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哪些景象暗合除夜,除夜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
大家好,關于詩中哪些景象暗合除夜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除夜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除夜作》的全詩古詩理解
詩的開頭就是“旅館”二字,看似平平,卻不可忽視,全詩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發開來的。這是一個除夕之夜,詩人眼看著外面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聚一堂,而自己卻遠離家人,身居客舍。兩相對照,不覺觸景生情,連眼前那盞同樣有著光和熱的燈,竟也變得“寒”氣襲人了?!昂疅簟倍郑秩玖寺灭^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凄寂。寒燈只影自然難于入眠,更何況是除夕之夜!而“獨不眠”自然又會想到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守歲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難耐。所以這一句看上去是寫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卻處處從反面扣緊詩題,描繪出一個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轉凄然”,這是一個轉承的句子,用提問的形式將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從而逼出下文?!翱汀笔亲灾福蛏碓诳椭校史Q“客”。竟是什么使得詩人“轉凄然”呢?當然還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濃厚的除夕氣氛,把自己包圍在寒燈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除夜作第一句詩中寒燈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館中怎樣的氛圍
“寒燈”二字,渲染了旅館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燈只影,詩人難于入眠,而“獨不眠”又會想到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守歲景象,這更讓詩人內心難耐.所以這一句看上去是寫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卻處處從反面扣緊詩題,描繪出一個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轉凄然”,這是一個轉承的句子,用提問的形式將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從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稱“客”.詩中問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變得凄涼悲傷?原因就是他身處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濃厚的除夕氣氛,把詩人包圍在寒燈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轉凄然”三個字寫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單身一人的孤苦;對千里之外故鄉親人的思念;以及對時光流逝之快的感嘆. 詩中寫完一二句后,詩人似乎要傾吐他此刻的心緒了,可是,他卻又撇開自己,從遠方的故鄉寫來:“故鄉今夜思千里.”“故鄉”,是借指故鄉的親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詩人自己.意思是說:“故鄉的親人在這個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著千里之外的我,想著我今夜不知落在何處,想著我一個人如何度過今晚.”其實,這也正是“千里思故鄉”的一種表現.“霜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舊的一年又將“思”到新的一年,這漫漫無邊的思念之苦,又要為詩人增添新的白發.清代沈德潛評價說:“作故鄉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詩別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為詩人巧妙地運用“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蘊.這在古典詩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觴州月,閨中只獨看.”詩中寫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實恰恰是詩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應麟認為,絕句“對結者須意盡.如……高達夫‘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詩藪·內編》卷六).所謂“意盡”,是指詩意的完整;所謂“添著一語不得”,也就是指語言的精煉.“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正是把雙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過除夕之夜抒寫出來了,完滿地表現了詩的主題思想.因此,就這首詩的高度概括和精煉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經收到了“意盡”和“添著一語不得”的藝術效果.[2]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高適(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渤海修(今河北滄縣)人.二十歲到長安,求仕不遇.后北上薊門,漫游燕趙,想在邊塞尋求報國立功的機會,未得出路.此后,他在梁宋一帶過了十幾年“混跡漁樵”的貧困流浪生活.這一時期,他曾經和李白、杜甫在齊趙一帶飲酒游獵,懷古賦詩.將近五十歲時,才由宋州刺史張九皋推薦,舉有道科,任封丘尉.他因不甘做這個“拜迎長官”、“鞭撻黎遮”的小官,棄官客居河西,由于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的推薦,掌幕府書記.安史之亂爆發,他被拜為左拾遺,轉監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關.潼關失守后,他面見玄宗陳述軍事,得到玄宗、肅宗的重視,連續升遷,官至淮南、劍南西川節度使,最后任散騎常侍,死于長安. 高適的詩歌現實主義多于浪漫主義,風格雄厚渾樸,筆勢豪健.唐代殷番在《河岳英靈集》中評價說,他的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杜甫認為他的詩“方駕曹劉不啻過”,并且贊美他的詩才如“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這都很切合他的詩風.[3] 高適是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領軍人物,“雄渾悲壯”是他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游俠之氣,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如《燕歌行》,開篇就點出國難當頭,突出緊張氣氛:“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結尾處直接評論:“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嘆,含蓄而有力. 高適詩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觀,故很少單純寫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時伴有寫景的部分,因此這景帶有詩人個人主觀的印記.《燕歌行》中用“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劃凄涼場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組成富有主觀情感的圖景,把戰士們戰斗不止的英勇悲壯烘托得更為強烈.高適在語言風格上用詞簡凈,不加雕琢.如《別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技巧上看來全不用力,詞從意出,沒有刻意辭彩修飾.
除夜雪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什么節日看到的景象,這首詩和元日都描寫了什么什么的節日習俗?
除夜雪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除夕看到的景象,這首詩和元日都描寫了春節的習俗。
除夜雪
陸游 〔宋代〕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我便就著燈光用草字體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注釋
嘉:好。
瑞:指瑞雪。
天教:天賜。
歲除:即除夕。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注釋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yí)歲除:一年已盡,“一”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一”變調,讀第二聲(陽平)。除,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