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別詩句有哪些 壯詩的意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壯別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壯詩的意思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送別詩有哪些
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人們總是在相聚時歡笑,離別時哭泣,但是人總是會有離別的一天。
古人離別的時候會送柳枝,表示自己的不舍之情,還會作詩一首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送別的古詩有哪些吧。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之后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了。
2、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去年那花開時節我們依依惜別,如今又是花開時節,我們已經分別一年了。
3、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意在離別的時候涕泗橫流。
送別詩大全
贈汪倫——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洲。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
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巴陵夜別王八員
外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到三湘。
世情已隨浮云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五岡,送君不沒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贊美革命烈士的詩句有哪些和名言啊?
1、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
2、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3、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
4、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
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8、紛披乍依下迥,掣曳或是隨風。——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描寫送別的詩句
一、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二首》
譯文:不要擔心前方的路上沒有知己,普天之下還有誰不知道您呢?
二、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三、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譯文: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五、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關于壯士還鄉的現代詩句(有關壯士的詩句)
1.有關壯士的詩句
《雜曲歌辭·壯士吟》
年代: 唐 作者: 賈島
壯士不曾悲,悲即無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淚垂。
《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陰風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
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叱之使人立,一發如鈹交。
悍睛忽星墜,飛血濺林梢。彪炳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賀酒紛號呶。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鮑溶
西方太白高,壯士羞病死。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砂鴻嗥天末,橫劍別妻子。蘇武執節歸,班超束書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雜曲歌辭·壯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
一斗之膽撐臟腑,如磥之筋礙臂骨。有時誤入千人叢,自覺一身橫突兀。
當今四海無煙塵,胸襟被壓不得伸。凍梟殘蠆我不取,污我匣里青蛇鱗。
《壯士吟次唐人韻》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士厭貧賤思起家,富貴何在發已華。不如為國戍萬里,大寒破肉風卷沙。
誓捐一死報天子,兜鍪如箕鎧如水。男兒墮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
塞云漠漠黃河深,涼州新城高十尋。風餐露宿寧非苦,且試平生鐵石心。
《雜詠一百首·博浪壯士》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脫身。乃知燕刺客,有愧漢謀臣。
《讀劉與權壯士歌》
年代: 宋 作者: 吳芾
