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清代有多少詩詞,清代有哪些詩

靜待花開2023-01-12 00:10歷史31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清代有多少詩詞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清代有哪些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清代詩詞

清代詩詞如下:

1、《村居》清 ·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己亥雜詩(其五)》清 ·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清 ·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3、《所見》清 · 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清 · 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4、《口技》清 ·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

5、《獄中題壁》清 ·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清 ·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清代的詩詞有哪些?

1清初詩歌

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大學者,他們的思想和著作對后世影響很大。正如龔自珍所說“從來才大人,面貌不專一”,這三位學者也是名詩人。

顧炎武(公元1613—1682年),字寧人,因是江蘇昆山亭林鎮人,人們習慣稱他亭林先生。他在明末曾參加抗清起義,失敗后拒絕與清朝統治者合作,專事游歷各地,進行學術研究。下面這首五言古詩《精衛》表述了他的愛國之心: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

鵲來燕去自成窠。

前四句是向精衛鳥設問:天下不平事很多,你為什么要填海不止徒然自苦呢?接下的四句是詩人借精衛之口言志:說自己也是填海的精衛,并且死而無怨。最后兩句是借鵲、燕諷刺那些賣國求榮、賣身求榮的人,嘲笑他們忘卻民族利益只去營造自己的安樂窩。

黃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沖,號黎州,浙江余姚人。他也曾參加抗清斗爭,明亡后拒絕為滿清做官,潛心著述,終成大家。他的《臥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表明了明亡后他的痛苦心情: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慚愧在燈前。

夢中失哭兒呼我,天末招魂鳥降筵。

好友多從忠節傳,人情不盡絕交篇。

于今屈指幾回死,未死猶然被病眠。

作者認為在明亡后的中國不好再生活下去了,為自己沒能為國捐軀而感到慚愧。夢中失聲痛哭被兒子喚醒;為亡友招魂時有飛鳥落到祭筵上,想象那可能是友人的靈魂化成的。許多死去的至交都可以入《忠節傳》中,可是賣國投降的朋友也不少,給他們寫絕交書都寫不勝寫(用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之典)。屈指算來自己經歷過多次死去的危險,如今勉強活著又被病魔纏住,承受著精神和肉體雙重的痛苦。他的許多詩作都充滿著這樣的愛國精神。

錢謙益本是明末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但他沒有經受住生死考驗,投降了清朝,晚節不忠,被人詬病。他學問淵博,詩風老辣,影響很大。他注釋的杜詩至今仍是研究杜甫的重要參考書。

吳偉業(公元1609—1672年),字駿公,號梅村,江蘇太倉人。他也是橫跨明清兩代的人。他的詩內容寬泛,成就很高,詩名很大。他的名詩較多,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諷刺吳三桂賣國行徑的七言歌行《圓圓曲》。詩一開頭就直接進入主題: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鼎湖”代指死去的皇帝(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后乘龍升天,于是就把其處稱為鼎湖),這里指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進北京時自殺于煤山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打敗李自成收復北京,并進而向西進軍。他的全部軍隊都為崇禎穿上白色孝服。據說吳三桂本來是準備歸順李自成的,后聽說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一說是劉宗敏)掠去,一怒之下改變主意投靠滿清,并引清兵入關攻李自成。“紅顏流落非吾戀”是擬吳三桂的口氣,說失去一個女人我并不在意,主要是逆賊李自成太荒淫腐敗了。這是用反話譏刺吳三桂。吳三桂迅速掃平李自成起義軍并占領其根據地(黃巾是漢末農民起義軍,黑山是漢末農民軍根據地,在此代指李自成)。祭奠完崇禎和其父吳襄后再和陳圓圓見面(吳三桂全家38口人全被李自成殺死。陳圓圓暫時下落不明,不是吳三桂不想見)。接下去大段詩敘述吳三桂娶陳圓圓的經過。陳圓圓原是蘇州一個采蓮女,后來成為名妓,還入宮當過宮女。從宮里出來成為貴戚家的歌妓,又被貴戚(崇禎帝田貴妃之父田弘遇)送給吳三桂。打敗李自成后,吳三桂找到陳圓圓,舉行了盛大的迎接儀式。以后陳圓圓伴隨吳三桂遠征云南,直到吳三桂稱王稱帝,享盡榮華富貴。詩中說: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妻妾之類的事本不該和國家興亡的事攪到一起,可是吳三桂這位“英雄”偏把美人擺到第一位,不惜讓自己全家人被殺,使一個女人的名字留在歷史上。這幾句詩可謂諷刺入骨了。詩的最后借用吳王夫差沉緬酒色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比喻吳三桂,譏刺他空做一場美夢,留下千古臭名。這首詩的內容也許不盡與史實相符,但詩是可以這樣作的。吳三桂先是背叛國家,后又背叛清朝,是千古罪人,應該受到唾罵。

