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詩人有哪些,南宋詩人有哪些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南宋的詩人有哪些,以及南宋詩人有哪些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南宋詩人有哪些?
如下:
1、尤袤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
2、楊萬里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3、范成大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
4、陸游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5、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
宋代詩人 北宋初期形式主義詩風蔓延,詩歌創作片面追求對仗和用典,講究聲律技巧。那么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南宋朝代的詩人有哪些
(1)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的西昆體風靡一時,
王禹偁(chēng )是 宋初 在詩歌理論和創作上表現了現實主義精神的有成就的詩人。
(2) 北宋初期 詩壇有三體,以王禹偁、徐鉉為代表的 香山體 、以魏野、林逋為代表的 晚唐體 、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的 西昆體 ;而后有 歐蘇梅三家 ,歐陽修、蘇舜欽、梅堯臣;再后有蘇軾、王安石、陳師道、黃庭堅,至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王安石、蘇軾,真正開創了宋詩的新局面;
(3) 北宋晚期 有效法黃庭堅的 江西詩派 ,雖然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其詩歌理論和創作卻出現了脫離現實的.傾向。南渡之后,南渡后,民族矛盾尖銳激烈,使詩出現了新的氣象,恢復中原、抗敵報國成了基本主題,代表 南宋愛國主義詩歌最高成就的詩人是陸游 ,著名的詩人還有楊萬里、范成大,他們共同糾正了江西詩派的弊端,使宋詩又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此后宋金對峙漸趨穩定,民族矛盾也趨向緩和,宋詩的愛國呼聲逐漸微弱,于是出現了偏重于抒發山水、田園情趣的 四靈派和江湖派 。
(4)宋末,一批愛國詩人,如文天祥、汪元量、鄭思肖等又臨難而起,慷慨悲歌。
李清照 (1084—1155),宋朝人,她生活的時代處于南北兩宋興亡交替之際。
具體講,1127年,金滅亡北宋,康王趙構逃亡江南,建立南宋。此年,李清照也隨夫舉家南遷,這一年李清照43歲。南遷后李清照又在南宋政權下生活了28年,至71歲逝世。習慣上,通常說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詞人”。
唐代有哪些詩人
唐代詩人 一、初唐:虞世南、上官儀、王績、王梵志、寒山、 王勃 、 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杰) 、沈佺期、宋之問、李嶠(jiao)、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張若虛、劉希夷、陳子昂
二、盛唐:張九齡、張說、賀知章、王灣、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祖詠、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劉灣、張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結、顧況、戴叔倫、張籍、王建、元稹(zhen)、李紳、
三、中唐:韋應物、劉長卿、李益、李端、盧綸、吉中孚、錢起、司空曙、苗發、夏侯審、劉禹錫、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姚合、李賀、
四、晚唐: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韋莊、李群玉、韓偓、司空圖、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
宋朝有哪些著名的詩人?
1、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2、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黃庭堅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4、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漢族,江西臨川人,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罷相。
5、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廬陵沙溪(今屬吉安永豐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蘇軾、蘇轍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是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實踐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
南宋詩人都有哪些?
南宋詩人有楊萬里、范成大 、陸游等。
南宋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南宋:
(1127年6月12日 —1279年3月19日 )是宋朝第二個時期,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稱南宋,歷九帝,享國152年。
1127年,宋徽宗之子趙構于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國稱帝,是為宋高宗。宋高宗先任用岳飛等主戰派抗金,之后主和派秦檜獨相十八年,簽訂“紹興和議”。1162年孝宗受禪,勵精圖治,發動“隆興北伐”失敗議和,隨后大力發展內政,開創“乾淳之治”。
南宋的詩人有哪些?
南宋的詩人有:
1、陸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2、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6年),號易安居士,出生于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3、林升(1123年-1189年),字云友,又名夢屏,號平山居士,浙江平陽(今浙江蒼南縣繁枝林坳)人,南宋詩人。
4、文天祥(原名:云孫,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道號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5、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他廣師博學,一生作詩兩萬多首,被譽為一代詩宗,詩歌作品大多描寫自然景物。
南宋的詩人有哪些
南宋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擺脫了當時“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了一批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下面是關于南宋的詩人有哪些的內容,歡迎閱讀!
南宋的詩人有哪些
南宋: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姜夔、汪元量、辛棄疾、葉紹翁、嚴蕊、李清照、韓元吉、黃公度、唐琬、周密
尤袤
簡介
尤袤(mào)(1127——1202),字廷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宋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四日生于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自小受家學熏陶,5歲能為詩句,10歲有神童之稱,15歲以詞賦聞名于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人物生平
尤袤于紹興十八年(1148)舉進士,任泰興縣令。在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于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屢殘于寇”。尤袤上任后,一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領軍民整修城廓。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金兵蹂躪兩淮地區后,淮南人民死傷枕籍,流離失所。尤袤在詩作《淮民謠》中,描述了當時淮南人民的悲慘處境:“流離復流離,忍凍復忍饑;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淮南喪亂后,安巢亦未久,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荒樹日西斜,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憂何?” 全詩長達60句,通過一個流離失所的淮民的口氣,如泣如訴地將淮南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情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宇字句句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全詩未作雕飾, 語言樸實無華,用白描的`手法將詩人的激情表達出來,十分感人。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
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與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與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被殺,不辱使命而歸,并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后后歷任靜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期,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
卒謚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與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繅絲行》、《勞畬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與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與秦觀相近,后期作品則近于蘇軾。
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與、山川行旅、嘆老嗟悲以至講論佛典禪里之作。楊萬里《石湖居士詩集序》中說:“(范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縟而不釀,縮而不僒。清新嫵媚,奄有鮑謝;奔逸雋偉,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本書選其詩《州橋》、《四時田園雜興》(選四)與《橫塘》及詞《秦樓月》(樓陰缺)。
陸游
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與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與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鉆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之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歷任鎮江、夔州通判,并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光宗時期,除朝議大夫,禮部郎中。后被劾去職,歸老山陰故鄉。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藥,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抱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開人世。他生當民族矛盾尖銳、國勢危迫的時代,他懷著“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英雄氣概與“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犧牲精神,決心“掃胡塵”、“靖國難”,但是在政治斗爭中,屢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可是,他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與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后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他的詩最鮮明的特色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詞,多數是飄逸婉麗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滿悲壯的愛國激情。毛晉《放翁詞跋》說:“楊用修(慎)云:‘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秦觀),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非常高,被前人推為南宋宗匠。所寫的政論、史記、游記、序、跋等,大都語言洗煉,結構整飭。
陸游他是愛國主義詩派的一個光輝代表。他的作品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卓越的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了重要地位。他繼承并發摺了古典詩歌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在當時與后代的文壇上產生了深刻影響。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