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旅詩多少,七言軍旅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七旅詩多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七言軍旅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秋天的七絕詩有哪些?
1. 七言關(guān)于秋天的詩句(關(guān)于秋天的七言古詩)
七言關(guān)于秋天的詩句(關(guān)于秋天的七言古詩) 1.關(guān)于秋天的七言古詩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描寫秋天的詩句七言絕句
《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描寫秋天的詩:《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登高》【唐】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唐】白居易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描寫秋天的詞:《蘇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年代:唐作者:李嶠作品:風(fēng)內(nèi)容: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描寫秋天的七律詩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得名。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七律詩的基本句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律詩的四聯(lián),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lián)叫首聯(lián),第二聯(lián)叫頷聯(lián),第三聯(lián)叫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叫尾聯(lián)。按照規(guī)定,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
以下是十首關(guān)于秋天的七律詩:1、村行 宋代: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簡析::作者在前六句詩里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富有詩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圖,較好地體現(xiàn)了宋人“以畫入詩”的特點。譯文:馬兒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黃,任由馬匹自由地行走興致悠長。
千萬的山谷回蕩著聲響靜聽夜,看數(shù)座山峰在夕陽下默默無語。棠梨的落葉紅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氣撲鼻的蕎麥花啊潔白如雪。
是什么讓我在吟詩時忽覺惆悵,原來鄉(xiāng)村小橋像極了我的家鄉(xiāng)!2、秋興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簡析:全詩以“秋”作為統(tǒng)帥,寫暮年飄泊、老病交加、羈旅江湖,面對滿目蕭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國家興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寫長安盛世的回憶,今昔對比所引起的哀傷;寫關(guān)注國家的命運、目睹國家殘破而不能有所為、只能遙憶京華的憂愁抑郁。譯文: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
巫峽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云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傷心落淚。
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又在趕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
看來又一年過去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3、秋思 宋代:陸游 利欲驅(qū)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簡析:本詩寫秋日所感,表現(xiàn)了作者向往閑適而又不能閑居的心情。
譯文:利欲驅(qū)使人東奔西走,如同萬頭火牛奔突一樣,倒不如做個江湖上人,浪跡天涯,像沙鷗鳥那樣自由自在。一日長似一年,閑暇無所事事的時候才感覺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無事了。
在搗衣棒的敲擊聲中,深巷里的明月漸漸西沉,井邊的梧桐樹忽然搖動葉落,方知故鄉(xiāng)也是秋天了。想極目遠眺,苦于沒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陳登站在百尺樓上,高論天下大事呢。
4、登高 唐代: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簡析: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fù)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譯文:風(fēng)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dāng)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fā)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5、秋日 宋代: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譯文: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往往一覺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一片通紅。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fēng)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fēng)云變幻之中。
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6、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唐代:趙嘏 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xué)楚囚。簡析:這首七律,通過詩人望中的見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羈旅思歸的心情。
譯文:拂曉的云與攀在漫天游動,樓臺殿閣高高聳立觸天空。殘星點點大雁南飛越關(guān)塞,悠揚笛聲里我只身倚樓中。
艷縈的菊花靜靜地吐芳幽,紅紅的蓮花落瓣憂心忡仲。可惜鱸魚正美回也回不去,頭戴楚冠學(xué)著囚徒把數(shù)充。
7、始聞秋風(fēng) 唐代: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簡析:這首詩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xiàn)了獨特的美學(xué)觀點和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精神。譯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別,今年聽到蟬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風(fēng)聲颼飗枕上覺,一年的顏狀變化鏡中來。戰(zhàn)馬思念邊草拳毛抖動,大雕顧盼青云睡眼睜開。
秋高氣爽正好極目遠望,我為您抱著病登上高臺。8、秋懷 金朝: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
4.關(guān)于秋天季節(jié)的七言古詩
1、《秋夜曲》 唐代: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譯文:月亮初升時秋露已經(jīng)稀微,身著單薄的羅衣并未更換別的衣裳。
漫漫長夜?jié)M懷深情地銀箏撥動,心中害怕獨守空房,不忍進屋睡覺。 2、《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
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jié)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4、《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5、《秋夜曲》 唐代: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譯文:計時的漏壺在長夜里響起“丁丁”的滴水聲,天幕上輕云在緩慢地移動,月亮?xí)r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暗處的秋蟲一整夜都在鳴叫著,突然想起還沒有給出征作戰(zhàn)的丈夫準備寒衣,此時千萬不要下霜。
5.寫秋天的七言絕句
李白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fēng)。
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杜甫 【奉和嚴大夫軍城早秋】
秋風(fēng)褭褭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