繼吳偉業之后最著名的詩人是王士禎。王士禎(公元1634一1711年),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官至刑部尚書。他的詩追求一種清新淡雅的風格,其七言絕句作得尤其好。我們看他一首《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bēi杯〕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這是描寫泉城濟南的春色。陂塘即池塘。春天陰晴多變,此時突然放晴,陽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涼的泉水。濟南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稱。春雪過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無處不賞心悅目。再讀他《真州絕句》之一首: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真州即今江蘇儀征。江岸住的多是漁民,到處點綴著疏疏的柳樹和池塘。傍晚風平浪靜,在深秋的紅樹林中熱熱鬧鬧地在買賣鱸魚。這是漁米鄉的景致,描繪得簡潔利落,寧靜中帶出活氣。王士禎還是一位詩歌理論家,他推崇唐詩,強調詩要清新明麗,語言含蓄,要有神韻。這就是有名的“神韻說”,有相當影響。

清初詩人還有號稱“南施北宋”的施閏章和宋琬,又有查慎行、趙執信等,他們雖不是當時的第一流詩人,可也相當著名。

2清中葉詩歌

清中葉(乾隆、嘉慶時代)是清王朝穩定發展的時期,學術上形成“乾嘉學派”,在考訂、整理古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小說創作上出現了偉大的小說《紅樓夢》。詩歌創作也有不小的成績,是詩人輩出的時代。

這里應該提一筆乾隆皇帝,因為他喜歡到處題詩,所謂“乾隆遺風”大家都熟悉。他曾說“平生結習最于詩”,最推崇杜甫,是個熱烈的詩歌愛好者。晚年自稱平生賦詩四萬多首,僅就數量說,他可能是中國“第一”詩人。他的許多詩擺皇帝架子,無甚特色,因此文學史上從沒有人提到他。其實,他有一部分詩是寫得挺不錯的。我們從他的《過蒙古諸部落》中選幾首讀一下。其一: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邊。

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

這是一幅黃昏牧歸圖,熟悉牧區生活的人都知道兒童騎馬尋牛是常事,并且憑經驗總能把牛找回來。其二:

小兒五歲會騎駝,乳餅為糧樂則那。

忽落輕莎翻得意,揶揄學父舞天魔。

小兒騎駱駝,嘴里吃著乳餅,高興得不得了。有時偶而掉下來落在軟草上,他就勢頑皮地學著父親跳起天魔舞(蒙古舞名)來。寫得活潑可愛,恰似一幅牧民風俗畫。其三:

獵罷歸來父子圍,露沾秋草鹿初肥。

折楊共炙傾渾脫,醉趁孤鴻馬上飛。

獵罷歸來,升起篝火烤鮮肥的鹿肉,拿出皮制酒囊(渾脫)盡情一醉,然后翻身上馬追逐孤鴻飛馳而去。這就把勇壯剽悍的蒙古民族性格和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活畫出來了。詩中散發出濃郁的草原氣息,這是那些文弱書生寫不出來的。

