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格律詩五言 格律詩 五言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寫格律詩五言,以及格律詩 五言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五言律詩如何寫
五言律詩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字外加括號表示可平可仄。] ·例詞參考·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說明:此五言律詩的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變。 五言律詩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例詞參考· 山居秋螟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說明:五言律詩的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變三角,所謂三角是指押韻,押韻不僅是平仄合轍,而是要嚴格遵守一套譜式,初學者可詳見《平水韻部》。
如何五言律詩
五言絕句的格律就是第一句和第二句平仄相反,如 :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
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呢,和第二句平仄是相貼的,也就是說:
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就是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呢,和第三句是相反的,也就是說:
第三句是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合起來就是一首絕句格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詩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格律詩是由律句組成,句子之間相互遵守相對、相粘規則的詩歌文體。
所有格律詩的平仄關系都是由首句決定的——后面的平仄格式是可以通過相對、相粘推導出來,而且首句(格律詩中的任何一句)必然是律句。
什么是律句?即遵守平仄兩兩相替的句子,對于五言來說,就是指二、四位置上的平仄必須相反,交替前進,所以叫作平仄相替。
我們會發現在五言中的四種律句基本格式:
平平平仄仄? ? 平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 ?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 ?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 平起平收
這就是兩種平仄相替格式在尾字平仄不同下的組合,也是形成所有格律詩的基本格式的基礎。
如果一首詩是以“平平平仄仄”來開頭,首句如果收仄,則不押韻,我們稱之為“平起不入韻”格式的近體詩。相對的,如果首句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則肯定是押韻句,我們就稱之為“平起入韻”格式。
所以相對應的就出來四種基礎格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不入韻
仄仄仄平平——仄起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起入韻
因為五律也就是這四種格式,分別以四種律句開頭,剩下來的平仄關系,根據相對、相粘的規則進行推導即可。
假設我們的五律第一句是平起仄收的律句,根據相對原則,首句為“平平平仄仄”,下句自然應該是“仄仄仄平平”。
格律詩的句間關系第二種就是相粘,指下一聯的出句關鍵位置平仄要和上一聯對句的平仄關系相同。
首聯對句的平仄為“仄仄仄平平”,那么頷聯的出句就必須在二、四位置為“仄、平”的基礎上調整尾字平仄為仄聲,因此得到這一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
而頷聯對句同樣遵守相對原則——一聯之內出對句關鍵位置平仄相對,上下聯之間對出句關鍵平仄相粘,就是格律詩的平仄推導關系。
后面的四句,按照這個原則繼續推導,就可以得出這首“平起不入韻”的五律基本格式:
平起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同理我們可以得到另外三種格式的平仄關系:
平起入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入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格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五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五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五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入韻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第二種格式:首句不入韻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第三種格式:首句入韻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第四種格式:首句不入韻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五言律詩以首句不入韻為正規,而且以仄起式為常見。
五言律詩格律標準格式
五言律詩也稱五律,有四種常見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韻式)如:
(例) (標準格式)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 仄仄平平仄
無花只有寒 平平仄仄平
笛中聞折柳 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 仄仄仄平平
曉戰隨金鼓 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 平平仄仄平
愿將腰下劍 平平平仄仄
直為斬樓蘭 仄仄仄平平
所謂“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準。“月”字屬仄聲,末字“雪”也屬仄聲,是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韻、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對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韻式)如:
(例) (標準格式)
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 仄仄仄平平
將軍獵渭城 平平仄仄平
草枯鷹眼疾 平平平仄仄
雪盡馬蹄輕 仄仄仄平平
忽過新豐市 仄仄平平仄
還歸細柳營 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處 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 仄仄仄平平
所謂“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準。“勁”字屬仄聲,末字“鳴”屬平聲,是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韻、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對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韻式)如:
(例) (標準格式)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氣晚來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間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歸浣女 平平平仄仄
蓮動下魚舟 仄仄仄平平
隨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孫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謂“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準。“山”字屬平聲,末字“后”屬仄聲,是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韻、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對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韻式)如:
(例) (標準格式)
晚晴(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 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猶清 仄仄仄平平
天意憐幽草 仄仄平平仄
人間重晚晴 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閣迥 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
越鳥巢干后 仄仄平平仄
歸飛體更輕 平平仄仄平
所謂“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為準。“居”字屬平聲,末字“城”也屬平聲,是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韻、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對仗。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