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 平山堂王安石詩人情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以及平山堂王安石詩人情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平山堂 王安石賞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與歐陽修過從甚密的劉敞(字原甫)知制誥;嘉祐元年(1056),因避親出守揚州,歐公便作此詞送給他。歐公曾于仁宗慶歷八年(1048)知揚州,此詞借酬贈友人之機,追憶自己揚州的生活,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形象。詞中所寫平山堂為歐公任揚州太守時所建。
這首詞一發端即帶來一股突兀的氣勢,籠罩全篇。“平山欄檻倚晴空”,頓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無比。這一句寫得氣勢磅礴,便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邁的基調。接下去一句是寫憑闌遠眺的情景。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登上平山堂,“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檐下”,則山之體貌,應該是清晰的,但詞人卻偏偏說是“山色有無中”。這是因為受到王維原來詩句的限制,但從揚州而望江南,青山隱隱,自亦可作“山色有無中”之詠。
以下二句,描寫更為具體。此刻當送劉原甫出守揚州之際,詞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楊柳。“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種”二字,看似尋常,卻是感情深化的基礎。詞人平山堂前種下楊柳,不到一年,便離開揚州,移任潁州。這幾年中,楊柳之枝枝葉葉都牽動著詞人的感情。楊柳本是無情物,但中國傳統詩詞里,卻與人們的思緒緊密相連。何況這垂柳又是詞人手種的。可貴的是,詞人雖然通過垂柳寫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暢。特別是“幾度春風”四字,更能給人以欣欣向榮、格調軒昂的感覺。
過片三句寫所送之人劉原甫,與詞題相應。此詞云“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不僅表達了詞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劉敞的倚馬之才,作了精確的概括。綴以“一飲千鐘”一句,則添上一股豪氣,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氣度豪邁、才華橫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詞的結尾二句,先是勸人,又回過筆來寫自己。餞別筵前,面對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沖口而出。無可否認,這兩句是抒發了人生易老、必須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但是由于豪邁之氣通篇流貫,詞寫到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蒼涼郁勃的情緒奔瀉而出,滌蕩人的心靈。
歐詞突破了唐、五代以來的男歡女愛的傳統題材與極力渲染紅香翠軟的表現方法,為后來蘇軾一派豪放詞開了先路。此詞的風格,即與蘇東坡的清曠詞風十分接近。歐陽修政治逆境中達觀豪邁、笑對人生的風范,與蘇東坡非常相似。
平山堂的王安石詩
平山堂⑴
王安石 城北橫崗走翠虬⑵,一堂高視兩三州⑶。
淮岑日對朱欄出⑷,江岫云齊碧瓦浮⑸。
墟落耕桑公愷悌⑹,杯觴談笑客風流⑺。
不知峴首登臨處⑻,壯觀當時有此不⑼。 ⑴平山堂: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歐陽修任揚州知州時所建。登堂遠眺江南,諸山正與堂檻平齊,故名。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一稱:“歐陽文忠公在揚州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堂。”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瘦西湖北蜀岡上。
⑵橫崗:即蜀岡山,在揚州城北。翠虬:蒼翠的虬龍,喻指蜀岡。虬:傳說中的一種龍。
⑶兩三州:指可在平山堂憑高遠望的揚州、潤州(今江蘇鎮江)和真州(今江蘇儀征)等地。
⑷淮岑:淮南的小山。岑:小山。
⑸江岫云:江邊山穴中的浮云。岫:山穴。
⑹墟落:村落。公:指歐陽修。愷悌:和易近人。
⑺觴:古代的酒器。
⑻峴首:山名,在今湖北襄陽市西南。西晉時,鎮守襄陽的名將羊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晉書·羊祜傳》)
⑼不:同“否”。
平山堂,王安石全文翻譯
翻譯:橫亙揚州城北的蜀岡峰就像是一條不知從哪兒竄出來的青龍,峰上的平山堂則高瞻遠矚,能看到附近數百里,真州(今江蘇儀征)、潤州(今鎮江)和金陵(今南京)皆隱約可見。太陽從淮河南邊的山上升起來,正對著平山堂的朱欄;白云從江邊山峰飄過來,竟然和平山堂的碧瓦一樣高。
懷想當年文忠公去村落鄉間耕田采桑的平易可親(愷悌,kǎi tì),遙念彼時高朋滿座舉杯暢談的文采風流。不知道當年他們登上峴首山時看到的景色有如今我在這蜀岡峰平山堂看到的壯觀嗎?
原文:《平山堂》
作者:王安石
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
淮岑日對朱欄出,江岫云齊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愷悌,杯觴談笑客風流。
不知峴首登臨處,壯觀當時有此不。
《平山堂》賞析:
第一層,借用了孟浩然“我輩復登臨”之意,可他們登上“勝跡”之后看到的是“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的蕭條凋零。孟浩然心情苦悶又見蕭瑟之景,吊古傷今,最后把自己給看哭了(“讀罷淚沾襟”)。我今天看到的景色可比當年他們看到的壯觀多了,我在世間遇到的那些不如意的“人事”也一定會被眼前壯麗、壯闊、壯觀的景色消解掉的。
再深一層,聯系《峴山亭記》,歐陽修在文章中抒發的感慨是,峴山本身是平平無奇的,但在這山上留下印記的是羊祜、杜預【羊祜,晉武帝時都督荊州諸軍事,與東吳對峙;杜預繼任后,平定東吳,峴山因此二人而知名】,是他們的“名聲”給這山增添了“名氣”。
王安石用這個典故是說,平山堂再美再壯觀也只是一座建筑物而已,正是因為歐陽修的“名聲”給這“堂”增添了“名氣”。歸根結底,表達的還是對歐陽文忠公的仰慕與懷念。
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平山堂王安石詩人情感、王安石如何表現平山堂的壯觀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