沈德潛(公元1673—1769年)是乾隆年間影響較大的詩人。他字確士,號歸愚,蘇州人。他主張寫古詩要以漢魏為準,寫近體詩要以唐詩為準。他倡導“格調說”,即詩的內容要“溫柔敦厚”,作詩要講求格律、聲調。按他的標準,他曾編選過《古詩源》、《唐詩別裁》等幾部書,直到今天仍在印行。他在朝做官時和乾隆皇帝關系密切,是詩友。退休后,乾隆路過蘇州時還召見過他。沈德潛有些小詩寫得很新巧,如《過許州》:

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yǎn掩〕平疇。

行人便覺須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

許州即今河南許昌。這樣的夏景常見:池塘里流著清水(決決,流水聲),垂柳罨覆著平野。到處一片翠綠,滿眼都是生機,使人覺得仿佛胡須眉毛都被染綠了,一路蟬聲伴你走過許州。這下聯想象新奇,不落陳套,令人覺得新鮮而又貼切。他的五絕《晚晴》也頗有新意:

云開逗夕陽,水落穿淺土。

時見叱牛翁,一犁帶殘雨。

烏云拉開空隙透出夕陽,仍有稀稀落落的雨點落在地上,可見是一場小雨。老農仍在喝牛耕田,犁鏵上仍帶著殘留的雨滴。這一首也是下聯寫得形象。沈德潛影響大的是他的詩說和他編的歷代詩別裁集,自己沒有特別有名的詩傳世。

提起鄭板橋幾乎人人皆知,他以繪畫和書法聞名于世,其實他還是一名詩人。他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從不標榜什么派別,寫詩從不裝模作樣,有話就說,直抒胸臆,憎愛分明,人們很愛讀。我們先讀他一首題畫詩: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他在山東濰縣做知縣時題在一幅畫上的詩。他出身貧苦,做官不忘民間疾苦,也是難能可貴的。他的另一首《題竹石畫》詩也被人們喜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用勁竹頑強的生命力比喻人的頑強精神,既是勉勵世人,也是勉勵自己。他曾自稱“不仙不佛不圣賢,筆墨之外有主張”。他的畫怪,字怪,詩也別具一格,怪得可愛。

袁枚、蔣士銓、趙翼并稱“乾隆三大家”,其中袁枚知名度最高。袁枚(公元1716—1797年),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人。年輕時中過進士,入過翰林,當過縣令,33歲便辭官歸家,終其一生都以詩文自娛,是個典型的文人。在沈德潛提倡格調說的同時,袁枚提倡“性靈說”。所謂性靈,就是真性情,真感受,或者說是“赤子之心”。他反對模仿,認為模仿的作品虛假,只有真實才有生命。他曾說:“蛟龍生氣盡,不如鼠橫行。”這些見解無疑是正確的,只是他沒有認識到豐富的生活閱歷的重要,使他的理論瘸了一條腿。他的七古《獨秀峰》寫得很有意味: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前六句描摹獨秀峰的孤立狀態,平淡無奇,突然筆鋒一轉由山峰說到做人: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被孤立,這也同獨秀峰一樣,有獨秀之美,不必為此煩惱。由于有這最后兩句全詩就耐人尋味了。再看他的《馬嵬》詩之一首: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人們讀過白居易的《長恨歌》之后,都為唐明皇和楊貴妃的生離死別嘆惋不止。袁枚認為社會上像杜甫《石壕吏》所寫的那種家破人亡的悲劇無時無地不有,那要比李、楊的悲劇凄慘得多。這個翻案文章作得多好!詩人和一般人唱反調,一細想,這個反調唱得有理,啟人深思。袁枚的生活內容就是寫詩作文,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他作詩態度極為認真,到了老年仍像年輕女孩梳妝打扮一樣,自己未修改滿意之前從不示人。這是對讀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人吹噓自己寫詩作文文不加點一稿成,表示自己文思敏捷,讀了袁枚這首詩應該感到慚愧。袁枚詩佳作不少,但沒有歷史上一流詩人那類大作,這是為什么?他說:“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所謂“靈犀”,就是他說的“性靈”,或者說是靈感,這他不缺乏;但他缺乏生活——廣闊的社會生活,因而寫不出大作。他寫的《隨園詩話》有許多很好的見解,至今廣為流傳,相比之下他的詩作就遜色了。

