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題如何答,如何答詩歌鑒賞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古詩鑒賞題如何答,以及如何答詩歌鑒賞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鑒賞答題技巧
在我們讀書期間里,大家接觸過答題技巧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古詩鑒賞答題技巧,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高考古詩鑒賞題的問答類型中,有一類是內容型題目,這類問題在作答時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問題設置一般是:①關于這首詩(或兩首詩),描寫了哪些內容?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巧解內容型古詩鑒賞題。②與其他詩相比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在做題時應該清楚,詩言志,即總是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認定詩詞的內容,認定詩詞的感情,應分析詩詞句子的具體內容,并與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相聯系。在方法上做到: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內容;②抒發了什么情感;③如果兩首詩比較,還要找出它們的異同。
-解題示例:
(1)(全國新課標卷第8題)劉一止《小齋即事》:“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方。未用較得失,哪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作者為什么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答]:作者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老師筆記《巧解內容型古詩鑒賞題》。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2)(遼寧卷第15題)王維《秋夜獨坐》(節選):“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周弼《夜深》:“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①兩詩中均寫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請具體說明。②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
[答]:①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前蟲鳴的現象;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詩描寫的是動景,周詩描寫的是靜景。②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一二句寫的是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寫是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3)(福建卷第9題)謝枋得《武夷山中》:“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①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②“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①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步裙、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②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古詩詞鑒賞怎么答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古詩詞鑒賞方法:常見表現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飾,直陳自己的喜怒哀樂。
2.間接抒情:即通過寫景、敘事、描繪人物舉動來表達情感,披露心跡。
3.借景抒情:古代詩詞中,有些景物被詩人們賦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義,如柳象征離別,梅象征高潔,月象征團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詩人們在描繪這些景物的同時,往往也寄寓了某種情懷。
4.融情于景:即詩人提筆之際內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動,將情感含蓄于筆下的景物之中,讓讀者去感受、體會。
5.因情造景:詩中的幻境、夢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詩人所描寫的景物不是處于一時一地或并非寫詩時所聞見,而詩人為了抒情的需要卻將它們集聚到一首詩中進行描繪,可稱之為“因情造景”。
6.虛實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詠物詩的重要手法。
7.夸張:夸張是指夸大或縮小事物原有的形態、規模、程度,以增強詩歌的主觀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張)
8.象征:象征是指通過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運用典故來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10.對比:對比就是使對比的雙方的特征更加鮮明,如黑與白的對比,生與死的對比,對與錯的對比,動與靜的對比,通過鮮明的對比來強調、揭示某一種現象,闡釋某一個道理。
古詩文鑒賞答題技巧 有什么方法
古詩文鑒賞答題技巧有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古詩文鑒賞答題技巧
1、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2、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3、要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形象的特點,并根據所描繪的形象特點及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郁頓挫)來推斷詩人的情感態度。初中階段所學詩歌情感大體可分為:離別思念、愛國思鄉、友情、愛情、熱愛大自然、關心民生等。
古詩文鑒賞題五種情感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業的渴望,壯志難酬的悲嘆,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悶,潔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歸隱田園之志等。
2.憂國傷時,包括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現山河淪喪的痛苦,反映邊塞征戰的壯烈,憂慮百姓離亂,擔心民族命運,感嘆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傷春悲秋,嘆息人生短暫、韶光易逝,感傷世事多變,抒寫告慰平生的喜悅等。
4.思鄉懷人,包括羈旅愁思,思念親友,邊關思鄉,閨中感懷等。
5.送別感懷,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長,坦陳心志等。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