滿眼煙塵未息戈,御戎無策奈愁何。一尊濁酒空庭晚,獨自歌君壯士歌。
《古壯士歌》
年代: 明 作者: 顧璘
山西壯士何才雄,虬須燕頷生英風。青春挾槊三邊外,白晝探丸九市中。
一身列侍麒麟殿,跨出龍駒萬人羨。狐腋朝裁趙客裘,鵜膏夜淬吳王劍。
生年十五事橫行,肯學操觚記姓名?當衢賈勇萬乘避,臨危重義一身輕。
田文雞狗真余子,有足不曳春申履。眼前國士稍傾心,慷慨橋陰為君起。
《壯士篇》
年代: 明 作者: 張璨
腰懷七尺劍,思欲從沛公。項籍婦人仁,不足與成功。
乾坤動殺機,慘淡斗蛇龍。縱觀天下勢,形勝惟關中。
據險臨諸侯,孰敢當吾鋒。古來豪杰士,不識刀與弓。
良平真壯夫,籌畫在心胸。樊灌鷹犬勞,蕭何為發蹤。
君看帷幄里,實有萬夫雄。
2.與壯士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代出自薊北門行 鮑照 羽檄起邊亭,① 烽火入咸陽。
征騎屯廣武,② 分兵救朔方。③ 嚴秋筋竿勁,④ 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⑤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⑥ 簫鼓流漢思,⑦ 旌甲披胡霜。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⑧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⑨ 【作者】 414-466,字明遠。
東海(今江蘇漣水)人。出身貧寒,雖才華出眾,卻一直 不得意。
曾做過宋臨川王劉義慶、始興王劉浚的侍郎,及臨川王劉子頊的前參 軍,掌書記。后死于亂軍中。
詩文俱佳,七言樂府尤受后世推重。有《鮑參軍 集》十卷傳世。
【注釋】 ①邊亭:遢境上的亭候,駐兵伺候敵寇的地方。 ②廣武:縣名,今山西省代 縣。
③朔方:郡名,今鄂爾多斯右翼后旗套外資河西岸。 ④筋竿:即弓箭。
⑤遙相望:言不絕于路o ⑥這二句寫隊伍在途中前進。飛梁:高架的橋梁象 凌空飛起。
⑦此句言軍樂傳達出漢人的情思。 ⑧角弓:用角裝飾的弓。
⑨國瘍:為國戰死的人。【品評】 本篇屬《雜曲歌辭》,寫壯士從軍衛國的壯志和朔方邊塞的風物。
全詩可 分為三層。第一層寫邊塞報警,天子派兵救援。
第二層寫邊塞的苦寒,戰斗的 艱苦。第三層寫將士們以死報國的決心。
這首詩的語言生動形象,很有表現力。比如開頭兩句:“羽檄起邊亭,烽 火入咸陽。”
前一句中的“起”字,點出警報來得突兀;后一句的“入”字, 則使人意識到軍情的緊急,用字很有氣勢。再如寫邊塞的環境:“疾風沖塞起, 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邊塞的風砂是那樣疾猛,邊塞的氣 候是那樣寒冷,連戰馬也蜷縮起身子,它的毛豎起來象刺猬一樣,角弓也凍硬 了,拉都拉不開。
可以想象,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堅持抗敵的將士們經受 了多少磨難。鮑照雖然沒到過朔方,卻憑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出色地描繪了 一幅邊塞絕域的圖畫。
這首詩音節高亢,氣勢凌厲,筆力剛健,全無南朝詩歌 的柔靡。詩人筆鋒往復自如,不斷變換角度。
這些跳動的情節使詩歌的旋律顯 得緊促,充分表現了詩人慷慨激昂的內心情感 詠 荊 軻 陶淵明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指危冠,猛氣充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究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
清代大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第一百二十九)》中云:“陶潛詩喜說荊軻”。其實,現存的《陶淵明集》中,詠荊軻詩公此一首。
因為此詩以較長的篇幅,筆酣墨飽地歌頌了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荊軻的俠義精神,所以給龔自珍留下了“陶潛詩喜說荊軻”的深刻印象。又因為此詩與陶詩中的《讀山海經》組詩里的“夸父誕宏志”、“精衛銜微木”諸篇,一反詩人的那種沖淡靜穆的“田園詩”的風格,顯出“金剛怒目”的另一種神態,透泄出詩人心系功業、壯懷激烈的另一種懷抱,所以這種“猛氣充長纓”的“商”、“羽”之聲,盡管在陶淵明復沓吟唱的田園牧歌中僅是偶露崢嶸的變“徵”之音,但卻特別移人視聽,動人心魄。
宋代的老夫子朱熹早從陶淵明的此類詩作中窺出詩人的潛在心聲。他在《朱子語類》中指出:“淵明詩,人皆說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
荊軻刺秦,事見《史記·刺客列傳》。此詩雖以《史記》的記載為本,敘寫了刺秦的整個始末,但詩的重點顯然是在易水壯別的場面上。
詩的前四句寫荊軻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報仇雪恥。“招集百夫良,歲暮得到卿”,從“善養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荊軻是百里挑一、得之不易、可托重任的豪俠之士,為荊軻的出場作了必要的鋪墊。
自“君子死知己”以下在“且有后世名”的長達十六句的主要篇幅用于鋪寫易水壯別、慷慨赴義的動人場面。詩中用“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的夸張性的外觀情態的描寫,揭示出荊軻嫉惡如仇,壯懷激烈的內在精神。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的對句,巧由“風蕭蕭兮易水寒”化出,強烈地瀉染了荊軻慷慨赴死的悲壯氣氛。“心知去不歸”脫胎于“壯士一去不復還”,但將送行者的唱詞變為荊軻的內心獨白,并綴以“且有后世名”一句,這便從人物的心理內涵中顯現了豪俠之士輕生死、重名節的凜然氣慨,預示了“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劇結局。
