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 李白去過長安城嗎

太過熾熱2023-01-03 01:00歷史134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以及李白去過長安城嗎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為什么自稱“山東任城人”

山東任城,即今濟寧。

李白向朝廷申報稱自己是山東任城(今濟寧)人。歷史背景是這樣:

其時,正處在全國“括戶”之舉的后期。所謂“括戶”,就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重新清查登記戶囗。當時實行的租庸調(diào)稅賦制度,是以國家控制的戶籍人丁多少為基礎的。到了唐玄宗的開元年間,脫籍現(xiàn)象十分嚴重了。從《舊唐書宇文融傳》中透露,脫籍現(xiàn)象,高達約占全國總戶數(shù)的百分之十。脫籍現(xiàn)象,不但嚴重影響了國家稅收,而且也影響了社會的安定。開元8年,監(jiān)察御史宇文融,深知皇上為逃戶問題所困惑。于是他上疏玄宗:“天下戶囗逃移,巧偽甚多,請加檢括”。當然皇帝對宇文融的奏疏甚為重視。并為括戶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guī)。如開元9年2月制曰:“諸州流亡人員,限制到百日之內(nèi),各容自首,準令式合所在編戶,情愿住者,即附入簿籍。差科賦斂于附入令式與本貫計會停征”。過期不首者“遞邊遠,附為百姓,家囗隨逃者同送”。當時朝廷即任命宇文融為括戶大使,并從基層抽調(diào)20余名官吏為勾檢使,由宇文融統(tǒng)一指揮,分赴全國各地,按朝廷“勿欺隱”及“勿兩處差科” 的要求, 敦促 州、縣, 重新清查登記戶口。既然朝廷的這些政策,都附入“令”“式”, 自然就成了日后戶籍管理的法規(guī)。

開元24年(713年),?李白帶著一家來到了任城定居。他既然在任城定居,就 必須依法在任城登記入籍。既然入了任城的戶籍,丁各一份的人丁(庸) 稅是免不掉的。他一經(jīng)入籍任城,且又在任城納稅,根據(jù)當時不準“兩地差科”的規(guī)定, 他巳脫離了原籍,也不在原籍交稅了,自然他也就不是原籍的人了。 他的原籍(籍貫) 也就自行清除了。

李白移家任城的時間是開元24年(713年),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奉詔由任城入京0時. 不按戶籍所在地如實向朝廷報告他是山東任城人,如報告是蜀(四川)人,便有欺君之罪。

李白的詳細生平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私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

【李白簡介】

李白 (701—762),性別男, 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lián)托可馬克),李白即誕生于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xù)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于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nèi)),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當涂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悾Z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新唐書》卷202·李白傳

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颋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diào)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shù)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zhuǎn)側(cè)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于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于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于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于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jié)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為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后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時。

關于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今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這兩種說法,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但是,兩種說法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讓人相信哪種,真是左右為難。)

【詳細生平】

一、好任俠,喜縱橫

李白于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葉,五歲時隨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

李白少時,好任俠,且喜縱橫。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qū),自漢末以來,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jīng)。

后來,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于眠山,潛心學習,多年不進城市。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yǎng)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于飼養(yǎng)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最后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jīng)》十卷。那時李白才十六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jīng)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業(yè),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李白的夫人是許氏,許氏死后續(xù)宗氏為妻。他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許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陽 ;另一子名:頗黎

李白有三個老婆,一個是許宰相的孫女,姓許。第二個,不祥其姓。第三個宗宰相的孫女,姓宗。此外還有一個姓劉的。女兒李平陽,姓李。

第一個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陸經(jīng)過兩個朋友胡紫陽和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許圍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于在婚后長達十年的時間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籬下的滋味本來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兒還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tài)去對待的,并且從婚后得育一男一女兩子這個情況來看,雙方的性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

第一個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結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泡到了一個姓劉的女人,為了使氣氛更為輕松一點,我們可以想想一下這個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帶著這個女人曾經(jīng)到安徽買了一套房子,也可能是公寓,也有可能是別墅。總之,他們沒有經(jīng)過明媒正娶就這樣生活在一起了,應該算是非法同居罷。但是,這個女人卻沒有覺得李白買了房子就跟定他了,大約嫌他沒車,或者不是政府領導,也或者嫌他生活作風有問題,總之,不久兩人就拜拜了。通過李白在這段的生活狀態(tài)來看,整體比較頹靡,經(jīng)常喝酒。估計兩人的性生活也不怎么和諧了。

