飽,以廬山玉簾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臥,使人誦東坡先生《赤壁前后賦》,亦足以一笑也。”
蘇軾的主要代表作品是什么?
蘇軾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在他的前半生中,作品還是大多以小兒女的情思為主,想念親人,想念故土,希望能與家人團圓,在人生的最黑暗的時候,盼望有一絲絲溫情溫暖他那受傷的心靈。在這個時間段,他的代表作以《水調歌頭》這一類型為主,《水調歌頭》便是代表作品。
在水調歌頭里,蘇軾經歷了人生的一次大風浪,政途被貶,離開故土,離開家鄉,心中的無限抑郁郁悶,愁死不能得解,正值中秋佳節,身在異鄉離開親朋好友,小酌三五杯后,看著天上的月色,詩性大作,便寫下了那千古傳頌之作,抒發了自己對親人和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他的后半生中,作品整體風格便徹底轉為了豪放大氣,更加關心國事,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為國分憂的理想。于是,在這個時間段,他的作品均以對大物的描寫,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抱負,代表作以《念奴嬌》系列為主。
在這一代表作中,蘇軾通過上半部分對宋朝時期祖國山河的描述,那豪邁之情如滔滔江水,真是令人十分神往,在下半部分中抒發了自己熱愛祖國之情,并對自己壯志未酬的遺憾之意。
相關內容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蘇軾的著作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蘇軾的著作是什么、蘇軾的著作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