易水壯別,作為全詩的重心,寫得有聲有色,氣氛濃重,情景如見。清人張潮對此品評道:“寫壯士,須眉如畫,狀易水,蕭森之氣凄然。”
接著,詩人以精煉的筆墨敘寫荊軻的飛蓋入秦和秦庭一擊。由于這是一次奇功未成的失敗之舉,所以便無必要繪聲繪聲地實寫行刺的細節,詩人著力表現的仍是荊軻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種“登車可時顧,飛蓋入秦庭”的迫不容緩、義無返顧的慷慨赴死氣概。
最后,詩篇以四句深沉感嘆托意作結。惋惜之余,表達出由衷的欽慕。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荊軻刺秦,。
3.衣襟還鄉的現代詩句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遼闊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
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莊嚴而圣潔;
那凜然的正義,
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那博大的胸懷,
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
那永恒的熾熱,
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4.比喻衣錦還鄉的詩句
帶有衣錦還鄉的詩,如下:
《送翁員外承贊》
誰言吾黨命多奇,榮美如君歷數稀。
衣錦還鄉翻是客,回車謁帝卻為歸。
鳳旋北闕虛丹穴,星復南宮逼紫微。
已分十旬無急詔,天涯相送只沾衣。
《三不為篇》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內,我身處邊。荊軻拔劍,毛遂捧盤。不為則已,
為則不然。將恐兩虎共斗,勢不俱全。永□今好,
長絕來怨。是以返跡荒徑,息影柴門。
我欲刺股錐刃,懸頭屋梁。書臨雪彩,牒映螢光。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縱任才辯,游說君王。高車反邑,
衣錦還鄉。將恐鳥殘以羽,蘭折由芳。籠餐詎貴,
鉤餌難嘗。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塘。
我欲炫才鬻德,入市趨朝。四眾瞻仰,三槐附交。
標形引勢,身達名超。箱盈綺服,廚富甘肴。諷揚弦管,
詠美歌謠。將恐塵棲弱草,露宿危條。無過日旦,
靡越風朝。是以還傷樂淺,非惟苦遙。
《送陸肱入關》
舟行復陸行,始得到咸京。
準擬何人口,吹噓六義名。
亂山遙減翠,叢菊早含英。
衣錦還鄉日,他時有此榮。
《句》
分符出牧同吾祖,衣錦還鄉自我身。
《頌古十一首》
衣錦還鄉人盡見,長時富貴許誰知。
無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風光滿面歸。
《朱買臣》
長歌負擔久棲棲,一旦高車守會稽。
衣錦還鄉成底事,只將富遺耀前妻。
5.描寫“壯士”的詩句有哪些
1.《荊軻歌》先秦 佚名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2.《于易水送別》唐代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3.《疊題烏江亭》宋代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4.《別離》唐代 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5.《結襪子》唐代 李白
燕南壯士吳門豪,筑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6.《秋來》唐代 李賀
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6.描寫壯士的詩句
李白 【相和歌辭·從軍行二首】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王維 【送韋評事】 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王翰 【涼州詞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李白 【軍行(一作從軍行,一作行軍)】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岑參 【題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閨中只是空相憶,不見沙場愁殺人. 嚴武 【軍城早秋】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李益 【拂云堆】 漢將新從虜地來,旌旗半上拂云堆.單于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黃河東流流九折,沙場埋恨何時絕.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 高駢 【嘆征人】 心堅膽壯箭頭親,十載沙場受苦辛.力盡路傍行不得,廣張紅旆是何人. 高駢 【塞上曲二首】 隴上征夫隴下魂,死生同恨漢將軍.不知萬里沙場苦,空舉平安火入云. 張喬 【宴邊將】 一曲梁州金石清,邊風蕭颯動江城.座中有老沙場客,橫笛休吹塞上聲. 唐彥謙 【詠馬二首】 崚嶒高聳骨如山,遠放春郊苜蓿間.百戰沙場汗流血,夢魂猶在玉門關. 李羽 【獻江淮郡守盧公】 塞詔東來淝水濱,時情惟望秉陶鈞.將軍一陣為功業,忍見沙場百戰人. 喬備 【出塞】 沙場三萬里,猛將五千兵.旌斷冰溪戍,笳吹鐵關城.陰云暮下雪,寒日晝無晶.直為懷恩苦,誰知邊塞情. 劉長卿 【代邊將有懷】 少年辭魏闕,白首向沙場.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暮笳吹塞月,曉甲帶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戰強. 