第二個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東任城,與一當?shù)貗D人結婚。這時候的李白剛從首都長安出來,背著一大布袋金銀財寶和杜甫、高適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并再此逗留很久。與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過任城,寂寞的他結識了這位婦人,兩人情投意合,當下便領了結婚證。李白的這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并且李白在山東兗州置下了大批田產(chǎn),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這些田產(chǎn)就交給了妻子。可見,李白對該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個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墻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寫完了可能還找個墻角撒過尿,然后提起長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保潔員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潔員,不擦掉是會被扣工資的。無奈,宗氏實在是被這首才華橫溢的詩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買下了這面墻壁。于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考,此時我已經(jīng)開始嫉妒李白這小子了,嗎的,憑什么美女一個接一個的都被他占了去了。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唉,羨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現(xiàn)在的這個妻子應該和李白有著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學道德情操,應該算有記載的李白的第一次愛情,注意是愛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這個東西太重要了,有時候甚至會超過愛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鄺山學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復再娶,男人要是經(jīng)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后,便視天下女人如無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從磷冤案時多次施救。得一此女為妻,足矣。

二、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xiāng)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臺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nèi)殿,請教經(jīng)法,還為他造了陽臺觀,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zhì)不凡,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游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余,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夸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以下便是《大鵬遇希有鳥賦》:

大鵬遇希有鳥賦并序

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辭曰:南華仙,發(fā)天機于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徵至怪于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里,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zhì)凝胚渾。脫鬐鬣于海島,張羽毛于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爾乃蹶厚地,揭太清。亙層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云之縱橫。左回右旋,倏陰忽明。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簸鴻蒙,扇雷霆。斗轉(zhuǎn)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固可想象其勢,髣髴其形。

若乃足縈虹霓,目耀日月。連軒沓拖,揮霍翕忽。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邈彼北荒,將窮南圖。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qū)。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塊視三山,杯觀五湖。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吁。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當胸臆之掩畫,若混茫之未判。忽騰覆以回轉(zhuǎn),則霞廓而霧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jīng)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發(fā)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于他哭得過于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于洞庭湖邊,自己繼續(xù)東游,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后再來搬運朋友的尸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龍盤,六朝宮閱歷歷在目。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他認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頹之氣,沒有什么好觀賞的了,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現(xiàn)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

李白告別金陵后,從江上前往揚州。

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臥病他鄉(xiāng),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yè)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xiāng),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蘇。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后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

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xiàn)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速寫。

李白由越西歸,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xiāng)心切,但功業(yè)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于回轉(zhuǎn)家園。最后,他決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于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

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于此并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巖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沒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圖功業(yè)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jù)地,又幾次出游,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并于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唐玄宗即位后,己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獰獵,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遠勝漢朝,并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另外,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xiàn)出泱泱大國的風貌。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fā)達的帝國內(nèi)部己產(chǎn)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

李白進長安后結識了衛(wèi)尉張卿,并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后兩句說"何時人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wèi)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愿為朝廷效勞。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

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極宮,不料竟在那里遇見了賀知章。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見,并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嘯灑出塵的豐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長安,沒有機會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喪。好友誠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yè)幽居,但李白無意前往。這次去長安,抱著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卻毫無著落,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點憤懣。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也極不得意,只有發(fā)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四、翰林供奉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游,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后世,以盛況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chǎn)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帶著酋長、使臣去溫家獰獵,李白自然侍從同去,當場寫賦宣揚玄宗的盛德,歌頌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賞識。此時,玄宗寵愛楊玉環(huán),每與她在宮中游樂時,玄宗都要李白寫些行樂詞,譜人新曲歌唱。李白懷著“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盡才思采寫這些詩。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jīng)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fā)現(xiàn)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nèi)鐬踉埔话慊\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zhí)顾u謗,兩人之間產(chǎn)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寵,使李白"大濟蒼生"的熱情驟然冷了下來,自己雖在長安,但也沒有施展自己管、晏之術的機會。

