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五柳先生傳有多少字,五柳先生多少字一篇文章

青絲繞手2023-01-17 18:00歷史69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五柳先生傳有多少字,以及五柳先生多少字一篇文章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五柳先生傳》擴寫 不要翻譯 是作文 500字左右

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和表字。他的住宅旁邊種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不好言談,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但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瑣細解釋;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為家貧就不能經常得到。親朋和好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備酒招待他。他前去飲酒時總是開懷暢飲,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辭,從不以去留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穿的粗布短衣打滿了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飲食簡陋而且經常短缺),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這樣說過:“不因為處境貧賤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這話大概就是說五柳先生那樣的人物吧?飲酒賦詩,滿足自己的志趣,這不是成了生活在無懷氏、葛天氏時代里的人了嗎?

謝謝

語文 五柳先生傳

22 五柳先生傳

課文說明

二、問題研究

1.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著文章。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然貧困,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

2.陶淵明“好讀書”,為什么“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統一答案。

練習說明

一、背誦課文,畫出文中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說說你是否喜歡“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通過背誦,增加學生的文言文語感。文中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等等。“說說你是否喜歡‘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是開放性練習,沒有統一答案,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二、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語。

1.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指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會。意,指書中的旨意。)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輒,就。期,期望。)

3.環堵蕭然,不蔽風日。(冷清的樣子。)

4.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樣子。)

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三、△這篇文章是陶淵明的自傳嗎?請課外查找有關資料,結合你所讀過的陶淵明詩作,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道拓展性練習,意在溝通課內外的聯系,溝通本課與學生以前讀過的陶淵明詩作的聯系。此題沒有統一答案,重在引導學生課外查找有關資料,談自己的看法。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有利于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有關陶淵明資料的能力。談自己的看法,同時又是一種口語表達的練習。

四、把課文譯成現代漢語。

這是一道要求學生動手寫的練習。見“有關資料”中的“參考譯文”。翻譯的過程,事實上也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容的過程。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動手翻譯成現代漢語,可以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積累文言詞語,同時也能認識到文言文與現代文不同的語言特點,從而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

教學建議

一、可以指導學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態度;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寫作特點。

二、以點撥為主,多練習誦讀。重點掌握與理解課文有關的詞語,如“晏如、蕭然、汲汲、戚戚”等。課文內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對譯。有些句子如“不吝情去留”、“其言茲若人之儔乎”等,只要了解整體意思即可,不宜過細。作者生平及時代背景可作簡要介紹。

三、陶淵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鮮明的思想性格貫穿文章始終,教師可設計表格,引導同學從性格、思想、愛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進行分析,通過討論填出內容。這一練習不僅能幫助同學理解本課的寫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導背誦。

四、本文是作者的自畫像,卻采用了史傳的形式,對于這樣寫的好處,可稍作點撥。

五、課文內容中的難點,教師應予以注意: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能僅將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其真諦。

②“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僅寫出陶淵明安于貧困,而且含蓄地說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謂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有關資料

一、關于作者

學生已經學過《桃花源記》,對作者的名字和大體事跡是比較熟悉的,不用再作介紹。下面摘錄兩條有關陶淵明家庭生活狀況和嗜酒的材料,供參考。

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歸去來兮辭》和《五柳先生傳》一向被視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棄官歸田之日,以樂天知命為主旨;后者作于宋移晉祚(420年)之后,以安貧樂道為主旨,可以相互比較。

2.蕭統《〈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與之京(大)。橫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補充注釋

1.宅邊有五柳樹

從“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 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2.好讀書

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后,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所以又寫道:“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4.簞瓢屢空

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屢空”,如“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貸的情況。

5.黔婁

戰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有言”,一本作“黔婁之妻有言”。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三、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中于發財做官。”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四、《五柳先生傳》賞析(孫靜)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北宋歐陽修便對他很傾倒,曾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其實不只《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以及《五柳先生傳》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為“實錄”。這話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本集有關作者的記事中得到印證。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這是讀本文首先應該把握的。

陶淵明的一生雖然主要是在田園中度過的,從同時代的人起就把他稱為“幽居者”,但他卻是一個有壯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雜詩》里,他自言“少壯時”,“猛志逸四海”。《飲酒》詩中又說“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對年近四十仍然功業無成,頗為感慨。中年幾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恥”,又加上性情耿介,不會圓滑,難免不惹禍患,便毅然歸田。他把田園看做是與腐朽現實對立的一片凈土,在這里帶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濁世。他的可貴處就在于守志安貧,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傳》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畫出這樣一個具有高風亮節的人物形象。

