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今天給各位分享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什么意思
1、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意思是: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2、《國風·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注釋
我的大哥真威猛,真是邦國的英雄。我的大哥執長殳,做了君王的前鋒。
自從大哥東行后,頭發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卻出太陽亮燦燦。一心想著我大哥,想得頭痛也心甘。
哪兒去找忘憂草?種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著我大哥,使我傷心病懨懨。
4、賞析
全詩緊扣一個“思”字,思婦先由夸夫轉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無心梳妝到頭痛,進而由頭痛到患心病,從而呈現出一種抑揚頓挫的跌宕之勢。此詩描述步步細致,感情層層加深,情節層層推展,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5、《詩經》簡介
《詩經》是以鄭莊公、叔段與武姜為中心線索的史詩性詩歌總集,也包含不占三十分之一的其他詩歌,收集了國風、大雅、小雅、頌等音樂風格史實性詩歌三百多篇。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什么意思?
意思是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出自《國風·衛風·伯兮》,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寫妻子思念丈夫遠行出征的詩,作者無名氏。
原文如下: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譯文如下: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國的英雄。我的丈夫執長殳,做了君王的前鋒。
自從丈夫東行后,頭發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卻出太陽亮燦燦。一心想著我丈夫,想得頭痛也心甘。
哪兒去找忘憂草?種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著我丈夫,使我傷心病懨懨。
注釋如下:
伯:兄弟姐妹中年長者稱伯,此處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殳(shū):古兵器,杖類。長丈二無刃。
擴展資料:
全詩四章,每章四句,全以思婦的口吻來敘事抒情。第一章開篇四句,思婦并無怨思之言,而是興高采烈地夸贊其夫之才之美;第二章,詩的筆鋒和情調突然一轉,變成了思婦對征夫的思念之情的描述;
第三章,進一步描述思婦對征夫的思念之情;第四章,承上兩章而來,思婦一而再、再而三地傾訴出她對丈夫的深切思念。
全詩緊扣一個“思”字,思婦先由夸夫轉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無心梳妝到頭痛,進而由頭痛到患心病,從而呈現出一種抑揚頓挫的跌宕之勢。此詩描述步步細致,感情層層加深,情節層層推展,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風·衛風·伯兮
《詩經》: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是什么意思?
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衛風·伯兮》【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白話釋義: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國的英雄。我的丈夫執長殳,做了君王的前鋒。
自從丈夫東行后,頭發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天要下雨就下雨,卻出太陽亮燦燦。一心想著我丈夫,想得頭痛也心甘。
哪兒去找忘憂草?種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著我丈夫,使我傷心病懨懨。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戰爭會破壞很多東西,而它首先破壞的是軍人自身的家庭生活。軍人尚未走到戰場,他們的妻子已經被拋置在孤獨與恐懼中了。她們的懷念不是一般的懷念,那永遠是充滿不安和憂慮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容。
然而戰爭又總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場正在進行的戰爭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評判為“正義”,從事這場戰爭的群體和它的領導者,總是要勉勵群體中的成員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犧牲。國家給軍人以榮譽,使他們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犧牲是值得的;這榮譽也會影響他們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們認為家庭生活的破壞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因此,寫妻子懷念從軍的丈夫的詩篇,通常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為丈夫而驕傲——這驕傲來自國家、來自群體的獎勉;思念丈夫并為之擔憂——這種情緒來自個人的內心。《衛風·伯兮》就是典型的這種詩篇。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