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毀,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倒被賜金放還,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這次的歸山,實在是體面一點的放逐。

五、再次遠游

1.漫游梁宋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yè)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這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游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shù)谌螘姟6潭桃荒甓嗟臅r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李白準備重訪江東。

2.東去吳越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于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

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會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靜湖,往來剡溪等處,徜徉山水之中,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

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3.探幽燕,走江南

李白在吳越漫游了幾年,漂泊不定。這時國家混亂,情況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心情引導下,他決計去幽燕(今北京一帶),以探虛實。

到了幽燕之后,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形勢己很危急,自己卻無能為力。安史之亂前兩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當涂、南陵、秋浦一帶,仍然衣食依人,經(jīng)常賦詩投贈地方官,以求幫助。

在此次漫游期間,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又娶宗氏。家庭多變,國家多事,李白一面求仙學道,一面企圖為國建功,對于國家安危,頗多關切,雖然仍事漫游,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策發(fā),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人幕。

李白人幕后,力勸永王勤王滅賊,而對于政治上的無遠見,他也作過自我檢討。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

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jiān)牢中解救出來,并讓他參加了幕府。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并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并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來不但未見任用,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梓潼),完全出乎意料。因為當時永王幕下的武將均巴得到了重用。事情之所以發(fā)生變故,可能與崔渙、張鎬這批人的失勢有關。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

由于李白在海內(nèi)素負盛名,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請,大家都很尊重他,并沒有把他看做一個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guī)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jīng)過長期的輾轉(zhuǎn)流離,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朝發(fā)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當?shù)刈鎏兀畎妆愣毫袅艘魂嚒G辏畎讘讶酥俅闻c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于洞庭之上,發(fā)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于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上元二年,己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詩歌】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xiàn)實的沖撞時,便轉(zhuǎn)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

第二章 一蓑煙雨 千里走任城

??? 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36歲的李白,放棄了在安陸已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快刀斬亂麻,處理完煩心事后,帶著許夫人和女兒平陽,在初夏千里迢迢來到了任城(今濟寧市任城區(qū))。

??? 六叔父在任城縣當縣尉,在他的幫助下,李白選擇東門里購置了三間房屋安了家。地址大約在半截閣街以南,浣筆泉路以東,現(xiàn)在的實驗小學附近。故居已不復存在。

??? 離家五十步有一株古柳樹,樹下有一眼清泉,淙淙不息。許夫人經(jīng)常在泉邊淘米洗菜,李白也常來泉邊,在平滑的石臺上研墨寫字,順便浣筆,時間一長,人們就把這泉叫做“浣筆泉”了。這泉水一千多年來,徑流不息。隨著歷代整修,到明代又立起“浣筆泉”石碑,至清代增建“二賢祠”以此紀念李白和賀知章(據(jù)說開元七至十年,著名詩人賀知章當過任城縣令)。

??? 在李白家后面,有一家酒樓,名曰賀蘭氏酒樓(后被稱為太白樓)。李白迎來送往,應約捧場都在此樓,漸漸地酒樓的名氣越來越大。居家穩(wěn)定后,外地的朋友多慕名而來,就連千里之外的裴公子也尋著李白的蹤跡跟來,一住多日,同李白情同手足,相互仰慕。李白稱贊他:“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

??? 而魯?shù)孛浚缈壮哺福n準,裴政,張叔明,陶沔等,你來我往,成了太白樓的常客;后來李白同他們隱居徂徠山,史稱“竹溪六逸”。

??? 前面說過,李白來山東任城,不僅六叔父在任城為官,而且兄長在中都(汶上)當縣令,族弟李凝在單父(單縣)為主簿,從祖李之芳在齊州(濟南)任司馬,幾年后,族親李輔又來魯郡(兗州)任都督。后來,李白都逐一拜見了他們,這是后話。

??? 這任城古城,歷經(jīng)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城墻堅固,四門高大,古運河環(huán)繞,交通方便,自古為水陸要沖。李白住在東門里,經(jīng)常出東門而行。春天里百花盛開,姹紫嫣紅。護城河岸上的桃花正在怒放,微風吹來,花瓣翻飛,飄落水中,被搖過來的小船沖散流走。李白正在河邊看得入神,一個鄰居女孩急急跑來把李白叫走了。

