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哪些是進士,進士及第的詩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詩人哪些是進士,以及進士及第的詩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對聯大觀丨這十五位唐宋大家都是進士出身
1王勃
王勃(海棠夜語)
本曠世奇才,實堪憐秋水文章,落霞際遇;
非生逢異代,愿與做海內知己,天涯比鄰。
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
2崔顥
崔顥(衣衫不整)
天寶幾埋名,但云杜老青蓮,詎識清才從鄭曲;
武昌猶浪跡,恰好晴川芳草,誰憐粉壁俟唐音。
崔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
3顏真卿
顏真卿(破繭成蝶)
官黜德州、旌揮燕地,扶唐歷四朝,茍時勢利儒生,公勛豈讓凌煙閣;
碑存作史,書善傳名,自晉開一脈,許毛錐陳痛憤,吾輩忍看祭侄文。
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生于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 ,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 、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杰出的書法家。
4韓愈
為文以務去陳言,風氣大開,名居唐宋八家首;
立宦則勤修實政,黎民不忘,姓冠潮州一半山。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
5柳宗元
同夢得革新朝政,謫遷志不移,山水來歸,豈止柑香留桂北;
并昌黎復古文風,興啟功無量,辭章諷詠,但憑蕓帙壯河東。
柳宗元
,字子厚,漢族,河東人(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6元稹元
巫云滄海幾曾經,較輞川孤守余年,各是多情難與語;
湓水通州兩迢遞,記香山頻來謫所,自因垂死不能聞。
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10世孫。
7杜牧
簾卷起羅幕春風,算詞關豆蔻?情關豆蔻?
簫吹盡杜郎才氣,是歡亦揚州,悔亦揚州。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
8李商隱
錦瑟無方,弦柱未留君解語;
蓬山有失,人間錯駐此吟魂。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晚唐著名詩人。唐文宗開成二年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
9司空圖
沉浮在叔世之中,痛無擘回天,故斂三十載鋒芒,強為豹隱;
凌駕于眾家之上,撥亂云見月,直將廿四條門徑,指向詩山。
司空圖,河中虞鄉(今山西運城永濟)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唐懿宗咸通十年應試,擢進士上第,懿宗朝時曾被召為殿中侍御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
10皮日休
詩原薄古非今,奈大廈將傾,只合滄桑工麗句;
反便亂臣賊子,倘前驅不死,允宜開濟譽清才。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漢族,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
11范仲淹
匡濟略足安生民安社稷,倚望若長城,當時人物,魏國公無文,鄭國公無武;
憂樂懷豈為時易為勢移,高寒知勁柏,溯自圣賢,孟子曰浩氣,孔子曰古愚。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12司馬光
四十年宦跡見真儒,據守成之法,遺大澤于民,有千家祝禱,萬家祝禱;
三百卷瑤編如直諫,論治道可資,曰至今不易,看學海朝宗,史海朝宗。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
13王安石
生來有輪囷肝膽,仕路起雄心,奮挽崩摧,欲使新條強社稷;
老去惜峭拔文章,鐘山埋至論,愁看朝夕,依然晦雨滿乾坤。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
14蘇軾
功業問平生,來尋今日西湖,豈獨文章傳后世;
江山猶復識,遙想當年赤壁,須從明月認前身。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15陸游
后少陵四百年詩骨,我讀尤哀,縱意氣滿纖毫,何當大戟;
化和靖一千億梅身,其芳如故,若生涯非齟齬,誰賦精神。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唐朝時期考中進士的名人?
唐朝時期考中進士的名人有: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dao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在唐睿宗文明元年(六八四)中進士,后升為右拾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在唐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陽人。生于唐大歷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著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八百三十多余首。元稹在唐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明經科進士及第。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李商隱于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47年)進士及第。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并稱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在唐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韓愈是唐貞元八年(792年)進士。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蘇州吳人,或曰和州烏江人。原籍蘇州(今屬江蘇蘇州),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在唐貞元15年(799)進士及第。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代詩人,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漢族。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孟郊在796年進士及第。
王建,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有《王建詩》八卷傳世。王建是大歷年間進士。
劉禹錫:字夢得,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代表作:竹枝詞、陋室銘等。劉禹錫在貞元九年,擢進士第。
王昌齡(?-756)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齡在開元十五年進士(727)及第。
注:進士,中國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此稱始見于《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所以說唐朝的進士有很多。上面只是比較著名的文人中的一部分。
另外,我們比較熟悉的李白和杜甫等人其實并未中過進士。
唐朝詩人進士及第名單中沒有誰?
唐朝著名大詩人歷年考進士及第(錄取)的名單里面少了誰:
公元659年,楊炯進士及第;
公元657年,宋之問進士及第;
公元684年,陳子昂進士及第;
公元695年,賀知章進士及第(本屆狀元);
公元707年,張九齡進士及第;
公元727年,王昌齡進士及第;
公元731年,王維進士及第(本屆狀元);
公元744年,岑參進士及第;
公元792年,韓愈進士及第;
公元793年,劉禹錫進士及第;
公元793年,柳宗元進士及第;
公元796年,孟郊進士及第;
公元800年,白居易進士及第;
公元802年,元稹進士及第;
公元828年,杜牧進士及第;
公元837年,李商隱進士及第;
公元894年,韋莊進士及第。
唐朝詩人的進士錄取名單里,沒有杜甫和李白?
杜甫沒考上。
李白沒有考,因為他認為自己太優秀了。
在唐朝,沒有比李白更優秀的詩人,也沒有比李白更自我感覺良好的詩人。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李白一直都認為自己很優秀,所以他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得特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高到連進士考試都不愿意參加的他,卻整天幻想著有朝一日能一步登天做宰相。
宰相是干什么的?
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大臣;
是能夠在政治上協調陰陽,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高層領導;
是集政治經驗,政治頭腦,政治智慧于一身的政府高級要員;
是需要在基層崗位摸爬滾打多年后,憑著政績能力步步高升起來的實力派。
李白呢?
以上條件他一樣都不具備。
他甚至連唐朝文人入仕做官最起碼的途徑,進士考試他都看不上參加。
更不愿意從基層做起,就幻想著一步登天,位極人臣作宰相。
這不是開玩笑嗎?
正兒八經貼著詩人標簽的宰相張九齡、李紳,以及宋朝的王安石等人,哪一個不是從進士考試,基層工作,積淀經驗,干出政績等“程序”,一步步走過來的?
李白最大的錯誤是什么?
就是他沒有正確地認清自己的位置,沒有很好的正視自己,成天貼著自以為是的優秀標簽,活在自我想象里。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是比你優秀的人在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充電,自我革新的時候,你卻還在自以為是的優秀里意淫著,原地踏步。
李白是進士嗎﹖杜甫是進士嗎﹖白居易是進
李白 杜甫 白居易雖然被列為唐代三大詩人。但都沒有中過進士。在唐代有名的詩人里面,僅王維和賀知章考取過狀元,李商隱、杜牧、韓愈中過進士。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