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入聲字,辨別入聲字的幾種方法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辨別入聲字,以及辨別入聲字的幾種方法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怎樣判斷一句詩中的入聲字?
有些小伙伴對古詩充滿興趣,那么讀古詩時就需要區分入聲字,而我們該怎么判斷一句詩中的入聲字呢?感興趣就繼續往下看吧。
首先介紹一下入聲字。古詩詞的用韻與如今不同。元朝將中原占領,將中原人驅趕到南方,原來的官話變成了方言。中原元明清官話和唐宋時期官話變化很大。
唐音宋調的音韻以南宋末年的《平水韻》為準,我們如今遵從的新韻,是根據普通話發音來判斷發音的高低和韻母。《平水韻》將漢字發音分為“平上去入”四個音調,普通話就是“一二三四”聲。古話中的“平”分為“陰平、陽平”,對應現在的“一、二”聲,比如“非”就是“陰平”,“淝”就是陽平。而“上”聲對應現在的“三”聲,比如“誹”,“去”聲對應“四”聲,比如“沸”。 所以如今的漢語發音就是“平上去”三聲,“入”聲不是以音調高低劃分的,而是以發音短、促、狹來區分的。
但后來的北方話沒有入聲字這個概念,入聲字就根據音調“一二三四”聲自動進入了“陰平、陽平、上、去”四個聲調。所有的字都按照音調來劃分,只有“平上去”三個聲調了——這就是“入派三聲”。所以很多現代人不能區分入聲字的問題。
我們如何快速判斷入聲字
第一,任何一個發音的字都有可能是入聲字,這是“入派三聲”的規則。其次,入聲字的發音是急促的,每當看到帶有爆破音,尾音急速下沉的字,就要多些懷疑。第三點很重要,需要充分利用格律詩平仄規則來確認入聲字??窟@三點就可基本判斷,最后查韻書,可以精準判斷。
就如“贈君一法決狐疑”。這句詩中的入聲字,要如何判斷?用普通話讀出就是“仄平平仄平平平”,學習過格律知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句子的平仄問題在哪。一個律句的基本原則是“相替”,我們看到二四六位置的平仄確實是相替前進的,所以這是個律句。格式是平起平收格式,原始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入聲怎么區別
一、凡韻尾是n、ng
凡韻尾是這兩個的字,都不會是入聲字。因為入聲字在其韻尾b、d、g逐漸變化脫落后,不可能加上一個輔音韻尾。入聲字發展到今天,只可能是開音節。
二、以b、d、g、j、z、zh等不送氣塞音為聲母的陽平字都是入聲字
這是因為,現代漢語的塞音音母的陽平字都有兩個來源,一是古時的濁音平聲字,一是古時部分入聲字。古濁音字在現代漢語里已全部便為清音。
三、韻母為uo的卷舌音字基本是古入聲字
即讀zhuo、chuo、shuo、ruo的字,因為現代漢語里以uo為韻母的字有兩個來源,一是入聲字,一是非入聲字。那些非入聲字在現代漢語里都沒有變為卷舌音,這也就是說,以uo為韻母的卷舌音都是從古入聲演變來的。
擴展資料:
入聲的消失
語言學界最公認的觀點認為,入聲在北宋時期合并為喉塞音,最終消失于南宋時期。元朝初年的韻書《中原音韻》記載,宋末元初的北方官話已經沒有了入聲。
不過,明朝取代元朝以后,制定了《洪武正韻》,用入聲尚存的江淮官話作為明朝官方語言。明朝官話的入聲并非來自于恢復唐宋發音,而已用一中保留入聲的方言作為新的官方語言。
《洪武正韻》把韻分成平、上、去三聲各二十二部,入聲十部,共七十六部。入聲十部分別是屋(quk)、質(cjit)、曷(hat)、轄(hrat)、屑(set)、藥(yak)、陌(mrak)、緝(chip)、合(kop)、葉(yi?p)。
怎么判斷一個字是不是入聲字
根據聲母和韻母從正面來判斷入聲字:
1、聲母是不送氣的塞音和塞擦音而讀陽平的字,絕大多數來自古代入聲。所謂不送氣的塞音和塞擦音,就是聲母b、d、g和z、zh、j。
2、一些開韻尾(包括元音韻尾和沒有韻尾)的字,有文白兩讀,而又沒有意義上區別的,往往是入聲字。如“色”字,既念se,又念shai。又如“澤、擇、角、腳、血、麥、脈、剝、削、薄、冊、落、六、沒”等字一般都有文白兩讀,也屬于這一類。
擴展資料:
諧音偏旁記憶:
這是利用諧音偏旁來類推的辦法。例如已經知道了“白”是入聲字(陌部),則可推及伯、泊、柏、舶、拍、迫、珀、帛、魄等字也是入聲字(陌部)。
而“百”從白聲、“陌”又從百聲、“箔”從泊聲,因此它們也是同部的入聲字。又如,已知“及”為入聲字,則可類推“級、_、汲、岌、芨、吸”等字也是古入聲字。
已知“析”為入聲字,則“淅、晰、皙”也為入聲。利用諧聲偏旁記憶中古入聲字,并不是絕對可靠的,因為聲符相同的字,在中古并不一定屬于同一韻部。
例如:“讀、犢、牘、櫝、黷”等字均為入聲屋部,但它們的聲符“賣”卻在去聲卦部,而“續、贖”等字有在入聲沃部。所以,利用偏旁類推時要格外注意一些例外的情況。
復如,“辟”以及從“辟”得聲的字“壁、薛、璧、劈、僻、霹、擗、癖、檗、擘”等字都是入聲字,但是“避”字卻不是入聲字。
再如“億(億)、憶(憶)、臆、噫、薏、癔”等字是入聲字,而“意”字卻不是入聲字;“昨、作、炸、蚱”等字是入聲字,但是“乍”不是入聲字;“窄”是入聲字,而“榨”不是入聲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入聲字
如何辨別入聲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辨別入聲字的幾種方法、如何辨別入聲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