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云臥酒的意思是什么,臥云詩句意思
大家好,關于采云臥酒的意思是什么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臥云詩句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酒與中國古代文學
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它熾熱似火,冷酷象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愿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現象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之神狄奧尼蘇斯為象征,到古希臘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哲學使這種酒神精神得以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泄,是拋棄傳統束縛回歸原始狀態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個體與世界合一的絕望痛苦的哀號中獲得生的極大快意。
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酒神精神無所不往,它對文學藝術家及其創造的登峰造極之作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因為,自由、藝術和美是三位一體的,因自由而藝術,因藝術而產生美。
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志氣曠達,以宇宙為狹”的魏晉名士、第一“醉鬼”劉伶在《酒德頌》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有扃牖,八荒為庭衢?!薄澳惶煜兀v意所如?!薄柏H欢?,豁然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孰視不睹山岳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边@種“至人”境界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保ǘ鸥Α丢氉贸稍姟罚案┭龈饔兄荆镁圃娮猿??!保ㄌK軾《和陶淵明〈飲酒〉》)“一杯未盡詩已成,涌詩向天天亦驚?!保钊f里《重九后二月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南宋政治詩人張元年說:“雨后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得自由身?!本谱矶蓚魇涝娮?,這樣的例子在中國詩史中俯拾皆是。
不僅為詩如是,在繪畫和中國文化特有的藝術書法中,酒神的精靈更是活潑萬端。畫家中,鄭板橋的字畫不能輕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與美酒款待,在鄭板橋的醉意中求字畫者即可如愿。鄭板橋也知道求畫者的把戲,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誘惑,只好寫詩自嘲:“看月不妨人去盡,對月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薄皡菐М旓L”的畫圣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后為畫,揮毫立就?!霸募摇敝械狞S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書圣”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十本,終不能及之”。李白寫醉僧懷素:“吾師醉后依胡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飛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懷素酒醉潑墨,方留其神鬼皆驚的《自敘帖》。草圣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于是有其“揮毫落紙如云煙”的《古詩四帖》。
酒乃天地之間尤物。雖也進入肚腹,卻不能充饑,不能解渴,只作用于人的心神。心神經酒一滋潤,一刺激,便產生莫名其妙的變化,莫可名狀的詭譎,向外表現為言和行,便不同尋常了。因此,人世間有了酒,人類的生活便豐富多彩了,人類的歷史便斑斕多姿了,茫茫塵寰便增添許多有趣的風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許多悠長的滋味。假如我們的老祖宗沒能從腐爛了的野果和放久了的剩飯的酸香味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釀酒術,那么,卷帙浩繁的廿四史將枯燥許多,歷朝歷代的社會生活將寡淡許多,我們回顧往昔的時候,也許少了許多興味。歷史是條長河,河中對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動,翻騰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上至宮廷,下至市井,高貴者,卑賤者,都喝酒。金元殿里的天子賜宴,三家村時的老翁對酌,雖然檔次不同,氣派迥異,但把佳釀或舊醅喝下肚子,并品味那個美妙地過程,則是一樣的。與官司人、商人、匠人、農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緣分。一是文人多嗜酒。酒能激發靈感,活躍形象思維;酒后吟詩作文,每有佳句華章。飲酒本身,也往往成為創作素材。一部中國文學史,幾乎頁頁都散發出酒香。李白和杜甫,中國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終生嗜酒。李白自稱“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業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謚之為“酒豪”。郭老還煞費苦心地統計出,在他們現存的詩作中,言及酒的,李占17%,杜占21%。這就使我們想到,假設沒有酒,李杜的詩歌一定會少了許多韻味,我們今天讀到的《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一定會薄了許多。二是文人飲酒特別講究那個飲的過程,特別講究飲酒過程中的那套繁文縟節。于是,便要制定頗為嚴刻的觴政,便要舞弄花樣百出的酒令。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對人的聰明才情、知識水平、文學修養和應變能力的嚴峻考驗;沒有滿腹詩書和機敏睿智,是要臨場出丑的。