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哪里有,玉蕾花圖片
很多朋友對于玉蕊花哪里有和玉蕾花圖片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玉蕊冰心是什么花
玉蕊冰心應該指的是玉蕊花。
玉蕊花,唐代傳統名花,后失傳,具體指何種植物現在有爭議。植物學家吳征鎰確認為白檀,科屬名:山礬科 山礬屬。由日本人命名的植物玉蕊現已改命名為金刀木。
據說,從前招隱山上只有樹沒有花。有一年,從山上跑下來一只老虎,這老虎下山并不傷人,只是天天在半山腰的一塊草地上用爪子扒呀扒,不知扒什么,等扒出一個洼塘,塘里滲出一股碧綠的泉水,這只老虎就不見了。就是這年的春三月,在老虎扒出來的池塘邊,長出了一株美麗的花。這花開得出奇也美得出奇,人們從來都沒見過。
山下住著一位老花匠,他也說從來沒見過這么美的花兒,連聲稱贊說:“好一株神花、仙花、寶花呀。”老花匠從此天天上山侍弄這株花。他整枝修剪施肥澆水,精心照料。花兒也不負老花匠的一片苦心,越長越大,盛開不敗。只見那朵朵花開得像玉盤,更特別的是,每根花須都有尺把長,雪白雪白,根根像玉雕的一樣,花蕊金黃金黃,襯得花須更加潔白,此外,難得的是這花兒還有一股濃郁的香味,方圓十里居然都能聞到這花香。
自從這株花兒開放,人們都爭著來看,消息自然是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也不知是哪個識花人說的,說這是天上的仙龍,叫“玉蕊”。
四片粉色花瓣 蕊很長是什么花?在新加坡植物園看到的
這是梭果玉蕊花。
圖片;ct=201326592cl=2lm=-1fm=resultfr=sf=1fmq=132507127052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B%F3%B9%FB%D3%F1%C8%EFs=0
梭果玉蕊(Barringtonia
fusicarpa
Hu)堪稱神奇之花,人們很難有機會目睹它的花容。它與月下美人(曇花)一樣,只在夜晚開花,每朵花的壽命僅短短的一晚,悄悄的在半夜里吐露芬芳,清晨太陽升起之后花兒就凋謝了,剩下一枚枚雌蕊殘留在長長的花序軸上,新鮮的花瓣和雄蕊灑落滿地,展現了一幅凄美的落花景色。花雖難得一見,但它趣致的果實也十分引人注目,形狀仿如織網的小梭,生長奇快,花后約半個月就可長到10厘米了,白天可以欣賞到串串的果實掛在長長的果序上,隨風飄蕩。
梭果玉蕊是玉蕊科常綠大喬木,高15-30米。葉倒卵狀橢圓形,15-30厘米,較大型,聚生于小枝頂端。花白色或粉紅色,一朵朵排成長長而又懸垂的穗狀花序,長80-100厘米,生于小枝頂端或老枝上。每朵花中心有一枚雌蕊,周邊圍繞一圈粉紅色的雄蕊,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夜晚活動的蛾類等昆蟲前來授粉。果實梭形,兩端小中間大,無棱角。每年5-7月為花果期。
梭果玉蕊為我國特有植物,產云南南部和東南部,生于密林中的潮濕地方。樹形優美,葉色油綠,花果序長而飄逸,為優良的園林景觀樹種。
玉蕊的植物文化
玉蕊是我國唐代中葉極負盛名的傳統名花,但因栽培不普遍及時代的變遷,后來卻失傳了。盡管宋代宋景沂的《全芳備祖》將其列為花譜第6 ,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將其上升為花譜第3,清代陳淏子的《花鏡》也有專條,但其原植物卻從喬木降格為灌木,后又從灌木降為蔓木及草質藤本。這表明,許多國人早已不知玉蕊為何物了。自宋代以來,人們對玉蕊的原植物說法很多,使人莫衷一是。經祁振聲10多年考證,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先生首肯,確認玉蕊即山礬科的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該植物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亦有較高的生態和經濟價值,應大力發展栽培,以使這一傳統名花重放異彩 。
玉蕊作為庭園觀賞花木栽培,始于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而以國都長安唐昌觀的玉蕊最著名。據宋代宋敏求的《長安志》載:“安業坊唐昌觀舊有玉蕊,乃唐昌公主所植”。考之唐昌公主為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其生卒年未詳,但推斷其植樹之舉當在公元750年前后。
唐昌公主在唐昌觀所植的玉蕊,在元和年間,樹齡已達60余年。這些樹木,大約在唐僖宗(公元880年前后)時枯死,當時樹齡達130年。
唐人甚重玉蕊,唐昌觀、集賢院及翰林院均有栽植。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云:唐昌觀玉蕊,鶴林寺杜鵑,二花在唐時為盛,名聞天下。《太平廣記·玉蕊女仙》載,唐昌觀玉蕊盛開時,若瓊林瑤樹,一日有一端麗無比女子,帶數女仆入觀內折花,異香芬馥,人皆以為系從皇宮中來。及她們帶花隨風而去方知是仙女下降,余香經月不散。中唐詩人如白居易、元稹、劉禹錫、張籍、王建均有詠唐昌觀玉蕊詩。古人詩詠每從玉蕊花色潔白立意。王建詩:一樹蘢蔥玉刻成,飄廊點地色輕輕。女冠夜覓香來處,唯見階前碎月明。
在唐代,人們還發現除長安之外的其他地方也有玉蕊樹,只不過當地人不知其佳名,也不知珍惜罷了。李德裕在出任浙西觀察使時,發現鎮江招隱山有玉蕊樹,便給與他同做過京官的書法家沈傳師寫了一首題為《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閣老》的懷舊詩:“玉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落英閑舞雪,密葉乍低帷……”并在詩題及詩中自注:“此樹吳人不識,因予賞玩,乃得此名”;“內署沈大夫門前有此樹,每花落,空中回旋久之,方集庭際。大夫草詔之日,皆要予同玩”。后來,沈傳師寫了一首《奉酬浙西尚書九丈招隱山觀玉蕊樹戲書即事見懷之作》的答謝詩:“曾對金鑾直,同倚玉樹陰。雪英飛舞近,煙葉動搖深。素萼年年密,衰容日日侵……”。王琪還發現深山溪谷中有野生的玉蕊。其五言古詩《玉蕊花》可以為證:“玉蕊生禁林,地崇姿亦貴。散漫溪谷中,蓬茨復何異!清芬信幽遠,素彩非妖麗。蒼煙蔽山日,瓊瑤為之晦。歲久自扶疏,巖深愈幽邃。請觀唐相吟,俗眼無輕視”。
分析唐代的大量詩文,便可判斷玉蕊的基本形態、觀賞價值、主要生物習性和地理分布。即:玉蕊是一種落葉喬木,每當春末樹葉展開后,便開出繁密的花朵,其花潔白如玉,雄蕊多而明顯,劉禹錫詩中的“雪蕊瓊絲滿院春”和張籍的“一樹瓏璁玉刻成”之句,可悟出“玉蕊”之名的得來。它還有玉蕊花、玉蕊樹、琪樹、玉樹等別稱。花有清香,花朵輕小,其花落時,玉塵飛舞,恍若香雪,更耐觀賞。該樹還是一種長壽樹種。唐代已發現除長安有栽培外,江浙等地也有。野生于山林、溪谷中的玉蕊,人們不知其雅稱,也不加珍惜。所以,當長安栽培的玉蕊枯死后,特別是經唐末和五代十國的戰亂,長安的玉蕊蕩然無存,這一著名花木也就從此失傳了。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