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秋月照什么,秋陽高照圖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高高秋月照什么,以及秋陽高照圖片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高秋月照無垠
夜幕初上,月已登場,掛在對面天際,懸在桉樹梢頭。 清朗,微圓,有了秋月冷冷的模樣。
許是很久沒見著明月,心里竟頗有些激動,速速掏出手機,把秋月與老樹同框。效果不盡人意,急急取來單反,幾多調試,終讓秋月孤傲地綴于深邃夜空。
走進園子,夜色蒼暝,草木隱約,花影婆娑。凝視天幕,月至中天,白云相伴,星辰遙望。 月下的我,沐在月華里,浸在蒼茫里。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天上一輪月,地上望千年 ,高高一秋月,更能起秋思。皎皎明月,自《詩經》走出,于唐詩里綻放,在宋詞里婉約。
床前那一地霜月,灑滿詩仙千里思鄉,任獨酌成三人,任歌舞影零亂。無論羈旅何處,無論置身何地,月總是故鄉明,水總是家鄉甜。 四季輪轉,青絲染霜,游子行天涯,月涌大江流。
“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最是南唐后主,一代帝王,一朝為囚, 獨對秋月,訴不盡故國離愁,寫不完亡國別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直至一曲唱罷,明月依舊在,人隨七夕去。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明月高照,倚樓獨眺,過盡千帆,清輝脈脈。 可憐樓上月徘徊,范文正公亦感慨:“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今夜,秋月高高,月色無垠,照見我居的城,照見我住的園,拂去無盡邊愁,褪去零亂心緒,“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散文# # 美文 #
高高秋月照長城的上一句
上一句: 撩亂邊愁聽不盡
從軍行七首
[作者] ? ?王昌齡 ?
[全文] ?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
王冒齡《從軍行》原文古詩
王昌齡《從軍行》共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以上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更多內容可以來中華詩詞網校。
高高秋月照長城所描繪的畫面是什么?
此詩截取的是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復雜的感情。
原文: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作者介紹: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是什么意思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翻譯: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王昌齡有關月亮的詩句
1. 王昌齡關于月亮的詩句是
王昌齡關于月亮的詩句是 1. 關于王昌齡有關月亮的詩句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塞】(其一)
釋義: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
2.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從軍行】(xing)(其一)
釋義:離家的戰士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著“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
3.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從軍行】(其二)
釋義:繚亂的邊關愁緒無數傾訴,總也聽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著長城,此景亙古不變。
4.月高天涯路,林深夢追人。——【塞下曲】(其三)
釋義:月光灑滿大地,林子變得幽靜深邃,只有夢還一直縈繞身邊。
5.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樓送辛漸】 (其二)
釋義: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
6.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春宮曲】
釋義:未央宮的前殿,月輪高照,銀光鋪灑
7.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送郭司倉】
釋義:昨夜的春風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
8.山為兩鄉別, 月帶千里貌。——【送任五之桂林】
釋義:叢山將我們分開,就此分別,但千里之外我們仍能看到同樣的月亮。
9.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送柴侍御】
釋義:兩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蔭蔽,同受雨露潤澤,你看到的那個月亮正是我看到,雖然分隔兩地,但我們的心意是相通的。
2. 關于王昌齡有關月亮的詩句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出塞】(其一) 釋義: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 2.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xing)(其一) 釋義:離家的戰士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著“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
3.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從軍行】(其二) 釋義:繚亂的邊關愁緒無數傾訴,總也聽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著長城,此景亙古不變。
4.月高天涯路,林深夢追人。——【塞下曲】(其三) 釋義:月光灑滿大地,林子變得幽靜深邃,只有夢還一直縈繞身邊。
5.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樓送辛漸】 (其二) 釋義: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
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 6.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春宮曲】 釋義:未央宮的前殿,月輪高照,銀光鋪灑 7.明月隨良掾 春潮夜夜深——【送郭司倉】 釋義:昨夜的春風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 8.山為兩鄉別, 月帶千里貌。
——【送任五之桂林】 釋義:叢山將我們分開,就此分別,但千里之外我們仍能看到同樣的月亮。 9.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御】 釋義:兩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蔭蔽,同受雨露潤澤,你看到的那個月亮正是我看到,雖然分隔兩地,但我們的心意是相通的。
3. 有關于月亮的詩句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 -----王昌齡(聽流人水調子)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王昌齡(送魏二)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送柴侍御)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王維(白石灘)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余. 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王維(伊州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李白(關山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李白(長相思)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李白(襄陽歌) 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 ---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郝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荊門送別)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 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 -------李白(送楊山人歸嵩山)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入宿置酒)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李白(謝公亭)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李白(憶東山二首其一)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李白(長門怨二首) 月皎風泠泠,長門次掖庭. --------沈佺期(長門怨) 長門落景盡,洞房秋月明. ---------張修之(長門怨)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李白(哭晁卿衡)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 -------崔國輔(小長干曲) 白云勸盡杯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 -------高適(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4. 關于月亮的古詩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唐.王昌齡.《出塞》)
2、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唐.王維.《竹里館》)
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唐.李白.《古朗月行》)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獨酌》)
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唐.盧綸.《塞下曲》)
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8、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1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宋.蘇軾.《水調歌頭》)
5. 有關月亮的詩句是什么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飏輕云縷》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 李白《古朗月行》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6. 關于月亮的詩句
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其實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關月亮的數據數不勝數。以下的供你參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李商隱《月夕》)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宿江邊閣》) 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月斜。
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遣懷》)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進一層。
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一層。鬢濕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至。
(《杜臆》)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憶舍弟》)。
7. 關于月亮的詩句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8. 哪些大詩人寫過關于月亮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靜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月夜憶舍弟》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張繼《楓橋夜泊 》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 王昌齡《出塞二首》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飛《滿江紅·寫懷》
9. 關于月亮的詩句
水調歌頭作者: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回答者:27zhong - 秀才 三級 3-5 15:20--------------------------------------------------------------------------------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詩文解釋】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思念對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
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你,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與你在夢里相見。【詞語解釋】遙夜:漫漫長夜。
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戶。露滋:露水打濕。
還寢:回臥室再睡。【詩文賞析】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詩。
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全詩意境雄渾而又幽清,語言形象真切,情與景有機地交融在一起,溫婉纏綿,回味無窮。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他是唐玄宗時一位有名的宰相和重要詩人,他為人正直賢明,詩風樸實遒勁,對扭轉初唐華靡詩風有貢獻。后人常把他與陳子昂并稱。
其《感遇》詩十二首,以寄興為主,諷喻時政,思想深刻。有《張曲江集》。
回答者:suisha - 秀才 二級 3-5 15:24--------------------------------------------------------------------------------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回答者:zgsnzj - 舉人 四級 3-5 15:25--------------------------------------------------------------------------------水調歌頭作者: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還有就是李白的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和他的月下獨酌 隊影成三人杜甫的 月時故鄉明回答者:最初夢想會實現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5 15:30--------------------------------------------------------------------------------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回答者:來澤冰 - 魔法學徒 一級 3-5 15:37--------------------------------------------------------------------------------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
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其實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關月亮的數據數不勝數。以下的供你參考: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陳風·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李商隱《月夕》)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
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宿江邊閣》)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月斜。
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遣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明月千里寄相思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進一層。
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一層。鬢濕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至。
(《杜臆》)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