全文不長,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間。在這樣簡短的篇幅里勾畫人物,卻能做到形象豐滿,性格鮮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藝術功力。

開篇四句是對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飄忽,也起得風趣。但不要輕輕看過,以為只是作者的趣筆,實則其中隱含深意。“許”做“處所”解,“何許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視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貫,如瑯琊王氏、陳郡謝氏之類,在兩晉門閥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卻不知何地人,可見他不在流俗觀念之中。古人又是重聲名的,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之說,希圖能夠聲名不朽,而先生卻連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為號,可見他又出于流俗觀念之外。這幾筆不僅把隱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說足,而且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來便使“高人”之氣籠罩全篇。語極平淡,味極深醇,這就是蘇東坡評陶詩所說的“似癯實腴”的境界。作者《歸園田居》詩說:“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傳》文的“宅旁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又隱隱散發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說沒有一點閑筆墨。嶸評陶詩說:“文體省凈,殆無長語。”同樣可以移來評他的文。

“閑靜”二句用正敘點出五柳先生最本質的情操。正因為不為榮名利祿動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這話是比較能說到點子上的。“閑靜少言”與“不慕榮利”相照應,“閑靜”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應酬,也就是陶詩中所說“息交游閑業,臥起弄書琴”、“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應,互為補充。

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分四個方面寫,中心則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調。“好讀書”四句是講讀書。對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實它只是對下文“會意”而言的。意思是說讀書不求對書的系統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贈羊長史》詩說:“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是這種讀書態度的最好說明。“性嗜酒”八句是講飲酒。“造”當“到”解,“造飲”即到那里飲酒。“不吝情”是“不系戀”、“不在意”之意。親舊招飲,造飲則醉,卻不以去留為意,見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無意,把嗜酒之味寫得更為濃足。作者《己酉歲九月九日》詩曾說:“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這幾句便是寫他醉酒陶情的意態。“環堵”五句是寫安貧。“堵”即“墻”,“環堵蕭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結”是說穿的粗布短衣還破著窟窿,打著補丁。“簞瓢”分別是盛飯和盛水器,“簞瓢屢空”即飲食不繼。“晏如”是安然的樣子。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卻處之坦然。不因貧奪志,也不因貧敗意,見出先生的高處。魯迅先生在談到陶淵明平和的一面時說,他“是個非常平和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里很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采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可以幫助我們體會這里所寫的境界。“常著”四句是寫著文,他吟詩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娛情。示什么志,娛什么情呢?就是本篇傳記中所寫的高志奇情:憎惡世俗,守志于田園,甚至是陶醉于田園。他借文章“導達意氣”,自樂其志,所以忘懷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終。四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讀書適意,醉酒陶情,安貧樂道,著文娛志。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勾畫,一個堅守節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來了,活起來了。選材極精,造語極簡,意足筆止,風神宛然。古人說文章作到好處,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陶文夠得上這樣的標準。

文章最后還有一段“贊”。“贊”是歷史傳記的一種體式,綴于傳文之末。《文心雕龍》說:“贊者,明也,助也。”據鄭振鐸先生的解釋,傳文中記事有未完備之處,在“贊”中補足,即所謂“助”之義;傳文中褒貶之意沒有說盡,在“贊”中講透,即所謂“明”之義。所以“贊”不是贊美,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婁”見于《高士傳》,是齊國一個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婁之妻的話見于《列女傳》。“戚戚”是憂愁的樣子,“汲汲”是熱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婁之妻的話所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茲”是連詞,起承接作用,有“則”、“斯”之意。“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們把《傳》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贊”中這幾句話成為畫龍點睛之筆,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闡發得更為明晰,可以說是“贊”體的“明”的作用。“無懷氏”見《莊子》,“葛天氏”見《呂氏春秋》,都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陶淵明常用古史傳說指稱自己的理想時代、理想社會。《時運》詩說:“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黃唐”即指傳說中的黃帝、唐堯時代。《飲酒》詩說:“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羲農”即指傳說中的伏羲氏、神農氏時代。贊賞五柳先生簡直是無懷氏、葛天氏時代的老百姓,等于說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會中的人們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進一步升華了,可以說是“贊”體的“助”的作用。作者的《與子儼等疏》說:“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這里寫的顯然是這種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傳》在寫作上的特色,還有以下幾點值得一提。