和袁枚同時又有翁方綱提出新理論——“肌理說”。他所說的“肌理”,就是道理和文辭,也就是學問。這種主張導致后來形式主義詩風的發展。

比袁枚略晚些出現一位著名詩人黃景仁(公元1749—1783年)。他字仲則,江蘇武進人。家貧好學,懷才不遇,35歲便死去了。他的好些詩在其生前就廣被傳誦。如《癸巳除夕偶成》一詩至今仍常被人們引用: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漏,是古代的計時器。除夕之夜,在千家萬戶歡聲笑語中時間慢慢逝去。詩人孤獨寂寞地一人站在市橋之上,仰望星空陷入沉思。他感到可見的現實之外,似乎醞釀著某種危機正在暗暗向社會襲來,而沉浸在節日歡樂中的人們尚未覺察。這首詩作于1773年,當時正是所謂“乾隆盛世”,過了這個“盛世”,清王朝就急劇走下坡路了。作者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居安思危,這正是我們文化傳統中可貴的“憂患意識”。

3晚清詩歌

果然如黃景仁預感的,巨大的憂患降臨到中國,從鴉片戰爭始中國陷入內憂外患之中。也正是在此時出現了杰出的思想家和詩人龔自珍。

龔自珍(公元1792—1841年),字璱〔sè瑟〕人,號定盦〔ān安〕,浙江杭州人。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他就看清了官僚政治的腐朽,預感到危機的來臨,呼吁進行社會改革,寫了許多抨擊現實的著作,詩歌也是他批判現實的武器。他的《詠史》一詩向來被人稱道: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牢盆”是煮鹽的器具。牢盆狎客指鹽商即有錢人。“團扇”代指美人。團扇才人即專門吟詠淫辭艷賦的無聊文人。田橫是秦末起義英雄之一,劉邦統一中國后他以自殺拒絕降漢,其500名部下也隨他悲壯自殺。這首詩以悲憤的心情譴責社會的墮落。東南地方的人們整日過著奢侈淫靡的生活,上層社會的人們只知爭名奪利勾心斗角。有錢人操縱社會,幫閑文人洋洋得意。人們談起“文字獄”都嚇得半死,不敢說真話;有人寫書著文也只是為了養家糊口。最后作者憤激地指問:像田橫及其部下那一類剛勇猛烈的中國人都哪里去了?難道都爬上官位享受榮華富貴去了嗎?作者憂憤之情難以自抑,詩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和龔自珍齊名的魏源也是一位思想家和詩人,其憂國愛民的詩作同龔自珍近似。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也有許多好詩傳世。

鴉片戰爭之際,出現過許多愛國詩篇,如詩人張維屏的長詩《三元里》就寫得有聲有色,表現了鮮明的愛憎,熱情地歌頌了人民群眾的抗英斗爭: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

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鄉分遠近旗斑斕,什隊百隊沿溪山。

真把鄉民的義勇精神和壯大的氣勢活畫出來了。接下來寫英軍的狼狽狀態:

眾夷相視忽變色,黑旗死仗難生還。

夷兵所恃惟槍炮,人心合處天心到:

晴空驟雨忽傾盆,兇夷無所施其暴。

豈特火器無所施,夷足不慣行滑泥。

下者田塍〔chéng承〕苦躑躅,高者岡阜愁顛擠。

老天也來幫忙下起大雨,火藥淋濕,槍炮失靈,英軍死傷慘重,眼看就要被全殲。可是腐朽無能的清政府阻止三元里民眾進擊,網開一面,使殘余的英軍得以逃遁,這使詩人無比憤慨。優秀詩人替人民說了話。

到19世紀后期,清王朝內外交困,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隨著救亡運動的展開與發展,梁啟超等人提出“詩界革命”的口號,要求“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梁啟超語),也即以舊形式表達新思想,應該說這也是一種進步。也就在這時出現了杰出詩人黃遵憲。

