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只見丁家鶴,如何只見丁家鶴指什么動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如何只見丁家鶴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如何只見丁家鶴指什么動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唐詩》卷六百六十
卷660_1 【送支使蕭中丞赴闕】羅隱
八年刀筆到京華,歸去青冥路未賒。今日風流卿相客,
舊時基業帝王家。彤庭彩鳳雖添瑞,望府紅蓮已減花。
從此常僚如有問,海邊麋鹿斗邊槎。
卷660_2 【送人歸湘中兼寄舊知】羅隱
青溪煙雨九華山,亂后應同夢寐間。萬里分飛休掩袂,
兩旬相見且開顏。君依宰相貂蟬貴,我戀王門鬢發斑。
為謝伏波筵上客,幾時金印擬西還。
卷660_3 【自貽】羅隱
衰老應難更進趨,藥畦經卷自朝晡。縱無顯效亦藏拙,
若有所成甘守株。漢武巡游虛軋軋,秦皇吞并謾驅驅。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卷660_4 【暇日感懷因寄同院吳蛻拾遺】羅隱
璧池清秩訪燕臺,曾捧瀛洲札翰來。今日二難俱大夜,
當時三幅謾高才。戲悲槐市便便笥,狂憶樟亭滿滿杯。
猶幸小蘭同舍在,每因相見即銜哀。
卷660_5 【偶興】羅隱
逐隊隨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車塵。
如今贏得將衰老,閑看人間得意人。
卷660_6 【題鑿石山僧院】羅隱
日夜潮聲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機。
憐師好事無人見,不把蘭芽染褐衣。
卷660_7 【圉城偶作】羅隱
東望陳留日欲曛,每因刀筆想夫君。
自從郭泰碑銘后,只見黃金不見文。
卷660_8 【烏程】羅隱
兩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蓮。
一瓶猶是烏程酒,須對霜風度泫然。
卷660_9 【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羅隱
宦途不復更經營,歸去東南任意行。別后幾回思會面,
到來相見似前生。久居竹蓋知勤苦,舊業蓮峰想變更。
為謝佯狂吳道士,耳中時有鐵船聲。
卷660_10 【暇日投錢尚父】羅隱
牛斗星邊女宿間,棟梁虛敞麗江關。望高漢相東西閣,
名重淮王大小山。醴設斗傾金鑿落,馬歸爭撼玉連環。
自慚麋鹿無能事,未報深恩鬢已斑。
卷660_11 【覽晉史(張翰思吳中鱸鲙莼羹)】羅隱
齊王僚屬好男兒,偶覓東歸便得歸。滿目路岐拋似夢,
一船風雨去如飛。盤擎紫線莼初熟,箸撥紅絲鲙正肥。
惆悵途中無限事,與君千載兩忘機。
卷660_12 【感別元帥尚父(一作病中上錢尚父)】羅隱
玉函瑤檢下臺司,記得當時捧領時。半壁龍蛇蟠造化,
滿筐山岳動神祇。疲牛舐犢心猶切,陰鶴鳴雛力已衰。
稚子不才身抱疾,日窺貞跡淚雙垂。
卷660_13 【尚父偶建小樓,特摛麗藻絕句不敢稱揚三首】羅隱
結構叨馮柱石才,敢期幢蓋此裴回。
陽春曲調高誰和,盡日焚香倚隗臺。
玳簪珠履愧非才,時憑闌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別傾卮酒賀行臺。
闌檻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風流孔令陶鈞外,猶記山妖逼小臺。
卷660_14 【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羅隱
杳杳諸天路,蒼蒼大滌山。景輿留不得,毛節去應閑。
相府舊知己,教門新啟關。太平匡濟術,流落在人間。
先生訣行日,曾奉數行書。意密尋難會,情深恨有馀。
石橋春暖后,句漏藥成初。珍重云兼鶴,從來不定居。
常時憶討論,歷歷事猶存。酒向馀杭盡,云從大滌昏。
往來無道侶,歸去有臺恩。自此玄言絕,長應閉洞門。
卷660_15 【城西作】羅隱
從軍無一事,終日掩空齋。道薄交游少,才疏進取乖。
野禽鳴聒耳,庭草綠侵階。幸自同樗櫟,何妨愜所懷。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是什么意思?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藏拙”即隱藏短處,不以示人。后人常用為自謙之辭。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就是說寧可沒有明顯的成績也不冒進避免因考慮不周而暴露缺點、引發禍患,如果能有所成甘愿被人批評是守株待兔也不放棄固守的態度。
出自《自貽》年代:?唐?作者:?羅隱
衰老應難更進趨,藥畦經卷自朝晡。
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漢武巡游虛軋軋,秦皇吞并謾驅驅。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縱無顯效亦藏拙 若有所成甘守株什么意思?