我國史書比較發達,傳記一類文字也出現較早。《史記》《漢書》都包括大量人物傳記。但是這些都是史傳,本質上屬于歷史。所以,盡管它們也具有文學性,甚至被稱為“傳記文學”,對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總要比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跡。《五柳先生傳》不同,它是純文學性傳記,不等于人物的紀實。說《五柳先生傳》是作者的“自況”,也只是在一定意義上講,如果以為這就是陶淵明的全部真實,便未必妥當了。比如“閑靜少言”四個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對世俗一面來說,陶淵明是“閑靜少言”的,所謂“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可是在另一個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閑靜”,也不“少言”。他和田園中的農戶“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鄰好友“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的。另外,他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樣悠然。由于他是“欲有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靜。五十歲時寫的《雜詩》還在說:“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對壯志未伸、年華虛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斷下降,“夏日抱長饑,寒冬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有時更“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向人乞討去了,也是無法一味“晏如”的。他還寫了《述酒》《詠荊軻》《讀山海經》等詩,寫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長在”那樣的詩句,對時事的激烈情緒溢于言表,可見也沒有完全遺世,成為無懷氏、葛天氏王國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傳》雖是自況,卻不等于全面紀實,而是創作。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對于陶淵明來說,雖然并不符合全部實跡,卻比任何史傳的記載更能表現出陶淵明的風貌。它著重刻畫出一種人物精神,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稱為“陶淵明精神”,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傾慕的、在詩文作品中竭力表現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來給人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這就是藝術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文學傳記,開創了文學傳記體,隋末唐初人王績作《五斗先生傳》,即承其流。這是一。

第二、如果我們稍微細心一點,便會發現,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都是總結性語言。從性情品格到讀書、飲酒、處貧、著文各方面生活,無一不是概括性的結論。好像作者在給五柳先生做鑒定。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實,所以,簡約的語句中含有豐富的內容,高度凝練。這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但是特點并不就是優點,用總結性的語言刻畫人物,也可以寫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處在于,雖然使用結論式的語句,卻決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條都含有豐滿的生活意境;逐條敘來,又具有詩一般的韻味。這是因為作者提煉出來的結語,已經充分生活情態化、形象化、詩化了,顯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現生活的巨大能力。兩晉時期玄風盛行,清談玄言崇尚用簡約的語言表述深奧的意蘊,那時連品題人物也講究雋語傳神,我們可以在《世說新語》中看到這方面的具體描寫。影響及于文風,便取精約明凈,簡語傳神。陶文的這一寫法可能與這種風氣有關。

第三、作者寫《五柳先生傳》,著重刻畫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無謂的。顯然是頌揚這種精神和這樣的生活態度,也顯然是以這種精神和態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傳》不僅是自況,還是自許、自贊。但是這贊許之意,并不直接訴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間。于敘事中見頌揚,于頌揚中見兀傲。粗粗讀來,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轉一體味,揚己傲世之意盡在其中。“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簞瓢屢空,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觀敘述的語句中,包含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這是很高的寫作本領,壓抑著滿懷激情不使流泄,結果筆端飽含感情,表現得更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

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評陶淵明的詩說:“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樸素質實,決不選聲設色,講究詞藻色彩的華美。有柳有宅已足夠了,便無取乎綠柳黃墻。《歸園田居》詩說“榆柳陰后檐,桃李羅堂前”,也只取桃柳繞屋,而不講桃紅柳綠。作者在這一點上,與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鮑照、同時的顏延之,都大異其趣。他的表現方式則純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語言直敘情事,摹狀物象,使人好像透過玻璃觀物,不覺其有語言文字,而直觸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筆又極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隨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讀起來絲毫沒有吃力之感。宋人楊時說,陶淵明“沖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學,然后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話是不錯的,用力學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無法自然。必須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與“率意任真”分不開。但就文字表現上來說,平淡自然又不是率爾操觚所能辦到的。文字要運用到十分圓熟的地步,才能達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這里不是說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說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藝百花園中獨具風韻的一朵奇葩。

(選自《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

五、錢鐘書論《五柳先生傳》

陶潛《五柳先生傳》,“不”字為一篇眼目。“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重言積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為”。酒之“不能常得”,宅之“不蔽風日”,端由于“不慕榮利”而“家貧”,是亦“不屑不潔”所致也。“不”之言,若無得而稱,而其意,則有為而發;老子所謂“當其無,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謂“言‘無’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船山遺書》第63冊《思問錄》內篇)。如“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氏”,豈作自傳而并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于世之賣聲名、夸門地者而破除之爾。仇兆鰲選林云銘《挹奎樓稿》卷二《〈古文析義〉序》:“陶靖節‘讀書不求甚解’,所謂‘甚’者,以穿鑿附會失其本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若不求‘解’,則‘義’之‘析’也何為乎?”竊謂陶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讀書難字過”也;陶之“疑義相與析”又如杜甫《春日懷李白》之“重與細論文”也。……書之須細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時;以詞章論,常只須帶草看法,而為義理考據計,又必十目一行。一人之身,讀書之闊略不拘與精細不茍,因時因事而目宜焉。