已收滴博云間戍,更奪蓬婆雪外城。
孟浩然 【初秋】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張籍 【秋山】
秋山無云復(fù)無風(fēng),溪頭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元稹 【暮秋】
看著墻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門深。
棲烏滿樹聲聲絕,小玉上床鋪夜衾。
白居易 【秋游】
下馬閑行伊水頭,涼風(fēng)清景勝春游。
何事古今詩句里,不多說著洛陽秋。
盧殷 【悲秋】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杜牧 【秋浦途中】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fēng)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杜牧 【秋夕】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李商隱 【到秋】
扇風(fēng)淅瀝簟流離,萬里南風(fēng)滯所思。
守到清秋還寂寞,葉丹苔碧閉門時。
薛瑩 【中秋月】
三十六旬盈復(fù)缺,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云放嬋娟不久長。
司空圖 【秋燕】
從撲香塵拂面飛,憐渠只為解相依。
經(jīng)冬好近深爐暖,何必千巖萬水歸。
杜荀鶴 【溪岸秋思】
桑柘窮頭三四家,掛罾垂釣是生涯。
秋風(fēng)忽起溪灘白,零落岸邊蘆荻花。
韋莊 【驚秋】
不向煙波狎釣舟,強親文墨事儒丘。
長安十二槐花陌,曾負秋風(fēng)多少秋。
崔道融 【秋霽】
雨霽長空蕩滌清,遠山初出未知名。
夜來江上如鉤月,時有驚魚擲浪聲。
6.關(guān)于秋天的詩句七個字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秋詞》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嶠《風(fēng)》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卻道天涼好個秋。 ——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 白樸《天凈沙·秋》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 張籍《秋思》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峨眉山月歌》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 鄭思肖《畫菊》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王維《山居秋暝》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杜甫《登高》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王維《山居秋暝》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 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 —— 葉紹翁《夜書所見》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 李賀《七夕》
7.有哪些描寫“秋天”的七言絕句
1、《秋詞》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秋夜曲》唐朝·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5、《楓橋夜泊》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首臘梅奈寒的詩是什么?
答:詩詞:七旅:韻梅: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優(yōu)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關(guān)于七夕節(jié)的古詩
關(guān)于七夕節(jié)的古詩如下:
1、《七夕》
作者:宋代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譯文:在未曾相會的時候,牽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樣,據(jù)我替他設(shè)想,需要邀請織女星來,弄那織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賜給人間的許多巧,卻不知道人間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譯文:云霄上掛著彎彎的月亮,讓今夜的天空顯得淡然明朗。自古以來的秋夕節(jié)都是在此刻。牽牛織女的團聚的歡情和離別的悵恨不知道有多少,都在歸入到七夕之夜當(dāng)中。
3、《乞巧》
作者: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秋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5、《他鄉(xiāng)七夕》
作者:唐代孟浩然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緒風(fēng)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譯文:身在他鄉(xiāng)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懷念家鄉(xiāng)。微風(fēng)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dāng)空,初秋已快來臨。
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唐宋軍旅詩一共有多少首?
王昌齡
塞上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
出塞復(fù)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xué)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塞下曲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白
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頎
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fēng)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fēng)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初中羈旅詩有那些?
1、《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3、《春夜洛城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5、《人日思歸》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7、《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8、《曉發(fā)》
唐·賀知章
故鄉(xiāng)杳無跡,江皋聞曙鐘。
始見沙上鳥,猶埋云外峰。
9、《江上思歸》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10、《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1、《千里思》
唐·李白
李陵沒胡沙,蘇武還漢家。
迢迢五原關(guān),朔雪亂邊花。
一去隔絕國,思歸但長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
12、《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4、《游秋浦白苛陂》
唐·李白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
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
故鄉(xiāng)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15、《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唐·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6、《秋夕旅懷》
唐·李白
涼風(fēng)度秋海,吹我鄉(xiāng)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云色,心斷明月暉。
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行旅詩都有哪些?
王昌齡 【旅望(一作出塞行)】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王建 【初冬旅游】
遠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
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
劉皂 【旅次朔方(一作賈島詩)】
客舍并州數(shù)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渡桑干水,卻望并州似故鄉(xiāng).
杜荀鶴 【春日旅寓】
滿城羅綺拖春色,幾處笙歌揭畫樓.
江上有家歸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李中 【旅次聞?wù)琛?
砧杵誰家夜搗衣,金風(fēng)淅淅露微微.
月中獨坐不成寐,舊業(yè)經(jīng)年未得歸.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