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古詩平仄 判斷古詩平仄的軟件
今天給各位分享如何判斷古詩平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判斷古詩平仄的軟件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古詩詞里面的平仄韻律怎么分?
簡單說,普通話四聲陰、陽、上、去,陰陽為平,上去為仄。古漢語也是四聲,平、上、去、入,平為平,上去入為仄。也就是說,古詩詞用的仄聲比普通話多了一個“入”聲。普通話將原來的入聲分別變成了其它各個聲部。那么,要分清古詩詞的平仄,需要將“入聲”倒回去。
然而,入聲字在普通話中的變化并沒有明確的規則,離開了舊韻書如《平水韻》,很難把握。
但方法還是有的:
1、如果你會中原及其以南地區的方言,分辨就非常容易。先找出方言中“入”字本身的讀法(聲調),其它凡是這個聲調的都是入聲(仄聲)。以武漢話為例,“入”的聲調有點像普通話的“魚”,那么,一、六、七、白、藥、覺、直等等,都是這種聲調,也就都是入聲。再如京劇的道白的“出將入相”,你會發現其中的“出入”是相同的聲調。京劇的生、旦,始終保持了入聲的存在。
2、如果你只會普通話,舊韻書是最好的幫手。當你搞不清某個字平仄時,如“發”,查一下,會發現它是入聲,也就是仄聲。
古詩平仄怎么看?
1、句法: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百句。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于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2、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只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3、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后,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可以不管。
4、對仗: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例如:《全唐詩》中的五律、七律,中間兩聯講對仗的占大多數;所以按照正體頷聯和頸聯則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5、忌同字相對:在一組對仗的句子中,上句和下句在同一字序位置上不能同字。同字必同聲,同聲就必然失對。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若改成“無邊落木蕭蕭下,無盡長江滾滾來。”便成了同字相對。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都是“無”對“無”便是同字相對,此為大忌。
古詩詞中平仄怎么分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五種聲調,稱為平(陰平、陽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余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
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擴展資料
在漢語里,平仄是指語速的快慢。韻母a大聲讀是a,小聲讀也是a,在分貝數大致相同情況下,a音比o音響亮。因為a的開口大。因此,平重仄輕不成立。
有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因為學術界對平仄沒有實踐性的認識引發的。從數學原理上,平仄是建立在不完全歸納法的基礎上。站在物理學角度,我們可以通過歌訣,更好的理解平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平仄
古詩如何分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余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變。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白話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變。
七律是五律的擴展,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試看下面的對照表: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平仄錯綜變化,可以換成七律的四種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余兩種不過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書憤(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白話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白話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里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云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后個個笑逐顏開。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變。
擴展資料:
特定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例如: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白話譯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染香的霧氣打濕你的鬢發,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時能并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干。
一首詩只有兩個句子是應該用“平平平仄仄”的,這里都換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荊門送別(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白話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律詩平仄
怎樣區分古詩的平仄
平仄
一、先辨漢字的四聲和平仄
由字音讀來的高低長短、緩急升降,古人將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調。古之入聲字讀音在普通話中已基本消失,現在,平聲又分陰平和陽平,與上聲、去聲構成現在的“四聲”,即“媽麻馬罵”,前兩為平,后兩為仄。 入聲字的發音都較短促,對于詩詞的朗誦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當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學、雪、絕”等字,都是入聲。現代南方地區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聲,如在上海廣東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聲字從“衣、低”等平聲字中區分出來。不過,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漸地學習和掌握了。
關于如何判斷古詩平仄和判斷古詩平仄的軟件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