唐·羅隱 《自貽》詩:“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藏拙”即隱藏短處,不以示人。后人常用為自謙之辭。“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就是說寧可沒有明顯的成績也不冒進避免因考慮不周而暴露缺點、引發禍患,如果能有所成甘愿被人批評是守株待兔也不放棄固守的態度。
全詩:
衰老應難更進趨,藥畦經卷自朝晡。
縱無顯效亦藏拙, 若有所成甘守株。
漢武巡游虛軋軋,秦皇吞并謾驅驅。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丁仙化鶴的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舊題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藝文類聚》卷七十八、卷九十皆引,文略有不同。卷七十八作“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卷九十之文末作“何不學仙去,空伴冢累累。遂上沖天。”
釋義用法
丁令威學道成仙,化為白鶴飛歸遼東故鄉,感慨城郭如舊而人民已非。這是一個為歷代文人習用的`典故,常用以表現久別家鄉重歸,感嘆人事變遷; 或 表現客居異地,對家鄉親故的眷念; 有時也借指人去世; 亦借以詠鶴。
用典形式
【丁鶴】 唐·白居易:“鄭牛識字吾常嘆,丁鶴能歌爾亦知。”清 ·丘逢甲:“華表空聞丁鶴語,亂萌先兆子規啼。”
【化鶴】 宋·張元干:“猶恐驚濤翻四海,直須化鶴作飛仙。”清 ·程可則:“蛻骨龍荒何日返,只憐化鶴到淮徐。”
【歸鶴】 唐 ·杜甫:“東走窮歸鶴,南征盡跕鳶。”清 ·丘逢甲:“閱歲但增歸鶴感,窺天難測剪鶉心。”
【遼鶴】 唐 ·武元衡:“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唐·張祜:“何事越王侵敵國,不妨遼鶴唁人寰。”
【侶鶴】 唐 ·張祜:“孤云出小嶼,侶鶴下遼天。”
【獨鶴】 宋·陳與義:“微吟驚市卒,獨鶴語城闉。”
【跨鶴】 清·錢謙益:“流螢尚作蕪城夢,跨鶴真同華表歸。”
【鶴歸】 宋·蘇轍:“鶴歸仍有當年伴,松老知經幾度霜。”清·查慎行:“鶴歸倘記石華表,世代已逐滄桑移。”
【鶴表】 宋·周密:“燕樓鶴表半飄零,算惟有盟鷗堪語。”
【丁令威】 北周 ·庾信:“道士封君達,仙人丁令威。”金·元好問:“可憐陊殿荒墟里,無復當年丁令威。”
【丁家鶴】 唐·羅隱:“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千年鶴】 唐·張祜:“千年鶴在市朝變,來去舊山人不知。”宋·陳與義:“萬里鷗仍去,千年鶴未歸。”
【千歲鶴】 宋·張元干:“矍鑠儀形千歲鶴,扶搖風力九霄鵬。”
【化鶴丁】 宋·陸游:“遼海曾從化鶴丁,百年塵土污巾瓶。”
【歸遼海】 唐·溫庭筠:“出籠鸞鶴歸遼海,落筆龍蛇滿壞墻。”
【歸后語】 宋·蘇軾:“白鶴不留歸后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歸鶴憐】 唐·宋之問:“莫使馳光暮,空令歸鶴憐。”
【令威還】 唐·駱賓王:“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還。”
【令威語】 明 ·高啟:“海上幾秋風,誰傳令威語?”
【遼天鶴】 唐·李白:“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宋 ·陸游:“老翁正似遼天鶴,更覺人間歲月長。”
【遼東丁】 宋·陸游:“猶勝遼東丁,化鶴還故鄉。”
【遼東鶴】 元·范槨:“游莫羨天池鵬,歸莫問遼東鶴。”清·張惠言:“仙人聞說遼東鶴,問歸來丁令,可識湘靈?”
【遼城鶴】 唐·王維:“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遼海鶴】 唐·范傳正:“豈惟遼海鶴,空嘆令威還。”宋 · 陸游:“往事已如遼海鶴,余年空羨葛天民。”
【老令威】 宋·陸游:“余生自笑知何似? 萬里遼天老令威。”金 ·元好問:“華表歸來老令威,頭皮留在姓名非。”
【華表柱】 唐·曹唐:“莫道暫辭華表柱,便應千載是歸程。”
【華表語】 宋·王安石:“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華表歌】 明 ·高啟:“千年宅廢但遺井,何處更聞華表歌?”