陶潛《自祭文》:“人生實難,死如之何!”按語意本《全三國文》卷五二嵇康《圣賢高士傳·尚長》:“喟然嘆曰:‘吾知富貴不如貧賤,未知存何如亡爾!’”《后漢書·逸民傳》作“向長”,記此言作“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潛曾撰《尚長禽慶贊》,即見本卷。《全唐文》卷六九六李德裕《問泉途賦》:“昔向子平稱‘吾已知’云云,陶靖節亦稱‘人生實難’云云,今作賦以問之”;早以二語連類。庾信《擬詠懷》之九:“不特貧謝富,安知死羨生!”倪注《庾子山集》卷三此詩,未知其用向長語也。秦觀《淮海集》卷五《自作挽詞》設想己死于貶所、身后凄涼寂寞之況,情詞慘戚,秦瀛撰《淮海年譜》元符三年:“先生在雷州,自作《挽詞》,自《序》曰:‘昔鮑照、陶潛皆自作哀詞,讀余此章,乃知前作之未哀也。’”信然,而集中無此自《序》。

(摘自《管錐編》第四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

五柳先生傳原文及翻譯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zhé)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簞(dān)瓢(piáo)屢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qián)婁(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貧賤,不汲(jí)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銜觴(shāng)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

先生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性格)閑適沉靜且少言寡語,不羨慕榮華利祿。愛好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便高興得忘了吃飯。(他)天性特別愛好喝酒,但因家貧而不能常得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這種嗜好,有時擺了酒來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便回家,竟不會(假裝)舍不得。簡陋的居室里空蕩蕩的,不能遮蔽寒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乘飯的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處之,安然自若的樣子。經常寫文章為樂,(從文中)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的東西放在心上,憑這些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時候的百姓吧?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9733.html

分享給朋友:

“五柳先生傳有多少字,五柳先生多少字一篇文章” 的相關文章

司馬光有多少首詩歌(司馬光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司馬光有多少首詩歌(司馬光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很多朋友對于司馬光有多少首詩歌和司馬光一共寫了多少首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司馬光,有沒有什么有名的詩詞 存詞三首,著名詞作兩首。阮郎歸(北宋) ?司馬光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閑。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還。落花寂...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以及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白寫的山水的詩句 1.李白寫山水的詩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

陶潛的哪些詩(陶潛文言文)

陶潛的哪些詩(陶潛文言文)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陶潛的哪些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陶潛文言文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陶淵明著名的十首詩句 陶淵明著名的詩句如下:1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

柳永都做過哪些詩(柳永的代表詩)

柳永都做過哪些詩(柳永的代表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柳永都做過哪些詩,以及柳永的代表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柳永最著名的5首詩 柳永最著名的5首詩《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雨霖鈴·秋別》、《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望海潮·東南形勝》、《鶴沖天·...

洞庭湖相關的詩句有哪些(洞庭湖 的詩句)

洞庭湖相關的詩句有哪些(洞庭湖 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洞庭湖相關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洞庭湖 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洞庭湖詩句有哪些? 描寫洞庭湖詩句有如下:1、《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

很多朋友對于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和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朗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摸魚兒(又名雁丘詞) 作者:元好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

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以及蘇軾寫過多少詩多少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寫過多少首詩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洵、弟轍,合稱“三蘇”。他幼...

南北朝詩人有哪些(南北朝的詩人有哪些)

南北朝詩人有哪些(南北朝的詩人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南北朝詩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南北朝的詩人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南北朝有什么著名的詩人 謝靈運、謝朓(大小謝,以山水詩聞名,謝靈運甚至被稱為山水詩派的開山人【注意區別于陶淵明的田園詩】)...

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

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白的詠物詩有哪些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白寫的的詠物詩!!! 要很短的哦!! 最好是五字四句的!! 最好有兩首!!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西江月的古詩有哪些)

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西江月的古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西江月的古詩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求所有以西江月為詞牌的詞~越多越好~不要賞析~ 1.【西江月 北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