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格字哪些字,領格字有哪些
很多朋友對于領格字哪些字和領格字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沁園春雪作者對雪景的描述 有哪個詞領起它統領了哪些句子?
先介紹詞的“領”。
詞譜中,有一種格式叫“一字豆”,就是句子前面有一個字可以單獨停頓,它的作用是引領后面的句子,這個字叫“領格字”。領格字根據詞牌的不同,可以引領一句至四句。領格字要么是虛詞,要么是動詞,讀音都是仄聲。
回到“沁園春”。
按照沁園春的詞譜,沁園春共有兩處有一字豆,引領后面的四句。
這兩處分別在上下片(段)的第二個完整句子。
繼續回到《沁園春·雪》。
上片寫雪景的句子是“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其中,“望”是領格字,引領后面兩對句子(四句)。用現代漢語的標點符號,可以在“望”后面加冒號:“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證明后面的四句話都是“望”見的。
下片還有“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其中的“惜”是領格字,古代讀入聲(仄聲)
詞中什么叫領格字?
領格字。它的定義其實是和人們朗讀詩詞的語氣停頓有關。柳屯田的名作《八聲甘州》中的一些句子,如“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那又應該如何作逗點呢?對于一些并不熟悉詞牌的人來說,這類句子的逗點很出人意料,粗劃是: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對字領后面七字,而漸字領后面十二個字,這即是所謂的領格字
也來談談古詩詞中的領格字
填過詞的人都知道,有些詞牌明文規定是需要領字的。如《揚州慢》《行香子》、《八聲甘州》、《臨江仙慢》、《浪淘沙慢》、《金人捧露盤》、《八六子》、《憶舊游》、《夜飛鶴》、《沁園春》、《卜算子慢》、《憶少年》、《木蘭花慢》、《酷相思》、《洞仙歌》、《黃鶯兒》、《暗香》、《雙雙燕》、《桂枝香》、《翠樓吟》、《水龍吟》、《齊天樂》、《眉嫵》、《二郎神》、《望遠行》、《摸魚兒》、《蘭陵王》、《六丑》、《鶯啼序》、《戚氏》、《寶鼎現》等。。。就文學語言方面而言,領字在詞中有提攜下文或承上啟下的功能。
領字起源于詞樂聲腔的需要,是依聲填詞的產物。《左庵詞話》曰:“詞最忌板,須用虛字轉折方活”。這個我深有體會,反觀自己之前填的詞,實詞堆砌、生硬拗口。別人也說讀著不舒服,更有人打比方說感覺像裝在套子里的人,渾身別扭。說不出哪里不好,就是感覺少了一分詞的神色和意蘊。后來和幾位詞學老師交流了一下,問題就出在這里,詞的轉折處沒有領字的使用,導致整首詞呆板而不流暢。當然其他方面也欠缺很多,今天就不一一在這里羅列。
朱承平在《詩詞格律教程》中說:
“領字”是詞中的一個特別概念。 領字多用于長調、中調較少、小令很少用。 所謂領字,即句中出現的某一個字或詞,單獨使用不能構成意義,必須帶動下文,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領格字以第一個字領本字后面的幾個字構成一個詞組或句子,或兼領以下一句或幾句。這一字的領格字一般稱“一字豆”,照前人的解釋,整句為句,半句為讀,“讀”音“豆”,故借用“豆”字。讀時梢作停頓。這些領字,多為虛字,也有動詞。領字多用于慢詞長調,在短調小令中很少見但也有。它們大多出現在詞中意思轉折處,使上下文自然結合,起過渡或者聯系的作用,一般多用去聲字擔任。