呂溫 【道州城北樓觀李花】 夜疑關山月,曉似沙場雪.曾使西域來,幽情望超越.將念浩無際,欲言忘所說.豈是花感人,自憐抱孤節. 鄭巢 【送邊使】 關河度幾重,邊色上離容.灞水方為別,沙場又入冬.曙雕回大旆,夕雪沒前峰.漢使多長策,須令遠國從. 鄭準 【代寄邊人】 君去不來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殘夢過橋驚.圣澤如垂餌,沙場會息兵.涼風當為我,一一送砧聲. 開元宮人 【袍中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后生緣. 虛中 【芳草】 綿綿芳草綠,何處動深思.金谷人亡后,沙場日暖時.龍鱗藏有瑞,風雨灑無私.欲采蘭兼蕙,清香可贈誰.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 李咸用 【關山月】 離離天際云,皎皎關山月.羌笛一聲來,白盡征人發.嘹唳孤鴻高,蕭索悲風發.雪壓塞塵清,雕落沙場闊.何當胡無人,荷戈朝鳳闕. 張說 【巡邊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場磧路何為爾,重氣輕生知許國.人生在世能幾時,壯年征戰發如絲.會待安邊報明主,作頌封山也未遲. 祖詠 【望薊門】 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劉方平 【寄嚴八判官】 洛陽新月動秋砧,瀚海沙場天半陰.出塞能全仲叔策,安親更切老萊心.漢家宮里風云曉,羌笛聲中雨雪深.懷袖未傳三歲字,相思空作隴頭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王翰 【涼州詞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顧況 【臨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戰處,曾經永日絕人行.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于臺.古來征戰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李益 【暮過回樂烽】 烽火高飛百尺臺,黃昏遙自磧西來.昔時征戰回應樂,今日從軍樂未回. 李端 【宿石澗店聞婦人哭】 山店門前一婦人,哀哀夜哭向秋云.自說夫因征戰死,朝來逢著舊將軍.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荊南熊侍御】 南依劉表北劉琨,征戰年年簫鼓喧.云雨一乖千萬里,長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題木蘭廟】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劉長卿 【相和歌辭·從軍行六首】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高適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羌胡無盡日,征戰幾人歸. 劉長卿 【從軍六首】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高適 【薊門行五首】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曹鄴 【捕漁謠】 天子好征戰,百姓不種桑.天子好年少,無人薦馮唐.天子好美女,夫婦不成雙.。
7.描寫壯士出征,英雄歸來的詩有哪些
題翠巖寺 宋 岳飛
秋風江上駐王師,暫向云山躡翠微。忠義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鎮邊圻。
山林嘯聚何勞取,沙漠群兇定破機。行復三關迎二圣,金酋席卷盡擒歸!
少年行 唐 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 唐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甲午江行 南宋 毛珝
百川無敵大江流,不與人間說舊仇。殘壘自緣他國廢,諸公空負百年憂。
邊寒戰馬全裝鐵,波瀾征船半起樓。一舉盡收關洛舊,不知消得幾分愁?
出塞曲 南宋 張琰
腰間插雄劍,中夜龍虎吼。平明登前途,萬里不回首。
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
送熊飛將軍赴丞相麾下 李春叟 南宋
龍泉出匣鬼神驚,獵獵霜風送客程。白發垂堂千里別,丹心報國一身輕。
劃開云路沖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馬革裹尸真壯士,陽關莫作斷腸聲。
邊中送別 袁崇煥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登金山遙祭孝陵 明 張名振
十年橫海一孤臣, 佳氣鐘山望里真。鶉首義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閩。
王師桴鼓心肝噎,父老壺漿涕淚親。南望孝陵兵縞素,會看大纛祃龍津!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斷,不信中原不姓朱。
少年行 王維 唐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舟師 明 俞大猷
倚劍東冥勢獨雄,扶桑今在指揮中。島頭云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沖。
隊火光搖河漢影,歌聲氣壓虬龍宮。夕陽景里歸蓬近,背水陣奇戰士功。
復臺 成功
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關于壯別詩句有哪些和壯詩的意思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