文人們硬是把這一套玩出美妙的極至,硬是把經史百家、詩文詞曲、歌謠諺語、典故對聯等等文化內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于是,酒宴始終,便充溢著濃濃的而又綿綿的書卷氣和文化味。觥籌交錯中,不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飲時的逸雅情趣,我們是不能親眼見識了,只能從《紅樓夢》、《鏡花緣》等小說和記載酒令的書籍中窺知若干。由于文人的參與,飲酒才飲出了檔次,飲出了境界,飲出了無限風光。酒文化中的精采部分,實在是文人創造的?!拔逅摹币院蟮默F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飲,連魯迅先生也多次參加,《魯迅日記》中常有記載。他那首詩《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成為名聯),就是在郁達夫做東的宴席上做成的。郁達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興做出許多好詩文。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間仍然充滿文化味,談詩話文,即席吟詠,仍是一大主題。豐子愷就曾寫道:“世間最好是酒肴,莫如詩句?!蔽逅倪\動,狂飆突起,滌蕩了舊世界,但千古傳下的酒文化仍然一脈相承。創造新文化的新文人,一端起酒杯,仍似他們的先輩。
古代的希臘、羅馬在談到酒與文學的關系時,特別愛談「酒神精神」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中國是個神話不發達的國家,酒在與文學的關系上還沒有上升到「神」的位置,但是它對作家文思或詩興的催化有著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文學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抒情性作品占主流地位。抒情詩自不必說,就是記述或代言的作品也都有很強烈的抒情性。抒情性強的文學受到酒催化自不待言。另外一個特徵是作品的個人性和自娛性。中國傳統文學大多不是面對社會的(盡管圣人有此要求,認為文學要起到教化作用),而是自娛的。所以受外部因素控制較少(如面對市場就要考慮經濟因素),個人性較強,不會太計較酒對文學影響的后果。當然這種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的。
《詩經?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 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乖娙丝吹街θ~繁茂的羊桃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生光,忽然感嘆,羨慕草木無知。然而人不可能沒有知覺,世間苦難都要人的感覺細細品味,而且越是敏感的詩人感受得越痛楚。也許人生下來時還保留著天堂的記憶,所以追求美好幾乎就是人的本質。可是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償呢?追求不遂,更加深了人們的痛苦。
為了擺脫痛苦,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喝酒麻醉自己。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所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種意識不始於漢末,《詩經?卷耳》中就有「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的句子。當人生的自我意識越加覺醒時,這種消愁的欲望越加強烈。到了唐代李白,這個憂愁就成了「萬古愁」,它須要「千鐘」、「萬斛」的酒來沖刷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就算這樣,也還會:「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梗ā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人可以暫時地酣臥酒鄉,可是他醒了以后會如何呢?
南北朝時,人們就感受到酒對於藝術家人格的完成和對藝術創作的催化作用了。唐人在這方面的認識更為深入。杜甫《飲中八仙歌》描繪的不只是一幫酒徒,他們更像是一個浪漫的藝術群體。酒把他們身上的藝術氣質渲染得淋漓盡致。如浪漫詩人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褂秩鐣ù髱煆埿瘢骸笍埿袢菔鳎撁甭俄斖豕?,揮毫落紙如云煙。」這些藝術家和詩人在半酣狀態下,平日的政治哲理、道德規范等「理性的魔障」都被酒精突破了,此時他們似乎只受直覺或潛意識的支配,從而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心理能量中潛藏的人之本性。
儒家雖然關注到人,但這個「人」是指群體,而非個體,并且有借群體以壓抑個體的傾向。魏晉是士人的個體意識覺醒的時代,當他們用初步覺醒的自我對抗主流意識時,往往會有內力不足的感覺,所以這些士人就要靠酒來支撐。從表面上看他們恣放情志,借酒自穢,并以種種驚世駭俗的行為破壞名教,對抗主流社會。這些士人常說:「禮豈為我輩設耶?」他們向往的是放任自然的生活態度,從自然中探討人的自然本性。
這一點在陶淵明那里得到發展。他首次把把詩、酒、自然結合在一起,并從其中尋求人的本真,也即人的本性。他在《飲酒》詩中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又說:「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顾^的「真意」、「深味」指在痛飲時體會到人生真諦與人的自然本性。這些都被后世追求個性解放的人們繼承了下來。李白《月下獨酌》云:「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顾^「酒中趣」,就是在醉鄉中擺脫了日常禮法的束縛,於冥冥之中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李白醉后的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這是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對權貴投以極大的蔑視;「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鵡鸚洲!」(《江夏贈韋南陵冰》)表現出極大的激憤。這些既是醉后的狂言,更是最能表達出李白真正自我的詩句。宋人責備李白詩中篇篇有酒,其實酒把許多詩人藝術家從塵俗瑣務中解放了出來,恢復他們真正的藝術家的風范。很難設想有個時時清醒的李白,還能寫出這么多傳之不朽的詩篇。
問花成語?