領字有一個字的,叫“一字領”或“一字豆”。常見的有:看、望、聽、想、讀、覽、喜、溯、悵、怕、任、待、問、憑、嘆、嗟、念、試、應、將、須、對、莫、正、乍、總、奈、但、料、似、算、更、真、并、怎、方、盡、況、漸、倘、雖、彼、又、甚、都、笑、愛、信、便、旋、登、記、見、恨、是、且、把、被、道、好、自、引、共、要、羨、憶、縱、早、快、步、幸、放、竟、喚、當、解、認、愿、覺、觀、今、欠、以、豐、立、列、合、因、曳、如、免、弄、怪、昔、泛、映、洗、為、致、若、重、借、恐、豈、恁、動、帶、惜、這、透、傍、尋、敢、渡、詠、趁、愁、會、遍、漫、疑、墮、慶、擁、蕩、戲、繞、纘。
如李清照《行香子》
領字是兩個字的叫“二字領”或“二字豆”。常見的有:亦將、卻將、只將、莫非、何須、只須、還須、須知、須念、即此、如此、居然、自然、但看、但聞、但有、但見、但覺、但得、但愿、記得、不忘、不妨、不覺、不堪、何不、何況、恍如、也算、看來、切莫、豈料、總合、更兼、只要、只是、只期、只余、若是、已是、不是、便是、又是、況是、云呈、哪怕、哪堪、此日、當年、尚待、依舊、自思、自愧、且把、莫把、未省、休說、無怪、休辭、豈惟、沒道、未必、何必、何況、安得、縱使、試問、試看、敢向、猶覺、卻憶、未聞、更有、空余。
如周邦彥《瑞龍游·大石春景》
三個字的叫“三字領”或“三字豆”。常見的有:偏又是、畢竟是、最難忘、最可憐、最無端、最堪憐、最妙處、最好是、只贏得、只落得、只留得、寫不盡、流不盡、看不盡、賞不盡、望不斷、禁不住、全不念、君不見、只不過、倒不如、哪管他、休論他、誰管他、且任我、才領得、怎識得、猶記得、又添得、好領取、莫辜負、都付與、且探尋、且看那、請看那、看破那、回溯那、放眼看、猶想見、猶剩得、再休提、再休說、再休管、無怪乎、又還是、又誰料、又誰知、又添得、又何妨、又何必、又奚必、更能消、更何須、更有些、無非是、皆因是、消受得、況更有、應有些、正有待、待他年、看今日、更憶及、快幾番、聽幾番、怎脫去、怎拋卻、怎識得、便怎地、豈徒覽、切莫要、說什么、可直作、還須要、未曾聞、唯此地、都幻作、盡收歸、焉能免、要爭個、安排著、才覺出、有多少、休忘卻、誰別識、猶懷想、好領取、忽虛掉、已漸近、到此者、坐定后、也該留、誰識得、吞不盡、怕莫是、想當年、到如今、尚落得等。。。
如劉辰翁《寶鼎現·春月》
了解了領格,就千萬不能把它忽略了,我們填詞,不是簡單地按照詞牌的格律用同樣的平仄字填上去,而是要認真地研究這詞牌的格律,在某個句式中要用領格字的,就一定要用!這樣才會使整首詞,承接自然、富于韻律的流動美。
有興趣者可以參考《詞源·虛字》、《樂府指米·向上虛字》、《詩詞格律教程》、《左庵詞話》、《論詞隨筆》等相關文獻。
注: 此文謹獻給詩詞界的朋友,希望對詩詞初學者有所幫助。
六丑的詞牌格律
定格對照例詞:【北宋】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
(詞中領格字如“正”、“但”、“似”及上一、下四句式中“葬”、“漸”等字并用去聲。
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一去無跡。 仄仄平仄(韻)。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平平仄(韻)。
釵鈿墮處遺香澤。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多情更誰追惜? 平平仄平平仄(韻)。
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
東園岑寂, 平平平仄(韻)。
漸蒙籠暗碧。 去平平仄仄(韻)。
靜繞珍叢底,成嘆息。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長條故惹行客。 平平仄仄平仄(韻)。
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殘英小、強簪巾幘。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漂流處、莫趁潮汐。 平平仄、仄仄平仄(韻)。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