??? 這女孩姓魯,年方十八,是李白的鄰居,平時經(jīng)常到李白家,和女兒平陽玩耍,有時候還給李白研墨,性溫乖巧,深得李白全家人的喜歡。當她和李白跑回家的時候,許夫人已生下了胖乎乎的兒子。人逢喜事,高興之余,李白馬上給兒子取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 兒子滿月的時候,已是五月,石榴花開的季節(jié)。李白來山東也整整一年的光景。晚上與到來的“六逸”太白酒樓上舉杯同慶,借著月色吟詩唱和。

??? 秋日暖陽,李白走出家門,又來到浣筆泉。正在研墨,鄰家魯女和平陽的嘻笑聲從不遠的院子里傳來,李白遂站起身走了過去。魯女的家和李白的家很近,而且她的家離浣筆泉更近些。院門敞開,院內(nèi)三間堂屋,東窗外有一棵海石榴樹,樹上掛滿了微紅的石榴,平陽正在石榴樹下朝窗內(nèi)嬉笑,而魯女則在窗內(nèi)朝平陽顯擺她正在繡著的什么。忽見李白過來,忙收起笑聲,靦腆地把李白請進堂屋。魯女黢黑的頭發(fā),忽閃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顯小的衣襟襯托著她成熟的身材,李白不由得贊嘆道,你就像這海石榴這般美麗呀!說得魯女兩頰緋紅起來。晚上,李白想著鄰家魯女的笑靨,寫出了一首《詠鄰女東窗海石榴》。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白和魯女從相處,相悅,而產(chǎn)生了一段纏綿的戀情。

??? 第二年,許夫人的身體越來越差。懷念家鄉(xiāng),可是家鄉(xiāng)再無親人;懷念故土,可是故土相隔遙遠。到了秋天,身體瘦得皮包骨頭,惦記著還未成年的一雙兒女,雙手緊緊地攥著李白的手,倚在李白的胸前,停止了呼吸。李白愧心垂淚:許夫人也是名門之后,自己七尺男兒卻沒能給她榮華富貴,反而讓她居無定所。李白的心中無盡的悲傷。

??? 這年的冬天來的早,雪也下的早,不順心的事也多。這不六叔父任期已滿,年前離任返京述職。李白與六叔志向一致,情趣相投,李白把他當成了主心骨,雖然舍不得他走,但這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自己的心情只能在《對雪奉餞任城六父歸京》中表達,還是把六叔送走了。寒冷的冬天,李白盡量用多點時間,在寓居的東門里陪著一雙兒女。但為了生計,為了應酬,只好讓魯女給照看孩子,自己踏雪問路,東奔西走。

??? 李白本打算把家遷到中都(汶上),投奔兄長,恰在這時,朝廷任命李白的近世祖李輔為兗州太守。李白拜見了李輔,說明自家情況,于是李輔讓李白暫時客居瑕丘(瑕丘縣,古兗州郡治所在此)。

??? 李白在任城的寓居仍保留在那兒,后來李白南來北往還常常住在那里。

???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玄宗下詔從正月初一始,改“年”為“載”),李白從長安回家,路過任城,他的好友,任城主簿盧潛為他接風洗塵。感激之下,寫了一首《贈任城盧主簿潛》,送給了好友。

??? 任城古城南三里許,在唐開元年間,建有古南池,運河將古城、南池和北湖(今稱太白湖)串成一線,交通非常方便。“南池荷凈”為濟寧八景之一。李白和杜甫曾在南池同游,清代康熙和乾隆也在南池留下墨寶。

???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載),任城縣令專門請李白回任城,讓李白寫了一篇《任城縣廳壁記》,稱頌任城盛景功德,書于官署大廳的墻壁上,以留子孫。

??? 最值得一提的是,當李白和杜甫從蒙山歸來,送走杜甫,安頓好家人后,李白準備南下吳越,走前住在任城老宅內(nèi),寫下了留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 任城,李白來山東的根據(jù)地,從這里他南游江南,西望京都,北上雁塞。這里有他的歡樂,有他的悲傷,有他的情感,更有他的詩行。