【華表鶴】 金·元好問:“華表鶴來應有語,銅盤人去亦何心?”明 ·郭翼:“城郭是非華表鶴,蓬菜清淺海中塵。”
【身化鶴】 宋·張元干:“夢里有時身化鶴,人間無數草為螢。”
【姓丁鶴】 唐·趙嘏:“還似當時姓丁鶴,羽毛成后一歸來。”
【故舊非】 清·王士禛:“劫灰歷后昆明在,華表來時故舊非。”
【城郭新】 唐·李白:“莫作千年別,歸來城郭新。”
【臨華表】 唐·姚鵠:“已同化鶴臨華表,又見驂龍向玉清。”
【鶴姓丁】 唐·李商隱:“神物龜酬孔,仙才鶴姓丁。”
【丁仙化鶴】 清·丘逢甲:“恐為丁仙化鶴返,感慨城郭人民非。”
【丁令還家】 元·張昱:“丁令還家骨已仙,更無城郭有山川。”
【人事都非】 宋·范成大:“人事都非城郭是,獨憐雞犬識新豐。”
【千年化鶴】 宋·陸游:“慵追萬里騎鯨客,且伴千年化鶴仙。”
【千年華表】 宋·陸游:“千年華表聊一歸,回首幸脫乘軒機。”
【千載歸來】 宋·陳師道:“千載歸來遼海東,江山如舊里閭空。”
【千載鶴歸】 唐·杜牧:“千載鶴 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飛來丁令】 清 ·歸莊:“飛來丁令情多感,夢醒莊周樂無窮。”
【仙人化鶴】 元·黃溍:“曾聞帝子乘鸞去,疑有仙人化鶴歸。”
【白鶴歸來】 明 ·高啟:“他年還訪舊城郭,正是白鶴歸來時。”
【歸郭令威】 宋·蕭豳:“歸郭令威空化鶴,度關老子偶乘牛。”
【歸家華表】 清·錢謙益:“白鶴即看城郭是,歸家華表莫匆匆。”
【令威歸嘆】 宋·陸游:“公路晚悲身至此,令威歸嘆冢累然。”
【遼天歸鶴】 宋·陸游:“遼天渺歸鶴,千載付茫茫。”
【遼水千年】 唐·武三思:“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一歸。”
【遼東華表】 金·元好問:“遼東華表何人在,柳氏玄堂此日開。”
【遼鶴歸來】 宋·周邦彥:“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 短書不寄,魚浪空千里。”元 ·趙文:“謾說漫漫六合,無地著相思。遼鶴歸來后,城亦全非。”
【老仙鶴馭】 宋·姜夔:“老仙鶴馭幾時歸,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華表千年】 唐·駱賓王:“上林三月鴻欲稀,華表千年鶴未歸。”
【華表歸來】 宋·張孝祥:“不識陽臺夢里云,試聽華表歸來語。”
【華表留言】 元·耶律楚材:“海山不羨學居易,華表留言笑令 威。”
【華表鶴歸】 元·虞集:“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別后華表】 宋·張元干:“瓊枝璧月春如昨。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
【孤鶴歸期】 宋·陳與義:“管寧白帽且蹁躚,孤鶴歸期難計年。”
【城郭人民】 宋·文天祥:“山河風景元開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城郭人非】 清·丘逢甲:“波濤道險魚難寄,城郭人非鶴未還。”
【城郭空存】 宋·蘇軾:“別來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鶴飛去。”
【思歸遼東】 唐·李白:“海鶴一笑之,思歸向遼東。”
【重來華表】 清·錢謙益: 重來華表似前生,夢里華胥又玉京。”
【騎鶴歸來】 元·薩都拉:“碧坊纛影蔭龍蛇,騎鶴歸來棗似瓜。”
【鶴飛遼天】 宋·陸游:“馬駿極知生冀土,鶴飛會見上遼天。”
【鶴化千載】 宋·陸游:“鷗波萬里每愧杜,鶴化千載知非丁。”
【鶴去知歸】 元·馬祖常:“龍來還獨宿,鶴去更知歸。”
【鶴歸遼海】 宋·陸游:“鶴歸遼海逾千歲,楓落吳江又一秋。”
【鶴歸華表】 元·唐桂芳:“莫問塵生滄海,休嘆鶴歸華表,好景且容探。”清·王夫之:“為問鶴歸華表后,何人更唱還鄉曲。”
【鶴到遼東】 唐·劉禹錫:“鳳從池上游滄海,鶴到遼東識舊巢。”
【大鳥來華表】 清·宋琬:“月明大鳥來華表,劍合雙龍卷素旌。”
【千年一回歸】 唐·司空曙:“莫學遼東華表上,千年始欲一回歸。”
【白鶴報鄉人】 唐·王維:“不為碧雞稱使者,惟令白鶴報鄉人。”
【華表得千年】 北周·庾信:“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關于如何只見丁家鶴和如何只見丁家鶴指什么動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