『壹』 關于帶問字的四字成語
入境問禁、問心無愧、東捱西問、問罪之師帶問字的成語 :有問必答、盤根問底、革職拿問、入境問俗、學問思辨、不問皂白、置而不問、采風問俗、入門問諱、刨根問底
『貳』 問關于愛學的成語春天到了,公園里花開滿了
1去掉進行 2和改成聽到,前面加逗號
『叁』 問成語:什么花釀什么
沒有什么花來釀什么的成語。
【成源語】: 吞花臥酒
【拼音】: tūn huā wò jiǔ
【解釋】: 指賞花飲酒,游春行樂。
【出處】: 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五:“握月擔風且留后日,吞花臥酒不可過時。”
【舉例造句】: 盡游賞吞花臥酒,握月擔風,誰訴離緒。 元·洪希文《倦尋芳》詞
【拼音代碼】: thwj
『肆』 我要問成語,花香什么溢,香什么萬里
花香四溢 香飄萬里嚴格來說,這兩個只能算是詞語,不能算成語來著、、、
『伍』 弱問成語“拈花惹草”正確還是“沾花惹草”正確
正確的復讀法寫法是拈花惹草制。
按照日常來說,讀做拈花惹草(nian)沾花惹草(zhan)都是可以的。但是較真來說,成語詞典上是只有拈花惹草這個成語的。
“粘”以前是多音字,讀nian和zhan,現在nian的讀音消除,通讀為zhan了,把nian的意思交給了“黏”字,如果說以前“粘花惹草”和“拈花惹草”讀音一樣,又有出處,兩者通用還算勉強,那么“沾花惹草”就說不過去了,這個詞完全是讀錯了音,將錯就錯,生造出來的不規范的用法。高考復習中有一項知識點,就是糾正錯別字,“拈花惹草”在高考復習題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說明這個成語誤讀現象非常嚴重。
拓展資料:
“粘花惹草”是怎么來的呢?據網絡上說,來源于元·商衜《一枝花·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薄度龂尽罚骸盁o過說些戰伐,也不希咤,終少些團香弄玉,惹草粘花”,按成語結構的緊密型和凝固性來說,兩句話中雖然都有“粘花”或者“惹草”的字樣,但是它卻不是定型短語,不能因此而說“粘花惹草”和“拈花惹草”一樣是規范的成語。
『陸』 你個烏鴉,銜著花。 問:這是什么四字成語求學霸解答,謝謝
化為烏有
『柒』 今天老師提問,遍什么什么花,成語填空【難道是遍地春花】
遍地開花: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涌現或普遍發展。
『捌』 問字開頭的成語。
問安視寢 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p>
問安答視膳 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問長問短 問:詢問。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問道于盲 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問鼎輕重 問鼎的大小輕重。指妄圖奪取天下。
問鼎中原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問官答花 指答非所問。
問寒問暖 形容關懷體貼備至。
問柳評花 比喻狎妓。
問柳尋花 ①玩賞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 *** ,故指狎妓。
問牛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寢視膳 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問舍求田 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問十道百 猶言問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天買卦 求問上天以卜吉兇。
問心無愧 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問羊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諸水濱 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
問罪之師 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玖』 問字開頭的成語
問字開頭的成語:
【問安視寢】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問安視膳】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問長問短】問:詢問。仔細地問,表示關心。
【問鼎輕重】問鼎的大小輕重。指妄圖奪取天下。
【問道于盲】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問題。
【問鼎之心】問:詢問。打聽九鼎的大小輕重。相傳禹鑄九鼎,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指有奪政權的野心。現也指在比賽中有奪魁的雄心。
【問鼎中原】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問官答花】指答非所問。
【問花訪柳】花、柳:原指春景,舊時亦指娼妓。原指賞玩春天的景色。后舊小說用來指宿娼。
【問寒問暖】形容關懷體貼備至。
【問寒問熱】經常詢問別人的生活情況,形容十分關切。
【問牛及馬】問:詢問;及:達到。詢問牛的價格,得知馬的貴賤。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柳評花】比喻狎妓。
【問柳尋花】花、柳:原指春景,舊時亦指娼妓。原指賞玩春天的景色。后舊小說用來指宿娼。
【問牛知馬】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寢視膳】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問十道百】猶言問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十答十】問:詢問;答:回答。詢問十回答十,即有問必答。形容見多識廣。
【問舍求田】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問俗問禁】問:打聽;俗:風俗;禁:禁忌。詢問風俗和禁忌。
【問天呵壁】問天:向天發問;呵:大聲呵斥。形容文人不得志而發牢騷。
【問天買卦】求問上天以卜吉兇。
【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問心有愧】問心:問問自己;愧:慚愧。自己問自己,心中感到不安。指做了對不住別人的事。
【問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一知二】問:詢問;知:知道。問一知道二。形容人聰明,見多識廣。
【問羊知馬】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問諸水濱】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
【問罪之師】問罪:宣布對方罪狀,作為出兵的理由。討伐犯罪者的軍隊。也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拾』 問字開頭成語大全
問道于盲
【拼 音】:wèn dào yú máng
【解 釋】:盲:瞎子.向瞎子問路.比喻向什么專也不懂的人請教;不解決屬問題.
【出 處】:《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而書生便以為長淮不易守者;是亦問道于盲之類耳.”
【示 例】:詩也是何不留意;侯先生賜示大作;實在是~而已.
臥酒吞花是什么意思
您好 這句出于 唐·馮贄的《云仙雜記》卷五:“握月擔風且留后日,吞花臥酒不可過時。”
字面理解是躺著飲酒嘴中含花 及時行樂 一臥一趟表達了閑適之情 酒與花分別是文人的風流做派 所以臥酒吞花表達了享受生活 樂在其中~
個人理解 但還是希望能給您些許幫助~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