附李白任城詩選:

????? 1《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南星變大火,熱氣馀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龍轉(zhuǎn)天車。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功業(yè)若夢里,撫琴發(fā)長嗟。裴生信英邁,屈起多才華。

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葩。

雙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

明主儻見收,煙霄路非賒。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

????? 2.《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fā),落日好鳥歸。

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一攀折,引領望金扉。

????? 3.《對雪奉餞任城六父歸京》

龍虎謝鞭策,鹓鸞不司晨。君看海上鶴,何似籠中鶉。

獨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雖將簪組狎,若與煙霞親。

季父有英風,白眉超常倫。一官即夢寐,脫屣歸西秦。

竇公敞華筵,墨客盡來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陽 春 。

征馬百度嘶,游車動行塵。躊躇未忍去,戀此四座人。

餞離駐高駕,惜別空殷勤。何時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 4. 《贈任城盧主簿潛》

海鳥知天風,竄身魯門東。

臨觴不能飲,矯翼思凌空。

鐘鼓不為樂,煙霜誰與同。

歸飛未忍去,流淚謝鴛鴻。

????? 5. 《任城縣廳壁記》

風姓之后,國為任城,蓋古之秦縣也。在《禹貢》則南徐之分,當周成乃東魯之邦,自伯禽到于順公,三十二代,遭楚蕩滅,因?qū)俪伞Q诐h之后,更為郡縣。隋開皇三年,廢高平郡,移任城于舊居。邑乃屢遷,井則不改。魯境七百里,郡有十一縣,任城其沖要。東盤瑯邪,西控巨野,北走厥國,南馳互鄉(xiāng)。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里。土俗古遠,風流清高,賢良間生,掩映天下。

地博厚,川疏明。漢則名王分茅,魏則天人列土。所以代變豪侈,家傳文章。君子以才雄自高,小人則鄙樸難治。況其城池爽塏,邑屋豐潤。香閣倚日,凌丹霄而欲飛;石橋橫波,驚彩虹而不去。其雄麗坱圠,有如此焉。故萬商往來,四海綿歷,實泉貨之橐鑰,為英髦之咽喉。故資大賢,以主東道,制我美錦,不易其人。今鄉(xiāng)二十六,戶一萬三千三百七十一。帝擇明德,以賀公宰之。公溫恭克修,儼碩有立。季野備四時之氣,士元非百里之才。撥煩彌閑,剖劇無滯。鏑百發(fā)克破于楊葉,刀一鼓必合于《桑林》。

寬猛相濟,弦韋適中。一之歲肅而教之,二之歲惠而安之,三之歲富而樂之。然后青衿向訓,黃發(fā)履禮。耒耜就役,農(nóng)無游手之夫;杼軸和鳴,機罕顰蛾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 春 。權豪鋤縱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讓于道路,任者并于輕重。扶老攜幼,尊尊親親,千載百年,再復魯?shù)馈7巧衩鞑┻h,孰能契于此乎?白控奇東蒙,竊聽輿論,輒記于壁,垂之將來,俾后賢之操刀,知賀公之絕跡者也。

????? 6. 《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7.《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nèi)賢豪青云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回山轉(zhuǎn)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

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

分飛楚關山水遙。

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jīng)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 初月 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云飛。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游因獻《長楊賦》。

北闕青云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渭橋南頭一遇君,酂臺之北又離群。

問余別恨今多少,落花 春 暮爭紛紛。

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及。

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

????? 8. 《贈從弟冽》

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獻主昔云是,今來方覺迷。

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風飄落日去,節(jié)變流鶯啼。

桃李寒未開,幽關豈來蹊。逢君發(fā)花萼,若與青云齊。

及此桑葉綠, 春 蠶起中閨。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

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報國有長策,成功羞執(zhí)珪。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他年爾相訪,知我在磻溪。

李白一生的經(jīng)歷是怎樣的?