黃遵憲(公元1848—1905年),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人。他是一名職業外交家,在東西各國居住多年,深受西方文化影響,但他一直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并且是清末維新運動中的一員。他說:“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就是主張寫親身經歷,親身感受,說自己要說的話,不要去當古人的奴隸。他經歷多,“百年過半洲游四”,到過四大洲,見識深廣,思想解放,所以他的詩內容開闊,手法靈活,真正實現了他“我手寫我口”的主張。時移世易,人的思想也要隨著世事的變化而進步,他的《感懷》詩就反映了他的這種思想:

世儒誦詩書,往往矜爪嘴。

昂頭道皇古,抵掌說平治。

上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

中言今日亂,痛哭繼流涕。

摹寫車戰圖,胼胝〔piánzhī駢枝〕過百 紙。

手持井田譜,畫地期一試。

古人豈我欺,今昔奈勢異。

儒生不出門,勿論當世事。

識古貴知今,通情貴閱世。

卓哉千古賢,獨能救時弊。

賈生《治安策》,江統《徙戎議》。

當世的儒生們迂腐、固執、僵化、無知,他們誦讀古書僅是武裝嘴巴,裝點門面。他們動輒說古代如何如何,指手劃腳高談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開口就是夏商周三代,說百代以下只要效法三代就好了。說到今天的亂世,他們只會痛哭流涕。繼而大講古代車戰的經驗,累死累活寫出長長論文;或者研究古代的井田制,并要拿到今天實行。詩人說,古人并不是存心騙我們,只是今天和古代已完全不同,古人那套東西怎能用于今天?儒生們對當今世界懵〔měng猛〕然無知,就沒有資格評論當前世務。認識歷史是為了認識今天,要了解今天更重要的是去觀察世界。歷史上的卓越人才都是能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的,像漢代的賈誼寫《治安策》、晉代的江統寫《徙戎議》那樣。這些話在今天看來不算稀奇,但說在一百多年前,那是須有相當見識的。在他的《人境廬詩草》中,詩人還介紹了許多西方國家的歷史和現實知識,講到許多中國人聞所未聞的事物,開闊了當時人們的眼界。

和黃遵憲同時的一些著名的維新派人士,如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也都有許多好詩留世;而當時以復古為趨向的“同光體”詩人卻沒有什么傳世之作。

19、20世紀之交,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運動蓬勃興起,許多革命志士如章太炎、秋瑾、鄒容、陳天華等都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們的錚錚作響的詩句將與他們的英名一樣永遠垂示后人。下面是秋瑾的一首《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萬里乘風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她憂心如熾,奔走救國,這種感情宣泄出來就成為動人的好詩,讀過之后一位愛國女英雄的形象就矗立在我們眼前。

鄒容在1901年東渡日本之前也曾寫詩言志:

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

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

他寫過著名的《革命軍》一書,號召人們參加革命斗爭,并把自己19歲的年輕生命獻給了革命。

以柳亞子等人為首,以同盟會員為主體的“南社”是一個著名的詩歌團體,其宗旨很明確,就是要以詩歌為武器參加推翻滿清的革命斗爭,留下了許多優秀詩作。如南社重要成員蘇曼殊的《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

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煙水著浮身。

國民孤憤英雄淚,灑上鮫綃贈故人。

海天龍戰血玄黃,披發長歌覽大荒。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前一首以戰國末年反對秦始皇稱帝逃隱海上的魯仲連自比,表示抗清決心;后一首用《易經》“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的意思比喻清末戰亂,對許多荊軻一樣的猛士為民族解放捐軀表示悼念之情。

關于清朝的古詩有哪些

1、《題秋江獨釣圖》

清代: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譯文:

戴著一頂斗笠披著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長的漁線一寸長的魚鉤。

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

2、《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3、《長相思·山一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么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4、《減字木蘭花·偶檢叢紙中》

清代:龔自珍

人天無據,被儂留得香魂住。如夢如煙,枝上花開又十年!

