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如何寫愁,醉花陰從哪些方面寫愁情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醉花陰如何寫愁,以及醉花陰從哪些方面寫愁情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清照《醉花陰》 上闋中此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通過創造的意境“薄霧”、“濃云”,借景抒發孤寂的愁情。“永晝”又點出愁的長久。
而“瑞腦銷金獸”,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境的凄寂,更透露出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醉花陰這首詞寫出了詞人的哪些愁緒
上闋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后,馬上接以一句“佳節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闋寫重陽節這天賞菊飲酒的情景.“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讓人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李清照的詩詞《醉花陰》中的相思之愁是如何表現的?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于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一個人若對“薄霧濃云”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難免有孤寂之感。“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
李清照醉花陰詞人之愁可從哪幾個層面來理解?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 〔宋代〕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廚 通:櫥;銷金獸 一作:消金獸)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
“薄霧濃云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云”,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歷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于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一個人若對“薄霧濃云”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明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長難捱了。這里雖然沒有直抒離愁,但仍可透過這層灰蒙蒙的“薄霧濃云”,窺見女詞人的內心苦悶。“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里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上片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佳節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后,馬上接以一句“佳節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難免有孤寂之感。“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這天黃昏賞菊東籬、借酒澆愁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一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李清照在屋里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這并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北宋詩人林逋詠梅花的名句。這里則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于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此詞在藝術上的一個特點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結構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鋪敘筆法;而把節日離索的刻摯深情留在結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簾卷西風”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醉花陰 詞人從哪幾句明確表示了她愁容的具體內容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一句可看出。愁的具體內容是思念丈夫,表現的是一種孤寂難耐之情。重陽佳節,傳統的家人團聚之日,而作者卻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寂寞、憂郁重陽佳節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緒。這首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后所寫,表達了重陽佳節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愁緒。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中李清照為什么“愁”呢?表現在哪里?
李清照的《醉花陰》寫于重陽節之時,她所愁苦的就在于與丈夫長久的分別,表達出的是一種濃郁的相思之情。而這種愁思具體的表現就在于以下幾點:其一是景色之愁;其二是節日之愁;其三是心境之愁。一、景色之愁
在這首詞作之中,李清照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了景物,通過詞人離愁的視角看到的景物都被暈染上了一層悲涼和愁悶,從而讓整個客觀景象成為了詞人愁苦的共鳴體,不斷散發著濃烈的悲涼,感染著眾人。
“薄霧濃云愁永晝”,在開篇之時,“愁”就以及成為了一種濃烈且粘稠的東西,揮散不去。之后“半夜涼初透”“把酒黃昏后”,其中的悲戚之感通過景色更顯得濃郁和慘淡,富有著深刻的感染能力。
二、節日之愁
除了景色之外,詞作中還透露出了當時的創作時機——“佳節又重陽”,正如同“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般的愁緒,到了節日之時,身邊卻依然沒有丈夫的陪伴,獨自一人飲酒,看著重陽節盛開的菊花,難免會幻想著夫妻二人共度良辰美景,飲酒作詩的場景,那是多么的幸福美滿。兩相對比之下,內心中的悲涼與愁苦自然就更增添了一層。
三、心境之愁
景色之愁、節日之愁都是外在的一種愁緒的表現,而《醉花陰》內在的愁思則是真正源自于心境,女子內心敏感的心緒在長久無人陪伴之后不斷發酵和萌芽,從而讓自身處于一種長久的悲涼的氛圍之中,所寫的詞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愁”來。最終就落入到了“人比黃花瘦”的境遇之中。所思所想是如此之獨到,一個“瘦“字,讓愁苦之情油然而生,成為了千古之佳句。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