736年,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從此,濟寧成了詩人的第二故鄉(xiāng)。李白祖居天府之國,至于為何到遙遠的山東濟寧居住,他曾在《對雪奉錢任城六父秩滿歸西京》詩中說,“季父有英風”。

另據(jù)史料記載,李白來濟寧時正是他事業(yè)的最低谷,而他的家族成員,除叔父在濟寧為官外,他有一個哥哥和4個叔兄弟都在濟寧做事,由此可知,李白來濟寧極有可能就是投奔親友而來。

此外,李白自幼酷愛劍術,據(jù)傳當時的擊劍名人裴昊居住在濟寧,李白早有崇慕之心,他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詩中說: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此詩說明,李白當時可能就是慕名去山東學習劍術。當然,濟寧一帶出產(chǎn)的美酒吸引了“詩仙”,這也成為李白寓居濟寧的一個原因。因為李白一生酷愛飲酒,而濟寧盛產(chǎn)白酒,且在當時還比較有名,

李白從736年起,寓居在濟寧,長達24年之久,其足跡遍及周邊的泰山、徂徠山、汶水和泗水等名山大川。在后來的濟寧所轄各地也都有李白到過的記載或傳說,傳說濟寧的“太白樓”和“浣筆泉”都和李白有關。

相傳,李白寓居任城的家,就在后來的濟寧市中區(qū)阜橋口的東北隅,“其居在酒樓前”,離太白樓不遠。院內(nèi)有幾眼泉水,該泉水原本清澈碧透,因李白常在此浣筆,染黑了泉水,因而被稱為“浣筆泉”。此后,“浣筆泉”就因李白的詩篇而千載飄香。

李白在濟寧安頓好后,除了在家用“浣筆泉”的水寫詩吟唱外,他最愛去的地方就是賀蘭氏酒樓,每至“酒樓,日與同志荒宴”,必揮灑文字,寫下許多佳篇。據(jù)北宋文臣李肪的《太平廣汜》記載:

李白自幼好酒,于兗州習業(yè),平居多飲,又于任城縣購酒樓日與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時,邑人皆以白為重,望其里,而加敬焉。

李白在山東娶妻生子,寓居長達23載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蘭陵縣,蘭陵因李白的詩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名譽四海。年少時也曾疑過李白是蜀地人,距離蘭陵何止千里迢迢,怎么能喝上蘭陵酒?卻原來李白在山東居住長達23年,度過了生命中的一段黃金歲月,山東可謂李白的第二故鄉(xiāng)。

01 舉家遷魯

公元736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24年,時值開元盛世,36歲的李白與夫人許氏和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山東任城,次年兒子伯禽在此出生,再次年,許氏夫人卒。公元742年,李白再婚,與一“魯?shù)貗D人合”,后生子頗黎;公元759年,年近60歲的李白才將兒女遷往楚地。

李白在山東的寓居地多有爭議,在《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一詩中李白寫到:“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歸空斷腸。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然而這魯中沙丘城在濟寧、兗州、新泰、泗水?似乎都有據(jù)可考。

02 魯?shù)厣?/p>

位于古運河濟寧段北岸的太白樓,是唐代賀蘭氏經(jīng)營的酒樓。李白常在賀蘭氏酒樓把盞暢飲、填詞賦詩,酒樓因此生意興隆。公元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賀蘭氏酒樓觀光,篆書"太白酒樓"匾額,并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而聞名于世。

如今太白樓一樓正廳中間還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橫匾“詩仙醉圣”,兩邊對聯(lián)是“豪飲吐萬丈長虹,醉吻涸三江之水”。仿佛看見詩仙李白在此縱情詩酒,正如臺灣詩人余光中《尋李白》詩中所言“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客居濟寧期間,李白結識了唐朝的另一位偉大詩人杜甫。杜甫小李白11歲,兩人把酒言歡、相見恨晚,同游齊魯古國,共研詩歌精妙,唐詩的雙子星座在這里珠聯(lián)璧合,留下了諸多見證二人友誼的詩作。這是唐代詩歌的盛世,也是中國文化的幸事。

李白信奉道教,自幼受老莊文化熏陶,山東雖然是儒家文化發(fā)源地,而在山東大地上儒釋道兼容并蓄,在山清水秀的濟南李白接受了入道儀式。公元744年,齊州(濟南)道觀的紫極宮里,鐘聲陣陣,著名的道教天師高如貴在這里為李白傳授道箓,李白正式加入道籍。然齊州紫極宮卻消失在歲月的滄桑里,沒有了蹤影,實為濟南一大憾事。

