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殘也如何 又是春殘也如何翻譯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又是春殘也如何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又是春殘也如何翻譯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的原作者是誰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的原作者是唐代詩人翁宏。
這句詩最初出自翁宏的《春殘》。
全詩: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賞析: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系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系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癡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以下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反復抒寫,意多重復,用語平常。惟獨第二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現在,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為繼,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樣嗎!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暮春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郁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積的女子呢!偏偏在這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穿去穿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綴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堪稱佳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兩句恰恰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化用了誰的詩句
你好!很高興可以幫助你。
這句詩最為人熟知的是出自北宋詞人晏幾道《臨江仙》中,而晏幾道恰是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春殘》里的這兩句原詩。此句詩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翁宏《春殘》全詩為:又是春殘也, 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寓目魂將斷, 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 蕭颯暮蟬輝。“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
晏幾道《臨江仙》全詩為: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后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蕩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采納~
“落花人獨立 微雨雙燕飛”下句是什么?出自于誰的詩?
唐末五代·翁宏《春殘》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南宋·晏幾道《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一、譯文
又到了春天快要結束之時,這讓人怎么走出翠綠的帷帳?
人獨自站在落花面前,小雨中燕子成雙飛去。
觀看此景魂魄像要失去,經過很多年夢境也不一樣了。
怎么能夠忍受如此愁苦的夜晚,蟬在凄涼蕭索的夕陽下映出光輝。
二、注釋
⑴春殘:春將盡。
⑵翠幃(wéi):綠色的帷帳。帷,四周相圍而無頂的篷帳。
⑶獨立:獨自一人站立。
⑷微雨:小雨。
⑸寓目:觀看,過目。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⑹斷:斷絕。
⑺“經年”句:經年,經過一年或若干年。夢亦非,夢境也不同了。
⑻那堪向:怎能忍受。那,通“哪”。向,語氣助詞,無實義。
⑼夕:傍晚。
⑽蕭颯(sà):蕭條冷落;蕭索。
⑾暮:傍晚。
⑿輝:光輝。
三、【注釋】 ①春恨:春日離別的情思。卻來:又來。 ②小蘋:是晏幾道朋友家歌女的名字。 ③彩云:這里指小蘋。 【評解】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別之作,最能表現作者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曲 折深婉的詞風。上片寫今日之相思。先寫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補敘初見歌女小 蘋時的情景。這首詞,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會意,詞人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 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 美動人。 【集評】 譚獻《譚評詞辨》:“落花”兩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見其柔厚。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小山詞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又“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既閑婉,又沉著,當時更無敵手。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二句追昔撫今,第三句融合言之,舊情未了,又 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惱人,紫燕猶解“雙飛”,而愁人翻成“獨立”。論風韻 如微風過簫,論詞采如紅蕖照水。下闋回憶相逢,“兩重心字”,欲訴無從,只能借鳳 尾檀槽,托相思于萬一。結句謂彩云一散,誰復相憐,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銖仙 佩,此恨綿綿,只堪獨喻耳。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感舊懷人,精美絕倫。一起即寫樓臺高鎖’簾幕低垂, 其凄寂無人可知。而夢后酒醒,驟見此境,尤難為懷。蓋昔日之歌舞豪華,一何歡樂, 今則人去樓空,音塵斷絕矣。即此兩句,已似一篇《蕪城賦》。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5分)春殘(唐)翁宏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小題1: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籠蓋全篇的作用。(寫出哀怨之情得1分,寫出點題或籠蓋全篇得1分。)
小題2:(1)作者將落花、微雨與思婦的心境互相映村(襯托),倍覺凄然。暮春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郁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積的女子呢!(2)詩人又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3)這兩句對偶工麗而渾然天成,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堪稱佳句。
(每點1分;只寫手法,沒有分析,最多給1分。寫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可酌情給分。)
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起句在詩歌中的作用。首句“春殘”點明了節令,古人總愛傷春悲秋,面對殘春,不可避免地生出傷感之情,一個“又”字表明抒情主人公孤獨寂寞不只在今年,所以哀傷愁怨更加濃重。以下各聯中“獨立”、“魂斷”、“向愁”等語皆圍繞哀傷愁怨而抒發。所以,詩歌開篇的作用是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并以此基調統領全篇。
小題2:試題分析:本題明確從手法即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頷聯,縮小了理解范圍,審題難度較小。解答此題,學生要具備兩方面知識,一是詩歌的基本常識,頷聯指哪一聯;二是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能否根據詩句分析判斷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關于又是春殘也如何和又是春殘也如何翻譯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