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多芳草什么意思,蘭澤芳草是什么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蘭澤多芳草什么意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蘭澤芳草是什么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此典句出自[漢]佚名《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1.涉:徒步渡水。涉江:渡水過江。
2.芙蓉:蓮花。
3.蘭澤:蘭花多生長在沼澤。
4.芳草:即指蘭花。
5.之:指蓮花、蘭花。
6.遺(wèi):贈送。
7.所思:心中思念的人。
8.遠道:遠方。
9.還顧:回頭。
10.漫浩浩:茫茫無邊。
11.同心:此指夫妻。
12.離居:分住兩地。
13.“憂傷”句:是說因此就只能憂傷到老死。言外是說自己無望在生前回家了。以:因此,就此。
本詩寫遠出無歸的游子思鄉,含蓄深情,不盡傷感。它明顯受《楚辭》的影響,取喻香草美人,表露一片忠貞。但是,它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多清醒的理智,缺少熾熱的感情,充滿有心無力的憂傷,雖忠貞不渝,卻明白歸期無望。因而在藝術上精煉省凈,簡潔明了,合乎推理,毫無枝蔓。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出自哪 什么意思
涉江采芙蓉
【作者】佚名 【朝代】漢
譯文對照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譯文 注釋
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我想要送給遠方的愛人。
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路途顯得那么無邊無際。
兩心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于是我們要各在一方,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
詩鑒:蘭澤芳草
這首詩是產生于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此詩借助他鄉游子和家鄉思婦采集芙蓉來表達相互之間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寫漂泊異地的失意者的離別相思之情;從游子和思婦兩個角度,交錯敘寫,表現游子思婦的強烈情感;運用懸想手法,在虛實結合中強化了夫妻之愛以及妻子對丈夫的深情。
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我想要送給遠方的愛人。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長路漫漫遙望無邊無際。兩心相愛卻要分隔兩地不能在一起,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
這是一首反映游子思婦的相思詩,兩漢時期,經學成為士人躋身朝堂、謀求功名的重要資本。于是千千萬萬的學子離鄉游學求宦。但是對于如此眾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機構的容納能力實在太有限了,這必然形成一種得機幸進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個坎凜失意的文人群體便產生了,這就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蕩子”。這些宦途失意的游學的士子在宦途無望、朋友道絕的孤單失意中,自然會苦苦地懷念故鄉和親人。此詩即是《古詩十九首》中描寫懷鄉思親的代表作。《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后期作品,當作于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
此詩開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認為是離鄉的游子(即思婦的丈夫);但有人反對這種觀點,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別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認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鄉的思婦(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諧音雙關手法,詩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諧“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當為思婦。“蘭澤多芳草”,是說湖岸澤畔,還有很多的蘭、蕙草,發出陣陣幽香。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說蘭澤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說蘭澤有很多美女。這與《樂府詩集·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景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兩句點明了思婦的憂思源于對丈夫的思念。思婦思念丈夫,而丈夫正遠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難以送給自己想念的遠方的人。可以說,思婦采蓮,真有《樂府詩集·江南》中的“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的快樂。采蓮是快樂的,而女子卻是憂傷的。這里,詩人以樂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著兩句空間發生了突然轉換,視角發生了變化,不寫自己,而寫身在“遠道”的丈夫:“還顧望歸鄉,長路漫浩浩。”也許就是一種心靈的感應。上面兩句寫思婦還在思夫的時候,詩歌就轉換了視角,寫遠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帶著無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鄉。然而,展現在他眼前的,無非是漫漫無盡的“長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煙云。這樣的寫法就是一種“懸想”的方法,即不寫此處寫彼處。杜甫的《月夜》就是這樣的寫法。杜甫不寫自己想念妻兒,而寫妻子想念自己,這樣就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為強烈。
詩歌最后兩句:“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如果從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懸想的境界中發出,不但表現出一種無奈,更表現出了對“同心而離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從妻子的角度看,表現出了對丈夫愛的堅強決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帶漸寬”也“終不悔”,愛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說,這樣的結尾明白曉暢,表現出這對夫妻同心離居的痛苦與無奈中那愛的決心。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