03 李白詩中的魯?shù)仫L物

齊魯大地的風景文化深深吸引了李白,在魯20多年間,李白訪友攬勝,走遍了山東的名山大川、古祠勝跡,足跡所至山東現(xiàn)在的四十余縣。齊魯文化的熏染,使李白的性格中融進了濟蒼生,安社稷,尊賢智,尚信義,俠肝義膽,曠達包容,勇毅進取的齊魯風范。

在李白傳世的980余首詩文中,作于齊魯或涉及齊魯自然人文的詩文近180篇,這位熠熠閃光的詩壇巨匠,與博大深邃的齊魯文化交映成輝。泰山是齊魯?shù)貥耍畎讋?chuàng)作六連章古詩《泰山吟》,每一首都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審美境界,氣勢雄渾,無與倫比。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fā)雙云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jīng)。吟誦有所得,眾神衛(wèi)我形。

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李白去過長安城嗎、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7615.html

分享給朋友:

“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 李白去過長安城嗎” 的相關文章

如何理解李白的笑與悲(李白關于笑的詩)

如何理解李白的笑與悲(李白關于笑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理解李白的笑與悲,以及李白關于笑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的《悲歌行》、《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然后你說說你如何理解李白的"笑"與"悲"的? 李白的《悲歌行》《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笑指李白人生過的瀟灑如意并且有仰天大...

李白的詩多少錢(李白的詩值多少錢)

李白的詩多少錢(李白的詩值多少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的詩多少錢,以及李白的詩值多少錢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真跡《上陽臺帖》值多少錢? 上陽臺帖在民國拍出了二十萬大洋的高價。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大唐時期,不僅僅在軍政方面達到了數(shù)千年從...

李白的關于秋的詩句有哪些(形容秋的詩句 李白)

李白的關于秋的詩句有哪些(形容秋的詩句 李白)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的關于秋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形容秋的詩句 李白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白寫的秋季的詩句有哪些 1.李白寫秋的詩有哪些要整首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

關于鳥的詩句還有哪些(鳥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鳥的詩句還有哪些(鳥的詩句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關于鳥的詩句還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鳥的詩句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描寫鳥的詩句有哪些 1、絕句 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2、畫眉鳥 宋代: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以及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白寫的山水的詩句 1.李白寫山水的詩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

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詩)

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唐詩300首中四行7字的古詩有哪些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有四行每行七個字的四行的古詩李白寫的 李白寫四行七字的詩有:1.《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

荊門惠泉在哪里(荊門市泉水大道在哪里)

荊門惠泉在哪里(荊門市泉水大道在哪里)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荊門惠泉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荊門市泉水大道在哪里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荊門市區(qū)哪里好玩 荊門城區(qū)有 1 龍泉公園看惠泉潺潺 2 金蝦河畔看金蝦戲水 3 東寶山上看寶塔巍巍 4 陸夫子祠堂仰先人...

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李白是長安城的嗎)

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李白是長安城的嗎)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李白在任城住了多少年,以及李白是長安城的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為什么自稱“山東任城人” 山東任城,即今濟寧。李白向朝廷申報稱自己是山東任城(今濟寧)人。歷史背景是這樣:其時,正處在全國“括戶”之舉的后期。所謂“括戶”,就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重新清查...

李白悲在哪里(李白悲哀的詩)

李白悲在哪里(李白悲哀的詩)

很多朋友對于李白悲在哪里和李白悲哀的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墓在哪里 啊?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東南郊10多公里的青山,周圍有姑溪河與青山河環(huán)繞。唐肅宗上元三年(762年),李白因貧病交加,投靠族權當涂縣令李陽冰。同年11月病逝,終...

含船的詩詞有哪些(含有船的古詩詞)

含船的詩詞有哪些(含有船的古詩詞)

很多朋友對于含船的詩詞有哪些和含有船的古詩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船的詩句古詩詞 1. 關于船的優(yōu)美詩句古詩詞 2. 關于船的愛情詩句古詩詞 關于船的優(yōu)美詩句古詩詞 1.有關船的古詩詞 有關船的古詩詞: 1、江船火...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