十年千里,風痕雨點斕斑里。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譯文:

人心和天意變化無常,沒想到自己無意中還保存著十年前的花瓣。迷離恍惚,轉眼樹上的花開又十年。

自己十年中往來奔波,受盡了折磨。不要去憐惜花瓣,其實自己的身世,也是和落花一樣飄零。

5、《論詩五首·其三》

清代:趙翼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譯文:

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錯互見,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有時也五花八門。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

如果自己見識低下,就像矮人看戲似的,自己什么也沒看見,對戲的好壞心中沒有定數,只是隨聲附和罷了。說明評論事物要有主見,不要人云亦云。

清朝的古詩

清朝的詩詞還是挺多的,有很多著名的詩人與詞人,比如納蘭性德,很出名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再比如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關于清代有多少詩詞和清代有哪些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8906.html

分享給朋友:

“清代有多少詩詞,清代有哪些詩” 的相關文章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如何朗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讀著這兩句詩)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如何朗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讀著這兩句詩)

絕句 遲日江山麗怎樣朗誦 遲日 江山 麗,春 風 花草 香。泥融 飛燕子 ,沙暖 睡 鴛 鴦。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這首詩,所有字的拼音都要加上去 拼音如下:chí rì jiāng shān lì ,chūn fēng huā cǎo xiāng 。ní róng fēi yàn zǐ ,s...

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怎么寫)

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怎么寫)

花落知多少的前面是什么 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夜來風雨聲春曉作者: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花落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 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夜來風雨聲春曉作者: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

溫庭筠多少恨(溫庭筠千萬恨)

溫庭筠多少恨(溫庭筠千萬恨)

大家好,關于溫庭筠多少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溫庭筠千萬恨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翻譯 昨夜的夢里存有多少...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晚涼多少紅鴛白鷺(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

很多朋友對于晚涼多少紅鴛白鷺和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曲:「越調」小桃紅 導語:元【越調】小桃紅作者用輕松愉悅的“采蓮圖”反襯作者獨臥江樓冷清悲苦; 原文: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隨波動。涼露...

一樽酒事多少(何事一樽酒)

一樽酒事多少(何事一樽酒)

很多朋友對于一樽酒事多少和何事一樽酒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清酒一樽多少毫升? 在日本商店,市場日本酒(清酒)通常普遍采用以下幾種包裝.日本酒大瓶裝是1800ML中瓶裝通常為750ML小瓶裝通常為300ML紙盒裝通常為1000ML,500ML裝兩種清...

使至塞上王維寫于哪個季節(使至塞上王維主要內容)

使至塞上王維寫于哪個季節(使至塞上王維主要內容)

今天給各位分享使至塞上王維寫于哪個季節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使至塞上王維主要內容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使至塞上描寫什么季節? 描寫的是春季從相關介紹來看,開元二十五年(737)唐玄宗命王維是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問、訪察軍情的。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

關于六十三除以七分之四等于多少的信息

關于六十三除以七分之四等于多少的信息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六十三除以七分之四等于多少,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七分之四和九分之五誰? 計算題,可以通分,七分之四等于六十三分之三十六,九分之五等于六十三分之三十五。所以七分之四大 63的7分之4表示什么意義 63的的七分之四是36。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

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作家)

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作家)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以及張九齡是哪個唐代的作家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張九齡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導語:張九齡,唐朝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唐代有名的賢相。下面我為你整理的張九齡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希望對你有...

哨遍有多少字(哨字有幾畫)

哨遍有多少字(哨字有幾畫)

今天給各位分享哨遍有多少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哨字有幾畫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遍字怎么組詞是什么 答:遍組詞1、遍地[biàn dì]遍布各處。2、遍身[biàn shēn]滿身。3、遍布[biàn bù]分布到所有的地方;散布到每個地方。4、遍及[b...

?t多少畫(t幾畫怎么寫)

?t多少畫(t幾畫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t多少畫,以及t幾畫怎么寫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t的筆畫是多少呢? 小寫的t,先寫豎彎鉤,再寫橫,大寫的T,先寫一橫,再寫一斜豎。具體寫法如下圖所示:簡介:T,t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0個字母。今日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