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過零丁洋在哪里,文天祥傳的過零丁洋在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文天祥過零丁洋在哪里,以及文天祥傳的過零丁洋在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過零丁洋》中的零丁洋在哪里?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一詩是這樣寫的: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惶恐灘的原名叫黃公灘,是贛江十八灘之一。因為水流湍急,是最險的一灘,所以渡者皆驚恐,故名“惶恐灘”。零丁洋指現在福建沿海汀州一帶。
本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出自《指南錄》,此詩作于1279年,即作者被元軍所俘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1278年底,文天祥戰敗被俘,元軍的將領、南宋的降將張弘范率水軍直取南宋皇帝所在的崖山(在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戰船駛過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張弘范要押在船上的文天祥寫信給堅持斗爭的愛國將領張世杰勸降。眺望著那煙波浩渺的祖國海疆,文天祥感慨萬千,揮毫寫下這首《過零丁洋》詩。
文天祥所處的時代,南宋政權偏安一隅,極端腐朽黑暗;蒙古貴族大舉入侵,國家和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年輕的文天祥以天下為己任,他從剛剛步入政治舞臺,就表現了激揚的愛國熱情。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統治者為利用他來籠絡人心,就想盡一切辦法誘使他投降。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之下,文天祥始終表示忠于祖國,始終不肯屈服。元朝統治者害怕他的影響,終于決定將他處決,時年,文天祥47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寥廓蒼茫的宇宙,文天祥想到了人生的價值,他要用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一片丹心,去照亮那永垂千古的青史。這熱血溶注的詩句,是哲人的思考,英雄的豪情,充溢著民族的浩然正氣。作者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書寫,極寫國破之恨、哀怨之情。第三聯作者借用兩個帶有情感色彩的地名寫出他的處境遭遇,可謂是“絕對”。而尾聯更是千古絕唱,以磅礴的氣勢收篇,表現出其民族氣節及舍身取義的生死觀,激勵了千百萬人,是千古不朽的壯歌。
過零丁洋文天祥兵敗在哪被俘在哪是一個地方嗎
公元1278年(宋祥興元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隨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張弘范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杰、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出示此詩以明志。
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
希望能幫助到你
曾讓文天祥不堪回首的零丁洋,究竟在哪里?
一首《過零丁洋》,讓后世人認識了宋末愛國大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了他悲壯的忠貞。
文天祥是南宋末期的狀元,但是由于他過于正直,不向小人低頭,所以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順利,多次遭到朝中奸臣的打壓。
也就在這個期間,蒙古開始大舉入侵南宋,南宋早已不堪一擊了。
宋廷號召天下義士勤王,文天祥積極響應,召集士兵以及各英雄豪杰,率軍勤王。他也曾身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議和,與元軍主帥伯顏在皋亭山爭論。
最后時刻,他和陸文秀等人擁戴南宋小皇帝堅持抗元,但種種一切都沒有改變現狀,南宋已經逃往到了最南端了。
面對蒙古鐵騎,幾乎是毫無抵抗能力。最終,文天祥在廣東五坡嶺兵敗被俘。
然而這一切都還沒有結束,南宋最后的一場打仗那就是崖山海戰即將登場。這將又是一場被載入歷史的悲壯的戰爭。
被捕后的文天祥并沒有被殺,而是作為俘虜登上了元軍的戰船,并從廣東海豐一帶出海,向崖山方向駛去。
在這個過程中,恰好路過伶仃洋。
零丁洋,又被稱為伶仃洋,其實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珠江口。
這么一說大家就都知道伶仃洋位于珠江三角洲,也就是珠江匯入大海的地方,是一片喇叭口形狀的海域。
1278年,文天祥正是經過此處,寫下了《過零丁洋》這首詩。
南宋滅亡后,文天祥被押往京城,被囚于兵馬司,也就是現在的文丞相祠。忽必烈多次勸降,甚至還讓宋恭帝親自來勸降,這可真是諷刺。
但文天祥最終并沒有屈服,而是英勇就義了,臨刑前不忘南拜留下絕命詩一首。享年48歲。
文天祥為什么要過零丁洋呢?究竟零丁洋在哪里呢?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出自南宋著名政治家、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幾百年來在華夏流傳,經久不衰,激勵無數的仁人志士。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后,公元1279年經過伶仃洋時所寫,詩中將文天祥憂國憂民,戰敗之時惶恐不安,被俘之后孤苦伶仃的心境,以及寧死不屈的氣節和愛國情懷真實地表露了出來。
文天祥,南宋時期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1256年僅20歲的他就以第一名考中進士,可謂金榜題名,可惜卻面臨的是一個即將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金朝1234年被滅以后,宋蒙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1257年,蒙哥汗再次大舉攻宋,沒想到卻死在釣魚城,蒙軍撤退,宋蒙暫時處于相持階段。
忽必烈奪取汗位后,調整對宋攻擊的戰略方向,主攻襄陽,1273年襄陽城陷落。元軍一路勢如破竹,猛攻至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從考中進士這十幾年中,文天祥雖已入仕但為人正直,遭奸臣賈似道、董宋臣等人的排擠、陷害,屢遭罷免,英雄無用武之地。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知州,奉詔征兵勤王,可謂受命于危難之際。文天祥率所征兵將萬余人沿贛江而下,前去拱衛京師,途中經過惶恐灘。
惶恐灘頭說惶恐,惶恐灘真的這么可怕嗎?確實是這樣的。惶恐灘位于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境內,在萬安縣城南約2公里的贛江上,萬安水電站所在地就在惶恐灘。因為萬安水電站的建設,河道中礁石被炸掉或已淹沒于水庫之中,如今的惶恐灘看不到原來的面貌了,但是從水電站下游的贛江水道中尚存的礁石,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惶恐灘的危險。其他的只有從古人留下的記錄中來感受惶恐灘之險了。
文天祥有一首詩叫《過零丁洋》, ‘零丁洋’在哪個地方
零丁洋,即“伶仃洋”,現在廣東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杰。于是,文天祥寫了這首詩。
文天祥過零丁洋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文天祥傳的過零丁洋在哪里、文天祥過零丁洋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